?

淺談如何開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

2018-01-23 23:23李詠云
黃河之聲 2018年14期
關鍵詞:兒童音樂幼兒教師創設

李詠云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南寧 530022)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包括歌唱活動、律動活動、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音樂欣賞活動。學前兒童音樂活動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愉悅感和音樂對幼兒的感染性與啟發性。孩子天生好動,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在音樂活動中他們能夠自由自在享受體驗音樂,音樂活動帶給兒童的愉悅性和感染性,能夠激發、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并在音樂活動中體驗情感教育、兒童的創作能力、兒童的表現力以及音樂活動的趣味性,這些能夠培促進兒童的全面的發展。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日益重視,幼兒音樂教育活動也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積極探索開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策略是勢在必行的,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全社會都應重視的問題。

一、開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教育功能

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應重視幼兒的情感體驗和音樂的情感教育功能,不能單一重視音樂活動的表現技能,而是要培養、促進幼兒的健全人格。教師在組織音樂活動的選材上,不僅要選擇教材上的內容,更要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音樂,創設歌唱情境,促使幼兒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歌唱,努力引導幼兒的情感內涵,從中獲得豐富的情感熏陶。教師和孩子互動,共同獲取思想情感上的良好共鳴。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選用節奏感較強的《幸福拍手歌》讓幼兒根據歌詞來進行相關身體部位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幼兒一起互動,集體進行相應動作,也能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同時也增進了幼兒之間的情感,將幼兒音樂與集體游戲相結合,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如在演唱《我的好媽媽》這首經典兒歌時,教師可以扮演媽媽,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成演唱,可以創設一個情境,幼兒扮演孩子,通過情景模擬的方法,在表演過程中,使幼兒得到情感的體驗,懂得應孝敬父母,體驗到父母的辛勤勞動以及對孩子的關愛,從中獲得真摯的情感體驗。

(二)充分培養幼兒的音樂創作能力

在組織幼兒音樂教育活動中,幼兒的創作過程是她們表達情感,對音樂理解表達的一個重要方式,應該極力開發幼兒富有個性創造力的表達,避免一板一眼的歌唱表達方式和過于嚴謹的技能技巧。每個幼兒都有她們的獨特性,往往這種不同點更能體現出幼兒先天富有創造力的特性,我們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音樂的熏陶和培養,得到美的體驗。有些幼兒從小就有藝術的潛質,對于這些具備藝術天賦的幼兒更應開發她們的藝術天賦,有針對性的培養。給幼兒創造條件,提供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給予想象的空間,要積極鼓勵幼兒用不同音樂形式大膽地表達情感,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每個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會展示出她們不同的表達方法,我們應該尊重幼兒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她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正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所有幼兒應一起分享他們創造所帶來的愉悅。在培養幼兒的音樂創作能力過程中,要為幼兒創設展示音樂表演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有效地促進兒童的創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三)提高幼兒大膽表現的能力

在組織幼兒音樂活動中,幼兒能夠大膽表現參與活動是一項重要的能力。而且在長期的活動中,幼兒得到很好的參與,且表現力也會逐漸發展。教師在音樂活動中的作用主要是激發幼兒表現、感受音樂的審美能力,努力為幼兒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幼兒體驗到個人表達、創造、參與音樂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培養幼兒參與歌唱活動、律動活動、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音樂欣賞活動,提高幼兒對這些活動的興趣和熱情,能夠聽音樂進行活動創作,有一定的表現力。在組織幼兒音樂活動中,教師要學會轉變課題教學模式,轉變角色,不能傳統地指揮幼兒,而是要以幼兒為主體,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與幼兒和諧融洽地交流和相處,雙向發展,互相合作學習。在長期的活動中,教師應慢慢尋找經驗,不斷總結、交流、調整,教師在整個音樂活動中是組織者,幼兒才是設計者,但教師也可以有目的地提示一些活動策略,激發幼兒的表現力,逐漸形成最適合幼兒的方法和策略,培養幼兒大膽表現的能力。

(四)提升學前兒童音樂活動的趣味性

尋找生活中的節奏。音樂節奏來源于生活,因此,幼兒教師要從生活中尋找音樂節奏,運用生活節奏來設計音樂活動。通過節奏動作的模仿讓幼兒理解生活中的節奏。運用生活材料進行配樂創作?,F實生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作為樂器,因此,幼兒教師應積極運用生活中的材料進行配樂創作,組織開展音樂活動。為此,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尋找自己生活中可以發出聲音的物品,例如,杯子、碗、玻璃瓶、筷子、湯匙等,并讓幼兒將不同的物品進行組合,自己敲打出聲音,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聲音愛好和傾向選擇生活中的材料來進行配樂。另外,幼兒教師還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物品敲出聲音來教學生如何辨別有規律的聲音和嘈雜的聲音,讓幼兒在生活化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色和節奏,鍛煉,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集體游戲中開展音樂活動。音樂游戲能夠將音樂與游戲動作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欣賞音樂作品,學會音樂演唱技能。游戲化的音樂活動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具有較強的教學針對性。集體游戲能夠加強幼兒之間的互動與配合,運用尤其將班級所有幼兒帶入音樂活動中。讓幼兒根據歌詞來進行相關身體部位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集體根據歌詞進行相應動作能夠增強動作對幼兒的吸引力,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將幼兒音樂與集體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幼兒教師應積極拓寬音樂學習范圍,運用多樣化的音樂節奏、音樂材料和生活中的音樂資源根據幼兒的音樂基礎和現狀設計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跟隨相關音樂開展身體動作,在游戲中體驗音樂節奏,增強音樂活動參與的愉悅感,積極享受音樂活動和游戲所帶來的樂趣。

二、開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的方法

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方法很多,其中情境創設法、示范模仿法、直觀提示法、聯想仿創法是常用的方法,這些都是根據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特點所采用的方法。(1)情境創設法:情境創設法是為了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的真實性,讓幼兒投身于具體的情境中。常用故事、美工、多媒體等手段。比如歌曲“小紅帽”,可以創設小紅帽給外婆送糕點,在路上碰到大灰狼,以及戰勝大灰狼的情境。(2)示范模仿法:示范模方法是在音樂活動過程中,比如具體的歌曲學習,節奏練習等,教師先為幼兒做示范教學,幼兒在模仿中學習這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是常用的基本教學方法。(3)直觀提示法:當音樂活動中涉及一些動物或者一些動作的操作,為了讓幼兒更直觀地理解,我們可以用圖片、手工制作、肢體動作等表達,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4)聯想仿創法:這種方法對于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非常有作用的,在音樂活動中極力推薦此方法,主要是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內容,展開想象,大膽創作。

三、結語

幼兒參與音樂教育活動過程,是幼兒獲得身體、智力、情感、社會性全面和諧發展的過程,我們的宗旨不是讓幼兒學會音樂知識,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而是在組織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讓幼兒感悟音樂,從中獲得快樂,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兒童音樂幼兒教師創設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do mi sol音樂繪本網絡課程》研究報告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新媒體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影響
從知覺和視覺兩方面來培養兒童的啟蒙音樂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