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讀書會的運作方式與學習特點研究

2018-01-28 13:31金秋玥
圖書情報研究 2018年2期
關鍵詞:書友讀書會民間

金秋玥

(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 上海 200062)

1 引言

對成人而言,學習可以透過正規非正規和正式非正式體系發生于各種情景當中,如家庭、職場和教育情景,學習場所和方式均呈現多元發展趨勢。其中,非正式學習更是與成人的生活緊緊交織在一起,其發生的頻率和品質也影響了成人生活的豐富程度。而正是這些存在于各個時空內的多元訴求的呈現和表達,形成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的溝通,從而使學習型社會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構建[1]。

在成人教育與學習中,讀書會是很重要的一環。美國成人教育學家馬叟(Mathews,1985)曾直言,成人教育運動中,瑞典確實領先美國一大步。主要原因之一,即瑞典讀書會的普遍[2]?;ヂ摼W時代下,數字交流逐漸蔓延至人們的生活和學習,而民間讀書會,這種由成人自發組織,以書為媒介,面對面的交流、學習方式也逐漸在一些大城市發展、興起,成為成人非正式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

2 文獻綜述和研究方法

2.1 文獻綜述

2.1.1 國內學者關于讀書會的研究 我國自古就有“以文會友”的傳統,新時期,黨和中央政府大力推進“全民閱讀”活動,在此背景下,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出現了“抱團讀書”的風潮[3],涌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線上、線下讀書會,如豆瓣閱讀小組、樊登讀書會、思南讀書會、書蟲讀書會、拆書幫等形式不一、規模不同的閱讀組織。國內讀書會的蓬勃發展,引起了各個領域學者的研究。大陸地區學者的研究內容多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讀書會作為一個閱讀組織或一種閱讀推廣方式,研究其組織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問題[4-6];二是國內、國外讀書會發展的現狀描述[7-9];三是讀書會的功能探析[10-12]。

臺灣地區讀書會,在官方大力推動、民眾積極參與之下,經過多年發展,成為終身學習的重要組織形態之一。臺灣地區學者關于讀書會的研究涉及了不同類型讀書會、讀書會在促進個體和社會發展兩個層面的作用、讀書會的運營和推廣、讀書會內部活動形態的討論,研究并開發出較為成熟的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的理論體系、課程體系[13]等。

2.1.2 國外學者關于讀書會的研究 國外關于讀書會的研究論文最早發表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14],涉及的領域包括社會科學、科學技術、生命醫學、人文藝術、物理學等。內容包括群體(如女性群體)與讀書會[15-16]的研究、讀書會作用發揮方面的研究[17-18]以及公共圖書館與讀書會方面的研究[19-20]等。

從研究的領域、時間跨度、內容和數量上來看,臺灣地區和國外關于讀書會的研究相對于我國大陸地區較為成熟。此外,大陸學者較少關注讀書會內部活動實際產生的學習樣態,即缺乏參與者在讀書會中經歷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形式的描述。

2.2 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對上海市民間讀書會的基本情況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分析,考察民間讀書會的運作方式和學習特點。文中的資料來自于筆者的觀察、訪談、活動參與以及讀書會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信息等。

3 民間讀書會的運作方式

3.1 滬上民間讀書會的發展概況

2006年以來,“全民閱讀”活動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學習型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在全國各地開展起來,許多大城市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讀書會。上海市是讀書會活動較為活躍的城市之一,包括學校讀書會、圖書館讀書會、民間讀書會、企業讀書會等。相比于學校、圖書館等專門機構創辦的讀書會,民間讀書會的創辦主體、活動形式、閱讀主題、參與人員則更為豐富多元。有在滬的南京大學校友組織的“南大書友會”、有全職媽媽們共同創辦的致力于推廣家庭親子閱讀的“閱讀越精彩讀書會”、有都市白領自發組建的以推動滬上個人閱讀量為目標的“書蟲部落”、有以讀書會作為創業項目和終身事業的“慈懷讀書會”。這些風格和形態各異的讀書會,是滬上都市文化的代表,也是日趨開放、文明的中國社會的縮影。

3.2 讀書會的運作方式

民間讀書會具有非政府性、非贏利性、自發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基本特征。其運作和管理幾乎完全依靠志愿者一磚一瓦的奉獻。民間讀書會活動一般規模較小、活動自由、組織靈活。其創始者多對閱讀有著濃厚興趣,希望藉由讀書會,結識更多的朋友,促進知識的輸入輸出。初創階段,通常依靠身邊的親友開展活動,同時,為了吸引更廣泛的群體,會利用網絡上第三方活動平臺,如互動吧、活動行、豆瓣,或是建立讀書會的公眾號,發布活動信息,擴大宣傳。隨著活動的推進,逐漸吸納、建立讀書會的核心成員,以維持讀書會的日常運作。讀書會運作的資金維持主要依靠參與者的活動費、會員費,或者借助政府、企業提供場地和資金的支持。后期,讀書會活動舉辦頻率、形式和成員逐漸達到相對穩定,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讀書會開始建立分會,或與社區、企業合作,聯合舉辦讀書會活動。

由于國內目前缺乏專門的閱讀推廣機構來做指導,民間讀書會在發展過程中,幾乎完全依賴于創辦者的興趣、經驗來維持其正常運作。很多組織者在維持讀書會的運作過程中面臨很多難題,也逐漸總結出創辦讀書會的共同經驗。

筆者通過實際走訪、參與上海數家讀書會活動,總結、概括出維持一個讀書會的運作,其日常的事務主要包括:書目或專題的選擇、成員的招募、場地和設備的準備。3.2.1 書目、專題的選擇 閱讀的材料是讀書會的核心部分,決定著吸引的人群和數量。不同讀書會選擇書籍、專題的方式和標準是不同的,最初通常取決于組織者對其讀書會的價值定位,而隨著活動經驗的累積和書友的反饋,組織者也會不斷調整書籍和專題的選擇。通常包括三種方式:一是由分享人自行決定所要分享的閱讀材料,在活動開始前幾日,會發布活動信息招募分享人,分享人的數量由組織者控制。如書蟲部落周一場的“說書人”活動,其在正式活動開始的前一個月開始招募4到5名講者,由講者自行選擇一本書并準備18分鐘的演講。講者需在正式分享的前兩周將所選書目和輔助材料告知組織者。二是選擇特定的主題、領域,不規定具體的閱讀材料,僅決定活動的主題。如面向都市白領群體的無趣讀書會,其周一活動定位為管理場,曾舉辦過“時間管理”、“項目管理”、“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如何從平日生活中獲得影響力”等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活動。三是提前討論、確定閱讀討論的書目。通常會從經典名著、暢銷書或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中挑選,據統計,讀書會選擇較多文學、管理、傳記、成長勵志、人際關系類的書籍,較少選擇專業技術類書籍。

從讀書會所選的書目可以看出當下都市中青年所面臨的生活、工作難題和學習需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職業發展”、“人際關系”、“兩性情感”是探討較多的主題。其次,性別因素的影響也同樣體現書目的選擇上,男性更偏向歷史、軍事、經濟、政治,女性則偏向文學、人際關系、健康。再者,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西方管理類、經濟類暢銷書籍受到讀書會的熱捧,我國傳統的經典文學作品如《紅樓夢》、《論語》、《史記》同樣成為多個讀書會的選擇。

3.2.2 參與成員的招募 相比學校讀書會、社區讀書會,民間讀書會中的書友流動性較大,為了更廣泛的吸納書友和維持每次參與活動的人數,大部分讀書會的組織者會利用網絡平臺發布活動信息,主要包括三種渠道,一是第三方活動平臺,如活動行、互動吧、豆瓣等;二是專門開設自己的公眾號,發布活動信息;三是直接發布在qq群、微信群中,幾乎每個讀書會都會選擇建立自己的微信群、qq群,每次參加完活動,組織者會邀請新入的成員加群,在上海,書蟲、無趣、拆書幫等讀書會的微信群人數均超過200,通常一個讀書會根據不同的主題分為幾個分群。此外,親友之間的推薦也成為讀書會書友招募的重要方式之一,許多書友經朋友推薦,參與到讀書會活動中,而書友之間的相互介紹,也會帶動不同讀書會之間書友的流動,絕大部分書友表示曾參與過多個讀書會的活動。

根據實際參與經驗和與組織者的訪談可以得出:參與讀書會的書友,在性別比方面,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年齡和婚姻狀況方面,25~40歲的單身白領居多;在職業背景方面,從事培訓、教育、醫療、銷售的居多。此外,為了保證讀書會的活動質量,組織者會規定每場互動的報名人數,一般限定在20人以內。

3.2.3 場地、設備的準備 由于對環境的要求較高,為每次活動選擇合適的場地或聯系固定的活動場地,是讀書會組織者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很多讀書會會選擇在相對安靜的咖啡館、茶館、書店等營業性場所,也有的讀書會負責人成立自己小型活動室,費用由參與活動的成員共同承擔,目前(2017年)在上海,通常一次活動每人需支付20~30元。同時一些讀書會與社區、青創中心、圖書館、企業合作借助其場地聯合舉辦活動。讀書會與一些機構的合作也拓寬了閱讀活動的覆蓋面。如2016年11月,書蟲部落與芷江西路街道聯合創辦了光陰讀書會,借助街道圖書館開展活動,吸引到很多周邊老年居民參與讀書會活動。隨后,光陰讀書會也正式列入芷江西路街道“知書達理”市民修身實踐行動的項目之中。

目前在讀書會實際運作過程中,總結出一些共同的經驗,但也仍面臨著很多困境:缺乏場地和人員的支持,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缺乏政府的政策、經濟支持,參與的成員流動頻繁,成員之間粘性不足等。

4 讀書會的學習特點

對于參與讀書會的成人,最主要的學習場景就是對話與聆聽。參與讀書會的成員創造了對話,這些對話源于這些成員讀的書,但又不僅僅局限于書中的內容。此外也要關注到,并非所有成員都參與對話,聆聽也是讀書會中學習的另一種可能的方式。本文基于此對話與聆聽的學習場景,總結出成人在參與民間讀書會中的主要學習特點。

相比個人的閱讀方式,讀書會的意義在于為個人閱讀提供示范作用,并通過構建一個生成和激活知識的“儀式化的場景”,為思想交流、思想競爭提供一個平臺。

4.1 自由的、無邊界的對話形式

讀書會之所以有趣的一個原因是,參與的成員不用像面對“專業的讀者”或學生一樣,對自己的言論和觀點負責。讀書會成員不需要以嚴謹的方式來闡釋自己的觀點或者用文本中嚴密的論據來反駁別人。由于參與者均是生活、社會經驗豐富的成人,在實際對話互動的情境中,常常用自己個人的理由、觀點、經歷來向其他成員表達自己的某種理解,而不是用書中的具體內容來解釋。成員們在討論書時很投入,盡管對于書的解讀的專業性和文學專家相比相去甚遠,但討論的自由度很高。

而正是這種自由的討論形式,引出讀書會另一個顯著的學習特點,即盡管這些對話可能會改變人們對書和他人的看法,參與讀書會的成員往往形成一個共識——并不想要引出一個最終的、必要的結論性總結。但同時也要注意到,這一特點也與成年女性在讀書會中占絕對數量優勢有關,成年女性更享受這種開放性的對話,在分享和對話中,逐漸塑造出不以確定性的結論為目的的討論風格。這一點上,男性參與者則相反,常常他們更期望得到一個相對實用的、絕對的觀點。

4.2 反思性的學習

反思性學習具有探究性、自主性、批判性的特點,在讀書會中,結合書中內容的討論和理解,成員主動回顧、表達自己的個人經歷和內心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斷反省學習活動,進一步總結、概括、建構自我的知識、經驗、價值觀。

此外,讀書會提供了這樣一個空間,參與者們可以說、想象、選擇體驗別的主體的位置。個體不同的社會角色、知識儲備、價值觀,往往在對話過程中產生觀點的對沖,而在這些反復碰撞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進一步清晰他們自己的視角和觀點,同時也可以通過整合不同的視角重新生成對一本書的理解。而通過這一種整合的過程,每個人可以對自己的生活和手邊的閱讀材料有一個新的理解。

總之,成員通過自我主動的回顧個人經歷、體驗別的主體的位置這樣兩種方式,學會反思與整合自我經驗和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成員逐漸養成反思的習慣和能力,這可以幫助每位參與者用言語表達甚至重新發現自己是誰: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愿望,以及他們面對世界上進退兩難選擇時的立場。并且利用書和別人對書中內容的回應來促進自身洞見力和同理心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緩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體會到學習與個人成長的樂趣。

4.3 支持性、聯結性的學習

讀書會的學習是團體的學習,持續參與讀書會的成員之間可建立融洽互助的關系,大家可提供對于書本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抒發自己的生活情緒。在讀書會中,找到有著共同的生活經驗和角色處境的伙伴,或與志同道合的成員建立私下的聯結,讀書會甚至可以成為對成員而言比家更親密的生活空間,成員之間的分享、支持與情緒的宣泄,成為他們面對家庭壓力或工作困境的支持力量。

而以書作為分享交流的媒介,可以營造一個安全且彼此信任的環境,幫助讀書會的成員轉化自己的觀點,讓其容易說出自己心理私密的事情,并從人生的困頓情境中走出來。

[1] 邢 蕾.成人非正式學習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6-7.

[2] 陳柏年.女性讀書會領導人學習與成長經驗之研究[D].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1:7.

[3] 趙俊玲. 國內外讀書會研究現狀及展望[J].圖書情報研究,2015,8(3):15-21.

[4] 范如霞.中國民間讀書會的運作模式及困境[J].圖書情報研究,2015,8(3): 22-26.

[5] 王 聰.基于民間讀書會的閱讀推廣活動探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7,35(6):59-64.

[6] 陳 艷.民間讀書會與與公共圖書館合作模式探析[J].圖書館界,2017(1):9-12.

[7] 侯君潔.香港地區讀書會的發展及其啟示[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33(6):66-71.

[8] 向劍勤.臺灣地區讀書會發展演變及其趨勢[J].圖書情報工作,2015,59(4):57-63.

[9] 軟健英.珠三角地區民間讀書會現狀與發展策略探討[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11):75-79

[10] 孫炳海,等.讀書會與學習讀書會: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J].教師教育研究,2010(6):48-52.

[11] 仝 愔.我國民間讀書會功能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6:24.

[12] 向劍勤.讀書會的演進及其功能探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5):38-44,76.

[13] 曹桂平.臺灣地區讀書會面面觀[J].圖書館學研究,2009(10):67-70.

[14] Powell J W.Group reading in mental hospitals[J].Psychiatry,1950(13):213-216.

[15] Bear Dr,Invernizzt M.Student Directed Reading Groups[J].Journal of Reading,1984(28):248-252.

[16] Ostermark-Johansen L.Reading Clubs,Language Societies Famele Education In Fin-De-Siecle Copenhagen[J].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2017(53):274-290.

[17] Powell John W,Stone Anthony R,Frank Jerome D.Group Reading and Group Therapy[J].Psychiatry,1952(15):33-51.

[18] Johnston N.Group Rrading As a Treatment Tool With Geriatric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Of fi 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1965(19):19-25.

[19] Chiessi S.How to create a reading group in library[J].Aibstudi,2016(56):489-490.

[20] Tinney C.Reading groups, libraries and social inclusion:experiences of blind and partially sighted people[J].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14(63):340-341.

猜你喜歡
書友讀書會民間
《未來科技的13個密碼》
10月經典讀書會推薦書目《名人傳》
戰火紛飛中的讀書會
省交通運輸廳舉辦“書香交通·文化同行”讀書分享會
基于Android的圖書漂流共享軟件開發*
《習近平講故事》
當“讀書會”成為一門生意
神奇的統計表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