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脫歐”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2018-02-07 02:26李政陽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8年6期
關鍵詞:脫歐英國經濟

李政陽

(香港城市大學 亞洲與國際研究學院,香港 999077)

2016年英國經過一場舉世矚目的公投之后,“脫歐”派以微弱優勢獲勝。當前,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中復蘇的形勢超出預期,但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依然突出,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也未得到根本解決。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脫歐”不僅會對英國經濟、歐盟經濟構成沖擊,甚至可能會重塑全球經濟的未來走向。本文在分析英國“脫歐”的概況及背景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英國“脫歐”將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

一、英國“脫歐”的概況及背景

(一)英國“脫歐”的概況

英國“脫歐”事件是指英國公民就英國是否脫離歐洲聯盟(也叫歐洲經濟、政治共同體,簡稱歐盟)的提案而進行的投票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行動及結果。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2015年1月4日,卡梅倫表示,如果有可能,將把原計劃定于2017年進行的公投提前舉行。2015年5月28日,英國政府向下議院提交了有關“脫歐”公投的議案并承諾將在2017年底之前舉行投票。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脫離歐盟舉行全民公決。計票結果顯示,“脫歐”支持率為51.89%,“留歐”支持率為48.11%,支持“脫歐”的比支持“留歐”的多近127萬票。2018年3月19日,英國與歐盟就2019年3月英國脫離歐盟后的過渡期條款達成協議。2018年6月20日,英國議會表決通過了政府提出的《退出歐盟法案》,確立了2019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之后的法律框架。根據英國議會表決通過的“脫歐”法案,英國將停止履行1972年《歐洲共同體法案》、廢止歐盟法規在英國法律體系中的優先權,代之以英國國內法。法案的通過標志著英國國內在“脫歐”問題上達成原則性共識。2018年6月2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準了“脫歐”法案,正式允許英國脫離歐盟。2018年7月12日,英國發布“脫歐”白皮書。當下,距離2019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出歐盟僅剩幾個月的時間。分析人士指出,“脫歐”公投已經過去兩年時間,但英國各方圍繞“以何種方式退出歐盟”等問題仍存在不小的分歧?,F任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還需繼續平衡政府與議會的不同立場,激烈的博弈仍將繼續。同時,英國與歐盟雙方也未最后談定分手后的經貿關系以及英國北愛爾蘭地區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的邊界事宜安排。事實證明,為防止此類談判失敗而達成一項保障條款相當棘手,因為脫離關稅同盟的意愿與維護歐盟單一市場的完整性思維很難調和。同時,民意調查顯示,幾乎近一半的英國人還是愿意留在歐盟。然而,特蕾莎·梅卻一再排除重新舉行公投的可能性,稱她的工作只是兌現2016年“脫歐”公投的結果且不會在不惜任何代價的情況下去實現達成協議的目標。而歐盟也正在努力改善其提出的“保障”條款,即不管英國退歐的后果如何都將保持愛爾蘭邊境開放的緊急解決方案。據《愛爾蘭時報》報道,雙方協議包含補充方案,即英國和歐盟如果2020年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結束前沒有談妥貿易安排,則允許英國與歐盟維持“臨時性”關稅同盟,確保不在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設“硬邊界”;雙方同意設立審查機制,以決定何時終止補充方案。補充方案構想在英國遭到反對。不少人擔憂,“臨時性”關稅同盟不設截止期,會讓英國永久滯留歐盟?,F實來看,愛爾蘭和英國北愛爾蘭地區的邊界問題不僅牽扯歐盟成員國愛爾蘭的未來經濟發展和英國的國內政治,更涉及英國“脫歐”后英國和歐盟之間的經貿安排,因而成為英國國內各派之間以及英國和歐盟之間的博弈焦點。人們預測,愛爾蘭邊界問題雖然復雜,但并未到了完全無解的地步。在談判進入倒計時之際,英國和歐盟之間仍在玩一場“膽小鬼游戲”,看誰在最后關頭先讓步。事實上,雙方還是希望避免出現類似無協議“脫歐”的局面。

2018年11月19日,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協議草案的核心內容達成了一致。該草案為2019年3月29日英國正式“脫歐”后設置了21個月的過渡期,英國在過渡期內仍繼續留在歐洲共同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內,享受貿易零關稅待遇。協議草案強調,英歐將著眼于建立“自由貿易區”;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不設立“硬邊界”,但英國必須在某些特定政策領域遵守歐盟規則;英國將支付歐盟一筆大約390億英鎊的分手費,過渡期間英國也將支付歐盟年度費用且沒有投票權。根據協議草案,歐盟將承認英國的“獨立貿易”政策,同時進行深度監管合作。未來,雙方關系的廣度與深度也將隨著時間而演變。2018年11月25日,歐盟27個成員國特別峰會通過了歐盟與英國“脫歐”關系的協議及政治聲明。協議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對于“脫歐”過程中涉及的關鍵問題也就是“脫歐”過渡期、公民權利、英國與愛爾蘭邊界等作出規范;第二部分,確定英歐未來關系,著重于英國退出歐洲單一市場、關稅同盟后同歐盟的貿易和安全關系。在經歷了無數次拉鋸戰之后,英國終于同歐盟就“脫歐”協議內容達成了一致。2018年12月,英國議會將對該協議進行辯論、表決。有分析認為,“脫歐”進程仍存在變數,因為英國議會內部存在著嚴重分歧,“脫歐”協議不太可能在第一次議會投票時得到批準,英國議會保守黨中的“硬脫歐”代表主張再次同歐盟進行談判以推動英國與歐洲更徹底地脫離,而那些反對“脫歐”的人也抱著二次公投的希望以投下反對票。如果協議無法獲得議會批準,那么,英國或許會走向無協議“脫歐”,也可能繼續留在歐盟。

(二)英國“脫歐”的背景

在戰后至今的幾十年中,美國推動經濟全球化以及歐洲一體化是整個歷史進程的主要軌跡和目標。然而,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后,歐美經濟又陷入了危機與停滯的狀態中,暴露出了長期積累的深刻的社會矛盾以及經濟結構性問題。在過去的10年間,這些問題進一步積累和發酵,致使曾經塑造全球化的西方出現了巨大的逆轉,大西洋兩岸都出現了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浪潮,這股力量的強大顛覆了西方傳統的理念和認知。在美國,持有反移民與貿易保護主義觀點的商人特朗普意外成為共和黨總統,而另一個新自由主義發源地的英國則決定脫離歐盟??偟膩砜?,英國的“脫歐”不應該是個意外。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因主體是英格蘭故簡稱英國。除本土之外,英國還擁有14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5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為主體的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83.9%。經過1688年的光榮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7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于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經濟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也嚴重受損。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其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的英國仍然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大國。作為英聯邦元首國、八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的英國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歐洲聯盟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其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該聯盟現擁有28個會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英國加入歐盟已經43年,但其“疑歐”乃至“脫歐”思維根深蒂固,這背后蘊含著多重原因。經濟方面,從20世紀90年代強烈反對歐盟單一貨幣政策到21世紀初對歐債救助計劃的全面掣肘,凸顯了英國追求經濟發展自主權并試圖擺脫歐盟規章限制的決心。盡管歐盟已將《馬約》中的“單一貨幣”條款修改為承認“多種貨幣”且對英國“隔岸觀火”式的危機應對策略不斷妥協,但并未換來英國對歐盟經濟一體化模式、成員國利益分配規則以及經濟活動共同決策程序等問題的認同。政治方面,保持主權高度獨立是英國政府秉持的根本政治立場,但從歐盟一體化進程來看,無論是《巴黎條約》還是《羅馬條約》,都體現了國家主權對超國家機構的“權力讓渡”。目前,英國的單一民族主權所形成的國家中心主義與歐盟的超國家主權所形成的政治聯邦主義間的重大分歧已嚴重影響了英歐政治生態的改善。近年來,雖然德法等國已通過修改歐盟有關條約而對英國持續示好,但英國政府對歐盟力推的政治一體化卻依舊保持著深度警惕。移民方面,《歐盟憲法條約》針對人員自由流動作出了專章規定,明確提出勞動者在歐盟范圍內具有自由生活和工作的權利,成員國不能因國籍不同而對勞動者的報酬、就業、福利以及工作條件等產生歧視性待遇。然而,在英國看來,歐盟移民的大量涌入已對其現有福利政策和社會穩定形成了嚴峻挑戰,甚至可能引發“政治地震”。由此,限制移民福利并完善現有社會保障體系在英國社會已達成了廣泛的政治共識。獨立黨黨魁法拉奇認為,繼續“留歐”將導致英國移民數量失控,只有“脫歐”才能從根本上控制移民并拒絕“沒有充分理由”的避難請求。文化方面,“日不落文化”與歐陸傳統理性主義的天然差異造成了英國社會對歐洲事務的消極和冷漠。特別是從法律體系來看,英國是歐洲唯一采用海洋法系的國家,在淵源分類、訴訟程序、編纂方式等方面同其他歐盟成員國都有著較大區別。上述多種因素相互交織彌合,無形中增加了英歐合作的不確定性并折射出了“脫歐”所內生的根本緣由[1]。

總之,英國之所以要“脫歐”,并不是因為“任性”,而是想拿回邊界管控、立法等主權,重新成為“獨立國家”,限制來自歐盟的移民入境也是其重要的考量之一?!懊摎W”的直接肇因乃是10年來歐盟經濟萎靡不振、折騰不停的歐債危機、歐元區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等。英國并非歐元區國家,它可以發行自己獨立的貨幣,從而有利于保持出口競爭力,擁有自主的財政政策。這些都使英國很難真正地加入歐洲大陸的事務處理?!懊摎W”后英國可以省下每年需繳納給歐盟財政的款項,減輕預算壓力;避免因為歐盟國家移民的增加而進一步稀釋本國公民的社會福利;許多中小企業則可以不受歐盟規章制度的鉗制,就業機會可能會因此增多;等等。當下,英國主動出擊,旨在贏得更多的利益和話語權。

二、英國“脫歐”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英國“脫歐”公投后瞬間震動全球金融市場,英鎊與歐元大幅下跌,美元、日元以及黃金等避險資產快速上漲。從短期看,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非常巨大。英鎊對美元的匯率跌幅超過10%,很多國家的匯率也都有大幅的波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由于英鎊貶值,英國“脫歐”不會產生深遠的經濟影響。而克雷登能源的負責人斯科特·約翰遜則認為,盡管有這種樂觀的態度,但人們依然擔心英國“脫歐”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隨著英國“脫歐”議程進入關鍵性節點,各類消息都可能給金融市場帶來波動。對于全球而言,英國“脫歐”在一定程度上是“去全球化”思潮的反映。經歷一個復雜而未經考驗的退出過程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不僅會對英國和歐盟的經濟構成沖擊,甚至可能會重塑全球經濟的未來走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戴維·利普頓警告,英國“脫歐”可能影響全球化進程,各國應采取集體行動支持多邊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經濟的挑戰[2]。

(一)英國“脫歐”對本國經濟的影響

由于歐盟是英國的最大貿易伙伴,占英國整個貿易的50%,“脫歐”將使英國的貿易下降、投資減少,貿易環境惡化。由于英鎊貶值和缺乏短期勞動力,中小企業在英國市場將面臨嚴峻的形勢。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34%的中小企業進口成本上升,雇傭高素質員工也比以前更難了。然而,如果負面影響僅僅集中在中小企業上,并不足以表明“脫歐”將導致全球經濟的動蕩,因為這些小公司大多沒有國際經濟供應鏈,也沒有跨國合作項目,只是較多地關注于該地區的銷售和采購。英國是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其去制造業的進程已持續多年,服務業對于英國經濟的支柱作用很明顯,因而英國中長期的經濟走勢更依賴海外的需求和匯率變動。歐洲大陸是英國最大的金融貿易等服務業海外市場,英國退出歐盟將帶來貿易服務協議的變動,可能會影響英國的金融貿易等服務業。盡管這些并不意味著英國經濟將受到嚴重打擊,但一些行業的投資會出現不確定性,進而制約英格蘭央行的利率決議和英國經濟的增速。因而,從中長期來看,最重要的依然是英國金融中心地位的變化可能會產生的各種不利影響?!懊摎W”將減輕英國對歐洲援助的負擔,但也必然導致其資本和人力自由流動受阻。倫敦作為全球首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多家全球系統性大型金融機構的總部或區域總部所在地。作為國際金融機構進入歐盟的重要跳板,倫敦管理著約85%的歐盟對沖基金資產以及約50%的歐盟存款保險?!懊摎W”將使倫敦大部分的金融職能轉移到歐洲大陸,海外企業可能不再將英國視為開展歐盟業務的最佳跳板,這樣一來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難免受到影響。此外,“脫歐”可能會在英國內部產生一定的示范效應。在這次公投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均支持“留歐”,而上次蘇格蘭獨立公投最終選擇“留英”很大程度也是希望留在歐盟。目前,英國選擇“脫歐”,不排除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將有可能要求獨立。若出現分裂的話,英國可能無法繼續保持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地位?!懊摎W”之后,盡管英國仍可通過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北約成員等角色發揮作用,但不再能夠通過歐盟成員國身份影響歐盟決策,也不再能夠依托歐盟而發揮超出自身實力的影響力。

“脫歐”將可以使英國節省巨量的歐盟會費,也可以免受歐盟經濟的負面影響,從而讓貨幣政策更加自由。英國的金融業優勢是長久以來積累的,有全球通用的語言、穩定的法律體系、靈活的就業市場、健全的金融體系以及比多數歐洲國家更低的企業稅,這些優勢并不會隨著“脫歐”而改變。如果英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其發展前景將被看好,因為龐大的歐盟管制體系限制了英國的行業發展及英國同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脫歐”后英國可以依靠自主的經濟政治體系而不受歐盟所限制,從而更好地為長期經濟利益做準備。相比于歐盟,英聯邦國家擁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廣的面積,“脫歐”后英國將會重視與它們的關系。自英國加入歐盟后,英聯邦的一體化進程沒有取得進展。英國“脫歐”將會為英聯邦國家之間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懊摎W”后英國還將開始同亞洲、拉丁美洲之間的經濟合作,這將促進英國和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此外,“脫歐”并不意味著英國不與歐洲大陸進行經濟聯系。由于英國同歐盟之間地緣及政治的原因,雙方將會簽署和補充一些用來保持一定程度交流和發展的多項協議。未來,基于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和歐洲主義的復興很有可能會促使英國再次加入歐盟。但到那時,英國必須接受加入歐元區的程序、申根協議、煩瑣的談判程序等,也不會得到先前的特權和特殊待遇。

(二)英國“脫歐”對歐盟經濟的影響

在目前情況下,各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將更加困難,歐盟地區經濟的復蘇將因英國“脫歐”而受到影響。從中長期來看,歐盟實力受到削弱似乎不可避免。英國和歐盟在經濟貿易上相互依存度極高,一旦英國退出歐盟,不僅英國受損,歐盟其他成員國也將蒙受交易成本上升的巨大損失。在預算方面,英國是歐盟預算第四大凈出資國,前三名是德國、法國和意大利。英國“脫歐”后,歐盟的整體預算和再分配將受到影響,歐盟成員國不僅需要補上預算窟窿,而且需要調整相關的補貼方案。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英國“脫歐”后倫敦銀行、證券、基金等具體業務產生影響的外溢性的逐漸放大,必將波及整個歐盟市場并形成巨大的“負漣漪”,從而拖累歐盟經濟的增長。由于在競爭力、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的國家加入歐盟,致使歐元區經濟結構失衡,因而歐盟希望通過銀行業聯盟和金融體系來實現平衡。英國不愿承擔歐債危機的責任而決定離開歐盟,由此則會造成歐元區經濟失衡整改進程的推遲。盡管歐盟成員國的矛盾突出且已出現“一分為二”的態勢(即未遭受歐債危機打擊的德國等“北方成員國”和遭受歐債危機打擊的希臘等“南方成員國”),但之前的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并未出現嚴重的倒退。當下,英國主動“脫歐”既是源于對現存歐盟制度框架的不滿,更是遭遇身份焦慮和認同危機后作出的反制之舉。若此“脫歐”風潮持續蔓延,負面示范效應將不斷發酵,將會使原本并不穩固的歐盟成員國關系面臨更加嚴峻的“道德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出現大幅度倒退,從而改變現有全球政治經濟的格局。對于英國“脫歐”,如果歐盟不施加適度的懲罰,那么其他成員國將效仿英國“脫歐”的行為,最終會造成整個歐盟和歐元區解體??紤]到當前全球經濟的敏感與脆弱,歐盟可能會對英國施加適度的懲罰,但如果懲罰過于嚴厲又會對雙方的經濟增長造成壓力。近年來,隨著英歐矛盾的集中爆發,各國分離主義勢力也不斷抬頭,德國巴伐利亞州、法國科西嘉地區、西班牙巴斯克地區、意大利威尼托地區以及比利時弗拉芒地區等正紛紛積聚力量尋求特殊地位,“獨立運動”的火苗在歐盟內部呈現出燎原升級的態勢。英國“脫歐”將使一些焦點沖突激化,若此未能得到有效的管控,或將進一步導致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這對當前低迷的歐盟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英國“脫歐”對歐盟國家以外其他國家經濟的影響

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英國決定“脫歐”后導致美國的長期債券利率下降,10年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創歷史新低,為1.38%。36%的美國國債市場收益率為負,1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券收益率也為負。然而,英國和歐盟的對外關稅是一致的,英國“脫歐”后的關稅不會大幅增加,這對美國的貿易影響有限。相比于英國,美國同歐盟之間的貿易合作更加緊密。目前,美國和歐盟已經開始了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談判,談判進展也在逐步加快。英國“脫歐”不會直接影響美國同歐盟之間的談判,畢竟歐盟的經濟實力大于英國。英國“脫歐”公投后,英鎊、歐元對美元貶值,美元的指數上升,這對美元相對有利。隨著英鎊、歐元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影響,美元將獲得實質性支撐。如果大量歐洲資本回流美國,將使得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更加自由。此外,受英國“脫歐”憂慮升溫等因素影響,素有“保險貨幣”“妖幣”之稱的日元匯率則一路飆升。日本的利率長期處于極低的位置,全球的投資者都借日元換成其他貨幣進行投資。英國“脫歐”公投成功是對歐洲一體化的重大打擊,受此影響英鎊出現大跌,歐元的信譽也隨之降至冰點。投資人為了規避風險會把手上的英鎊、歐元出手而去買比較穩定的日元,這些錢是以美元結算的,日元兌美元相對就會升值,一升值就促進更多人投入日元,循環下去日元就會暴漲。然而,日元飆升帶來的出口急速惡化、旅游業由盛轉衰等局面,則給持續低迷的日本經濟構成難題。

英國“脫歐”對中國的負面影響不宜低估。一旦“脫歐”變成現實,英國甚至歐盟都將面臨新的一輪政治勢力的“洗牌”,不僅會對正在穩定發展的中英關系、中歐關系帶來諸多不確定性,而且也會對中英國際產能合作、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歐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等產生一定影響。同時,“脫歐”所形成的“新英國”“新歐盟”外交關系勢必會提升我國政治外交運籌的難度,增加我國應對相關國際敏感問題的壓力,加大我國對外開放的風險。然而,由于中國的經濟規模較大,未來英國、歐盟同中國的貿易與投資不會出現明顯下降,但由于全球投資者偏好規避風險的資產,因而貶值的壓力對于人民幣而言并沒有消失。從中期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相對比較穩定,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出于對歐洲市場不穩定的擔憂,中國市場可能會對投資者有更大的吸引力。與西方不同,中國在市場開放、社會治理以及社會公正等方面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可以通過改革做加法,而西方只能做減法,即在市場開放、社會公平等方面逐步回撤。由此,民粹威脅下的西方只能破壞現狀,而中國改革則可以完善現狀。這是兩個不同的方向。此外,全球化進程逆轉雖然對中國出口不利,但在戰略上是一個機遇,因為中國經濟正從外向型向內需型轉變,富裕起來的14億人口是一個巨大市場,中國可以進一步開放市場,在歐洲持續動蕩、日本經濟僵化的背景下吸引西方服務業與高端制造業,向新興市場國家敞開市場,并利用主導優勢制定新的規則。當然,我們不僅需要釋放市場的力量,打破壟斷,而且需要重視社會公正,縮小貧富差距,避免經濟喪失活力,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動市場與社會的進步。當前,我們可以采取“一個支持、一個警惕、兩個做好”的綜合應對策略?!耙粋€支持”,即支持歐盟在兼顧各成員國利益的前提下推進結構性改革。應充分認識歐盟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支持歐盟通過推動單一市場建設進行結構性改革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要加強中歐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更嫻熟的外交技巧強化貿易和投資合作機制建設,敦促歐盟盡快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耙粋€警惕”,即警惕分離主義和民粹主義對全球經濟的潛在風險。關鍵是強化風險管控意識,積極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緊密監測國際資本流動,密切關注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走向,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國內金融體系的沖擊?!皟蓚€做好”,即做好英國“脫歐”巨大風險的預案和做好“一帶一路”建設的利益平衡工作。應建立英國“脫歐”高、中、低三級預警機制,深入研判政治、經濟、社會等多重風險,主動作為、積極謀劃并提前布局,將對外貿易和境外投資風險降至最低。同時,應更加注重平衡好各方利益,更加注重把握好合作尺度,進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3]。

猜你喜歡
脫歐英國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英國的環保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英國圣誕節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