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俄國內戰爭時期西北白衛軍研究

2018-04-15 00:08周國長
近現代國際關系史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愛沙尼亞西北

周國長

蘇俄國內戰爭時期,尤登尼奇領導的西北白衛軍是諸支白衛軍中軍事力量較弱的一支。它的主要目標是配合南俄白衛軍和西伯利亞白衛軍的戰略攻勢,以臨近彼得格勒的地緣優勢消滅“革命之都”的蘇維埃政權,進而為白衛軍取得全國勝利奠定基礎。但事與愿違,波羅的海地區復雜的國際格局以及追求民族獨立的愛沙尼亞、芬蘭等國家制約了西北白衛軍的運動空間和戰略后方。因此,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對于西北白衛軍的研究,首推白衛軍失敗之后流亡西歐、北美和遠東地區的參加者。他們紛紛著書立說,撰寫回憶錄,組織出版檔案文獻,對西北白衛軍的起源、發展和失敗的原因提出看法。*Пилкин В.К., В Белой борьб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Дневник 1918-1920, М.: Русский путь, 2005; Караев Г.Н., Разгром Юденича в 1919 году, М.: Воениздат, 1940; Кирдецов Г.Л., У воротъ Петрограда (1919-1920), Берлинъ: Русскiй книжный магазинъ“Москва” въ Берлин? и Нью-Йорк?, 1921; Гоштовт Г., Дневник кавалерийского офицера, Париж: Pascal, 1931 г; 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рлин, 1923; 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由于他們是事件的親歷者,其立場和觀點需要審慎對待,對某些事件的記載也要甄別,用后世公布的檔案及蘇維埃政權的有關材料進行互證。蘇聯時期,歷史學因受意識形態的影響,白衛軍被視作是階級敵人,其研究大受制約。蘇聯解體之后,隨著大量檔案資料的公布以及僑民文獻在俄羅斯的出版,俄羅斯歷史學界對白衛軍的研究呈現繁盛的局面。因此,西北白衛軍的研究也備受學界關注,成果迭出,主要分為以下兩大類:其一,利用新的檔案資料從軍事史的角度對西北白衛軍的起源、斗爭階段以及與外國干涉軍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Смолин А.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1918-1920,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борьба, крушение, Дисс. ...докт. Ист. Наук., СПб., 1995; 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наука., 1995; 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Мурманск: МГПУ, 2006; БАКЛАНОВА И.С.,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ая армия была разбита и уничтожена…благодаря политическому поражению, 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журнал, 2013, No.6; КОЧЕГАРОВ С.А., ТАРТУ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 1920 Г. И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КЛИО, 2014, No.1.其二,從政治史的角度出發研究西北白衛軍的人物和具體政策,出版主要領導人的個人傳記和簡明詞典。*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М.: Русский путь, 2002; 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с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М.: Вече, 2004; Шмаглит Р. Г.,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900 биографий крупнейши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й русского военн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 Москва, Зебра, 2006; 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К. Брюггеманн Эстония и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фронт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 1918-1920,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2007, No.5.雖然俄國學者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其較少關注波羅的海的國際格局,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研究西北白衛軍。國內學者對西北白衛軍的研究則是寥寥無幾,僅有幾本有關蘇聯的通史著作和一本俄國革命史的著作涉及。*孫成木、李顯榮、康春林:《十月革命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年;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新編蘇聯史:1917—198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陳之驊主編:《蘇聯史綱(1917—1937)》(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陸南泉、蔣長斌、徐葵、李靜杰:《蘇聯興亡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陳之驊、吳恩遠、馬龍閃主編:《蘇聯興亡史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本文主要利用俄羅斯的檔案文獻資料,從西北俄羅斯地區的地緣格局和國際局勢出發,對西北白衛軍的形成、發展以及失敗的原因進行綜合性的分析。

一、西北白衛軍之形成

(一)1918年波羅的海國際格局與西北地區的白衛軍組織

1918年3月3日,蘇維埃政府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之后,波羅的海三國從俄羅斯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脫離出來,處于德國的占領之下。德國人無意于促進波羅的海三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它的主要目標,仍然是操縱該地區的局勢,希望波羅的海諸國處于德國的掌控之下,最好是與德國捆綁在一起。*凱文·奧康納:《波羅的海三國史》,王加豐等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第83—84頁。1918年3月8日,庫爾蘭公爵召開會議,認為有必要采取措施將庫爾蘭、利夫蘭、艾斯特蘭組建為統一的國家與德國聯合起來。4月12日,德國占領軍在里加召開了由艾斯特蘭、利夫蘭、里加城等代表組成的“國家議會”。一共選舉了58名代表,其中德國人34席,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人共24席。*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Мурманск: МГПУ, 2006, С. 20; 安德烈·瑟利耶、讓·瑟利耶:《中歐人文圖志》,王又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94頁。4月13日,國家議會號召把三個地區(包括庫爾蘭)合并,建立一個由普魯士國王領導的君主立憲的波羅的海公國。

毫無疑問,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了在愛沙尼亞的德國移民的影響力大增,波羅的海地區的德意志貴族對整個地區的德國化的前景感到十分喜悅。德國政府亦決定將波羅的海諸省從俄羅斯帝國中脫離出來。在德國政府的壓力之下,蘇維埃俄羅斯于8月27日與它簽訂補充條約,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獨立。*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С. 21.因此,波羅的海三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都處于德國勢力的影響之下,而蘇俄政府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則日漸衰弱。

1918年春季,德國軍隊在占領波羅的海三國之后,亦突入到俄國西北部靠近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邊境的普斯科夫州。如同波羅的海地區,德國占領軍在普斯科夫省亦設立了州行政事務管理委員會,由騎兵大尉馮·涅庫茨擔任主席。

夏季,德國占領軍當局為了維持普斯科夫州的社會秩序以及削弱蘇維埃政府的影響力,決定將普斯科夫州內的軍官組織起來,組建普斯科夫志愿軍團。此外還與在彼得格勒的秘密軍官組織、右翼中心成員以及保守的君主主義者建立聯系,為俄國西北部的反布爾什維克組織創建軍隊鋪墊基礎。*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 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С. 61.德國占領當局還許諾為軍隊提供財政支持、武器彈藥和糧食,提議由Н·Н·尤登尼奇和?!ぇす艩柨茖④姄诬婈牭氖最I,但是兩位將軍拒絕了這一提議。

自《布列斯特和約》簽訂之后,俄國國內的反布爾什維克主義陣營在尋求外部勢力合作的方面產生深刻的裂痕。部分君主主義者、立憲民主黨人、十月黨人主張與德國合作,其中臨時政府軍事部長А·И·古契科夫、立憲民主黨黨魁П·Н·米留可夫、頓河阿塔曼(哥薩克語,意為“首領”)П·Н·克拉斯諾夫、П·Р·阿瓦諾夫公爵以及Ф·А·科勒爾男爵是其中的代表。在得知尤登尼奇和古爾科將軍拒絕擔任北方軍團的首領之后,Ф·А·科勒爾男爵主動向德國人表示他愿意擔任這一職位,但他在12月從基輔返回普斯科夫的途中被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槍殺。

秋季,隨著德國在西線的戰爭已勝利無望。德國當局為保障自己在俄羅斯和波羅的海地區的利益,加快了北方軍團的創建過程。10月初,來自彼得格勒的君主主義者П·馮·羅津別爾格和地方社會活動家Г·М·杰柳金等人抵達普斯科夫,與德國占領當局商討建立軍隊的事情。10月10日,雙方召開會議,以普斯科夫志愿軍為骨干,組建北方軍團。德國政府許諾為北方軍團提供5萬人的裝備,500挺機槍,60門火炮。*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М.: Вече., 2004, C.298.實際上,德國人的承諾是口惠而實不至,只為北方軍團提供了8000支損壞的步槍和30門需要修理的火炮。

北方軍團組建之后,隨即在普斯科夫、德文斯克、尤里耶夫、立陶宛等地散發傳單,招募志愿者。10月12日,А·Е·旺達姆(Вандам)上校從雷瓦爾抵達普斯科夫,他被任命為普斯科夫志愿軍團指揮官,軍團參謀長則由П·馮·羅津別爾格擔任。到10月底,普斯科夫志愿軍團的人數將近2000余人,主要包括П·Н·西蒙斯基將軍領導的第一步兵師1500人,М·阿法納西耶夫(Афанасьев)上校在烈日茶的一個150人的支隊,比比科夫(Бибиков)上校在普斯科夫的一個300人的支隊。*Малышев М.О., Оборона Петрограда и изгнание немецких оккупантов с северо-запада в 1918 году. Л., 1974. С.55; 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М., 2000, С.278.

從10月下旬開始,北方軍團就對蘇維埃俄國展開軍事行動。他們采用小分隊的形式突入蘇俄境內,擊潰小股紅軍。10月28日到11月2日的楚德湖戰役中,北方軍團獲勝,海軍中校Д·Д·涅利多夫(Нелидов)率領紅軍楚德湖區艦隊的三支艦艇叛逃白軍。楚德湖戰役的勝利為西北白衛軍以后的軍事行動積累了經驗。Г·?!て跚辛?Чичерин)在給越飛的電報中特別強調:“普斯科夫白衛軍擬定的作戰計劃是攻占托洛細諾(Торошино),進而再尋找進攻彼得格勒和諾夫哥羅德的道路?!?Документы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СССР, Т. 1, М., 1959, С. 541.11月2日,С·Н·布拉霍維奇(Булахович)大尉率領紅軍的兩個騎兵營500余人主動向普斯科夫的北方軍團投降。到11月底,北方軍團的人數增長到4500余人,其中有1500名軍官。*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М., 2000, С. 278.

然而北方軍團在戰爭中的好運未能持續太長時間。隨著德國在11月11日向協約國宣布投降并簽訂《貢比涅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此結束?!敦暠饶饏f定》中的第十二條規定:“所有德國軍隊應從戰前屬于俄羅斯的領土撤回至德國邊界,由協約國安排適合的撤離時間?!钡谑鍡l規定廢除《布列斯特和約》。*阿蘭·帕爾默:《波羅的海史》,胡志勇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年,第325頁。兩天之后,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也宣布和約失效。由于失去德國政府和德國軍隊的庇護,北方軍團的處境艱難。更重要的是,由于蘇維埃政府宣布《布列斯特和約》規定的停戰失效,紅軍現在可以直接向北方軍團發起進攻。1918年11月16日,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指令,命令紅軍第7集團軍的諾夫哥羅德第2步兵師向普斯科夫的北方軍團發起進攻。

當紅軍集結準備向北方軍團發起進攻的時候,北方軍團內部爆發了領導權之爭。亨利?!ゑT·涅夫(Генрих фон Неф)上校取代旺達姆成為北方軍團的指揮官。隨著形勢的愈發嚴峻,涅夫上校向軍團宣布,普斯科夫已經被蘇維埃紅軍包圍,德國政府不會再為白軍提供武器援助,他們需要尋找新的庇護者,并為軍團撤退進入波羅的海三國做好準備。涅夫上校派出自己的軍團參謀長馮·羅津別爾格奔赴里加與德國第8集團軍談判,看軍團能否撤退到立陶宛。除此之外,涅夫上校還派出其他代表與協約國在波羅的海地區的軍事委員會建立聯系,希望能夠得到協約國的保護。*Чапенко А.А.,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го анти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Латаии в 1918-1919 гг., Мурманск: МГПУ, 2006, С.28.

1918年11月25日,蘇維埃紅軍諾夫哥羅德第2步兵師攻入普斯科夫城,北方軍團被擊潰,600余人被俘,100名軍官被地方上傾向蘇維埃政府的居民擊斃。*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М., 2000, С.278.余部擺脫紅軍的包圍之后,集結到瓦爾克。涅夫上校又重新將散亂的隊伍進行整編,讓它保留一定的戰斗力。

在瓦爾克等待的涅夫上校從自己在里加的代表羅津別爾格那里得知德國軍方拒絕與北方軍團建立正式的官方關系,決心向協約國盟軍尋求援助。12月16日,根據涅夫上校的倡議,北方軍團與愛沙尼亞政府簽訂協議,*Архив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Берин, 1923, Т. 1, С. 145; 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 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С. 98.涅夫上校的北方軍團余部協助愛沙尼亞政府的義勇軍共同抵抗蘇維埃紅軍的進攻,而愛沙尼亞政府則為北方軍團提供物資保障。

事實上,隨著北方軍團撤入愛沙尼亞境內,它作為一支獨立統一的軍隊已經不復存在。首先,軍團缺乏一個在軍界享有聲譽和領導能力的指揮官,無論是涅夫還是旺達姆,都只是俄國軍官團中籍籍無名之輩。第二,隨著軍團被紅軍擊潰,在撤退的途中其一分為三:М·阿法納西耶夫上校領導的支隊撤退到拉脫維亞境內;А·П·羅將柯上校領導的支隊撤到里加;涅夫上校領導的北方軍團余部則并入愛沙尼亞的義勇軍,并且受到愛沙尼亞政府的嚴格管制,軍團的人數被規定不能超過3500人。*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России: организаци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С.278.此后涅夫領導的北方軍團就聚集在雷瓦爾,受制于愛沙尼亞政府軍總司令拉多涅爾,與愛沙尼亞臨時政府軍隊一起保護年輕的共和國。

隨著德國的失敗,蘇維埃政府決定填補其撤出波羅的海地區之后的權力真空。蘇維埃紅軍首先向納瓦爾進軍,11月22日攻陷納瓦爾,并宣布成立由雅安·安韋特領導的人民公社,作為蘇俄的一個自治區。與此同時,紅軍派出自己的精銳部隊拉脫維亞步兵師向里加發起進攻,決心攻占波羅的海地區最重要的工業中心里加,打通通往中歐的通道,將世界革命的思想傳播到西歐。

紅軍向里加的進軍引起了里加城市中德裔地主以及俄國僑民的不安,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組建了具有地方性質的自衛隊,并將其命名為“波羅的海民兵”。*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М.: вече, 2004, C.237.А·П·利文公爵*А·П·利文(Ливен),1873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世襲貴族家庭,1895年圣彼得堡大學畢業,此后赴近衛騎兵團任職,擔任騎兵大尉。1918年在波羅的海地區組建志愿軍,1919年年初領導了利巴瓦志愿軍步兵師,年中并入尤登尼奇領導的西北白衛軍,成為第二次彼得格勒進軍的主力之一。西北白衛軍失敗之后,移民立陶宛。和К·И·德多羅夫大尉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部分俄國軍官團結在里加的А·П·羅將柯上校身邊,而羅將柯上校也希望能夠將“波羅的海民兵”和從普斯科夫撤出的北方軍團余部統一起來,歸于自己的領導之下。但他的計劃遭到德國第8集團軍的反對,俄國軍官團內部也產生分歧,利文公爵主張向協約國求援,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為了能取得協約國盟軍的支持,利文公爵和羅將柯上校會晤了里加港口停泊的英國艦隊的指揮官辛克萊上將,向他匯報了當前的局勢情況,并且請求支援。代表們受到了辛克萊的熱情接待,但是他們的期待卻落空了。他們并沒有像預想中的那樣得到被支援的承諾,英國人閃爍其詞。*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М.: Центрполиграф, 2003, C.14.顯然,英國政府希望削弱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1919年1月2日,紅軍攻克里加,“波羅的海民兵”損失慘重。辛克萊上將率領的英國艦隊撤離里加港口。到1月中旬,蘇維埃紅軍已經控制了整個拉脫維亞。波羅的海民兵、К·И·德多羅夫大尉的一個連以及德國的鋼鐵師都撤退到立陶宛的利巴瓦。利文公爵決心將此地分散的俄羅斯軍官和士兵聯合起來,組建俄羅斯志愿軍。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分析了在利巴瓦組建志愿軍的優勢:一是此地有大量的俄羅斯軍官,可以作為組建志愿軍的骨干力量;二是利巴瓦靠近德國,人力資源豐富,可以招募大量在德國被俘的俄國士兵、軍官來服役;三是利巴瓦有大量的軍事準備,志愿軍可以在協約國和德國之間進退自如;四是利巴瓦的戰略位置重要,可以沿此地經里加—普斯科夫—德文斯克一線向蘇維埃紅軍發起進攻。*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М.: Центрполиграф, C.16-17.

盡管利文公爵的戰略設想美好,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對于當時在利巴瓦的處境,他寫道:“當前形勢對組建志愿軍非常困難:拉脫維亞人自然是不會對這支軍隊抱以信任,因為它是為了復興俄羅斯而戰,崇拜德國的波羅的海人也持一種不友好的態度;協約國將俄羅斯人看作是親德的,而德國人則認為俄羅斯人是親英的。由于處于窘境之下,羅將柯將軍以及帕連(Пален)公爵被趕到了納瓦爾,而我獨自一人留在了利巴瓦,但是,因為有這些熱血的俄羅斯愛國主義軍官的支持,我仍要繼續自己的組建工作?!?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18.于是,解決的方法是利文公爵的志愿軍暫時屈從于“波羅的海民兵”,直到他們有機會出發同西北白衛軍匯合。在利文公爵看來,他組建的志愿軍部隊是“純俄羅斯的”,它的“宗旨就是同布爾什維克戰斗直到重新建立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直到恢復立憲會議”。*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М.: вече., 2004, C.240.志愿軍隊伍不應插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政治,在其出現內部斗爭的時候應該保持中立。

不僅如此,利文公爵還盡可能保持志愿軍的俄羅斯民族特色。他規定只有前沙俄的軍官以及那些愿意參加志愿軍的俄羅斯公民才能進入該隊伍服役,但是不接受在德國軍隊服役的軍官。部隊的軍事章程總體而言繼承了沙俄的法律規范,但也稍微做了一些修改。比如說,用“士兵”或者“志愿者”來代替“下級軍銜”這樣的稱呼,志愿者在相互稱呼的時候,用“您”(Вы)的尊稱。對包括上校在內的軍官要使用“中尉先生”或者“上校先生”的稱呼,對將軍的稱呼一律改為“閣下”。*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19.志愿軍的旗幟使用俄羅斯傳統的三色旗。到1919年7月,利文公爵被前沙俄海軍上將高爾察克任命為庫爾蘭俄羅斯步兵軍團指揮官,受西北白衛軍總司令尤登尼奇領導。

除此之外,西北地區反布爾什維克運動中還有芬蘭的白衛軍政治組織。十月革命之后,大量的俄國軍官、達官貴人逃亡芬蘭。1918年秋季,前臨時政府內閣總理А·特列波夫(Трепов)組建了俄國事務特別委員會。委員會的目的不僅在于尋求芬蘭政府對白衛軍的支持,同時也旨在影響歐洲的社會輿論,讓西歐政府認為有必要支持白衛軍和芬蘭政府共同進行的反布爾什維克事業。*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1917-1920 гг.,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наука., 1995, С.199.隨著德國戰敗,芬蘭政府與德國的特殊友誼亦戛然而止。特列波夫的計劃沒有實現,他轉而向斯德哥爾摩的協約國代表尋求援助,但是因為他的親德傾向被拒絕。

總而言之,1918年年末到1919年春季,西北地區的白衛軍組織與波羅的海地區的國際格局和地緣政治息息相關,它們的發展受到諸多外部因素的制約。誠如中央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臨時政府軍事部長古契科夫對1918年年末到1919年年初對有關在西北地區組建白衛軍的影響因素的分析,西北白衛軍的發展主要取決于以下6個因素。*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архив хх века, Полковник П. Р., Бермонт-Авалов, Документы и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3, No.1, C.7-8.

1.德國占領軍當局對波羅的海三國政策的影響。1918年2月之后,波羅的海三國即被德國控制。一戰德國失敗之后,蘇維埃政府試圖向柏林的新政府施壓,希望它將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德國軍隊撤走。但是蘇維埃政府的這一希望落空,因為柏林依據《貢比涅停戰協定》第十二條,仍然把軍隊駐扎在此地。顯而易見,德國軍隊是阻擋布爾什維克主義向歐洲推進的利器。

2.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民族主義政府的立場。它們是在德國占領軍當局的控制下所建立的,現在隨著德國的戰敗,他們將要依靠新的盟友——協約國,同時還要考慮到自己領土上的德國駐軍。

3.協約國盟國的軍事、政治和外交影響力。協約國試圖控制整個波羅的海地區的局勢,扶持三國民族主義政府組建自己的軍隊,同時也希望控制德國軍隊的行動和白衛軍的活動。

4.在波羅的海國家中形成的俄羅斯白衛軍組織和政治集團,它們將波羅的海三國看作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蘇維埃政府的壓力以及蘇維埃紅軍推進波羅的海地區,試圖將此地納入到社會主義的范疇。

6.白衛軍領導人的立場,特別是鄧尼金、高爾察克是否認可西北地區白衛軍組織的親德立場,并愿意為它們提供支持。

因此,西北白衛軍與南俄、西伯利亞地區的白衛軍不同,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因素的影響。盡管如此,仍出現了數支重要的白衛軍武裝力量。根據俄羅斯歷史學者的統計數據,到1919年2月,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俄羅斯白衛軍人數達到將近4萬人,*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C.235.成為彼得格勒最重要的威脅之一。

(二)尤登尼奇與第一次彼得格勒進軍

Н·Н·尤登尼奇(Юденич)1862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個六品文官家庭。1881年和1887年先后畢業于亞歷山大軍事學校和總參學院。1902年起任團長、旅長,參加過1905年的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任高加索集團軍參謀長,1915年1月任高加索集團軍司令,同年晉升為步兵上將。1917年3月升任高加索方面軍總司令,5月退役。十月革命之后,他隱藏在彼得格勒,繼續與彼得格勒總參謀部的地下軍官組織進行反蘇維?;顒???紤]到在彼得格勒推翻蘇維埃政府已經毫無希望,1918年11月底,尤登尼奇舉家遷往芬蘭的赫爾辛基,希望能夠以芬蘭為基地,繼續從事反蘇維埃政權活動。*Цветков В. 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37-42.

1918年12月初,他赴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會晤了在此地的英、法外交代表并向他們講述了自己反蘇維埃的系列行動。幾天后,他在給美國駐斯德哥爾摩的外交代表莫里斯的公函中,提出了一個更為詳細的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方案:以芬蘭和波羅的海為基地,對蘇維埃政府的首都莫斯科和重要的工業中心彼得格勒發起進攻。協約國應當為俄羅斯軍隊提供武器裝備和糧食。尤登尼奇甚至還請求協約國派出5萬士兵奪取芬蘭沿岸的戰略據點和波羅的海諸省。同時他許諾自己會組建一支5萬人的軍隊,希望盟國為他每月提供5000萬盧布的軍費,用來購買武器裝備和糧食。*FRUS, Russia, 1918, Vol.2, pp.857-859.但是協約國在1919年年初并沒有派遣軍隊進入西北俄羅斯的計劃,協約國對波羅的海地區的了解甚少。更為重要的是,協約國的工農大眾歷經四年的戰爭,感到非常的疲憊,政治家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將大規模的軍隊派往俄羅斯與蘇維埃紅軍作戰。

尤登尼奇在了解盟國的處境之后,他開始轉向法國尋求幫助。1919年1月17日,他通過法國在赫爾辛基的大使給福煦元帥發了一份電報,簡單描述了此前給美國駐斯德哥爾摩的外交代表莫里斯的反布爾什維克計劃。他指出“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無法為他組建志愿軍提供足夠的武器裝備和糧食”,因而迫切希望得到法國政府的援助。在電報的末尾他寫道:“這樣一個艱難的時刻,我已經否定了先前提出的盟國派遣軍隊作戰的想法,但請求你們提供各類足夠的軍用物資,否則,我無法組建自己的軍事力量”。*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 6(37), C.73-74.但是,尤登尼奇的請求再次被否決,福煦元帥認為法國干涉的重心是在南俄地區,法國政府分身無術。2月19日,高爾察克駐瑞典的外交代表古利克維奇在給戈洛文將軍的電報中寫道:“兩個星期之前,法國信使告訴我,法國政府沒有同意尤登尼奇的方案?!?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 6(37), C.89.

與此同時,在芬蘭的俄羅斯軍官組織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1919年1月10日,在赫爾辛基召開了俄羅斯軍官會議。會議選舉了自己的委員會,并為西北白衛軍的發展制訂了四個規定:1. 軍官和軍隊不應干預政治;2.軍隊組建之后應當服從最高軍事長官的個人意志;3. 鑒于軍官的處境艱難,允許他們為外國軍隊服務;4.為芬蘭軍隊服役應該被視作是為俄羅斯國家服役。*ГАРФ. Ф. 200, Оп. 1, Д. 308, Л. 38.1月12日,海軍少將?!ぇけ葼柦?、尤登尼奇加入。尤登尼奇從當時的復雜局勢出發,認為軍官團應該是未來俄羅斯軍隊的核心力量。

顯而易見,在芬蘭組建白衛軍,必須要與芬蘭王國政府打交道,要得到芬蘭人的認可和支持。特別是要取得芬蘭攝政和軍隊總司令卡爾-古斯塔夫·埃米利·曼納林的支持。曼納林曾是俄羅斯帝國近衛重騎兵團軍官,官至中將,1918年1月擔任芬蘭白軍總司令,鎮壓了芬蘭紅軍。同時代人對他評價是:“身上流著瑞典人的血,接受了芬蘭人的教育,這位出色的雇傭軍軍官將自己的軍人職務看成是一項手藝。他能將所有的事都做得很漂亮,即使是喝酒的時候,他也保持著清醒?!?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C.227.1918年11月11日芬蘭國會推選他為芬蘭攝政,處理國事。

1919年1月3日,尤登尼奇會晤芬蘭軍隊總司令曼納林。在會談中,尤登尼奇提議芬蘭軍隊與西北白衛軍一起參加彼得格勒的進攻戰役,曼納林同意提供軍事援助,但是作為交換,他要求尤登尼奇割讓卡累利阿的東部領土和科拉半島。然而尤登尼奇認為,他沒有被賦予相應的權利,使他能在國際談判中代表國家的利益做出相關的決定。雙方的會談不歡而散。事實上,尤登尼奇的芬蘭政策受制于高爾察克提出的“統一不可分割的俄羅斯”信條。在1919年2—3月,高爾察克通過倫敦和巴黎的代表轉交給尤登尼奇的諸多電報中,都指出不能承認芬蘭獨立,有關芬蘭獨立問題要等到未來的立憲會議或者國民會議來解決。*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96,102.

此外,立憲民主黨人司徒盧威和А·?!た査B夫也在處理與芬蘭的關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19年1月14日,流亡芬蘭的俄羅斯工商業活動家在赫爾辛基召開了一次代表大會,有200余人出席會議,選舉出了以А·?!た査B夫為首的俄羅斯政治委員會(Русский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委員會類似于尤登尼奇在芬蘭的行政機構,專門處理各類行政事務。*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83; ГАРФ, Ф. 446, Оп. 2, Д. 94, Лл.2-2 об.委員會積極開展活動,與芬蘭政府就芬蘭獨立問題等進行談判,并極力提升尤登尼奇在西北地區白衛軍組織和協約國中的社會聲望。

此后,司徒盧威被從赫爾辛基派到巴黎。赴巴黎的途中他經過英國倫敦,會晤了前駐英國大使К·Д·納博科夫。2月14日,納博科夫在給鄂木斯克政府內閣總理沃洛格茨基的電報中詳細地描述了他與司徒盧威的見面情況:在芬蘭存在一個得到芬蘭政府正式承認的以卡爾塔紹夫為代表的俄羅斯政治委員會,它團結了許多政治組織,隸屬于尤登尼奇的領導,司徒盧威同時請求盟軍盡快為西北白衛軍提供糧食援助。*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92-93.

寄居赫爾辛基期間,尤登尼奇組建西北白衛軍向彼得格勒進攻的構思由于沒有得到協約國的認同,他開始轉向西伯利亞的高爾察克和南俄的鄧尼金尋求援助。1919年1月21日,尤登尼奇在給高爾察克的電報中,描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他在電報中寫道,“由于德國的敗退為我們在芬蘭和波羅的海諸省創建了新的反布爾什維克戰場”,只要我們能夠攻陷“布爾什維克主義的發源地——莫斯科和彼得格勒”,那么形勢將會有利于我們?!傲椕裰鼽h和芬蘭的俄羅斯工商業者愿意為我提供財政支持?!薄拔椰F在擁有的武裝力量是在愛沙尼亞境內與布爾什維克作戰的3000名北方軍團戰士以及散落在芬蘭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大約3000名軍官和士兵?!?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1929, T.2(33), C.89-90.同時,尤登尼奇承認高爾察克為全俄羅斯最高執政,他的軍隊隸屬于最高執政。

在沒有得到高爾察克的答復之前,他又于1月31日給南俄的鄧尼金寫信。他在信中再次闡釋了自己的作戰計劃,希望能夠得到鄧尼金的支持,并許諾只要得到1.5億盧布的金錢支持,就可以創建一支軍隊在2個月的時間內攻下彼得格勒。此外,他還請求高爾察克在巴黎的外交代表和軍事代表向協約國盟國宣傳他的依托波羅的海三國和芬蘭為基地,進攻彼得格勒的戰略思想。*ГАРФ, Ф. 446, Оп. 2, Д. 94, Лл.2-2 об.

尤登尼奇的作戰構思引起了鄂木斯克政府的極大興趣。1919年2月2日,鄂木斯克政府內閣總理沃洛格茨基在給巴黎的外交部長沙扎諾夫的電報中,簡要地描述了尤登尼奇的作戰計劃,以及他在尋求盟國援助方面的困境。他建議在巴黎的俄羅斯政治會議成員就有關尤登尼奇組建西北白衛軍進攻彼得格勒的戰略計劃向協約國盟友進行游說,以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90-91.同一天,高爾察克答應給尤登尼奇提供100萬盧布的緊急款項,錢款將由鄂木斯克政府財政部撥付給斯德哥爾摩的軍事代表轉交給他。*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91-92.

1919年春季,隨著高爾察克在烏拉爾、伏爾加河戰線取得勝利,鄧尼金取得頓巴斯和北高加索戰役的勝利。協約國戰勝國已經在巴黎召開和會,重新建構歐洲的國際秩序,這一切都促使白衛軍領導人加快戰爭的步伐,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消滅蘇維埃政權,好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巴黎和會。*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 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 36.

4月2日,駐英國的俄國武官戈洛文將軍在給謝爾巴切耶夫將軍的電報中,強調尤登尼奇開辟彼得格勒戰線具有重大意義:首先,可以減輕米列爾將軍領導的北方白衛軍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的壓力;其次,軍隊組建成功的話,可以封鎖彼得格勒城;再次,如果能夠攻陷彼得格勒,那么將會削弱布爾什維克整個北方戰線。最后,可以吸引布爾什維克在西伯利亞和南俄的野戰部隊,有利于鄧尼金和高爾察克作戰。為此,需要向尤登尼奇提供2000萬法郎的財政援助,用來購買5萬人的軍備、糧食,*ГАРФ, Ф. 5936, Оп. 1, Д. 183, Лл.1-5 об.并聲明政治會議已經向協約國盟國尋求援助,首先為尤登尼奇在愛沙尼亞境內的北方軍團提供3500人的武器裝備和糧食。*ГАРФ, Ф. 5936, Оп. 1, Д. 182, Лл.1-2 .不言而喻,尤登尼奇的處境得到改善,三個月以來的戰略構思得到了俄國軍界的廣泛認同。

4月23日,駐斯德哥爾摩的俄羅斯政府外交代表古利克維奇給在巴黎的沙扎諾夫的電報中,建議鄂木斯克政府采取措施,任命統一的指揮官對愛沙尼亞和芬蘭境內的俄國武裝力量進行統帥,并提議軍團的保障直接由盟軍負責,而不經過愛沙尼亞政府。*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8-14.5月初,愛沙尼亞境內俄羅斯委員會成員集體向高爾察克表達了他們的意見,提議由尤登尼奇擔任西北白衛軍總司令,開展對蘇維埃紅軍作戰,“解放”除愛沙尼亞之外更多的俄羅斯領土。*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6-7.

這些建議很快得到了高爾察克的響應。5月24日,高爾察克在給尤登尼奇的電報中任命他為整個西北地區白衛軍的總司令。*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C.310.6月10日,再次頒布了一個訓令,任命他為西北地區所有陸、海軍隊的總司令。

由于得到高爾察克、鄧尼金等的認可和贊同,在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的俄國軍事委員會的代表戈洛文將軍、謝爾巴切耶夫將軍以及政治會議的成員沙扎諾夫、納博科夫等都對盟國政府進行積極的游說,爭取協約國為西北白衛軍提供物質援助。美國政府亦答應通過哥本哈根為西北白衛軍提供6萬噸面粉、1萬噸肉,5000頓沙拉、2000噸糖等物資。*FRUS, Russia, 1918, Vol.2, pp.670-671.西北白衛軍不少將領的個人回憶錄中都記載了軍隊的日常生活供應主要是來自美國的面粉、沙拉和糖。參見: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44.不僅如此,從5月2日開始,鄂木斯克政府陸續用帝俄國庫的黃金儲備兌換了100萬法郎給尤登尼奇,用來購買軍備和糧食。*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 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58.

5月份,尤登尼奇做出決議,命令在愛沙尼亞境內К·К·捷爾任斯基上校領導的北方軍團向蘇維埃俄國發起進攻。從當時的軍事實力出發,要攻入彼得格勒幾乎不可能。*1919年5月份,北方軍團大約有5000名士兵,18門火炮和14挺機槍,軍團有兩個旅,其中羅將柯上校擔任第二旅的指揮官。參見: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4.但是大部分的白衛軍領袖仍認為進攻是必要的:1.可以推動英國人為白衛軍提供更多的援助;2.吸引紅軍的注意力,減輕高爾察克東方戰線的壓力;3.可以在彼得格勒省、普斯科夫州創建一個西北白衛軍的基地,從而獲取更多的人力資源。5月24日,高爾察克在給尤登尼奇的電報中,就特別指出發動彼得格勒戰役具有特別重大的戰略意義,可以減輕西伯利亞戰線的壓力,同時希望他“能夠奪取首都,給布爾什維克以沉重打擊?!?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 T.2(33), C.118-119.

5月13日,北方軍團集中優勢兵力向紅軍第7集團軍的第6步兵師發起進攻,深夜白衛軍突破了第6步兵師的防線,向揚堡進軍,17日攻克揚堡。與此同時,愛沙尼亞政府軍隊乘西北白衛軍勝利的時機,出兵攻占了普斯科夫城。紅軍潰敗,向彼得格勒城收縮。

6月1日,北方軍團第二旅的指揮官羅將柯上校替代К·К·捷爾任斯基上校,成為北方軍團的指揮官,并被晉升為少將。6月19日,羅將科率領北方軍團(Северный корпус)脫離愛沙尼亞司令部,下令將北方軍團更名為北方方面軍(Северная армия)。然而,由于Е·К·米勒爾(Миллер)將軍的軍隊已取此名,因此,根據英國軍事使團代表的建議,軍隊再次進行更名。7月1日,根據羅將柯的命令,軍隊正式更名為“西北方面軍”。*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C.313-314.軍隊總人數達到1.3萬—1.4萬。

當北方軍團向蘇俄西北地區開展進攻之時,尤登尼奇仍在赫爾辛基與芬蘭軍隊總司令曼納林進行談判,爭取他領導軍隊與西北白衛軍一起向彼得格勒進攻。6月6日,尤登尼奇和曼納林將軍再次會晤,英國使團代表高夫將軍也參加了此次會晤,雙方就進攻彼得格勒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曼納林同意在即將到來的芬蘭總統選舉之前進行一次對彼得格勒的作戰,以此作為獲取更多選票的資本,雙方簽訂了協議。*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2004, C.232.此后,尤登尼奇滿懷喜悅之情給高爾察克發出電報,告訴他與芬蘭人的聯合已經水到渠成,進攻彼得格勒也指日可待。

然而,雙方聯合作戰的事情并非按照尤登尼奇的設想發展,一個星期之后形勢就發生劇變。6月12日,曼納林在芬蘭議會中發表了與尤登尼奇、高夫將軍談話的內容。這引起了議會中芬蘭民族主義者的極大不滿,內閣中的農業大臣、財政大臣拒絕為進攻彼得格勒提供支持。*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226-227.7月20日的芬蘭總統選舉中,曼納林敗選給了自由主義者托爾伯格。托爾伯格明確拒絕出兵彼得格勒。

尤登尼奇和比爾金將軍在尋求芬蘭出兵的希望破滅之后,將西北白衛軍司令部從赫爾辛基遷到納瓦爾,*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43.并命令在立陶宛利巴瓦和里加的利文公爵領導的白衛志愿軍即刻啟程赴愛沙尼亞。接到命令之后,利文公爵的部隊便從里加和利巴瓦啟程,經由海路前往納爾瓦。公爵的部隊武器精良、組織嚴明,抵達愛沙尼亞之后鞏固了西北白衛軍的戰線。

6月13日,捍衛彼得格勒城的兩個要塞紅丘炮臺和灰馬炮臺分別爆發舊軍官М·涅克柳多夫 (Неклюдов)領導的叛亂。紅丘炮臺的叛亂給彼得格勒城防造成巨大的壓力,因為一旦叛亂者與西北白衛軍聯合起來,就可以直接用大炮轟炸喀瑯施塔得港口中的波羅的海艦隊,并沿港口直接進攻彼得格勒。

叛亂發生之后,列寧派出了以斯大林和捷爾任斯基為首的調查團,對彼得格勒的各種地下軍官組織進行偵查。同時還派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安德烈·別爾沃茲萬”號巡洋艦向紅丘炮臺開炮。叛亂者由于沒有得到白衛軍以及英國艦隊的支持而失敗。

6月15日晚,涅克柳多夫攜余部撤離炮臺。6月16日夜間,蘇維埃紅軍陸軍進入紅丘炮臺。很快,灰馬炮臺叛亂部隊也向紅軍投降。不少白俄僑民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分析叛亂失敗的原因時,認為主要原因是英國艦隊見死不救。戈夫捷爾甚至提出“英國人是要消滅波羅的海艦隊,而不是要將波羅的海艦隊拱手讓給白軍”的觀點。*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T.10, 1923, C.146.因為數個世紀以來,大不列顛帝國都在盡可能削弱作為競爭對手的俄國在歐洲事務上的實力,所以恢復俄國海軍昔日雄威不會被英國政府納入到自己的計劃中。

紅丘叛亂失敗后,羅將柯領導的西北白衛軍在彼得格勒戰線上的情況急轉直下。一方面,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已經調來紅軍第7集團軍鞏固前方戰線;另一方面,西北白衛軍已然喪失進攻的激情,并且白衛軍后方出現的困難和矛盾已經轉化成為嚴重的危機。

首先是軍用物資匱乏,從紅軍手上繳獲的物資消耗殆盡,協約國許諾的援助也未能如約而至。英國政府答應6月份給西北白衛軍提供1萬人的武器裝備遲至8月份才到。*ГАРФ, Ф. 5936, Оп. 1, Д. 370, Лл.133-142.一名軍官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軍隊的保障非常凄慘。沒有熱湯。每日只有2普特美國白面包和半普特沙拉?!?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44.供給問題日益嚴峻。

第二是連續不斷的作戰使士兵疲憊不堪,士氣下降,大量的軍官負傷,導致軍隊中缺乏軍官。

第三則是波羅的海沿岸反布爾什維克陣營內部爆發了一次嚴重的內部沖突,也給西北白衛軍的前線進攻造成不良影響。在拉脫維亞的Р·馮·捷爾·戈爾茨領導的德國志愿軍部隊在5月23日攻陷蘇維埃紅軍占領的里加之后,繼續向北朝愛沙尼亞進軍。這被愛沙尼亞政府看作是侵略行為,此后雙方在采西斯地域發生激戰。7月3日,雙方接受協約國的調停,雙方停戰。*阿蘭·帕爾默:《波羅的海史》,胡志勇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年,第332—333頁。但是這一事件的發生導致在前線與蘇維埃紅軍作戰的愛沙尼亞軍隊不得不從普斯科夫撤回國內。與此同時,德國軍隊的進攻還加深了愛沙尼亞政府對西北白衛軍的不滿,因為后者一直都不愿意承認愛沙尼亞獨立。

6月21日,從東方戰線調回來的紅軍第7集團軍在得到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持下,開始向彼得格勒進攻的西北白衛軍發動反攻。白衛軍不得不開始撤退。7月中旬,蘇維埃紅軍第7集團軍攻占揚堡。8月下旬,守衛普斯科夫的第二愛沙尼亞師主動從該城撤退,蘇維埃紅軍未經戰斗便奪取了城市。到8月末,雙方的戰線穩定下來。*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6.愛沙尼亞軍隊守住了普斯科夫以西地區。西北白衛軍則在納爾瓦戰線上守住了盧加河畔,并且奪取了一塊面積不大的俄國領土——格多夫市,將其作為繼續向彼得格勒進攻的橋頭堡。因此,西北白衛軍的第一次彼得格勒進軍并沒有實現自己的戰略計劃,它被驅逐回愛沙尼亞,未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二、西北白衛軍之失敗

(一)從俄羅斯政治委員會到西北白衛軍政府

尤登尼奇1918年年底抵達芬蘭之后,由于他是軍人出身,不諳政治,因此他在芬蘭進行從事反蘇維?;顒訒r,其政治事務主要是由立憲民主黨人負責。1919年1月14日,在赫爾辛基組建了以立憲民主黨人А·?!た査B夫、司徒盧威為首的俄羅斯政治委員會(Русский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簡寫為РПК),專門負責尤登尼奇在芬蘭的各類行政事務。尤登尼奇本人則專門負責軍事事務。*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83.

1月17日,俄羅斯政治委員會再次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會議,接納С·?!ひ寥f諾夫、Н·К·列里赫、?!ぇぐ图{諾維奇等俄羅斯西北地區著名的社會人士加入。他們提出在地方建立委員會的分部,發展成員,此后多達3000人。作為一個緊密的政治組織,委員會開始協助尤登尼奇處理與高爾察克、鄧尼金之間的關系,希望能夠得到后者的幫助,將俄羅斯從布爾什維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Красный архив, 1929.T.2(33), C.92.俄羅斯委政治員會的活動,也得到了尤登尼奇的認可,成為他領導下的下屬機構。在司徒盧威看來,委員會是尤登尼奇領導下的在芬蘭具有政府特性的合法機構。*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72, Л. 50 .事實上,俄羅斯政治委員會仍然只是一個社會機構,它并無人民的授權,且是建立在一個宣布自己是獨立主權國家的領土上。

А·?!た査B夫接手政治委員會之后,他寫信給高爾察克,強調支持尤登尼奇的重要性,并希望高爾察克把尤登尼奇看作是全俄羅斯政府在西北地區的代表,為他提供財政支持,直言高爾察克可以動用帝俄的黃金儲備,通過英國的銀行再匯寄給尤登尼奇。*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2.不僅如此,俄羅斯政治委員會還在僑民和協約國中進行各種宣傳,為尤登尼奇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反布爾什維克運動造勢,提升他的社會威望。А·?!た査B夫在此后寫給高爾察克的信中坦承:“尤登尼奇在巴黎和倫敦享有的社會聲譽是他和司徒盧威一手創造的?!?Пролетар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1921, No.1, C.143.

С·?!ひ寥f諾夫在加入政治委員會之后,他領導愛沙尼亞的分部,并積極倡導在波羅的海地區創建一個臨時政府。1919年2月11日,他在給高爾察克的信中分析了波羅的海地區的政治格局,提出如果沒有愛沙尼亞和芬蘭的支持,西北地區的白衛軍很可能會失敗。因此,他建議高爾察克承認愛沙尼亞自治,并且允許將西北地區的各種社會力量聯合起來組建一個“執政內閣”形式的政府,進而可以合法的處理各類事務。*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рлин, 1923, C.41.伊萬諾夫的呼吁沒有得到響應,高爾察克堅決反對在西北地區組建政府,他擔心這個政府會重演烏克蘭的覆轍。伊萬諾夫的提議也遭到了在愛沙尼亞的北方軍團參謀部的批評。因為這會惡化與愛沙尼亞政府的關系,而且會導致愛沙尼亞人對俄羅斯人的不信任。*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45.因而,伊萬諾夫組建政府的設想不了了之。

5月份,隨著西北白衛軍向蘇維埃政府發動進攻,在攻占了揚堡和格多夫等地域之后,組建行政管理機構已是急需解決的任務。5月22日,駐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外交代表古利克維奇給在巴黎的沙扎諾夫的電報中,傳遞了俄羅斯政治委員會的集體意見:1.建議尤登尼奇迅速擔任西北白衛軍總司令,把軍事權力抓在自己手中,開展對蘇維埃紅軍作戰,攻占除愛沙尼亞之外更多的俄國領土??偹玖顟撓蛉砹_斯居民發表一份宣言書,闡明白衛軍的奮斗目標。2.組建總司令下轄的行政事務委員會,來管理所有的非軍事事務,如財政、經濟、工商業、法律、農業以及外交事宜等。委員會的成員可以從愛沙尼亞和俄羅斯其他地區中選任。3.任命一個在俄國軍界和政界有威望的軍人擔任總司令的助手,迅速組建隸屬于最高總司令的大本營。*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6-7.此外,這封電報還請求高爾察克允許新的行政委員會處理與芬蘭、愛沙尼亞政府之間的關系。

在沒有得到高爾察克的回電之前,尤登尼奇決心改組俄羅斯政治委員會,創建一個類似于高爾察克下轄的部長委員會的行政機構。5月24日,尤登尼奇從俄羅斯政治委員會中挑選5人組成“政治議會”(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議會主席為尤登尼奇,А·?!た査B夫擔任副主席,負責外交事務,庫茲明·卡拉瓦耶夫(Кузьмин-Караваев)負責法律和宣傳事務,康德列夫將軍(Кондырев)擔任尤登尼奇司令部的參謀長,М·Г·蘇沃洛夫將軍(Суворов)負責內務部,利奧諾佐夫(Лианозов)負責工商業。政治議會的主要職責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作為一個代表政府的機構與愛沙尼亞、芬蘭等波羅的海國家進行談判,以取得它們對白衛軍反布爾什維克主義事業的支持。第二則是履行作為西北地區臨時政府的職責。*Пролетар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1921, No.1, C.143; 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46.

尤登尼奇創建政治議會的活動引起了高爾察克的不快。他在6月14日的電報中,宣布任命尤登尼奇為西北地區所有陸、海軍隊的總司令,按照《戰時軍隊管理條例》的規定享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另外作為補償,他要求尤登尼奇廢除任何具有政府目的的組織。此后尤登尼奇在代表個人和政治會議的感謝電報中,他向最高執政保證,他一定會嚴格遵循全俄最高政權的命令,聲明“高爾察克的俄羅斯政府是全俄政府,承認他的全俄執政地位”。*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T. 1, 1921, C.301.除此之外,政治議會也沒有得到北方軍團司令羅將柯將軍的認同,因為此時他正領軍向揚堡的紅軍發起進攻,他對尤登尼奇沒有邀請自己加入政治會議而耿耿于懷。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尤登尼奇極力避免與我進行政治觀點的交流?!?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256.

政治議會創建之后,它開始積極地與芬蘭政府進行談判,談判的重點依舊是請求芬蘭政府為其反布爾什維克主義事業提供軍事援助。但是芬蘭國內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反俄羅斯情緒,芬蘭人不愿意干預俄國事務,談判最終失敗。*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 Лл.8-14.政治議會的成員隨同尤登尼奇一同遷往愛沙尼亞的納瓦爾。

抵達納瓦爾之后,政治會議內部很快就爆發沖突。首先是在有關承認愛沙尼亞獨立問題上爭吵不斷。自1917年2月革命以來,愛沙尼亞的民族主義者就一直追求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1918年11月19日,愛沙尼亞宣布獨立。但是愛沙尼亞獨立沒有得到白衛軍領導人的認可,特別是高爾察克,他一直信奉“統一不可分割的俄羅斯”信條,不承認愛沙尼亞獨立。迫于高爾察克的壓力,尤登尼奇亦不敢在此問題上造次。而政治會議的成員А·?!た査B夫從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主張承認愛沙尼亞獨立,求得它的支持。*Кирдецов Г., Уворот Петроград(1919-1920гг), Берлин, 1921, С. 211-213.第二,政治會議與俄羅斯政治委員會其他成員因為政治傾向和野心開始相互傾軋。孟什維克黨人?!じ甓?Горн)、右翼社會革命黨人С·巴什基洛夫(Башкиров)等一直都不滿意尤登尼奇的“軍事獨裁”,認為他消除了政權中的“社會性”。戈恩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到1919年7月底,獨裁者已經在為政治上的反改革做準備?!?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80.他希望建立一個有廣泛的社會勢力參與的聯合民主政府。此后,戈恩的想法也得到了普斯科夫的立憲民主黨人Н·С·馬古萊斯(Маргулиес)的贊同,他們密謀在8月中旬在有地方自治局、合作社各界人士參加的會議上組建一個新的委員會,限制尤登尼奇的軍權。*Маргулиес М., С Год интервенции, Кн. вторая (апрель-сентябрь 1919г), Берлин, 1923, С. 192.第三個方面則是與愛沙尼亞政府的沖突。愛沙尼亞政府一直要求政治會議承認它的獨立。1919年6月份雙方的談判中,愛沙尼亞總理施特蘭德曼就直言,他支持白衛軍是“為使愛沙尼亞主權實現獨立”。*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11.8月份,隨著白衛軍丟失揚堡和普斯科夫,其處境更為艱難,愛沙尼亞更是火上澆油,要求政治會議和尤登尼奇承認它獨立,否則不再為白衛軍提供任何支持,雙方之間的士兵竟常出現兵戎相見的情景。

與此同時,英國以高夫將軍、馬士將軍為首的軍事使團也抵達愛沙尼亞,他們的目的是協助愛沙尼亞、芬蘭等緩沖國建立“防疫地帶”,避免布爾什維克主義向西歐傳播,同時協助尤登尼奇向彼得格勒開展進攻。他們積極干預西北白衛軍內部的政治事務,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發號施令的指揮者”。*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T. 1, 1921, C.296.高夫和馬士贊同建立一個民主政府,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與愛沙尼亞簽訂承認它獨立的和約,獲得愛沙尼亞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而且也可以改善因前線失敗而導致后方潰敗的局面。*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 4.高夫的觀點某種程度上符合當時西北白衛軍的軍事戰略狀況。8月份之后,它不斷后撤,需要愛沙尼亞和協約國盟軍提供更多的支持。*Брюггеманн К., Эстония и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фронт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 1918-1920,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No.5, 2007, C.26.否則,西北白衛軍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如同空中樓閣。

但是,尤登尼奇無意于組建一個民主政府,他認為自己的主要目的是集中所有的手段擊敗布爾什維克,刻意回避組建政府的問題,對愛沙尼亞境內反布爾什維克勢力的黨派之爭深感厭倦。他深信,只要占領彼得格勒,就能平息后方的政見之爭。8月3日,他發表了一封“向西北戰線上俄羅斯居民的呼吁書”,他強調自己是高爾察克的忠實信徒,“不會回到舊制度”,“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清除布爾什維克,再由全俄立憲會議來創建人民政權”。*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44-46; 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4-305.對至關重要的民族問題、土地問題,他則使用模棱兩可的詞匯,態度不明。

毫無疑問,尤登尼奇的呼吁書只是對高爾察克、鄧尼金政治宣言的老調重彈。它導致了那些要求建立民主政府人士的不滿。戈恩將這封宣言書看作是“部分地遮掩了”公民管理中明目張膽的黑幫的反動活動。*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82.不僅如此,它還招致了英國軍事使團高夫的批評。第二天,高夫在給尤登尼奇的書信中,建議他實施民主政治,“放棄統一不可分割的俄羅斯”原則。在信中他還威脅尤登尼奇,如果不聽從他的建議,那么之前預備為西北白衛軍提供的物資將會轉運到別的戰線上。尤登尼奇大怒,評價這封信體現了“英國人的無恥”。*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6-308; Горн В.,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100-101.

尤登尼奇的不滿已經不起任何作用。高夫的副手馬士已經與西北方面軍的羅將柯達成協議,同意建立西北白衛軍政府,處理相關的政治事務,特別是與愛沙尼亞的關系。8月9日,他在與馬古萊斯的談話中,就已經制定好了一個組建政府的名單,并急電政治會議的成員赴雷瓦爾參加由英國主持的三方會議。*Маргулиес М.С., Год интервенции.Т. 2(апрель-сентябрь1919г), Берлин, 1923, С. 201-202.第二天,政治會議的成員А·?!た査B夫、庫茲明·卡拉瓦耶夫、蘇沃洛夫將軍、利奧諾佐夫從納爾瓦抵達雷瓦爾,而尤登尼奇此時在前線視察。

8月11日,當政治會議成員以及Б· П·諾爾科夫(Ноляков)走進英國駐愛沙尼亞大使館參加協商會議時,發現馬士、英國使團官員、美國使團代表以及法國使團代表已經到場。此時,英國使館中的俄國代表有:К·А·克魯森施特恩 (Крузенштерн)、К·А·亞歷山大羅夫 (Александров)、М·С·馬古萊斯(Маргулиес)、М·М·菲利賓奧(Филиппео)、С·Г·里奧諾佐夫(Лианозов)等人。除了上述人員以外,使館大廳中還有美國《時代報》通訊員波洛克(Поллок)和西北集團軍外聯部秘書巴爾希(Барщ)大尉。

馬士告知受邀人員當前狀況危機重重、不容樂觀,“需要組建民主政府”,“承認愛沙尼亞獨立”來重振西北白衛軍戰線,與蘇維埃紅軍繼續在彼得格勒戰斗;承認尤登尼奇為俄國西北白衛軍總司令,并且賦予他與愛沙尼亞軍隊司令部就反蘇維埃聯合軍事行動進行談判的權利;同時,他警告與會的俄國代表,當天就需要組建好新政府并且與愛沙尼亞政府簽訂協議,否則協約國盟國將不會再向西北白衛軍提供任何援助。他逐字逐句地說道:“我們將會棄你們于不顧?!?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 4-5.

參會人員詢問馬士,他是否清楚尤登尼奇的要求。馬士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他并不在意尤登尼奇的意見,但是尤登尼奇別無他選,要么向當前形勢低頭妥協,要么就一走了之。即使他真的一走了之,英國代表也“準備好了”新任總司令的人選。*Гончаренко О.Г., Тайны бел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побед и поражения(1918-1922года), C.251.最后,馬士把自己早已擬定好的有關組建新的西北白衛政府以及將要與愛沙尼亞簽訂的協議聲明一同交給蘇沃洛夫,并且與英國、法國及美國使團代表于晚上6點20分一同離開,言明7點回來聽取他們的答復。*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Обясн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совещание при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м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го фронта, Гельсингрфорсь,1920, С. 5; Маргулиес М., С Год интервенции, Кн. вторая (апрель-сентябрь 1919г), Берлин, 1923, С. 202-206; 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2-303.經過一番討論之后,政治會議成員中有3人拒絕簽字。最后簽字的責任落在新政府的內閣總理С·Г·里奧諾佐夫、馬古萊斯、亞歷山大羅夫、菲利別奧等部長身上。聲明簽字后,它標志著西北白衛軍政府的成立。

8月11日上午11點,蘇沃洛夫將軍與在納爾瓦的尤登尼奇進行電報交談。尤登尼奇向馬士鄭重重申:他是軍隊的領袖,因此,在他缺席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無權通過組建新政府和承認愛沙尼亞獨立的決議。8月13日午夜1點,尤登尼奇抵達雷瓦爾。晨間,他同里奧諾佐夫進行會談,隨后一同前去會晤馬士。馬士要求尤登尼奇承認西北政府,并且出任軍事部長一職,同時保留其總司令的頭銜,尤登尼奇不得不服從其要求。

西北白衛軍政府的組建引起了俄國社會輿論的震驚。高爾察克、鄧尼金以及遠在巴黎的沙扎諾夫等人格外警惕這一事件。8月17日,外交部部長С· Д·沙扎諾夫發聲譴責。他寫道,“西北政府的成立不符合鄂木斯克政府所追求的統一國家管理機構的目標,并且只有它所任命的官員才有資格同外國進行談判。與愛沙尼亞只能簽訂涉及軍事問題的協議?!?ГАРФ, Ф. 200, Оп. 1, Д. 308, л. 60.在英國倫敦的Д·納博科夫(Набоков)給鄂木斯克政府的電報中也聲稱:“毫無例外地,新政府會招致各界人們的憤慨或是嘲笑”。*ГАРФ, Ф. 200, Оп. 1, Д. 248, л. 11 об.此后西北政府內閣總理里奧諾佐夫發給鄂木斯克的電報都被棄之如敝屐。

8月24日,在經過兩個星期左右的協商之后,確定了西北白衛軍政府的組成人員:尤登尼奇政治議會的成員С· Г·里奧諾佐夫擔任內閣總理,立憲民主黨人К· А·亞歷山大羅夫擔任內務部部長,Н· Н·尤登尼奇擔任陸軍部長,海軍少將?!?К·比爾金擔任海軍部長,立憲民主黨人К· И·柯德林擔任司法部長,原中央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М· С·馬古萊斯擔任工商部長。根據統計,西北白衛軍政府的構成人員中,有3名社會黨人、3名立憲民主黨人、2名無黨派人士、2名軍人、1名激進派分子。除此之外,還表現出強烈的地域特征:5人來自普斯科夫,5人來自彼得格勒,余下的則來自格多夫、揚堡。*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С. 335-336.總而言之,西北白衛軍政府與其他地區的白衛軍政府一樣,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地域色彩。

當天,政府亦發表了一份宣言,闡明其行動綱領,內容如下:1.堅決與布爾什維克和所有企圖恢復舊體制的人進行斗爭;2.所有俄羅斯國家公民,不論民族和宗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俄羅斯解放之后,所有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論、出版、結社自由;4.全俄羅斯政府應當是一個全民的政權。為此,應當將我們的祖國盡快從布爾什維克的暴政之下解放出來,通過普遍、直接、平等和秘密投票選舉原則召開新的立憲會議;5.俄羅斯領土上的其他民族,應當加入到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它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政府模式,自治或是聯邦制;6.土地問題的解決應當依據立憲會議之后的國家意志來決定,在沒有最后解決土地問題之前,未經政府的特別許可,禁止私人間的土地出售和交換;7.實行8小時工作制,國家監督生產和保護所有的工人。*Заря России, No.19, 21 (8) августа 1919 г.

事實上,這份宣言與南俄1917年12月的《科爾尼洛夫將軍宣言》以及高爾察克的《全俄政府宣言》并沒有太大的差異,都將俄國社會中急需解決的土地問題、國家政體問題等推到未來的立憲會議解決,仍然繼承的是“預先不確立原則”。

此后政府存在的四個多月時間中,部長委員會共召開了55次會議,討論了381個議題,但絕大多數的議題都是一紙空文,無法落實。政府內部部門太多,深陷人事糾紛和各種陰謀。更為致命的是,政府與尤登尼奇結怨太深,雙方無法開展合作,最后在12月3日分道揚鑣,這也是造成尤登尼奇第二次彼得格勒進攻失敗的重要原因。

(二)第二次彼得格勒進軍與西北白衛軍的失敗

西北白衛軍政府組建之后,尤登尼奇對內閣成員并無好感,也極少出席政府會議,專心于軍事。他希望在冬季到來之前再發動一次對彼得格勒的進攻戰役,以擺脫西北白衛軍的不利局面。8月24日,尤登尼奇發布動員令,對白衛軍控制的格多夫縣、揚堡縣1874—1900年出生的農民進行動員。根據統計數據,到9月13日,共動員8900人。*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41.此后,隨著大量來自波羅的海三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志愿者加入西北白衛軍,其人數也有所增長。根據10月3日的統計數據,西北白衛軍已經有2個軍團,6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團,總計1.5萬余人,但此時與之對抗的蘇維埃紅軍第7集團軍有2.4萬人。*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42.因此,部分軍官根據尤登尼奇5月份提出的作戰計劃,即需要5萬人的部隊才能攻陷并守住彼得格勒城,反對進攻。但是尤登尼奇和羅將柯將軍決心冒險發動攻勢,希望能夠快速攻入彼得格勒,不僅給布爾什維克以毀滅性打擊,而且還可以與南俄鄧尼金形成競爭之勢,為以后組建新政府爭奪一席之地。*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284.除此之外,尤登尼奇還有以下戰略考量:

第一,蘇維埃政府發表聲明,愿意與愛沙尼亞政府進行和談。如果雙方之間簽訂和平協議,西北白衛軍就會失去愛沙尼亞政府的支持,不僅不能督促其軍隊與之作戰,還會失去使用其鐵路、港口的權力。西北白衛軍很快就會變成“無家可歸”的軍隊。*Октябреское наступнение на петроград и причины неудачи похода: Записки белогоофицера, Финлян, 1920, C.8; Волков С.В., Белая борьба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C.279.因此,發動對彼得格勒戰役可以破壞愛沙尼亞和蘇維埃政府之間的和談。

第二,必須在冬季到來之前奪取彼得格勒,否則軍隊有可能會在來年春天解體。西北白衛軍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志愿者,他們思念自己的親人,希望能夠在冬季之前“解放”彼得格勒。更為嚴重的是,軍隊的物資供應也熬不過冬季,一旦缺衣少食,軍心潰散,軍隊就會解體。*Октябреское наступнение на петроград и причины неудачи похода: Записки белогоофицера, Финлян, 1920, C.8.

第三,盟國對于白衛軍的政策產生分歧。特別是西北白衛軍的主要援助者英國,因其首相勞合·喬治與軍事部長丘吉爾對待俄國政策方面歧見甚深。勞合·喬治迫于英國社會輿論的壓力以及選舉的需要,希望英國從俄國事務中擺脫出來,并認為尤登尼奇根本不可能奪取彼得格勒,其“只是一個魯莽的軍人……俄國人不要他來解放?!?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0.另外迫于工人運動的壓力,英國艦隊會在冬季到來之前撤離波羅的海。*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 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43; ГАРФ, Ф. 6094, Оп. 1, Д. 123, Лл.35-38.軍事部長丘吉爾雖然愿意為西北白衛軍提供一定的軍事援助,但是在內閣和社會輿論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尤登尼奇需要一場軍事勝利來獲得協約國盟軍的繼續援助。

第四,蘇維埃政府削弱了紅軍在彼得格勒地區的防線,只有第7集團軍在揚堡到楚德湖一線進行防御,防御正面長達250公里,此地四處都是湖泊,紅軍調轉不便,有利于白衛軍進攻。

因此,1919年秋季不僅是西北白衛軍的轉折時刻,而且也是所有白衛軍戰線的轉折性歷史時刻。一方面,隨著鄧尼金發布向“莫斯科進軍命令”,南俄白衛軍向俄中部地區突進,圍攻圖拉,獲勝在望;另一方面,白衛軍的戰線并不牢固,缺乏穩定的后方,一旦戰局翻轉,他們就會完全失敗。這種內在的焦慮和矛盾心態也折磨著白衛軍領導人,他們希望能夠盡快擊敗蘇維埃紅軍。高爾察克在8月28日給尤登尼奇的電報中,就流露了這種心態,他寫道:“閣下務必要竭盡全力、迅速結束在彼得格勒地區同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斗爭”。并且,隨后在電報中又再次強調,“海軍上將高爾察克一如既往地把尤登尼奇視為俄國地方政權的最高統治者”,*Архи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Т. 1, 1921, C.301.以此督促其盡快展開對彼得格勒的進攻戰役。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亦催促尤登尼奇在秋季發動攻勢,并且許諾英國在波羅的海的艦隊將會向紅丘炮臺和喀瑯施塔得發動進攻。駐波羅的海的英國軍事使團馬士也積極地為之奔走,希望能夠組建波羅的海地區共同的反布爾什維克戰線。8月26日,馬士在里加召開由西北白衛軍政府、愛沙尼亞政府、拉脫維亞政府、立陶宛政府、波蘭政府代表以及白衛軍西方志愿軍П·Р·貝爾蒙特-阿瓦洛夫(Бермонт-Авалов)公爵*П·Р·貝爾蒙特-阿瓦洛夫,1877年出生于格魯吉亞的第比利斯,此后參加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國內戰爭時期,擔任波羅的海地區白衛軍西方志愿軍領導人,由于他是親德分子,遭到高爾察克、鄧尼金的敵視;1919年10月份,尤登尼奇的第二次彼得格勒進軍中,他拒絕加入;后流亡國外,1974年死于美國紐約。參加的聯席軍事會議。會議旨在聯合波羅的海地區所有反布爾什維克勢力結成統一戰線,向彼得格勒發起進攻。但與會者矛盾重重,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已經在與蘇維埃政府進行和談,他們不愿意出兵進攻彼得格勒。阿瓦洛夫則有自己的作戰計劃,他希望向德文斯克方向進攻,不愿意聽尤登尼奇的調遣。愛沙尼亞人則心懷鬼胎,認為如果西北白衛軍戰敗,他們就可以與蘇維埃政府簽訂和平協議。事實上,愛沙尼亞政府一直擔心一旦尤登尼奇贏得戰爭的勝利,“會宣布愛沙尼亞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而起來反對雷瓦爾”。*Авалов П.М., В борьбе с большевизмом, Глюкштадт, Гамбург, 1925, С. 173-174; Брюггеманн К., Эстония и Петроградский фронт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 1918-1920,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No.5, 2007, C.28.因此,愛沙尼亞政府不會為西北白衛軍提供無私的援助,他們應諾參戰,也只是為撈取獲得協約國盟軍從外交上認可它獨立的資本。

秋季向彼得格勒進軍已無異議,但在主攻方向上尤登尼奇與羅將柯將軍產生分歧。以羅將柯為首的大部分前線軍官主張先攻占普斯科夫,再以此地為基地,軍隊沿普斯科夫—盧加—彼得格勒鐵路線開展進攻,或者沿普斯科夫—盧加—諾夫哥羅德方向進軍。這條進攻線路一方面可以鞏固后方,并且動員農民加入軍隊,而且還可以創立新的地方行政機構;另一方面,攻占普斯科夫之后,可以根據戰況向彼得格勒和諾夫哥羅德開展攻擊。雖然向彼得格勒推進的速度會很慢,但成功的概率極大。因為奪取普斯科夫城之后,可以切斷俄中部地區與東南地區以及南部地區的交通聯系,從而可以為從納爾瓦方向進攻彼得格勒的軍隊提供側翼保護。*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1.

顯而易見,這個戰略規劃是第一次彼得格勒進軍的翻版。鑒于第一次進攻彼得格勒的失敗,尤登尼奇等參加過一戰的將軍們反對這一戰略規劃。他們主張按照最短線路進攻,即:納爾瓦—揚堡—加特契納—彼得格勒。尤登尼奇認為,國內戰爭的戰略特性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國內戰爭中最重要的戰略就是快速突擊與進攻,”不需要鞏固后方和保障側翼。只要從心理方面打垮蘇維埃紅軍部隊,就可以奪取“革命的搖籃”彼得格勒。*Октябреское наступнение на петроград и причины неудачи похода: Записки белогоофицера, Финлян, 1920, C.13-14.

此外,尤登尼奇還認為軍隊剛剛得到了英國人5月份簽訂的軍事合同中承諾的裝備,士兵和軍官的武器裝備勝過蘇維埃紅軍第7集團軍,軍隊士氣高漲。大部分士兵相信,他們的進攻會取得勝利,會“解放”祖國的北方首都。士兵們在談論“彼得格勒”這個名字時,都深受鼓舞。同時,大量有關鄧尼金圍攻圖拉的消息和高爾察克取得托波爾戰役勝利的官方消息也刺激士兵們躍躍欲試,希望一舉攻破彼得格勒。*Шишов А.В., Юденич, Генерал cуворовской школы (Досье без ретуши), C.349-350.

當然,尤登尼奇并沒有完全拒絕羅將柯的戰役計劃,他決定派出一個師的兵力向普斯科夫進攻,給紅軍總參謀部造成假象,以為白衛軍的主要進攻方向是普斯科夫,而主力部隊的進攻方向仍然是揚堡—加特契納—彼得格勒。 9月28日,尤登尼奇發布指令,命令西北方面軍向蘇維埃紅軍發起全面進攻。德爾戈魯科夫(Долгоруков)將軍領導的第4師于當天在3輛坦克的支持下沿瓦爾沙夫斯基鐵路線向普斯科夫—盧加發起進攻。10月4日奪取了位于普斯科夫和彼得格勒之間的斯特盧基車站,切斷了這兩地之間的聯系。*Какурин Н.Е.,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1918-1921,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ПОЛИГОН, 2002, С.187.這一戰略奏效,紅軍第7集團軍指揮官以為白衛軍的主攻方向是普斯科夫,調兵防守。

10月11日,西北白衛軍第1集團軍沖破紅軍第7集團軍的防線、占領揚堡后,隨后沿揚堡—加特契納鐵路線迅速推進。10月15日,攻占盧加、普柳薩、謝列布良格等鐵路車站,10月16日占領紅村,10月17日占領加特契納。西北白衛軍乘勝追擊追擊紅軍撤退部隊,每晝夜的行軍速度達到30—40公里。*Какурин Н.Е.,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1918-1921, С.187; Азовцев Н.Н.,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СССР(T. 2), М., 1986, C.220-221.然而,白衛軍的行動并非完全一帆風順。第三步兵師指揮官Д·Р·維特令科(Ветренко)沒有執行尤登尼奇的命令。他并沒有依照指令攻占托斯諾火車站,切斷尼古拉耶夫斯克鐵路線,而是率領部隊朝巴普洛夫斯克加速前進,為紅軍從其他戰線調入部隊防守彼得格勒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

10月18日,尤登尼奇對第1集團軍下達了向彼得格勒發起進攻的命令。10月19日,白衛軍第1集團軍第5師占領了立古沃村。10月20日傍晚,紅軍第6步兵師向普爾科沃高地戰線撤退,師參謀部則遷往波羅的?;疖囌?。普爾科沃高地是向彼得格勒進軍的最后一道戰略邊界,被喻為彼得格勒的門戶。一旦奪取該高地,就可以用大炮直接向南方的彼得格勒城進行轟炸。西北白衛軍領導人相信,再過1—2天就可以奪取彼得格勒。羅將柯將軍狂妄地稱,他“明天就可以在涅夫斯基大街上散步”。甚至連羅將柯將軍的政治對手М·С·馬古萊斯也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我們現在奪取了立古沃和普爾科沃,現在離彼得格勒只有15俄里?;蛟S,我們明天就可以進入?!?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2-53.另外,當時不少士兵和下級軍官的日記中都有類似的言辭,表達了勝利在望的情緒。

西北白衛軍在彼得格勒的軍事速勝消息傳遍世界。芬蘭的電臺甚至提前報道了西北白衛軍占領彼得格勒的消息,以至于在赫爾辛基的各國大使都正式向各國政府報告了這一信息。南俄白衛軍地區的媒體為了鼓勵志愿軍在圖拉和沃羅涅日的作戰,甚至在報紙上公開宣稱“尤登尼奇的志愿軍已經解放彼得格勒”,任命了新的省長。*列·托洛茨基:《我的生活——托洛茨基自傳》,崔繼新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第484頁。Цветков В. 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3.

為了拯救“革命的搖籃”彼得格勒,俄共中央政治局于10月15日通過了托洛茨基關于前線形勢的決議案,“鑒于存在巨大的軍事危險,必須把蘇維埃俄羅斯真正變成一座軍營”,為此動員共產黨員、蘇維埃工作人員、工會工作人員逐一進行登記,并根據他們適合何種軍事工作對他們進行分類。不能放棄彼得格勒,從白海戰線調出最大數量的兵力來防守。*沈志華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3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406—407頁;列·托洛茨基:《我的生活——托洛茨基自傳》,第482頁。第二天,列寧就彼得格勒戰事致信托洛茨基,要求“保衛彼得格勒寸土不讓,進行巷戰,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沈志華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3卷,第409頁。

10月18日,列寧在分析了當時全國各條戰線的情況之后,在給托洛茨基的信中再次指出,只要“加速消滅尤登尼奇,我們就有全勝的希望”。*《列寧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6頁。4天之后,列寧在給托洛茨基的電報中,再三要求他動員彼得格勒的城市工人守城,甚至提議用機槍將彼得格勒的資本家押上前線,以此警告城內的有產階級。*Ленин В.И., Неизвестные документы, 1891-1922 гг, М.: РОССПЭН, 2000, C.304.此后大量來自維特卡、卡斯特羅馬、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軍校學員、工人和共產黨員被動員起來,進入彼得格勒與西北白衛軍作戰。

不僅如此,為了對尤登尼奇領導的西北白衛軍開展反攻,蘇維埃紅軍總司令С·С·加米涅夫及參謀長П·П·列別杰夫組建了由原總參謀部上校哈爾拉莫夫領導的突擊軍集群。突擊集群由圖拉的第3旅、第21步兵師以及莫斯科的紅軍步兵學員師組成。為了增強突擊集群的實力,繼而又向其派遣了莫斯科契卡的兩支隊伍,以及從東方戰線和北方戰線調回來的第8、第162和第479步兵團。突擊集群擁有25200名步兵和800名騎兵,人數遠遠超過帕連公爵指揮的向彼得格勒城郊推進的西北白衛軍第一集團軍人數。*《列寧全集》第49卷,第122頁。Азовцев Н.Н.,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СССР(T. 2), Институт Военной Истории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Обороны СССР, 1986, C.221-222; 沈志華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3卷,第415頁。另外在原總參謀部中校柳比莫夫領導下的蘇維埃紅軍第6步兵師,在彼得戈夫區紅水兵的援助下,從側翼和后方向利文公爵的白衛軍第5師突進。原總參謀部少校С·И·奧金佐夫領導的紅軍第2步兵師、彼得格勒步兵學校紅軍學員師則捍衛普爾科夫高地。到10月下旬,紅軍第7集團軍的總人數達到4萬人,是參與戰役的西北白衛軍人數的5倍。*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92.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亦親自乘坐“列寧”號裝甲列車上前線督戰。

10月21日,紅軍第7集團軍在新任集團軍司令Д·Н·納杰日內(Надежный)的指揮下,經過5天的準備,向停駐在彼得格勒附近的立古沃—紅村—兒童村—科爾皮諾戰線上的白衛軍發起反攻。經過兩晝夜鏖戰之后,紅軍第7集團軍成功地收復了兒童村和巴甫洛夫斯克等失地。*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СССР, М., 1986, Т. 2, C.222; 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89.10月24日,紅軍第15集團軍發動了進攻,從側翼包抄西北白衛軍。在此情況下,白衛軍部隊存在被截斷退路的危險。戰斗雙方都頑強不屈,為某些據點雙方來回爭奪。尤登尼奇竭盡全力地阻止紅軍第7集團軍的反攻。當天他寫信請求Е·Г·米勒爾將軍領導的在阿爾漢格爾斯克的北方白衛軍轉入到西北方向作戰,以支持西北白衛軍。但是,北方白衛軍從1919年8月29日開始進行的積極運動并沒有取得尤登尼奇所預想的顯著成果。*ГАРФ, Ф. 17, Оп. 1, Д. 49, Л. 134-136 .

尤登尼奇的戰略規劃失敗,西北白衛軍已然如同強弩之末。經過三個星期的血腥戰斗,西北白衛軍人數減半,僅余8000名步兵。*Цветков В.Ж.,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портреты,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Юденич, Вопрос истории, 2002, No.9, C.54.11月3日,尤登尼奇為了保存西北白衛軍的實力,主動放棄加特契納,直接撤退以甩開紅軍主力。在放棄加特契納后,西北白衛軍撤退到了揚堡和格多夫等地區。紅軍第7集團軍和第15集團軍繼續追擊西北白衛軍余部,11月8日攻陷格多夫,11月14日攻陷揚堡,西北白衛軍部隊開始被迫向愛沙尼亞邊境撤退。*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 98.白衛軍的潰敗一發不可收拾。

尤登尼奇在考慮到西北白衛軍的困難處境以及暗淡的前景后,再次決定向芬蘭政府求援。10月23日,他致電其在芬蘭的全權代表А·А·古列維奇(Гулевич),并命令他迅速催促芬蘭出兵。古列維奇執行了總司令的命令,在收到電報命令的當天,他就同芬蘭政府的外交部長霍斯金以及芬蘭總參謀長會面。芬蘭政府給出極為苛刻的條件,不僅要尤登尼奇方面承認芬蘭獨立,割讓卡累利阿地峽的領土和佩琴加,還要支付50億馬克的費用。*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59. 沈志華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3卷,第438頁。對芬蘭提出的這些條件,尤登尼奇向巴黎的沙扎諾夫請示,希望能夠得到遠在鄂木斯克的高爾察克的同意。西北白衛軍即將潰敗的命運迫使沙扎諾夫從現實主義角度出發,放棄不承認芬蘭獨立的立場。他在給高爾察克的電報中,建議他發表一份承認芬蘭獨立的聲明。雖然當時時局動蕩,高爾察克仍然像過去一樣拒絕了此提議,堅持主張“應維護統一不可分割的俄羅斯”。*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 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59-361.

鑒于高爾察克不愿意承認芬蘭獨立以及芬蘭境內存在的強烈的反俄情緒,芬蘭政府拒絕出兵。在芬蘭人看來,“盡管布爾什維克不好,但是他們也比白衛軍好,或許在他們的統治之下可能會讓波羅的海沿岸小國實現獨立”。*ГАРФ, Ф. 17, Оп. 1, Д. 49, Л. 135 .

事實上,這也是波羅的海國家的普遍態度。當西北白衛軍撤退到愛沙尼亞邊境時,尤登尼奇仍深信,因其及時“承認了”愛沙尼亞的獨立,愛沙尼亞人會對他懷有“感激之情”,定能夠接納白衛軍殘部。

11月13日,尤登尼奇向愛沙尼亞總司令拉多涅爾求助,請求他準許大車隊、難民、被俘紅軍以及野戰部隊通過其邊境。但是拉多涅爾將軍對于尤登尼奇所有請求的答復都是一成不變,即該問題的決定權在于愛沙尼亞政府。然而新成立的丁尼生政府卻下令白衛軍在進入愛沙尼亞國境時,應立刻解除武裝。并且,愛沙尼亞政府內閣總理本人還宣稱,“無論如何,愛沙尼亞都不會成為俄國反動分子的活動基地”。*Рутыч Н.Н., Белый фронт генерала Юденича: Биографии чинов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й армии, С.99.經過三天的談判,尤登尼奇被迫做出讓步,同意入境愛沙尼亞的西北白衛軍余部解除武裝。

11月25日,西北白衛軍所有的大車隊、俘虜和三分之一的軍隊跨過納羅瓦河,進入愛沙尼亞。第二天尤登尼奇將軍隊的直接指揮權交給格拉澤納普(Глазенап)中將,他個人則僅僅保留了總司令的頭銜。

西北白衛軍余部解除武裝后在愛沙尼亞境內處境艱難。一方面愛沙尼亞政府迫于蘇維埃政府的壓力,不敢收留它。*沈志華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3卷,第428、430、434、437頁。另一方面,軍隊嚴重缺乏御寒衣物和糧食,更遭傷寒的侵襲。根據Б·格魯阿(Геруа)將軍的報告可知,截至1920年1月15日,西北白衛軍中患斑疹傷寒、回歸熱的人數高達數萬人。*Белоедвижениена Северо-Западе России, Белаягвардия(Альманах), No.7, М.: Посев, 2003, С.91; Шишкин В.А., Интервециянасеверо-запате России: 1917-1920 гг, С. 365.此后,隨著愛沙尼亞政府同蘇俄政府簽訂和平協議,西北白衛軍已經無法在愛沙尼亞境內生存下去。尤登尼奇攜殘部赴南俄作戰幾乎不可能,東方的高爾察克白衛軍也已經被擊敗。因此,他于1920年2月5日簽署了解散西北白衛軍的命令。自此,作為一支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力量的西北白衛軍便不復存在。

三、結語

尤登尼奇領導的西北白衛軍主要借助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俄羅斯帝國解體之后波羅的海地區新獨立的民族國家的地緣局勢,并以此作為自己的戰略后方招募反布爾什維克志愿者。因此,他的政權中容納著俄國當時各種非布爾什維克勢力,從溫和的社會主義者到自由主義政治家再到具有君主主義情緒的軍官團。這一多種力量聯盟的政權組織雖然具有共同的反布爾什維克目的,給“革命的搖籃”彼得格勒帶來相當大的威脅,但同時也因為聯盟的復雜性和利益的多樣性削弱了反布爾什維克運動的力量,為西北白衛軍的失敗埋下伏筆。

英國政府出于國家利益的考量,派遣海軍艦隊進入波羅的海地區,也給予了西北白衛軍一定程度的軍事支持,但英國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并對西北俄羅斯地區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因此,隨著一戰的結束,特別是尤登尼奇領導的西北白衛軍在1919年年底第二次彼得格勒進軍作戰的失敗,英國政府逐步改變了對蘇俄的外交政策,由扼殺政策改變為隔離政策,希望通過波羅的海三國建立“共產主義防疫線”,漸而斷絕了對西北白衛軍的物質援助。與此同時,波羅的海三國在得到協約國盟國的安全保障后,也與蘇維埃政權次第簽訂了和平協議。1920年2月2日,愛沙尼亞政府與蘇俄政府簽訂《塔爾圖條約》,蘇俄承認愛沙尼亞獨立。與此同時,迫于蘇俄政府的壓力,愛沙尼亞政府亦不敢收留西北白衛軍余部。2月5日,尤登尼奇簽署解散西北白衛軍的命令。自此,西北白衛軍作為一支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力量便不復存在。

猜你喜歡
愛沙尼亞西北
2018愛沙尼亞國家隊選拔考試(初中)
一座西北小城
纏海鞭桿—西北棍
西北不惑
近40年來西北低渦的統計
黔西北行吟
推動愛沙尼亞膠合板的提升
愛沙尼亞睡眠協會
叢林中的愛沙尼亞狙擊手
西北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