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愛國主義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滲透

2018-05-09 09:55宋小玲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36期
關鍵詞:滲透對策思想品德教學愛國主義

宋小玲

【摘要】思想品德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還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使學生做一個愛國守法、誠實守信的新青年,為我國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資源。因此,將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教學;滲透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065-01

引言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而偉大,主要是因為愛國主義精神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使得人們對國家、民族有著深切的熱愛之情。從而引導全民族人民共同為國家、民族的發展而奮斗,對國家、民族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團結意識與奮斗精神,促使其樹立堅定的民族理想和國家信念,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一、愛國主義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內容比較多,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開發,加大資源收集力度,通過英雄事跡、民族思想、意識等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強化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很多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仍在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需求,導致學生對同學、家庭、社會、國家沒有深刻的認識,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精神追求等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國不斷加大了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的重視程度,將愛國主義思想與初中思想品德課程進行了融合。促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熱愛父母、老師、同學,關愛他人,以強化學生的精神素養,不斷提高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1]。

二、愛國主義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一)整合教學內容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比如思想、政治、經濟、法律、道德、情感等。初中教師將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時,需要對各部分的內容進行整合,將愛國主義思想貼近于教學、貼近于社會、時代。例如,近些年來,習總書記多次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表了講話,要求中國走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以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從而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維護國家的和平與穩定。而在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四單元中,對《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進行了重點講解,要求教師幫助學生理解法律的威嚴性,避免觸犯法律。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學生對法律的了解程度,促使學生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對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可與當代法治國家的建設工作進行結合,幫助學生了解法治的意義和作用,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促使學生利用法律知識來維護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化國家的建設進程。

(二)滲透教育理論

初中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其價值觀念、思想行為等會影響國家、民族的命運,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將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到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和思想道德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以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的發展。同時,黨在十八大工作報告中就已經提出了加強初中生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以推動文化發展、實現文化強國,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因此,在初中進行思想品德教學,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例如,以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二單元中《做自立自強的人》為例,其主要教學內容為,初中生應告別依賴、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和品格,從而實現“少年能自強”的目標。而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指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等理念,將少年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了一起。筆者認為在這個觀點中,包含兩個層面的意識,一方面是國家要重視少年的培養,整體提高青少年的素質水平,以推動國家發展。另一方面是少年要具備強烈的愛國意識,了解到自身對國家命運的影響性,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斷創新的精神與品質。因此,教師可將《少年中國說》理論滲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以培養學生艱苦奮斗、堅持不懈的精神與品格,從而不斷提高我國的軟實力,以實現我國的國際影響力[2]。

(三)加強辯證與實踐教育

隨著市場多元化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也發生了改變,開始向多元化、個性化方向發展。但由于初中生還并未形成完善的價值觀、世界觀,不能正確理解愛國意識與行為,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例如,一直以來,國際形勢動蕩不安、局部地區沖突不斷,我國與其他國家也發生了一些沖突,包括中國與菲律賓的“南海爭端”問題,中國與日本的“釣魚島事件”,中國與韓國的“薩德事件”等。很多學生認為,愛國主義思想就是熱愛國貨,抵制日貨、韓貨,以抑制其他國家經濟的發展。這種愛國思想過于片面,以馬克思主義辯證觀點來看,抵制其他國家的商品實際上是一種經濟制裁,雖然可以降低其他國家的出口量,但也會影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量,會損害雙方的利益。同時,每當出現抵制問題時,都會出現一些暴力打砸的情況,不僅會威脅初中生的人身安全,還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

因此,在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時,學生應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通過多種方式來開展愛國活動。比如,在勞動節、建軍節、建黨節、國慶節等節日,學生可自由組織愛國主義系列活動,包括文藝匯演、故事演講、話劇比賽等,不僅可以深化教學內容,還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強化愛國情感,促使初中生為國家的發展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結束語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將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到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利于強化初中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其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尊心。促使學生自覺承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與使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從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素質水平,為開創新時代、新征程打下教育基礎。

參考文獻

[1]夏長平.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J].文理導航(上旬),2017,(03):84.

[2]尹登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J].學苑教育,2016,(11):7.

猜你喜歡
滲透對策思想品德教學愛國主義
探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下的教學之路
愛國主義教育70年
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淺探
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對策
文學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策
基于人文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略
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挖掘
如何提高學生思品課學習內驅動力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