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導向”模式的高年級醫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研究

2018-05-14 15:20崔穎陳蘭周志偉紀蕾楊超李曉華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11期
關鍵詞:職業精神醫學生

崔穎 陳蘭 周志偉 紀蕾 楊超 李曉華

[摘要] 該研究立足齊齊哈爾醫學院的“人文、專業、身心”三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高年級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作為研究內容,以問卷的形式對齊齊哈爾醫學院2013級、2014級和2015級學生進行調查,了解醫學生對職業精神的認知及對學校開展職業精神教育的評價。采用SPSS 22.0建立數據庫,并使用交叉表和χ2檢驗進行處理,分析當前高年級醫學生職業精神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高年級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路徑、方法。

[關鍵詞] 三導向;醫學生;職業精神

[中圖分類號] R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b)-0117-04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occupational spirits culture of senile medica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contents based on the “Humanism, Major, Mind And Body” talent culture model in the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and investigates the students in 2013, 2014 and 2015 in the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and masters the cogni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to the occupational spirits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spirits education developed by schools, and th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y the SPSS 22.0 for treatment by the crossed table and χ2 test,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issues of occupational spirits education of senile medical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s the culture path and method of occupational spirits of senile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Three guidance; Medical student; Occupational spirits

近年來,我國正面臨著醫患關系緊張的社會問題,醫患矛盾加劇,很多醫學生開始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產生憂慮,從醫的理想信念在不斷消減。因此,從醫患關系角度、醫學生職業信念角度、醫生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說,有必要對醫學生進行職業精神教育,改善不和諧的醫患關系,使他們牢記自己的社會使命,堅定職業信仰,堅持職業操守。該研究選取齊齊哈爾醫學院300名高年級醫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通過個人訪談、集體座談和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醫學生對職業精神的認知及對學校開展職業精神教育的評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齊齊哈爾醫學院2013—2015級本科醫學生300名。

1.2 調查問卷內容

包括①個人基本信息:年級、性別。②對醫師職業精神、價值觀和醫患關系的基本認知,為單選題,共12題。③職業精神培養的相關內容:包括課堂教學中是否接受過專門的職業精神教育課程或者教師在授課中會涉及職業精神教育的內容、在見習和實習中是否有機會接觸有關職業精神的內容、課余生活中是否有涉及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實踐活動或宣傳或文化、對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看法、希望接受職業精神培養的內容、希望指導自己職業精神的人員等,為選擇題(含單選和多選),共6題。

1.3 方法

該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將300名2013—2015級本科醫學生分為3組,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調查,通過紙質進行發放。

1.4 統計方法

回收的有效問卷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該次研究實發調查問卷30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296份,其中2013級99份,2014級98份,2015級98份,總有效回收率為98.67%。

2.1 被調查醫學生的基本情況

被調查的300名高年級醫學生里,男生89名,占29.67%,女生207名,占69.90%。

2.2 對醫師職業精神、價值觀和醫患關系的基本認知

該研究內容涉及12題,其中有差異的結果見表1。

2.3 職業精神培養的相關內容

該次研究就課堂教學中是否接受過專門的職業精神教育課程或者教師在授課中會涉及職業精神教育的內容、在見習和實習中是否有機會接觸有關職業精神的內容、課余生活中是否有涉及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實踐活動或宣傳或文化、對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看法、希望接受職業精神培養的內容、希望指導自己職業精神的人員等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①60.5%的學生接受過專門的職業精神教育課程或有涉及,39.6%的學生極少或沒有接觸,3個年級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09)。②在見習、實習中是否有機會接觸有關職業精神的內容時,3個年級學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44)。③39.9%的醫學生課余生活中經常涉及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實踐活動、宣傳或文化,60.2%為偶爾甚至無。④在認為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哪個更重要方面(多選),依重要程度排序為:臨床實習90.2%,社會實踐82.1%,學校課程63.2%,學術活動21.3%,文化活動9.5%。⑤希望接受職業精神培養的內容,依重要程度排序為:醫患溝通90.2%,職業規劃69.3%,人文知識58.4%,倫理學32.1%,其他1.0%。⑥希望指導自己職業精神的人員,依重要程度排序為:臨床醫生92.5%,專家72.2%,教師69.8%,學長19.7%。

3 討論

3.1 不同年級對醫師職業精神、價值觀和醫患關系的認知現狀

3個年級醫學生在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的認知,對待未付醫藥費的緊急患者,選擇醫學專業的原因,職業幸福感的來源,醫患雙方缺乏情感交流等方面看法基本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普遍認為:“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者都很重要”“面對未付醫藥費的緊急患者,不管付費與否,先緊急搶救” “選擇醫學多為父母的選擇加上個人興趣愛好并結合就業考慮”“職業幸福感多來自病患獲得健康”“醫患雙方缺乏情感交流多因就醫患者多,醫生工作量大”。

3個年級醫學生在了解《醫學生誓言》,對醫生必須擁有崇高職業精神的認同,看待救死扶傷,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是否能耐心與患者溝通和對患者關懷大于治療本身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表現為:2013級的同學對職業的認知更了解也更積極和現實。究其原因[1],歸功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進入臨床階段,接觸了許多鮮活的病例,考慮問題也日趨實際,特別是該階段的學生需要在上級醫生的指導下相對獨立地管理患者,受到的實際困擾也更多,因此表現也更為明顯。在“醫者必須具有崇高的職業精神”這一概念是否認同方面,2013—2015級醫學生中認同學生占該年級人數的比例分別為92.9%,88.9%,75.5%,說明隨著職業精神的教育和見習實習的所見所聞,高年級的醫學生認同“醫者必須具有崇高的職業精神”的比例越來越高。高年級的醫學生將“救死扶傷 防病治病”作為醫務人員的基本職業要求的人數也遠大于較低年級的醫學生。在患者不配合或者懷疑自己的治療方案,高年級的醫學生能夠耐心地與患者溝通交流的人數達到93.9%。97.0%的2013級學生認為在很多情況下對患者的關懷比對疾病本身的治療更加重要,大于2015級學生的比例(76.5%),說明職業精神教育能夠樹立起醫學生對從事工作的理想信念,牢記社會使命,堅持職業操守。

3.2 對高年級醫學生開展職業精神教育的建議和思考

①重視人文課程教育,專業課程與人文課程同等重要。作為準職業人的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同專業知識的學習、職業技能的提高一樣是其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重要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講,良好的職業精神對一個組織的貢獻甚至超過優秀的技能,因此,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和道德規范,是醫學院校解決醫學生就業難以及按照現代醫學要求培養合格醫學生的迫切需要[2]。目前醫學院校都開設有人文課程,但一般均作為必修課中的考查課,而不像是醫學主干科目作為必修課中的考試課,這勢必會導致醫學生重專業、輕人文的思想。因此,要重視人文課程的教育,應將人文課程和專業課程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②在專業課教學中進行融入滲透教育。臨床專業課的任課教師一般是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高級職稱人員擔任,在講授專業課的同時,站在臨床醫生的角度將醫患溝通、醫學倫理、醫患糾紛防范等內容通過案例分析等方式融入到理論教學中來,實現“專業”與“人文”的有機結合。 ③加強醫學生社會實踐有利于職業精神的深化和升華。對醫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除課堂教學等顯性課程外,還可以通過社會實踐等隱性課程進行引導,如該校開展的大學生“三下鄉”中送醫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孤寡老人的送溫暖志愿服務、為中學生普及急救知識的科普活動、為社區居民義診等。隱性教育更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認同。它通常以一種滲透的方式向學生傳遞道德、知識、理念、情感、價值觀等。隱性課程一旦“內化”和“升華”,對學生的知識、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往往是異常巨大而持久的,甚至可能會影響其一生[3]。④臨床實習促進醫學生職業精神理念的形成。臨床實習是學生從醫學生向醫生轉變的過渡時期,也是醫學生職業精神理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不僅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也是自我修養磨煉的過程。在臨床,醫學生碰到的不僅僅是“對不對”的醫學判斷,更多的是“能不能、該不該”的倫理判斷[4],面對具體的現實問題,臨床帶教老師要及時進行引導,對典型的問題可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根據該校調查,92.5%的學生希望職業精神的指導者是臨床醫生,可見帶教教師的言傳身教對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實習實踐,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明確醫生的責任,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真正做到尊重患者、尊重生命,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

[參考文獻]

[1] 韓僑宇,李章來,冉姍姍,等.關于不同階段長學制醫學生對職業認知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29(1):73-76.

[2] 程現昆.論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8):5-6.

[3] 紀宗淑,劉海燕.隱性課程與醫學職業精神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3):469-471.

[4] 胡曉燕.對培養醫學生良好職業精神途徑的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6):58-59.

(收稿日期:2018-01-12)

猜你喜歡
職業精神醫學生
淺析影響醫學生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的因素及對策
論中職醫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新時期醫學生臨床思維評價體系的實踐與評價
醫學生職業道德畢業論文考試的實踐與思考
醫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現狀調查報告
高等學校青年體育教師職業精神培育研究
中職學校學生社團加強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途徑
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職實踐教學的多重關系研究
論體育傳播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