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經營方式發展的成功案例分析

2018-05-14 17:05李穎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李穎

[摘要]基于農業經營效果的實現,結合新時代下對三農發展的新要求,對我國目前發展比較成功的農業經營方式——合作社模式進行介紹,通過對現實中貴州塘約模式這一案例的分析,總結這種經營方式發展過程中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內容,為未來我國解決“三農”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經營方式;合作社模式;塘約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穩步推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明顯落后,耕地被改變用途,大量農地被拋荒、閑置,大量勞動力從農村流出,農村留守人口不斷增加,農村經濟百廢待興。最新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再次對三農問題提出了新的愿景:構建“鄉村振興戰略”,把握好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維度,著力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繁榮,進而推動新型城鎮化大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做好準備。在此背景下,農村經濟想要振興,必須解決好三農問題的經濟基礎,農業必須經營好,才能從物質上支持三農發展的其他方面。找準未來農業經營方式的方向,是接下來開展三農工作的重點之一。

1 農業經營方式定義及考慮因素

關于農業經營方式的概念本文借鑒之前學者的研究結論,結合自己的理解,認為農業經營方式包括進行農業生產經營所采取的一系列技術手段、所涉及的諸多與土地相關權利的歸屬、所組成的組織機構等方面的內容。農業經營方式的發展實際上就是農業經營制度的創新,在農業經營制度創新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經營主體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因此在不同的農業經營方式下,最終農業經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而真正合理的農業經營方式,應該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1.1 農業經營收益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是農民生存的經濟來源,不同農業經營方式下,對農業產出及收益的提高必定是農業經營方式發展的方向之一。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最終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只有能夠帶動農業經營收益的提高,才能被農民所接受。

1.2 農民收入

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發展的方向必須是以農民收入的增加為前提。農民的收入增加,才能得到農民的認可,才能更好的在農村地區開展下去,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

1.3 農村社會建設

農業、農民的問題解決好了,必然要考慮到是否能夠促進農村地區的建設,解決農村地區公共產品供給、鄉村治理等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內容之一。

2 合作社模式

2.1 內容

農村地區的農戶相互聯合,自發組成代表農民利益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將自己承包的土地折價成股份流轉給合作社,農民可以選擇參與土地的運營管理,通過合作社對集中起來的土地實行統一管理,致力于發展規模農業,最終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小農經營只是一個獨立個體,依靠各自獨立經營是無法實現共同富裕的,只有合作、團結起來,才能實現更大的目標。合作社正是實現目標的一個最佳選擇,作為集體,合作社能迸發出小農個體無法比擬的活力,為三農發展注入前進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曾強調過一定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方向,有助于農業現代化道路開展的更踏實、順暢。

這種經營模式依托集體經濟的帶動,將流轉來的土地整合在一起,進行集中經營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開展集約化、機械化經營,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合作社充分尊重農民的權利,自主選擇參與合作社經營,在充分發揮農民主觀能動性的同時,確保農民得到自身應有的權益。最重要的一點是合作社模式下,對農村地區的公共產品供給和鄉村治理體系的建設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從農業、農民、農村三方面推動農村地區的發展,未來將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2.2 成功案例

2.2.1 塘約概述。塘約,坐落于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的山丘之間,曾是貴州省的二類貧困村,塘約村的農民以傳統農業為生,勞動力人口的大多數都外出務工,最多時大約有80%的人口出去謀生,進而導致村里許多土地拋荒,農業發展極不景氣。本村農民收入水平低,平均收入僅為3786元,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塘約村貧困人口多,將近600多人,共130多戶人家,村里脫貧攻堅任務嚴峻且緊迫。塘約村的鄉村治理體系薄弱,村委會幾乎形同虛設,得不到村民的支持和擁護,相關工作難以落實、開展;村里的公共產品嚴重缺失,公路少,人們出行極不方便;村里還興大辦酒席之風,傳統陋習盛行,導致塘約村資源浪費嚴重。

2.2.2 具體內容。面對如此衰敗的光景,塘約村的干部們突破思維定式:單靠獨立的小農生產無法實現更好的發展,必須團結起來搞合作社,依靠集體經濟,才能實現進步。村書記左文學在一次大洪水災害過后,下定決心勇敢嘗試,成立塘約村合作社,著手把村里的承包地重新集中起來,統一進行經營、管理。塘約村合作社發展理念堅持不再依賴政府“輸血”經營,憑借自身努力實現“造血”發展,合作社經營逐漸步入正軌,具體內容:

(1)改革農村產權制度,合理確權。首先合作社成立后,立即建立土地確權工作小組,對塘約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集體土地所有權、房屋所有權等 “七項權利”進行詳細登記,必要時采用航拍等技術進行測量。全村的土地資源歸屬信息收集匯總之后,充分尊重村民意見,成立“議事會”進行民意的征集、調解。然后按照指界、退出、按手印三個嚴格的環節進行確權,該分的分,該收的收,不僅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徹底摸清村集體所擁有的資源,將原來廢棄或者非法被他人占有的本村資源收回來,壯大集體土地儲備,有利于接下來合理配置資源,實現高效利用。

(2)改革農村經營制度,村社一體化。成立的合作社,由黨支部引領、村集體所有,村支兩委與合作社兩個名稱,其實是一套班子,塘約村稱之為“金土地合作社”。合作社對全村流轉進來的土地進行集中管理,合作社收到國家財政補貼或者社會捐贈等財產都會平均量化到每個社員,按所持股份分配。全體社員成立成員大會,是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依法設立理事長、執行監事等職位對合作社重大事務進行決策。合作社內部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對農民擁有的股權進行管理,依次建立股東個人檔案,發放股權證書,所有股權都允許依法、自愿轉讓和繼承。建立土地流轉制度,村集體統一經營入社土地,不再向外流轉土地。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利潤分紅制度等制度,確保經營收益得到最優的處置。

(3)改革鄉村治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一方面實施“駕照管理”式考核。加強塘約村黨員考核,黨員每個月進行考核,滿分10分,全年總分共計120分,評分標準為學習教育、組織生活、履責情況、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等內容。村干部的管理與之類似,實行日??己撕湍杲K考核。另一方面整治農村鄉風,營造良好氛圍。制定“紅九條”來遏制那些大操大辦的浪費風俗,懲罰那些違背道德規范的“失德行為”。一旦有村民違反“紅九條”,對其進行為期3個月的考察,在此期間不能享受任何優惠政策,期滿過后認真反省、考核通過后才能重新獲得權利。

2.2.3 經營效果。僅僅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塘約村憑借合作社模式的運營,從當初的貧困村轉變成為現在欣欣向榮發展的小康村,甚至被譽為“新時期的大寨”。

農業方面:全村920多戶農戶中,有870多戶將253.33hm2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參與合作社運營,種植作物主要有李子、核桃、石榴、馬鈴薯、蓮藕等諸多品種,還和臺灣商戶合作建立蔬菜實驗基地、高??萍际痉短?。這些舉措開辟許多新市場,大大增加塘約村未來農業收益渠道,再輔以國家政策的扶持,極大地提升農業經營收益。

農民方面:2016年數據顯示村集體和合作社共分紅121.47萬,社員80.98萬元,最高達8960元,最低有1840元。村民人均收入從兩年前的不到4000元增加到如今突破萬元,村里的貧困人口從原先的600多戶減少到現在不足20戶,從前外出務工的人員逐漸回流跡象明顯,為未來塘約村更好的建設發展注入活力,未來農民收入將再上一個臺階。

農村方面:合作社不到一個月就修好一條柏油公路,村民自發在合作社的領導下建設機耕道,村里通往高速的道路已經開工建設,越來越方便,塘約村還陸續建起村文化廣場、林蔭小道等基礎設施,村中心區域的房屋統一修蓋,采用統一的柔和外觀設計,大大美化塘約村的建筑外觀,被評為貴州首屆“十佳美麗鄉村”。在“紅九條”的有效管理下,塘約村的精神風貌大大改觀,村里原先的“大操大辦”風已不再,更多的是“簡樸生態”風,塘約村的生活風貌得到改善,是貴州省先進的“文明示范村”。

3 結論及建議

農業合作社是未來解決三農問題的良好選擇,是土地流轉發展的良好依托,也是農業實現規?;洜I的正確主體。塘約模式用實踐向我們證明合作社運營的優越性,也為農業經營方式發展指明方向:以集體經濟為主導,第一經營規模大、分工明確,形成農業生產、加工、銷售一連串的產業鏈,增加農業經營收益;第二在強有力黨組織的帶領下,使合作社運營更加高效、合理,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第三是合作社代表農民群體的利益,農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人人生活美滿。未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農業經營方式將朝著合作社模式發展,進而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的實施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曉華.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J].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14(1):4-7.

[2] 梁耀明.農業經營方式轉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的對策[J].科學與管理,2017(6):11-15.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邵明偉.從生產方式到經營方式:農業經營方式內涵的重新分析[J].經濟問題,2009(11):71-73.

[5] 邵明偉.中國農業經營方式研究述評[J].改革與戰略,2011(5):183-186.

[6] 羅必良,胡新艷.農業經營方式轉型:已有試驗及努力方向[J].農村經濟,2016(1):3-13.

[7] 謝玉梅,孟奕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研究述評[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9):69-76.

[8] 曾福生.中國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及其創新的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11(10):4-10.

[9] 孫運宏,宋林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與鄉村治理創新[J].南京社會科學,2016(12):59-63.

[10] 莊榮盛.中國后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轉型研究[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2(2):89-9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