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農園發展研究

2018-05-14 17:05羅依濃馬尚平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研究發展

羅依濃 馬尚平

[摘要]伴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我國休閑農業不斷發展,教育農園作為休閑農業中的一種類型發展勢頭良好。在收集和整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明確了教育農園的概念,通過調查,分析了當前教育農園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依據,系統地提出教育農園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教育農園;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體驗經濟越來越深入人心,它能夠為消費者帶來真實的體驗以及令人難以忘懷的回憶,給予消費者與眾不同的消費感受。體驗經濟為不同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其中農業更加具備良好的機遇。休閑農業讓人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體驗農業的熱潮日盛。特別是教育農園除了可以滿足游客休閑觀光的要求,還給予親近自然的經歷,了解大自然生態系統的知識、掌握基本的勞動生產技能,升華熱愛自然的情感。因此,我們應該深入認知體驗領域,熟悉體驗活動設計和體驗營銷策略的步驟,創造教育農園的新天地。

1 教育農園的概念

就現在而言,關于“教育農園”的概念還未明確統一,可是從它的性質上來看,應當歸為觀光休閑農業中產品形態中的其中一種。觀光休閑農業將農業與旅游業緊密聯系,是運用田園觀景、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村自然環境讓消費者前來休閑觀光、品嘗農家菜、寫詩作畫、攝影垂釣、購物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對“教育農園”具備的特點和觀光休閑農業的特征進行對比,能夠明白教育農園是以農業文化功能為背景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青少年學生是最重要的消費群體,使用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這三種資源,給予農業知識與技能、體驗與教學相結合的一種與眾不同的農業經營狀態。

由此可以知道,教育農園”是在農村的自然資源以及民俗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主要是為城市中的青少年體驗農村生產生活。這種與眾不同的新興產物不光能夠刺激農業經濟、改善民風民俗,還可以推動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并具備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功能,堪稱一舉多得,較好地發揮了市場在資源整合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教育農園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模式,擁有特色的動植物、農具、栽培技術與設施等獨特的優勢,能夠使游客或青少年學生更加直觀便捷地學習農業知識,同時具備科普教育與農業生產兩大作用。

2 教育農園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育農園種類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就中國目前的教育農園發展情況來說,在各個省市當中能夠以“教育農園”命名并作為獨立主體存在的農業園區少之又少。就算現在已經作為個體獨立存在的教育農園種類也很單一,缺乏鮮明的主題文化特色。青少年對農業知識的學習只著眼于基礎,沒有更深入學習與體驗的機會,更無法將理論與實際有機地統一起來。

2.2 教育農園的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脫軌

在中國,素質教育在不斷深化改革,特別是在東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區域的中小學尤為盛行,它注重在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各省市學校教育機構陸續開展不同模式的“社會大課堂”、“第二課堂”、校外實踐及校外教育等不同的課程?;诖?,教育農園理所當然地變成“校外教育”主要形式當中的其中一種。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當前中國教育農園中的旅游產品相對獨立,所能獲取的知識幾乎不能和中小學生課堂內所學的知識建立起良好的聯系,教育農園中的教學內涵和中小學生現實中的課堂教學內容相脫軌,達不到當代中國素質教育所需的要求。

2.3 政府對教育農園發展的支持力度與投入有待加強

教育農園的關鍵功能是使生活在城市里的消費群體可以感受到農村休閑生活,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更多去了解農村,進一步體驗農村的鄉土人情。教育農園的意義和城市化的作用相反,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阻礙教育農園的生成。眾所周知,教育農園的發展要以農村為基礎,然而在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城市化的同時,教育農園的發展失去了根基。另一方面,中國農村經濟條件相對于城市來說較落后,開發教育農園存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力度不夠等問題,這都需要通過政府財政投入予以改善。

3 教育農園發展對策研究

教育農園的發展對策是多種多樣的,對策研究可以從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等不同的維度入手,但“教育農園”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教育。因此,我們的對策研究應該牢牢抓住“教育”,可通過不斷深入挖掘"教育農園”原本所具有的內涵激發消費者內心對于教育農園的強烈興趣。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再另外研究一些積極有效的教育農園發展對策,使大眾消費群體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這個主要消費群體,切切實實地可以領會到“教育農園”的巨大魅力和實際意義。

3.1 綜合開發和利用既存資源,明確定位實現特色發展

“教育農園”對于消費者來說并不是生活必須品,因而消費次數不會很多,在選擇上也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產品的質量主要在于它的真實性與豐富性,所以經營者或者設計者必須對鄉村生產生活的多樣性有足夠的了解。而產品的關注點則是在有限的資源中通過利用自身實力最強的一面來形成自己的“賣點”吸引游客。要明確該產品針對的是哪一類消費群體,只有各方面綜合考慮下才能做出最優的決策。

3.2 整合相關資源,提升教育農園附加值

附加產品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可以很好的保證產品核心價值的體現同時又能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教育農園本身就具有休閑觀光與科普教育的價值,那么教育農園的發展應該立足于這個基本點,從實際出發,根據青年群體的消費需求,將一切可以利用的農業資源與休閑旅游資源以及科普教育資源整合后設計開發新的項目,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相信在整合這些資源的情況下,教育農園的發展能擁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3.3 尋求政府的支持與幫助

利用“市場之手”去發展教育農園的方法,它既不會違背市場原有的規律又順應當下的發展潮流,同時還能有效地保護傳統的生產生活文化和滿足人們體驗的多樣性。因此,政府對教育農園的發展不應采取消極的態度,應當適當地進行宏觀調控。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管是對教育農園的長遠發展還是對教育農園的現實利益都是有利無害的,由于它所具備的社會意義,都符合人類對“善”的追求。

4 開發教育農園的意義

4.1 拓展課堂教學,實現雙效

教育農園是觀光農園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定產生的新產物,青少年學生是它的主要服務群體,是青少年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的重要渠道。它可以作為青少年學生的第二課堂,實現其素質教育的開展,在注重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參加課外實踐提升青少年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實現教育農園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4.2 體驗生活,繼承傳統

城鎮化的加速和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讓越來越多的人遠離農業生產,對教育農園的開發利用,可以讓人們在體驗農業生產生活的同時能更好的感受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帶來的魅力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效應。

4.3 豐富內容,提升內涵

當下人們對青少年學習教育不再拘泥于課堂教學,校外實踐日益重要,教育農園肯定會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因此對它的需求也必將急速增長,但目前仍處于一種結構簡單,無特色,規模小的尷尬狀態。所以引入“農業生產過程”的模式則會促進教育農園發展的多樣性,提升“寓教于樂”的功能同時加深人們對農業文化的認知。

5 結語

教育農園,有利于學校開展校外第二課堂,增加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促進新時期農業科普教育發展,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對教育農園的開發和建設,是未來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王愛民,戴洪,李長勝.論21世紀生態模式的農業觀光園及其景觀特征[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11(1):58-64.

[2] 范子文.觀光、休閑農業的主要形式[J].世界農業,1998,(1): 50.

[3] 丁家強,王樹進.關于開發教育農園的思考[J].中國農業教育,2004(5):8-10.

[4] 張婷.科普教育基地運作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1(11):55-56.

猜你喜歡
研究發展
公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