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扶貧中農戶爭當貧困戶的原因分析

2018-05-14 17:05李春艷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精準扶貧貧困戶

李春艷

[摘要]精準扶貧工作中對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是扶貧工作的首要任務,調研發現,不少農戶在爭當貧困戶,“哭窮”現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首先,扶貧政策的福利性特征;其次,精準識別的制度性缺陷;最后,農戶自身的思想觀念。只有對癥下藥,尋求解決路徑,才能真正促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精準扶貧;貧困戶;精準識別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精準扶貧是我國扶貧政策進入以確保全面小康為主要目標的新階段的新舉措,它旨在通過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和精準幫扶以加快其財富的積累,增加其獲得的社會分配,從而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近年來,精準扶貧工作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扶貧政策也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地得到完善。然而據筆者在數次的以精準扶貧為主題的實地調研中觀察發現,農戶爭當貧困戶現象嚴重。如通過隱瞞實際收入、單列父母戶口等方式制造貧困假象;更甚者通過強制性手段如言語要挾、個人纏鬧等方式爭取貧困戶。這些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貧困人口的識別和扶貧工作的開展,

1 爭當貧困戶的農戶類型分析

根據大范圍和大規模的問卷調查、深入訪談,以各地爭當貧困戶的農戶為樣本將其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家里經濟條件的確很差,需要政府幫助但未被列為貧困戶的;二是貪圖小便宜的,這一類人家庭條件并不差,有些用上了洗衣機、空調、小汽車,過著小康生活,眼里卻還盯著貧困戶名額;三是家庭條件較差的,這一類人在爭當貧困戶的人群中占比是最大的。他們雖然生活水平較低,但是并沒有達到列為貧困戶的標準,因此沒能獲得貧困戶資格。但當他們看到和自己條件相當的家庭獲得了貧困戶名額時便會產生心理上的嚴重不平衡,進而采取行動以爭取貧困戶待遇。

2 爭當貧困戶行為的原因分析

2.1 扶貧政策的福利性特征

農戶爭當貧困戶的直接誘因在于貧困戶資格與國家的各種福利政策掛鉤。成為貧困戶意味著能夠享受到大量的扶貧資源,其中就包括醫療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各方面的扶貧政策福利,這一系列的扶貧政策形成福利捆綁使利益格局發生調整。同時扶貧政策直接到村到戶,針對性強、實效性高,使農戶切實感受到貧困戶資格所帶來的利益。在實地調研中也確實發現絕大部分地區的貧困戶一年當中獲得的扶貧直接收益達上萬元,這一筆收入對于農戶來說非常具有誘惑力,進而誘導其爭當貧困戶。

2.2 精準識別的制度性缺陷

農戶爭當貧困戶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在于精準識別的偏差,表現為貧困的確定標準上存疑、識別過程中的不公正、貧困戶指標分配的不合理。精準識別就是要精準地確定誰是貧困戶。當前,各地識別貧困戶主要是依據收入水平與國家貧困線的比較以及是否滿足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住房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來確定,這種識別貧困方式直觀、簡單,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每個家庭真實收入情況很難掌握清楚,況且在農村每個農戶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壓低自己的家庭收入,甚至隱瞞收入。此外,只計算收入而不計算支出的做法也容易造成一定的漏選、錯選問題,并進一步導致利益相關的農戶產生爭當貧困戶的行為。

此外,貧困戶評選操作的不公正和不規范,使一些關系戶享受貧困戶待遇也是導致農戶爭當貧困戶的重要因素。雖然貧困戶的確定很多地方采取的是貧困家庭自己申請和在行政村或村民小組范圍內召開民主會議投票評定的方式,但也有不少地區是由村委一級直接決定,而村民并未參與并且對此毫不知情。那么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村委會成員照顧自己親屬、朋友的違規現象。村民對此種不公正的現象深有怨言。同時,為了更好地調控貧困戶精準識別工作,有些地區會對貧困戶指標進行分配,由于貧困戶指標數量較多,有時會超過當地應當識別為貧困戶的農戶數量,剩下的指標則成為了生活水平較差但又不滿足貧困戶標準的農戶相互競爭的對象??梢?,過高的貧困發生率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農戶爭當貧困戶行為的誘因。

2.3 農戶自身的思想觀念

由于政策宣傳不到位,農戶對精準扶貧政策的了解大多零碎、不全面,極容易造成誤讀。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農戶并不了解國家對貧困的判定標準,他們更多地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定義貧困。比如有一戶農民因娶媳婦欠債高達二十余萬,而家中收入較少,支出較大,因此他義正言辭地認為自己家是貧困家庭。這一類的農戶認為自己應該獲得貧困戶資格而未得,就會引發他們的不滿。此外,扶貧政策所帶來的福利是看得見的,是一種可以實現不勞而獲的免費公共資源,既然是公共資源則意味著大家都有機會享有。加上在農村精準扶貧過程中普遍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那么農戶對于貧困戶資格的分配就會相應地存在追求公平、公正、科學的心態。尤其對于貧困的“臨界戶”(處在貧困線邊緣的農戶)來說更是如此。在這種心態影響下,大家都想去爭取扶貧資源,都不想只看別人從中獲利。同時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財富動機下,很多農戶也會采取行動從扶貧政策中謀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3 相關建議

首先要改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如改現金補貼為提供公益性崗位,從而更好地激發貧困戶尋求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同時還要大力實施專項扶貧,避免與各種國家福利捆綁,要根據不同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和有實質性幫助的專項扶貧措施。

其次,要制定精準識別的可操作性標準,嚴格規范識別過程,積極發揮內外部的監督作用,避免扶貧工作中出現村干部公權私用的現象。同時要加強扶貧評估工作,以確保貧困戶識別的準確性,做到非貧戶不漏評、貧困戶不錯進、脫貧戶不錯退。此外,還應當注重政策之間的銜接,及時將返貧人員納入扶貧對象,更新脫貧人員信息,做到 “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再次,適當調整貧困戶指標的規模。既要確保真正的貧困戶不會因為貧困戶指標的缺失而被排除在貧困戶名單之外,又要避免出現貧困戶指標遠大于實際困難戶數量的情況,以防止因爭奪貧困戶名額而造成的競爭和沖突。

最后,要加大精準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使農戶盡可能正確解讀政策,以減少部分明顯不符合貧困標準的人群對貧困戶資格的競爭。村委會可以通過重大事項公示制度、組織召開村民小組以上的扶貧專題會議、向群眾發放相關的政策宣傳資料等方式積極普及精準扶貧的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 鄭瑞強.王英精準扶貧政策初探[J].財政研究,2016 (2) :17-24.

[2] 王瑞芳.精準扶貧:中國扶貧脫貧的新模式、新戰略與新舉措[J].當代中國史研究,2016(1) :82-85.

[3] 鄧維杰.精準扶貧的難點、對策與路徑選擇[J].農村經濟,2014 (6) :78 -81.

[4] 堯水根.論精準識別與精準幫扶實踐問題及應對[J].農業考古,2016(3):263-266.

[5] 趙曉峰,劉濤.農民公平觀念與鄉村治理性危機的關聯巨[J].調研世界,2009(7):6-10.

猜你喜歡
精準扶貧貧困戶
杜造海: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
重視“非貧困戶”的滿意度
重視“非貧困戶”的滿意度
播州區委離退局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掛幫貧困戶
精準審計的現狀研究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示意圖及參考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