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民不合理消費行為及對策

2018-05-14 17:05任利紅耿相魁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城鎮化

任利紅 耿相魁

[摘要]當前,我國農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農民的不合理消費問題也日趨嚴重。分析了近年來我國農民不合理消費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并為樹立農民的合理消費觀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城鎮化;農民群體;不合理消費

[中圖分類號]D422.7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非常迅速,城鎮建設用地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城鎮中心的土地征用和重建的成本過高,而農村土地面積廣,農村房屋較少,人口分散,土地征用成本低。因此城市開發者開始將眼光投向城市周圍的鄉鎮農村,很多地方政府每年都在不斷加大對農村征地量和農村房屋拆遷的速度。在城鎮建設的過程中,失地農民在得到拆遷補償后,由于農村群體的綜合能力不足缺乏勞動技能以幫助農民在城市中就業,并且農民突然獲得的大量拆遷補償金額,缺少正確的投資渠道和理財觀念,不懂得如何最優化分配自己手中的拆遷款,致使很多失地農民表現出短視的盲目消費行為。類似“拆二代炫富”等新聞經??梢妶蟮?,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對于保障社會的穩定是不利的。因此本文以武漢市內已經被城鎮化的農村作為調查對象,對漢陽區、洪山區和東西湖區開展問卷調查及訪談,針對這三個區域村中的村民進行消費調查及訪談。共發放問卷300份(平均每個區1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3份,有效回收率為91%。

1 城鎮化農村農民消費情況分析

本文在設計城鎮化農村農民消費調查表中,結合實際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消費項目進行設計,分別是日常飲食、房產、學習、娛樂、交通、人情、服飾、醫療保健、子女教育、嫁娶和其他。調查人群中,男性為135人,女性為138人,年齡范圍為:25~60歲,已婚人數為150人,未婚人數為57人,離異人數為66人,已婚已育人數為210人。結果如下表1:

從上述表格中了解村民每年消費情況,按照消費金額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婚嫁、服飾、日常飲食、子女教育、人情往來、醫療保健、娛樂、房產、交通。從金額消費中可以看出婚嫁所需的費用是最高的,其次是服飾和日常飲食。

2 城鎮化農村農民群體不合理消費行為表現

針對上述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城鎮化農村農民群體不合理的消費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嫁娶消費越來越高

過去農村青年結婚流程簡單,只要家里有房子,稍加裝修以下,給女方幾千塊禮金或者是購買幾件家用電器和家具就可以辦理一場婚禮。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對于婚嫁條件是不斷提高,很多新人追求復雜的結婚程序,從戀愛到結婚需要的花銷巨大,特別是在農村,有的地方還要求男方必須拜訪女方所有的親屬,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對于婚禮形式的要求也是各種各樣,男方提親的禮金從幾萬到幾十萬都有,甚至還有國外旅行度蜜月等,這些名目繁多的結婚環節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資金。特別是城鎮化的農村中對于這些特別的講究,突然獲得一大筆的資金,心理上的盲從就表現在消費上的不合理,從調查數據就可以看出婚嫁金的消費是很大一筆。

2.2 攀比消費越發高漲

過去由于經濟首先,很多城鎮化農村農民生活比較節儉,吃喝都是自己種田,飼養雞鴨豬等,日常飲食消費花銷很小。但是最近幾年,由于農村的城鎮化建設,農民手中有了大筆的資金,開始享樂。除了對飲食方面開始講究,吃進口水果蔬菜,魚蝦等,在服飾方面大量購買名牌衣服、箱包等,覺得越貴越好。在子女教育方面更是如此,中國國情是一向重視孩子的教育,因此很多城鎮化農村農民在獲得拆遷款后,送孩子上國際學校,各種培訓班,出國留學等等,甚至互相比較各自的教育花銷,攀比的心態是越發高漲。

2.3 人情往來消費變高

禮尚往來是中國自古就有的傳統,也是很多人情交流的方式。但是發展到今天,人情往來的意義已經被各種名目繁多的人群消費給曲解了。以往在過年的時候,長輩給予小輩一個小紅包表示美好的祝愿,金額大小隨意。但是現在很多人把給紅包當做展示自己面子的方式,金額越大面子越大。還有很多人以各種名目辦酒席,例如喬遷、周歲、十歲、學業等等,很多人礙于情面不得不給人情,為了收回自己的人情,又會以同樣的名目辦理酒席。金錢消費已經成為如今人們衡量感情程度的標尺。

其實這些不合理的消費行為并不是只存在于城鎮化的農村中,對于一些地區的農村也存在上述的不合理消費現象。特別是一些目前發展比較好的農村,攀比、炫富等不良行為也非常嚴重。

3 農民群體不合理消費行為分析

3.1 農村居民的情感需求缺乏滿足

目前很多的農村居民結構發生了變化,農村青壯年都進入城鎮打工,留守的大多是兒童和年紀較大的老人。在紅白喜事、過節的時候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就會回家,這是他們交流溝通的平臺,同時也填補了農村公共空間的空缺。農民的情感需求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滿足。因此很多農民都熱衷于辦理各種紅白喜事,很多農民都會參與到這些人群往來中。這些人情往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出務工人員的生活壓力和焦慮的心態。

3.2 農村內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農村的親屬關系比較復雜,因此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親屬之間存在“熟人效應”和“攀比”的現象。這些不合理的消費心態非常普遍,對于農村中富裕者的消費水平會成為一個村的談論話題,其他的農民在消費的時候往往會以高消費水平作為標準。特別是婚嫁方面,如果有村民購買了品牌的電器或者是獲得男方高額的彩禮,其他村民就會以此作為消費標準。

3.3 農村文化建設落后

農村的文化生活非常單調,很多農民閑賦在家的時候就會賭博。很多農村沒有圖書館、電影院、游樂場。娛樂設施非常匱乏,加上如今的農村人口大多分布較散,且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農村老齡化非常嚴重。

3.4 商品經濟意識侵入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傳統的社會交際開始變得經濟化,一些農村的社交生活都是以金錢為目的,對于富裕的村民村內都比較吹捧,也樂意頻繁進出交際,希望能夠可以從中獲利;但是對于貧困的村民,很多人都是避開,害怕會被借錢。

3.5 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化

雖然國家推行婚姻自主,很多地區農村的落后婚姻關系已經消失,但是對于很多貧窮家庭的農村青年,很難結婚,因此不得不付出高額的代價來獲得婚姻,例如負債給女方彩禮,同時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因此也愿意用自己的女兒來換取高價的彩禮,留作自己的兒子結婚的資金籌備。

3.6 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現代科技發展飛速,但是很多農民對于這些高科技的設備和知識都不懂,因此當遇到問題的時候,習慣去詢問所謂的神婆或者是算命先生。這些封建迷信思想活動反映了農民精神文明建設和管理的缺乏,社會上對農民的封建迷信現象關注度較低。

4 改進農民群體不合理消費的對策和建議

4.1 加強對農民群體精神文明建設

目前社會對于農民群體的關注越來多,國家對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也很大。很多的鄉鎮都建設了小型的圖書館和社區文化館,幫助農民開展日常的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的日常生活。但是這些投入的力度還不夠,還有很多農村由于道路等原因并沒有能享受到以上的國家政策福利,因此對這些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還需要考慮不同的幫扶方式。

4.2 糾正攀比等不良風氣

對于農村社會普遍存在的人情往來不可能全部取消,但是可以進行正確的引導。當地的村委干部或者是黨支部可以起帶頭作用,宣傳節約的精神風貌。鼓勵農民進行節儉的紅白喜事,進行正確的購物指導等??梢赃x取當地比較有名望的老人和婦女組成紅白喜事班,對于村里的紅白喜事統一安排,限制農村的婚禮規模和喪事規模。對于違反規定和參與封建迷信的黨員干部,給予嚴厲的處罰。

4.3 發揚農村特色文化

很多農村的特殊文化正在逐漸消失,這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損失。對于這些特色的農村文化可以通過電視宣傳,旅游農村等方式,幫助農民豐富自己的生活。例如各地戲曲的發展,對農村兒童的體育教育發展等方式。在幫助農民豐富自己的日常文化生活中,自然就擯棄了不良風氣,同時還能幫助農民進行創收。

4.4 培養優良鄉風典型事例

培養典型事例對于建立農村優良鄉風是很有益處的。農民更相信發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當地政府可以發揚尊老愛幼的思想,宣傳當地的好人好事,對虐童和虐老的現象給予揭露和譴責。培養典型事例,做好宣傳推廣??梢韵冉ㄔO文化站,獎勵做好事的人,讓農民看見好人有好報的實例,鼓勵農民之間相互幫助,創造良好的鄉風建設環境。

4.5 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

教育水平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農民的素質水平。目前,很多農民的教育水平不高,思想上很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對農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造成了不利影響。政府可以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可以在目前已經建好的農村文化館進行針對性的農民技能培訓學習。培養農民生產活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實現科學化、規?;纳a,在農民得到利益的同時也認同國家宣傳的科學文化,轉變過去的傳統文化觀念。同時農民賦閑在家的時候會積極到文化館進行學習,或者有條件的農民可以在家自己上網學習,也就不會聚眾賭博。

4.6 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關心

由于外出務工農民長期離家打工,在社會上因為知識水平較低,工資和工作內容受限,同時又認為即使學習了知識也沒有很大的幫助,個人思想上的封閉和社會開放式的思想發生沖擊,很容易使農民受到金錢的誘惑產生重利忘義的思想。農民存在攀比的心態,這種心態會導致農民在日常的消費中不自覺的參照城鎮居民的生活消費水平,當農民回到農村的時候也會把這種不良的消費思想帶回家鄉。因此應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生活和工作關懷,成立老鄉會,幫助生活困難的農民工,引導農民正確的消費觀。

5 結論

在國家發展建設中,農村的物質文化建設已初見成果,但是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尤其是消費觀念并沒有提高,這種不平衡會導致農村社會的矛盾激化。關于農村消費問題,需要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這個過程需要社會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幫助農民群體建立合理的消費觀,倡導節約精神,為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郭崇,李曉梅.基于“互聯網+”的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20):41-43.

[2] 胡幫勇,張兵.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消費影響的動態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3(01):34-38+53.

[3] 溫濤,田紀華,王小華.農民收入結構對消費結構的總體影響與區域差異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3(03):42-52.

[4] 陳利昌,孔曉雯,侯嘉鈺,等.廣州城郊“農民農”的消費結構與對策分析[J].農業經濟,2017(10):70-72.

猜你喜歡
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新疆城鎮化與農村居民收入實證分析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任遠:未來中國的城鎮化道路探索
“逆城鎮化”值得關注但切莫誤判
新型城鎮化的區域差異分析
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在發力
新型城鎮化建設應以人為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