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行為特征與引導途徑

2018-05-14 17:05夏硯秋王曉慧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行為特征觀念農民

夏硯秋 王曉慧

[摘要]農民的行為直接影響著農產品的生產質量以及農業的發展。近年來,伴隨著國家經濟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傳統農業正在向著現代農業快速轉變,農民保守陳舊的思維觀念、行為習慣也需要發生轉變以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分析、了解農民行為特征,通過正確的方式和途徑來引導農民改變習慣,提升品位,以使農業經濟獲得長足的發展。梳理和分析了當代農民的傳統行為習慣及其特征,并提出適應現代生產、生活的新型農民行為習慣良性提升路徑。

[關鍵詞]農民;觀念;行為特征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識碼]A

中共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結合。而農民是實現農業發展的基礎單元,農民個體素質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現代化農業生產能力和農民生活水平,而農民素質主要體現在農民的行為習慣,因此,通過對農民的生產投資行為、消費行為以及生活行為的剖析,發現農民傳統行為習慣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優化農民行為,提高農民的個體綜合素質乃至農村的整體素質,從而引導農民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農民傳統行為特征分析

1.1 農民生產行為特征

1.1.1 作業對象。由于這些自然條件的原因,長期以來農民一般都會選擇前人流傳下來的作物繼續耕種,他們不會輕易嘗試新的農作物,因為新型的農作物并不能保證有收益,而種植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物種,潛在危險因素就會少很多。

1.1.2 作業工具。相對分散小戶來說使用簡單機械和手工勞動就能解決農業生產問題,如果是讓小戶小本投資,說服他們買大型的機械工具,他們不會太愿意接受,因為這部分收益是潛在的,不可見的,農民不會愿意采用具有風險的投資行為,由于農民的弱質性,他們并不能承擔風險帶來的打擊和損失。對于使用傳統生產方式的農民,投資小,規模小,只能保證收成,即使單產高一點對收入影響也不是很明顯。

1.1.3 作業方式。最近幾十年我國經濟步伐穩健快速發展,第一產業是基礎,二三產業比重迅速增大,這不僅提高了農民的生活,也改善了農村的面貌,二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就業崗位,解決了許多農民的就業問題,容納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很多青壯年也進城務工了,留下的都是中年人或者老人,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于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意識不高。雖然現在各個村鎮都嘗試集中采購農業生產物資、引進新的農業產品和技術,但是傳統的農業作業方式依然以個人或家庭種植為主,如果農忙的時候會請鄰居或者親戚來幫忙,種子農藥也是單獨去集市購買。

1.2 農民消費行為特征

因為復雜的歷史原因和發展過程中的理論在、政策、觀念等的偏差,使得我國農村農民的消費行為與城市人口的消費存在巨大的差異。一直以來城鄉收入都存在著差異,并且這種差異呈喇叭口狀且口狀越來越大。農村人民的生活比較單調,消費方式落后,消費理念不夠強,所以消費驅動力不是很大。但是農村消費群體占我國消費的絕大多數,所以農村具有非常大的消費潛力。

1.2.1 農民消費的方式。集市是農民購買消費品的一個重要場所,不光可以去農業推廣技術站購買農用產品,還可以去集市上購買生活必需品,進行商品交易等等。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農民的消費方式不局限于去實體技術站購買農用產品,電商和物流發展也漸漸給農民帶來便利,只要家里安裝了網絡,農民就可以跨越時空進行網上購物,物流強大的京東可以送貨上門,普通的物流也可以將購買的產品送到附近的鄉鎮里,而且農民騎車半小時內就可以取到消費品。

1.2.2 農民消費的層次。農戶的生活消費可以分為食品、衣著、住房、燃料等生活消費品支出以及對生活服務、文化服務等服務的消費。以前大多數中國農民收入很低,而且很不穩定?,F在的農民除了農業經營的收入來源,還有工資收入,因為農民家庭的子女會外出打工或者進入企業工作,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除了食品支出其他支出比重大幅度上升外,對高檔耐用品產生欲望,也開始注重享受性和發展性的產品消費,但是由于收入差距,短時間內還不會出現集中購買的現象。

1.2.3 農民消費的觀念。農民收入偏低,負擔不起頻繁更新生活必需品以及生產所需用具的花費。所以農民比較強調消費品的價格、使用的價值,以及能夠為農民帶來的利益。而不是商品所帶來的的享受價值。農村居民在消費時對產品的要求主要有這么四個:第一,價廉。價格低廉是最基本的農民消費要求,在能夠滿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價格最好低廉。第二,實用。農民生產生活所需的用具大都不強調美觀、個性、有創意,產品只要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即可。第三,簡便。農民認為消費的產品簡單易學、易使用即可。第四,牢固。牢固即要求產品耐用不易損壞,使用期限要足夠長,農民不需要較快的重新購買。

1.3 農民生活行為特征

1.3.1 農民的作息時間。大多數農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天農忙的時候農民會起得更早,在天氣還不熱的時候下田除草,中午太熱就回去休息,等到傍晚開始涼快的時候農民會去田間準備打水灌溉的工作,直到忙到后半夜。而且晚上也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所以農民的作息時間基本是按照自然規律隨著農作物生長變化而變化的。

1.3.2 農民的業余活動。農民的業余動比較單一,與城市居民相比,還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一部分農民一年四季除了完成一些基本的農活外,業余時間基本用于棋牌室、“六合彩”等活動,喜愛打麻將的農民會固定幾個人一起打麻將甚至賭博。喜愛文化活動的農民會互相串門,平時聚在一起聊實事聊文化。而且政府供給農民娛樂活動的基礎設施短缺,農民沒有多余的活動選擇。

2 農民行為存在的問題

2.1 農民投資過于保守

很多的農民農作物種類和技術投資過于保守,也存在著迷茫。投資過于保守是因為農民是弱勢群體,如果不能有明確的利益和風險,農民會選擇觀望而不會積極的投資,如果因為投資不當或者風險太高,農民承受不了帶來的損失。如果某項新技術新產品在農民的朋友、鄰居等信任的人中獲得了良好的收益并且沒有什么負面效果,農民才會模仿使用該項技術或產品。

2.2 農民消費過于謹慎

農民的消費也是過于謹慎,在消費之前農民會考慮諸多因素,比如商品是否實用,能夠用多久,是不是非買不可,或者有沒有價格更有優勢的替代品。其實農民消費過于謹慎的根本原因就是農民的收入過低,可支配收入太少,農民的收入大多數用于農業生產生活成本,能夠滿足溫飽需求,用來滿足享受需求的收入微乎其微。

2.3 農民生活過于單調

雖然現在小區都有健身的簡單設備,但是大部分都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很多都已經荒廢不用,只是擺設。文化廣場的數量也不夠多,農民沒有能夠聚集起來娛樂活動的場地自然也就沒有參加娛樂活動的積極性。

現在農民的娛樂活動不是很豐富,傳統的作息時間占主流,農民沉迷于麻將和六合彩這些不健康的業余活動。如果用麻將、“六合彩”等活動占據自己的業余時間,農民就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不但不能提高家庭收入,還會使原有通過勞動積累的家庭財富不斷流失。

3 農民行為良性引導途徑

3.1 增強農民的生產能力

農產品從生產到加工到經過銷售渠道最終流向市場是一系列緊密相關的過程,只有把握好各環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生產能力問題,才能使農民獲得更多的收入,讓農民生活的更好。

3.1.1 改善農業作業方式。農民的作業方式要轉變為大規模大機器化生產,在這一過程中要改變農民觀念,通過鼓勵擴大經營范圍,補貼種植大片農業地面積的農民,培訓家庭牲畜養殖方面的技術,提供給農民優質的作物種子和化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地的產能,提高農作物的質量。

3.1.2 培養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農民由于受教育素質不高,信息落后,單靠農民個體很難進行農業科技推廣和創新,也就出現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要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并且農業技術推廣的費用要及時發放而且還要增加他們的工作報酬,使工作人員重拾對工作應有的熱情。提高農民農業科技發展和創新能力,彌補技術集成度不足,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讓農業科技的進步為農業提供更大的的貢獻。

3.1.3 加強農產品物流園區建設?,F有的農副產品加工配送發育遲緩,相關農產品參與主體組織化程度低,技術應用落后以及農產品冷鏈系統建設及農副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缺失,嚴重阻礙了農產品的高效安全流通。如果加快農產品的物流園區就會加快農業升級。這樣農產品才有外銷的渠道,農民的產品不至于滯銷導致農民收入減少。

3.2 增強農民消費信心

政府要引進大量的商品,培育多元化消費熱點,通過政策的引導推動消費升級。政府必須鼓勵產業轉型升級,消費升級,擴大農民的消費范圍。比如可以大力發展農村的便民消費。擴大鄉村旅游的服務消費,讓農民從第一產業的生產者轉為第三產業的服務者。發展農村地區網絡消費,農村電子網絡商務的平臺也會便利刺激農民的消費。

3.3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促進農民市民化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民業余生活的關注力度,豐富農民的業余生活,打擊打麻將、賭博這類不健康的娛樂,應該多辦報亭、棋社,經常組織村民集體活動,加強交流溝通,組織文化下鄉活動,陶冶農民的情操,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去占領農村的文化陣地,這樣既能豐富農民的業余生活,又能遏制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在農村的蔓延,從而增強農民對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4 結論

農民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農民是一個巨大的群體,這一部分的生產行為,消費行為以及群體行為通過改善和引導就會成為農村經濟增長的巨大影響因素。政府、企業還有農民個人都需要對農民的行為進行誘導和改善,利用政策和文化熏陶等多種手段改變中國農村、農民的現狀,挖掘農村的巨大潛力。

[參考文獻]

[1] 于迎軍.淺議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能力的途徑與措施[J].華章, 2012,17(32).

[2] 趙貴府.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擴大農村消費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8(01).

[3] 王秋.把低俗陋習剎下去 讓文明鄉風樹起來[N].安康日報,2017-07-04.

[4] 王小娟.互聯網+驅動下的貴州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12).

[5] 劉子靖.淺析我國農村社會治理演變過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01).

[6] 費孝通.鄉土中國[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3.

猜你喜歡
行為特征觀念農民
耕牛和農民
釣魚的觀念
農民
當觀念成為藝術
殷周時期“中”觀念的生成演變
校企合作中企業培訓的行為特征探析
十二星座時間觀念排行榜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已達1200萬(等10則)
做農民的貼心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