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海上扁舟》中自然的本質

2018-07-13 00:02楊文穎
校園英語·月末 2018年6期
關鍵詞:自然

【摘要】《海上扁舟》是美國著名作家斯蒂芬·克萊恩的一篇短篇小說。在這篇短篇小說中出現了諸多意象,本文通過分析“舟”、“海鷗”以及“劃船”動作的兩重意象,探索《海上扁舟》中自然的本質。

【關鍵詞】《海上扁舟》;雙重意象;自然

【作者簡介】楊文穎(1989.7.1- ),女,侗族,貴州銅仁人,碩士研究生,貴州商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海上扁舟》是美國著名作家斯蒂芬·克萊恩的一篇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了四人——船長、記者、加油工以及廚子在海難后,通過一葉扁舟存活下來的經歷。海難后,四人只能擠在一個空間狹小的小舟上,為了生存與狂風以及海浪作斗爭?!逗I媳庵邸凡粌H講述了一個傳奇的冒險故事,也是一個關于人與自然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諸多意象,如“?!?、“海鷗”、“劃船”動作以及“舟”等?!耙庀笫且员磉_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征以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而本文提到的“雙重意象”指的是客觀物體經過創造而具有了雙重含義,并且這兩個含義彼此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在《海上扁舟》中,部分意象是含有雙重含義的,其中最為明顯是:“舟”、“海鷗”以及“劃船”動作?!爸邸奔认笳髁恕巴{”,又象征了“避難所”;“海鷗”象征著“自由”,同時又象征了“束縛”;“劃船”動作既象征了“懲罰”,又象征著“救贖”。這些意象所具有的截然相反的雙重含義,揭示了自然的本質。

一、“舟”的雙重意象

舟在《海上扁舟》中的描述是空間極其狹小的,如文中寫道“許多人家里應該有一個比這葉小舟大一些的澡盆”。海難之后,船長、記者、加油工以及廚子四人只能擠在空間狹小的小舟之中,此時小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這四人的一種威脅,因為它是小而脆弱的,總是隨時面臨著被摧毀的可能。文中描述到坐在船上“就像騎在一匹弓著背,不停地跳躍,要把馬背上的人摔下去的野馬身上?!毙≈巯褚黄ヨ铗埐获Z的野馬般,在大海上騰躍,顛簸,渴望著擺脫“背”上的束縛。作者用“野馬”來形容小舟,可見小舟是尚未被人“馴服”的,是危險的,是威脅著他們生命的。四人被困在狹小的扁舟之中,而小舟隨時隨地都可能被狂暴的海浪以及狂風所摧毀。在狂野的大海中,這四人的生存空間是有限的,是脆弱的,是危險的,“舟”在這里無疑象征著一種“威脅”。

而另一方面,舟又是這四人賴以生存的唯一空間。如果沒有這一葉扁舟乘載著他們,或者說一旦離開了這葉扁舟,這四人則毫無疑問會被這狂野的大海所吞沒,化為烏有。是舟將他們與大海相隔離,是舟保護著他們,讓他們免于溺亡。舟在這里又意味著一個“避難所”。在洶涌的大海上,小舟在海浪與大風的作用下,不斷地在海水中打滾,任憑著大海的擺布,隨時隨地都有沉沒的可能,但是卻“神奇地保持不翻?!币恢北3种撤N平衡,如避難所般保護著這四人的生命。文中又提到“但海仍像以前那樣,繼續猛烈地撲向小船。小船不再前進,竭力與之斗爭并戰勝之?!毙≈鄄坏粍拥乇3种胶?,也主動地去與大海惡劣的環境作斗爭?!爸邸痹谶@里成了這四人在海上存活的唯一“避難所”。

由此可見,“舟”在這篇小說中包含著含義截然相反的雙重意象,既象征著一種對人類的“威脅”,又象征著能夠庇護人們的“避難所”。

二、“海鷗”的雙重意象

海鷗在《海上扁舟》中的描述中是自由自在的??梢詮暮芏嗝枋鲋锌闯?。如“絨布色的海鷗時而飛近,時而遠去?!焙zt自由自在地在海上翱翔,它們沒有受到任務事物的束縛,面對海鷗的自由自在,“小船上有人很羨慕它們?!币驗樾〈系乃娜舜藭r此刻正身陷在極度的危險與束縛之中,而海鷗卻沒有受到大海、海浪或風的束縛。當四人恐懼大風的時候,海鷗卻是在“迎著風做斜線飛行”,風是自然的一部分,海鷗在風中的游刃有余,體現了它們能與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自然在此時不但沒有束縛它們,反而助它們飛行得更加流暢而自由。小船上四人對海鷗的羨慕,實際上是一種對自由的渴望?!昂zt”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自由”。

然而另一方面,“海鷗”意象又意味著“束縛”。四人逐漸開始認為海鷗是“可怕和不吉利”的。小船上的四人開始厭惡起海鷗來,他們對海鷗的厭惡,是因為海鷗開始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本來小舟上的四人已經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來保持小舟的平衡,如“他們的脊梁骨對于怎樣在小船里保持平衡已完全適應了?!焙zt的出現無疑打破了他們的這種平衡,使得他們乘坐的小舟變得搖搖欲墜,對四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脅。海鷗的出現不斷對他們造成了威脅,也對他們造成了束縛,如“船長自然想用纜繩的沉重的末端把這鳥給敲走,但他不敢這樣做,因為任何一個有力的動作或類似的動作都會把這載重的小船給傾覆了?!焙zt的出現,使得本來做一點點小動作都容易使其傾翻的小船,變得更加的不穩定了,這無疑加大了對四人的束縛。本來他們還能在狹窄的小船中,勉強地變更一下姿勢,海鷗的出現使得他們連任何一個有力的動作都不敢發出。從這一方面來看,“海鷗”意象又象征了人們想要擺脫的束縛,只有擺脫了海鷗,束縛,他們才能繼續相對“自由地”去保持他們的平衡。

由此可見,“海鷗”包含著含義截然相反的雙重意象,既象征著“自由”,又象征著一種“束縛”。

三、“劃船”動作的雙重意象

“劃船”動作是在《海上扁舟》中貫穿始終的,它象征了一種“懲罰”。船槳是“又薄又小”的,似乎“馬上就要折斷似的”。從對船槳的描述,能看出操槳的不易。小舟上的四人也認為劃船對他們來說是“是一種兇暴的懲罰”。因為他們幾乎每時每刻都需要劃船。而劃船對他們來說不但是無聊的,而且對他們的身體也帶來了難以承受的痛苦與傷害,如“對肌肉來說,劃船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對脊背來說,這是一種罪過?!睙o時無刻、沒日沒夜地劃船,他的身體逐漸承受不住這種具有一定強度的運動。劃船讓他們幾近筋疲力盡,但是他們又不得不繼續進行,因此他們認為劃船是上天對他們的一種懲罰。從這一方面來看,“劃船”象征著一種“懲罰”。

然而另一方面,“劃船”又象征著一種“救贖”。因為劃船是他們唯一可以做的一種自救行為,只有不停地劃船,通過劃船來操縱小船,才能使小船保持平衡。如“操槳者的任務就是保持船頭翹起,這樣巨浪的撞擊不致把船傾覆”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們是通過劃船來保持小舟在海浪與風作用下的平衡的。

由此可見,“劃船”包含著含義截然相反的雙重意象,既象征著“懲罰”,又象征著一種“救贖”。

四、結論

《海上扁舟》中的的雙重意象,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一種平衡。大海是自然的一種象征。首先,小舟能在大海中保護這四人是因為大海對它有一定的浮力。而另一方面小舟又因為大海的洶涌而搖搖欲墜,幾近被大海吞噬。小舟的雙重意象無疑表現了一種大海的中立與平衡,因為大海既能載舟,也能覆舟。其次,海鷗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它的雙重意象:自由和束縛,在某種程度上也揭示了自然的本質,大自然既能給人以自由,也能帶來束縛。因為人源于自然,歸于自然,自然能給予人們最終的自由。然而大自然的陰晴不定、變幻莫測,如各種自然災害,也讓人們不知所措,此時又束縛了人們的行動力。大自然再一次表現了它的中立與平衡。最后,“劃船”和大海之間的關系相當于是人類在與自然的一種互動行為。自然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規律,人們只有遵循這些規律,才能進行自身的發展,相當于一種“自救”。另一方面,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大自然的過度利用、破壞又會遭到自然的反噬,從而自食其果,遭到自然的“懲罰”。因此“劃船”的雙重意象:懲罰和救贖,再一次表現了自然的中立與平衡。

通過這些雙重意象,可以看出大自然的本質是平衡而中立的,如文中也提到“大自然似乎既不殘酷,也不仁慈”一方面“大自然”在“毫無約束地自由地表現自己”,又是“冷漠的”,它能給人們帶來威脅。另一方面文中又說道,“風是朝岸上吹去的,這是件好事”,自然又在幫助著人們。由此可見大自然是中立的,也是平衡的,它沒有站在任何一邊,也沒有偏袒任何一方。只有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去適應大自然,大自然也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益處。

參考文獻:

[1]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斯蒂芬·克萊恩.海上扁舟[M].梅仁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猜你喜歡
自然
吟唱自然的歌者——米勒
日本導演河瀨直美電影創作特征淺析
對自然萬物的悲憫情懷
從環境批評視角解讀狄金森詩歌中的自然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自然》:中國的生物倫理并不狂野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