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鄉土中國》有感

2018-08-27 08:35徐梗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鄉土中國

摘 要: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對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系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與分析,此書共有十四章,分為五個部分,費孝通先生分別從中國的鄉土本色、文字在鄉土社會中的不適應、差序格局在鄉土社會中體現、鄉土社會中的政治運作以及鄉村變遷等方面系統的分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特點。

關鍵詞:鄉土社會;鄉土本色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所指的“鄉土”是指進行小農業生產的廣大農村。鄉土社會屬于一個熟人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會,文字對于這樣的鄉土社會有諸多的不適用,村民之間的交往遵循著差序格局。在鄉土社會里,依照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維持著公平和公正。然而鄉土社會也處在不斷的變遷中,有血緣與地緣的分離,名實的分離以及從欲望到需要的變遷。

一、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1]。土氣是鄉土社會的最大特點,鄉土社會里生活的人們,每天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1)關于“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1]。由于“土”的不可移動性,由于這種鄉土性,才決定了在鄉土社會生存的人,注定從出生到去世只能守著屬于自己的那片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沒有任何的可流動性。在一定的土地上,能夠承載的人口數量也是一定的,也注定了很少有不屬于該地區的人遷移到此地,因為沒有足夠的土地讓他們來耕種,來維持生活。

(2)關于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霸谶@里我想說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系,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盵1]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F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斑@不是見外了么?”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并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為這是規矩[1]。

二、鄉土社會的政治運作

鄉土社會中的政治運作主要分為:禮治秩序、無頌、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各種政治運作方式有自己的特點。

(1)禮治秩序?!按蠹页S幸浴ㄖ魏汀酥蝸韺α⒄f,很想當然的認為西方就是法治的國家,而我們是‘人治的國家。法治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大到國家的,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并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治國家活人民,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說是給公民以最充分的自由,是給政府以盡可能小的權力。公民的權利必須保護,政府的權力必須限制。法律、權利、人三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的,密不可分。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沒有人的因素?!薄八^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范的性質?!?/p>

(2)無訟。在鄉土社會中,訟師(現代的律師)是沒有地位的。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獄。鄉村里的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

維持禮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在于身內的良心,所以禮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在中國傳統的差序格局之下,原本不承認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統一規則,而現行法卻是采用個體平等主義的。法官并不考慮道德問題、倫理觀念,他并不在教化人,而是在厘定權利,很多時候,訴訟目的是獲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規則?,F行的司法制度,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為主,實現“無為而治”的理想。

(3)無為政治?!罢摍嗔Φ娜硕嗌倏梢苑殖蓛煞N:一種是在社會矛盾的一方面,另一種是偏重在社會協作的一方面;兩者的偏重各有不同,所以看到的也就各不相同同。

從社會矛盾來看,權力則表現在階層間或社會不同團體主從的形態里。在上面的則是掌握著重要權力的,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去支配在下面的,發施號令,以他們的強烈意志去要求被壓迫者的思想和行動。權力,按照這種觀點來說,是矛盾持續的過程,是一種矛盾暫時的臨時的到達平衡。然而矛盾的性質并沒有消失,但是用武力解決問題的這個時間過去,被壓迫的一方已認了輸或者是妥協。但是不甘心屈服他們的條件下。于是就產生了權力。那么權力是維持兩者上下關系所必需的手段。

從社會協作來看,卻看到權力的另一性質。由于社會的分工,每個人都必須求著他人而活著。那么社會的分工對人們都存在著有利的一面,就是人們部分人可以通過出賣勞動力得到較多收獲;勞動力是生活的最大成本,是十分痛苦的,但是人們依靠社會的分工,減輕了生活的各種負擔和壓力,增加了對生活的享受。享受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一旦人們都去享清福了,那么人們就不可能自足了。

(4)長老統治。鄉土社會第三種特別的權力結構,不是橫暴權力式的,也不是同意權力式的,它是發生于社會繼替(代際更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是爸爸式的,即長老權力。

家長對孩子的權力是既非橫暴又非同意的,基于血緣事實和社會經驗。孩子必須遵從長輩的意愿,以適應這個他并不了解的社會,他沒有選擇的機會。孩子受到的教化是全方位的、深入到每一個生活細節的,而且教化的權力由于中國社會的穩定性又擴大到成人之間,這就是長幼之別。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把長幼分得這么清楚,兄弟姊妹叔伯,每個前面都要加一個數字“大哥”“三姐”“二叔”,相比之下,英語中只有brother、sister、uncle等。

在鄉土社會中,個人的欲望是合于人類生存條件的,欲望是文化事實。欲望經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為行為的指導,結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條件,但是這種印合不是自覺的、計劃的。社會變動的快,原來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帶來生活上的滿足時,人類不能不推求行為和目的之間的關系了。

參考文獻:

[1]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徐梗(1986—),男,漢族,湖北咸寧人,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哲學。

猜你喜歡
鄉土中國
“荒誕”與“法理”
“鄉土社會”的國民性初探
再思20世紀上半葉的鄉村建設與改造
“鄉土中國”的審視一種
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
城市化與回不去的故鄉
“后鄉土”視域下農村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后鄉土中國的基本問題及其出路
費孝通與文化自覺的社會學方法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