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視頻用戶關閉彈幕的影響因素研究

2018-10-23 06:03趙雪芹劉雅寧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18年5期
關鍵詞:在線視頻易用性彈幕

趙雪芹 劉雅寧

一、引言

“彈幕”一詞源于日本,最早出現于Niconico動畫視頻分享網站上[1],觀眾在觀看視頻時發布的評論以字幕的形式出現在屏幕上,當評論數量增多時像是子彈發射,因此這種像子彈一樣充滿屏幕的在線評論被稱為彈幕。彈幕起初在動漫、游戲視頻網站中興起,隨后逐漸在各大視頻網站中出現并成為“標配”,甚至還走進影院,出現了電影彈幕。然而,2015年企鵝智庫對網絡視頻用戶進行調研,研究結果顯示當視頻網站有彈幕功能時,43.5%的用戶表示不愿開啟彈幕,41.3%的用戶偶爾愿意開啟[2]。用戶開關彈幕的行為是研究在線視頻用戶使用行為的重要一環。針對這一現象,研究用戶在線觀看視頻時關閉彈幕意愿的影響因素,從關閉彈幕這一角度研究在線視頻用戶的使用行為。

國內學者從彈幕對用戶的觀看體驗、用戶使用彈幕的行為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謝梅等認為彈幕視頻作為一種傳播活動,其功能不在于高效的傳遞信息,而是增強用戶觀看體驗。[3]鄧昕通過互動儀式鏈理論,論證了彈幕族通過使用彈幕來獲取情感體驗。[4]李興衡運用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彈幕滿足了受眾的情感訴求、幼稚化心理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等需求。[5]此外,喻昕、許正良經實證研究得出,彈幕信息的互動性、可視性、娛樂性和有用性刺激用戶的彈幕行為。[6]由此可見,目前國內對彈幕的用戶行為研究主要集中在積極行為,而對關閉、退出等消極行為研究較為少見。

而關于用戶的消極使用行為,在其他領域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戶的轉換行為和退出行為。劉魯川等人將用戶的消極使用行為概括為忽略、回避、潛水、抵制、隱藏、轉移、退出等行為。[7]徐孝娟等人在PPM(Push-Pull-Mooring)理論框架中研究得出學歷、學科背景等個體因素以及感知便利性、替代品的資源、外部環境因素以及轉移成本是影響用戶轉移的重要因素的結論;[8]趙宇翔等人以人類遷移理論為基礎,將用戶轉移分為轉移意愿和實際轉移行為兩部分,研究認為轉移意向積極地影響轉移行為;[9]陳娟、鄧勝利的研究發現,系統質量不滿意和信息質量不滿意對移動數字閱讀APP用戶的退出意愿影響顯著[10]。筆者所研究的用戶關閉彈幕意愿亦是用戶消極使用行為的一種,即使用在線視頻的用戶在觀看視頻時關閉彈幕的行為意愿。

本研究從消極使用行為出發,研究用戶在線觀看視頻時關閉彈幕的影響因素,從實踐角度對于在線視頻服務商優化彈幕功能、把握用戶觀看在線視頻的行為習慣具有借鑒意義。通過調整彈幕,提高用戶對彈幕的滿意度,減少用戶的退出意愿,降低轉換行為。從理論的角度證明關閉意愿和使用意愿并不能簡單反向對等,以彈幕的關閉意愿為例驗證以技術接受模型(TAM)為主的理論體系在研究用戶消極行為時的適用性,并結合期望不一致理論對模型進行補充,為深入研究用戶的關閉意愿提供了借鑒。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用戶在線觀看視頻時關閉彈幕的意愿以及行為由多種因素影響,以期望不一致理論(The Expectation Disconfirmation Theory,EDT)、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及其后期更新的系列理論為研究基礎,構建在線視頻用戶關閉彈幕的影響因素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設。

(一)理論基礎

為了更好地探究用戶關閉彈幕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綜合多種模型,并根據彈幕的特性進行選擇,將感知有用性不一致、感知易用性不一致、感知趣味性不一致、社會規范等因素作為變量,從期望不一致導致不滿意的角度闡述用戶關閉彈幕的影響因素。

1.期望不一致理論

期望不一致理論認為,用戶會將他們感知到的某個產品或者服務的表現與這些表現的評價標準進行對比,從而產生一種不確定或者不一致的判斷。不一致的判斷可以是正向的或者負向的。[10]這一理論適用于作為服務功能的彈幕,當用戶對彈幕的預先期望與實際感受不同時,就會出現不一致的判斷,當實際感受低于預先期望會產生負向的不一致判斷。

2.技術接受模型

技術接受模型的兩個核心結構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它們影響用戶使用系統的態度進而影響用戶的行為。技術接受模型由于其結構簡單已廣泛地應用于信息技術接受的研究。[11]感知有用性指人們在決定是否使用一款產品時預先對該系統對自身工作績效提高的判斷,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戶預先感知使用該系統的容易程度。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判斷同樣適合用戶對彈幕的判斷,用戶認為彈幕獲取信息、交流互動的預期作用與其實際體驗共同對彈幕的判斷產生影響。視頻網站中彈幕的開關按鈕是否明顯、彈幕樣式可調節的自由度、用戶是否可以按照需要調節彈幕等因素,都會影響用戶對彈幕的想用態度和行為。

Vander Heijden在2004年將信息系統分為生產信息系統和娛樂信息系統[12]。在娛樂信息系統領域,更注重感官感受,因此感知趣味性更加重要。Zhang等人通過研究證實了感知趣味性對態度和行為意圖具有影響。[13]Harden驗證了用戶對社交網絡的持續使用意愿和感知趣味性對滿意度的影響。[14]彈幕作為在線視頻的基本功能,屬于娛樂信息系統。在模型中加入感知趣味性這一因素,用戶在使用彈幕時感受到娛樂的期望得到確認,會增加其使用率。反之,當用戶的感知趣味性不一致時,會影響用戶對彈幕的態度進而影響關閉行為。

Venkatesh等人在TAM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整合型技術接受模型(UTAUT)[15],該模型有四個核心維度,即績效期望(感知有用)、付出期望(感知易用)、社會規范、促成因素。并指出性別、年齡、經驗和自愿等變量顯著影響上述四個核心變量。關于社會規范的研究,張紅明等人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社會規范正向影響用戶的網絡社群參與意愿[16];吳云、胡廣偉等人經研究得出在用戶使用政務社交媒體時,社會規范是影響用戶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17]。由于觀看視頻的場景并不固定,因此用戶開關彈幕的行為意愿會受到社會規范的影響,在模型中加入社會規范這一變量,用戶在受到群體壓力時,可能會導致其直接關閉彈幕。

綜合期望不一致理論,以技術接受模型(TAM)為基礎構建理論模型,將感知有用性不一致和感知易用性不一致作為影響用戶不滿意和關閉意愿的變量,加入感知趣味性不一致以及社會規范變量,研究用戶對彈幕的關閉意愿,從多個維度考察用戶關閉彈幕可能的因素。

(二)研究假設

筆者的影響因素模型以期望不一致理論為基礎,基于TAM模型,同時加入感知趣味性不一致、社會規范的影響,構建了彈幕視頻用戶關閉彈幕意愿的研究模型,包含6個變量,根據參考文獻對變量的定義結合彈幕的特性,最終整理出本研究變量的定義。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與變量含義

不一致是指用戶體驗產品或服務后主觀判斷的感知績效與期望之間的差距。感知績效高于或低于期望時出現的正向或者負向確認會對用戶的滿意或者不滿意造成影響。[10]技術接受模型認為,用戶在使用某一技術或服務時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顯著影響其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則由某些外部變量以及感知易用性決定。[18]結合期望確認不一致理論,研究假設用戶在線觀看視頻時對彈幕的感知有用性不一致、感知易用性不一致顯著影響用戶對彈幕的關閉意愿。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H1: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有用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對彈幕的不滿意

H2: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有用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關閉意愿

H3: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易用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對彈幕的不滿意

H4: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易用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關閉意愿

H5: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易用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該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有用性的不一致判斷

移動媒體的發展賦予在線視頻觀看的空間靈活多變,當用戶在不同場景觀看視頻時,其對彈幕的態度也會受到周圍人群的影響。Venkatesh在不同領域對UTAUT模型進行了驗證,該模型的解釋度高至70%,驗證了社會規范對用戶使用行為的影響。[15]劉煒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社會規范以及促成因素對老年用戶使用社會化網絡服務意愿有顯著影響。[22]當用戶觀看視頻時,周圍人群對彈幕的負面態度可能會直接導致用戶關閉彈幕,由此提出假設:

H6:彈幕視頻用戶所接觸的社會規范顯著正向影響關閉意愿

H7:彈幕視頻用戶所接觸的社會規范顯著正向影響用戶對彈幕的不滿意

在線視頻作為一種娛樂行為,其常規功能彈幕更是一種娛樂功能,Moon等人經實證研究證實,感知趣味性對使用意愿有積極影響。[20]觀看彈幕增強用戶觀看的趣味性,因此當用戶期望獲得的趣味性低于實際感知時,會影響對彈幕的不滿意和關閉意愿。Alexander通過研究得出感知趣味性對感知易用性有影響,當用戶認為使用系統很有趣時,會認為系統的使用也比較容易。[23]感知趣味性對感知有用性的影響也已經得到實證研究證明,M.Y.Yi等人在2003年研究網絡系統環境發現,感知趣味性對感知有用性的影響強于對感知易用性的影響,因此新增路徑具有合理性[24]。由此提出假設:

H8: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趣味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對彈幕的不滿意

H9: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趣味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關閉意愿

H10: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趣味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該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易用性的不一致判斷

H11: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感知趣味性的不一致判斷顯著正向影響該用戶對彈幕的感知有用性的不一致判斷

陳娟、鄧勝利對移動數字閱讀APP用戶退出意愿的研究證實了用戶不滿意正向影響退出意愿。[10]李旭、劉魯川驗證了信息過載的環境中,滿意度反向顯著影響心理契約違背,進而影響社會化閱讀APP用戶的退出行為。[25]不滿意是指用戶使用彈幕后對其所做的負面評價。由此提出假設:

H12:彈幕視頻用戶對彈幕的不滿意顯著正向影響用戶關閉意愿

綜上,本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在線視頻用戶關閉彈幕意愿的研究模型

三、數據收集

為調查彈幕視頻網站用戶關閉彈幕的影響因素,針對有視頻觀看習慣且曾在觀看視頻時關閉過彈幕的群體進行問卷調查。為保證問卷的科學性,在正式發布問卷前對3名經常觀看彈幕視頻的人進行深度訪談。問卷初步設計結束后,邀請30名視頻用戶進行測試后完善問卷。此后征求2位信息情報領域專家的意見,進一步完善問卷。問卷所有的測度項均采用Likert五級度量表進行測試,研究所采用的測度項如表3所示。

問卷借助問卷星編輯并生成鏈接,通過微信、QQ轉發進行發放。本次問卷共收回531份,剔除無效數據后,最終得到有效問卷數量為493份。其中男生比例為37.73%,女生為62.27%;年齡16~22歲占41.78%,23~30歲占46.45%,集中分布在16~30歲之間,占總體的88.23%;有57.4%的人學歷為大學本科。觀眾觀看視頻的習慣以及關閉彈幕的情景如表2所示。在視頻網站使用習慣中,大多數用戶使用愛奇藝、騰訊視頻、BiliBili、優酷土豆視頻網站進行觀看,占比均大于50%,多數用戶在看電影、電視劇時會選擇關閉彈幕,此外,64.91%的用戶會在獨自觀看視頻時關閉彈幕,57%的用戶認為關閉彈幕與觀看場景無關。

表2 觀眾使用彈幕視頻時觀看彈幕的情況

四、數據分析

對數據進行信效度分析保證問卷的有效性,利用AMOS22進行結構方程分析,分析其路徑的顯著程度,驗證假設是否成立。

(一)信度分析

保證問卷信度。本研究的模型以及變量、測問項均參考已被證明的相關理論,同時根據在線視頻中彈幕的使用特色性描述。題項的α系數、因子載荷以及測問項如表3所示(α<0.6認為模型信度不足,0.7<α<0.8時表示模型信度良好,α>0.8時表示模型信度非常良好),測量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對問卷進行計算得到Pearson相關系數和變量的均值與標準差(表4),當p<0.05即認為變量之間存在顯著關系,p<0.01則更為顯著,由表4可知,核心變量之間存在顯著關系,可進行進一步的模型分析。

表3 問卷信度分析

續表

表4 Pearson相關系數矩陣

(二)假設檢驗

結構方程模型是基于變量的協方差矩陣分析變量關系的一種統計方法。吳明隆在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解釋時指出:協方差結構分析用于分析潛在變量(Latent Variables)間的假設關系,潛在變量可被顯性指標所測量。[26]利用AMOS22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并觀察其路徑的顯著程度。

首先,需要對模型擬合度進行檢驗來保證數據與模型的吻合。模型擬合度具有多個檢驗指標,達到標準即可證明模型理想。模型的擬合度各項指標值為:CMIN/DF=6.11;AGFI=0.913(適配良好值應大于0.9),NFI=0.980(適配良好值應大于0.9),CFI=0.982(適配良好值應大于0.9),模型擬合良好,該模型的解釋度為57.8%,則模型具有較好的解釋度。由圖2可知,具有顯著影響的路徑有:

①感知趣味性不一致對感知易用性不一致有顯著正向影響(β=0.66,p<0.001);

②感知易用性不一致對感知有用性不一致有顯著正向影響(β=0.37,p<0.001);

③感知有用性不一致對不滿意有顯著正向影響(β=0.19,p<0.001);

④感知趣味性不一致對不滿意有顯著正向影響(β=0.32,p<0.001);

⑤不滿意對關閉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β=0.38,p<0.001);

⑥感知易用性不一致對關閉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β=0.15,p<0.001);

⑦感知趣味性不一致對關閉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β=0.1,p<0.05);

⑧感知有用性不一致對關閉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β=0.10,p<0.01);

⑨社會規范對不滿意有顯著正向影響(β=0.40,p<0.001);

⑩感知趣味性不一致對感知有用性不一致有顯著正向影響(β=0.40,p<0.001)。

此外,由圖2可知,根據路徑系數以及顯著程度,感知易用性不一致對不滿意(β=0.09,p=0.224)、社會規范對關閉意愿(β=0.03,p=0.158)影響不顯著。

圖2 在線視頻用戶關閉彈幕意愿的模型路徑系數圖

五、討論

在研究模型中,一共提出了 12 個假設,其中 H1、H2、H4、H5、H7、H8、H9、H10、H11、H12 經驗證成立,而H3、H6假設不成立。

(一)結果分析

研究旨在討論觀眾對彈幕關閉意愿的影響因素,表5中列出了假設的成立情況。

表5 研究假設結論成立表

續表

1.獲取信息受阻、彈幕設置不易調節等導致用戶產生關閉意愿

研究發現,感知有用性不一致顯著正向影響不滿意,并且直接影響關閉意愿。這一現象可能的原因是,觀眾使用彈幕是為了滿足獲取信息、社交等需求,用戶通過發彈幕對自己的疑惑進行提問,或者直接觀看彈幕期望獲取有效信息,通過彈幕內容深入理解影片的隱藏內涵以及影片中出現但不被人熟知的小知識。當彈幕無法滿足用戶這一需求時,會直接影響用戶的關閉彈幕意愿。由于互聯網共享、開放的特性,彈幕內容的監管得不到保障,大量空白、無意義的彈幕充斥屏幕,很難在其中獲取有用信息。另外,彈幕中的對話依附于視頻的時間節點而不是現實時間,導致發問與提問的時間重疊錯亂,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偽交流”。[6]這種“偽交流”減弱了彈幕的實時交互功能,“此時的發問不能即刻得到回復”無法滿足用戶的實時互動需求,從而產生關閉意愿。

感知易用性不一致對不滿意影響不顯著,而是直接影響關閉意愿。感知易用性即用戶在使用彈幕時的易用程度和便捷度,當用戶對彈幕的界面使用預期低于實際體驗,影響了視頻內容的觀看時,用戶會直接關閉彈幕。同時說明提升用戶的感知易用性體驗非常重要。我們正處于一個快時代,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信息的易讀性、系統的易用性越來越重要。用戶追求速度和效率,耐心被削減,一旦感覺彈幕難以操作和調節,就會越發影響其觀看效率以及情緒,從而直接產生關閉意愿。從彈幕自身特征來看,彈幕作為在線視頻的附屬功能,操作簡單、易于調節,其調節方式不會引起用戶過多的注意,而當彈幕內容遮擋、彈幕字號調節困難時,為了保證視頻的觀看效率,觀眾會選擇直接關閉彈幕。

2.彈幕內容的趣味性占據重要位置

感知趣味性不一致顯著正向影響不滿意和關閉意愿。這說明獲取娛樂、感知趣味是觀眾觀看彈幕的重要目的。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通過觀看彈幕內容能夠獲得超乎視頻內容之外的樂趣。例如近期在網絡上熱播的電視劇《延禧攻略》,觀眾們根據劇情創造出大量流行語,例如“男人都是大豬蹄子”來形容劇中的皇帝心口不一,“領盒飯”“下線”來形容后妃之間斗爭時失敗一方被處死……然而,有時彈幕池中也會充斥著重復、無意義的評論,對于部分用戶來說反而是一種打擾,用戶無法滿足于這種淺層次的彈幕內容,從而選擇關閉彈幕。此外,一些熟練使用彈幕的“彈幕迷”匯聚在一個彈幕池中會形成一種“壁壘”,他們自發形成了獨特的語言符號,具有天然的“排外”特性,其他人很難理解其中的樂趣和含義,例如Bilibili中的新用戶如不經過彈幕禮儀培訓很難融入彈幕群中,用戶感受到這種排斥會直接產生對彈幕的不滿意意愿,進而產生關閉意愿。

除了影響關閉意愿之外,感知趣味性不一致還直接影響感知易用性不一致和感知有用性不一致(β值分別為0.66和0.40,感知趣味性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響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經得到證實,當用戶觀看彈幕時,對彈幕內容的趣味性無法滿足,也會影響用戶對彈幕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的判斷。

3.社會規范對用戶關閉意愿影響較小

社會規范正向影響不滿意,但對關閉意愿的影響不成立。德國傳播學者諾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論(The Spiral of Silence)認為人的行為從本質上是一種環境適應行為[27],人總是尋求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避免陷入孤立狀態。當感到自己的意見處于“多數”或者“優勢”時,人們會大膽地表達,而當發現自己的意見處于“少數”或者“劣勢”時,為了不被孤立而保持沉默。當用戶周圍的人都對于開啟彈幕有負面的意見時,用戶會被社會意見所感染,自身也對彈幕產生了不滿意的情緒。但由于觀看視頻是相對較為私密的行為,觀看場所大多數集中在家中、寢室。在私密空間中,用戶受外界影響較小,多數用戶表示,是否關閉彈幕出自個人意愿,和他人態度無關。

4.不滿意是影響用戶關閉彈幕的主要因素

用戶關閉彈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滿意影響的(β值為0.38),由于彈幕內容的嘈雜、內容重復等原因導致不滿意,而不滿意的累計會直接導致用戶關閉彈幕。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人們接觸媒介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主動接受信息。他們對信息有著多種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需求和期待,例如獲取信息、社交、娛樂。[28]在使用媒介的過程中需求得到滿足或者超過預期,說明媒介對受眾具有較強的效果。而受眾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或者低于預期時,受眾可能會放棄該媒介。當彈幕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無法使用戶獲得心理的滿足感和孤獨感的消除,用戶就會產生不滿足的狀態從而關閉彈幕。

(二)建議

根據研究結論以及分析,對在線視頻服務商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對彈幕內容的監控,趣味性和有用性兼備

彈幕以匿名評論的方式出現在在線視頻彈幕池這一線上公共空間之中,要遵守公共空間的規則,對彈幕的內容進行管控,或提高發布彈幕的門檻,過濾掉不良信息和低俗內容,屏蔽敏感詞匯、低俗詞匯。例如Bilibili的彈幕禮儀,要求發布彈幕者在發布彈幕前需要通過該網站的彈幕考試,從而約束彈幕發布者遵守彈幕禮儀。這種類似于社交禮儀的線上彈幕禮儀,能夠對彈幕發布者進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彈幕內容。研究結論表明,用戶對彈幕內容的要求不僅停留在提供娛樂的淺層需求中,還希望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作為在線視頻服務商,應控制低俗視頻內容,嚴格控制低俗彈幕,開啟低俗內容、惡意刷屏舉報機制,授予用戶監管權力,讓用戶參與到彈幕的優化過程中。同時放大彈幕的科普功能,提升彈幕內容的有用性,增強知識性的彈幕內容,通過獎勵機制鼓勵用戶生產高質量的優質彈幕內容。讓彈幕更加具有魅力,在彈幕中實現碎片化學習,從而提升用戶黏性。

2.增加彈幕設置的靈活性

研究發現感知易用性不一致會直接影響用戶的關閉意愿。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提到“在數字化生存的情況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統計學中的一個子集”。[29]充分考慮用戶作為個體的存在,提供“個性化服務”,使彈幕播放更加靈活,通過用戶自行調整彈幕位置、字體大小,能夠防止彈幕遮擋視頻畫面的現象。簡化彈幕的操作,提供修改設置提示,讓新用戶也能很容易地使用彈幕。對彈幕內容進行篩選分類,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顯示不同的彈幕內容,例如“劇透版”彈幕和“無劇透”彈幕,“長知識”彈幕和“陪伴”彈幕等,賦予用戶更大的選擇權,增加彈幕使用的游戲感體驗。通過人性化設置提升用戶體驗,減少用戶關閉彈幕的次數。

3.更加注重彈幕社交、實用功能

彈幕不應是在線視頻的附加功能,而是在線視頻區別于傳統電視內容的重要因素,彈幕賦予了在線視頻社交功能,但由于彈幕的時空破碎,觀眾在不同時間觀看視頻,共同匯聚在以視頻時間為準的彈幕池中,看似有呼應的彈幕內容其實并不連續,只是維持在視頻時間節點中的淺層社交。彈幕的社交功能還有很大的發掘潛力。將彈幕內容標簽化,開放“特別關注”設置,用戶的“特別關注”發布的彈幕可以優先顯示和突出播放。同時對彈幕內容進行分類搜集,用戶提出的問題如果在之前的彈幕庫中有回答,則優先顯示答案。開通彈幕“打賞”功能,用戶可以對自己喜歡的彈幕內容進行打賞,鼓勵用戶發布優質彈幕內容,提高用戶的參與感與沉浸式體驗,培養用戶的彈幕使用意愿,從而實現用戶忠誠度的轉換。

(三)后續研究

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待后續研究加以完善?;谘芯織l件限制,男女性別比例差距較大,樣本不夠多樣化。另外,不同視頻網站的彈幕功能存在差異,本次研究沒有對特定的視頻網站或APP進行分析,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針對不同的視頻網站或APP有針對性地探索觀眾關閉彈幕的影響因素。本研究以期望不一致理論為基礎結合技術接受模型(TAM)構建的用戶關閉意愿的理論模型,綜合其他學者對TAM理論模型的不斷更新改進,設置了感知有用性不一致、感知易用性不一致等變量,模型的變量解釋度為57.8%,并不能覆蓋所有用戶關閉彈幕可能的影響因素,例如用戶交互、感知成本等因素。

猜你喜歡
在線視頻易用性彈幕
政務軟件易用性評測探究
HOLLOW COMFORT
“彈幕”防御大師
網絡網際之在線視頻
一大撥彈幕正在向你襲來……
風云變幻,汰弱留強 談在線視頻的發展現狀
當四大名著遇上彈幕
老年人家電產品易用性設計研究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網站易用性評價調查問卷
2015年Q3中國在線視頻市場規模115.3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