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

2018-10-28 09:15閆志剛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人文素質素質教育課堂教學

閆志剛

摘要:對人文素質的培養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從對人文素質概念和內涵分析開始,著眼素質教育對人文素質教育的新要求,重點闡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意在更好地指導和推進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促進教學。

關鍵詞:人文素質;素質教育;課堂教學

現代社會強調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個性發展,這種以人為本位的人文主義社會發展觀,越來越明顯地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和社會行為模式。因此,為培養新世紀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須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一、人文素質和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理性覺識、理論闡述和實踐規范。它包括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人文知識,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素質教育首先是人文學科的教育。包括語言教育、文學教育、歷史教育、哲學教育、藝術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內容。其第二層面是文化教育,特別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基本傳統、基本理念、基本精神等的教育和民族精神、民族傳統的教育等內容。其第三層面是人類意識教育。包括人類文明基本成果、人類共同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共同的行為規范教育等內容。其第四層面是精神修養的教育。包括精神境界、精神修養、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內容。

二、素質教育對思想品德人文素質教育的新要求

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出了“教學中要有以人為本的思想,使學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素質?!?,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的目標之一。在中學階段,學生的人文素質是指學生關注人類發展的歷史,關注人類在歷史中創造的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轉而由關注歷史到關注現實,關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由關注歷史上的人類到關注當今的人類,由關注歷史中個體價值的實現到關注現實中自我個體的發展;由關注人類全體到關注個體,從而關注個人的發展,關心他人。在這個由歷史到現實、由全體到個體的體驗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由思想、勇于進取、堅持真理、關注他人、忘我獻身的精神品質。作為思想品德教學工作者在教學中無論是在傳授知識還是在能力的培養方面,都必須把人文素質的培養滲透到教學實踐中,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并進一步關注社會,把社會現實作為歷史的自然延伸。進入新世紀,人文素質教育已從一種思想一種觀念形態發展成為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從根本上講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質就是人文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人格養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礎性作用,通過思想品德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思想品德教育所應承擔的最基本的功能。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把知識傳授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人文素質教育功能呢,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把握:

(1)把握好導向。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素質,即堅持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德育為首,解決培養人才的方向和立場問題。教育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主要內容和核心。共產主義理想是中國人民強大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始終不渝地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輝煌勝利。當前,一些中學生雖然對中國社會的歷史有所了解,但缺乏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因此,加強對初中生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2)找準切入點。傳統教學模式中,片面追求知識的傳授,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人文素質教育則倡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立足于學生興趣和需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啟發學生對感悟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在課堂教學中,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整理和豐富,不僅備書本、更備學生。要體現對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并把知識納入人文背景中去。

(3)突出特殊性。思想品德課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都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具有時代特征的“四有”新人。但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更多地體現出的是政治性、階級性、民族性、現實性等,而人文素質教育則是通過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所涉及的文學、歷史、藝術等知識的傳授和熏陶而發揮作用,所體現的是社會性、全民性、共同性、潛在性等。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有益補充,二者相互結合、相得益彰。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注重利用多種形式滲透人文素質教育。例如,結合思想品德課教學舉辦講座、參觀訪問和社會實踐活動等,以拓展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人文素質教育空間。

(4)注重示范性。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不僅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修養,而且具有較強的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意識和藝術。因為教師直接面對的是求知欲、求實性、審美觀和模仿性都較強的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以,教師的言傳身教就更應體現和滲透出強烈的人文關懷、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更應注重人文素質教育的藝術性和示范性。教師要做到:理想崇高、信仰堅定;為人正直、言行一致;百折不撓、堅毅樂觀;勤奮鉆研、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教學有方;紀律嚴明、克己奉公;文明修養、儀表端莊等等。教師若做到了這些,不僅對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對教師本身來說也是一個嚴格要求和學習提高的過程。

人文素質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在不斷的探索中,不斷地發展完善,需要教育工作者們的共同努力,來為初中生們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獻計獻策。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素質教育課堂教學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校園文化對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
高職高專院校養老服務類人才人文素質的缺失及對策
南通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調研分析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