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媒介素養調查研究及提升對策

2018-12-26 12:33杜汶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媒介素養提升高中生

杜汶曉

摘 要:媒介對當代高中生成長的影響日益趨強,高中生媒介素養的提升,已經成為一個迫切而又勢在必行問題。本文試從處于社會轉型期的高中生特點入手,以歷史和聯系的眼光,綜合運用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盡量使得研究是多層次、多維度展開,同時盡量貼近問題實質。探討促進當代高中生媒介素養的重要意義、獨特優勢以及實現途徑。

關鍵詞:媒介;高中生;媒介素養;提升

泛信息時代已隨著社會的發展如滾滾大潮洶涌而來,電視、電腦、手機等成為大眾傳播最廣泛、最主要的形式,成為信息傳播的核心媒介,媒體覆蓋率達到空前水平。這些大眾媒介給人類的思維、社會結構、教育的走向帶來巨大的沖擊和轉變,因此,“媒介素養”就越來越引起很多學者和有識人士的重視。

一、高中生媒介素養現狀

通過調查分析,高中生接觸和使用媒介的過程中,其媒介素養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高中生媒介素養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據統計,約有57.45%的學生媒介素養得分在“中等水平”,等級為“差”的學生占24.38%,只有18.17%的學生媒介素養等級為“優”;二、網絡已成為陪伴高中生打發課余時間的最好“伙伴”,但是大多數高中“媒介素養選擇能力”較差,上網用來娛樂(網游、視頻、小說等)的時間占比大,只有較少的高中生上網是查資料、學習,長此以往勢必會導致高中生對網絡的依賴,影響學業;三、目前近六成多的高中生表示會在晚上睡覺前使用QQ、微信等網絡社交工具,隨著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也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而且這一比例還有可能增大,所以提高他們的媒介自控能力和選擇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四、高中生媒介素養辨別力較差,正面價值接受度較低,這跟其生長的叛逆期有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使他們更傾向于在大眾媒介中尋找平等、自由、理解和安慰。如果任期發展,后果不堪設想。

二、影響高中生媒介素養的因素和提升建議

(一)學校因素和提升建議

1.樹立正確的媒介素養觀念。

隨著大眾傳媒時代的到來,對青少年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己成為每一個現代國家都不可忽略的時代課題,其所關涉的,不僅是一代人的素養,更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未來。隨著大眾媒介不斷地深入人們的生活世界,隨著人們媒體素養培養意識的不斷增強,媒體素養教育也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世界各地。忽視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使青少年媒介素養缺失,面對高速發展的媒介和鋪天蓋地的信息,表現得手足無措,甚至在媒體所提供的虛擬環境中迷失了自我。加強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各級教育部門、學校領導、教師要從培養目標和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升對學校媒介素養教育的意識,把媒介素養教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和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大眾傳媒時代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前提。

2.創設良好的媒介環境。

學校提供良好的媒介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資金許可情況下,高度重視,不斷加大媒介平臺的配備,以確保學生有更多時間,更多機會接觸更為豐富的媒介;另一方面,對于條件不許可的學校,也可以不斷整合資源,努力開展媒介素養提升活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媒介提升氛圍。

3.加強學校的人文素養教育。

人文素養是指一個人成其為人和發展為人才的內在素質和修養。發展人文素養的核心就是“學會做人”——做一個有良知的人,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媒介素養的教育目標是培養人們對傳媒信息的思辨能力,塑造具有良好文化品味的信息社會的公民,傳媒介素養和人文素養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人文素養是媒介素養的基礎,媒介素養體現著一個人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教育教育是媒介素養教育的基礎,如加拿大的媒介素養教育就是結合語言藝術、歷史、科學、音樂等多方面的人文素質教育進行的。因此,進行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首先要重視學生的整體的人文素養,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

(二)家庭因素和提升建議

1.轉變觀念,重視孩子媒介素養教育的培養。

當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五光十色的大眾傳播媒介與信息開始像陽光、空氣、牛奶一樣環繞著孩子們時,當新媒介的融合與普及,使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斷邊緣化。這時家長要轉變觀念,不要單單盯著孩子學習成績,只是注意孩子考試科目的補習,也要注意孩子媒介素養的補習,對于孩子的一些行為不要方法簡單而又粗暴,而要因重視而有所分析和區別對待。

2.父母要做好引導工作。

父母,無論多忙,都要抽出固定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父母的關心對造就了學生開朗、樂觀的性格。對學生媒介素養中媒介的選擇、辨別、判斷能力都有著重要意義。父母要善于挖掘網絡的多種功能,不要片面地當成娛樂工具,最后給孩子一個正向的示范,言傳不如身教,我們自己把網絡用的得心應手,也會讓孩子對網絡的潛力有所認識。

三、結語

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剛興起不久,根據本研究不足,建議以后可以再納入中西比較的視野,在比較中發現不足,更多地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最終尋求一條媒介素養教育的本土化道路,在研究中針對家長和老師對待學生上網不同態度及學校各學科老師關于媒介素養教育看法和應用等方面可以更深入調查、討論和研究,努力探討中學生媒介素養提升的有利途徑。

參考文獻:

[1]呂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國青年媒體素質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21-23.

[2]屠晶靚.從“憤青”到“奮青”——解讀電視民生新聞評論特色的轉變[J].青年記者,2005(6):21-22.

[3]郭慶光.傳播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猜你喜歡
媒介素養提升高中生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新媒體背景下中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與應對
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大學生媒介素養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