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因材施教

2018-12-26 12:33王小艷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關注學生因材施教初中數學

王小艷

摘 要:在初中的數學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思路與方法。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們的差異領悟能力與個人學習素質,還要關注教學教材內容。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因此,教師需要妥善的處理教學、教材與學生的互相關系。故筆者采用了分層遞進的教學原則以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因材施教;關注學生;關注教材;關注問題

一、推進“因材施教”的原則

每屆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思維與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采用“分層次”的方式有助于推進教學,同時這一原則也更加能夠彰顯因材施教教學的優勢所在。在這一原則的教學指導之下,更加能夠有利于實現對學生們的個性化教育、全面教育與素質教育,故而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就是指日可待之事,也能較好地提高我們初中的數學教學效果、提高教師的師資能力水平。另外,“分層遞進”的教學方式其核心就是將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高低差異與差異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現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提升,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我要學”變成“我想學”,從“我想學”變成“我愛學”。進而能夠讓學生們都愛上初中的數學課程,最終達到終身學習的教學目的。

二、“因材施教”的主要教學方向是“弄清關系”

1.妥善處理:教師、學生與教學的關系。

在初中數學的日常教學活動中,通常會包含教師、教材、學生,這三者。在這里面,教師的角色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教務管理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課內外教學的引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等多個角色;而學生,是學習這一環節的主人公;教學將學生與教師聯系在了一起。因此,為實現“因材施教”,首先來說,教師應當理性地對待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針對學生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咱們的數學教師首先要民主、一視同仁;嚴于律己寬容他人;對待學生要仁厚寬愛;親學生親老師才能是教好這門課程的首要概念。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自己的學生當成朋友與合作伙伴。更要當成自己的子女對待。老師對待學生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要像朋友面對朋友的問題一樣,從心底里認可學生的問題并與學生共同探究解決之道,俗話說的話:“教學相長”。當下的中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若要學生事事被動的依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學生并沒有從思想上做到完全接受,這勢必會形成教學障礙,影響教學的進度。因此融洽的處理好這三者關系,是實現有效教學——“因材施教”的重要概念與主要方向。

2.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教材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可以說是唯一的官方學習工具書,同時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也是開啟學生數學智慧大門的一把金鑰匙。然而話雖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學到百分之百的課內知識,因此也不可能完全的掌握課容量。具體來講,具體到每一位學生身上也會因為學生們自身的個人素質不同、學習與探索能力不同而在接受新知識的程度上也存在差異。

具體表現的便是有些學生學習能力極強,學的快記得快,成績自然就高;大部分學生表現的是適應課堂學習,基本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少部分學生因為個體的種種原因跟不上教學進度,這便形成了“學困生”。然而我們說,即使這樣,教師也不可帶有有色眼光來看待這些差異的學生,無論是課堂上,還是日常中,都應當保持平和的心態。對于那些資質稍差的學生,教師們也應當秉持“一視同仁”的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看到他們的進步與提升。

三、“因材施教”的方法探究與措施

1.教材內容與教學模式的相互融合。

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應當依據教學內容來制定與更新。慣用的教學模式為“引導加發現”的模式;以“個人探索”、“分組討論”、“課內解決問題”的分層形式進行;加之使用課內練習、課后練一練、總結相結合的形式;使用計算器等儀器、概念與范例等。針對“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畫函數圖象”以及典型范例的陳述性知識等,采用“講、解、傳、授”的方式較為良好。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課堂的具體進行情況與突發狀況等客觀事實進行相應調整。

例如,早上第一堂課為這一天的第一堂數學課,這時需采用“自學加輔導”的教學模式,以免直接上課導致學生厭學、嗜睡;經過中間的其他課程之后,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起來,接下來的下節數學課可以采用“講、解、傳、授”的方式模式,從而積極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適時按需鞏固教材中的關鍵知識點。

知識的輸入需要一個接受與消化的過程,即知識鞏固階段。這一階段尤為重要,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新知識所做的重要準備。學習與掌握任何新知識都是建立在舊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的,良好的知識基礎與舊有知識儲備能夠有利于學生們接受和掌握新知識。

例如,我們在學習“有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一課時,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整式加減運算等過程中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的運算對上述這些運算影響很大。因此,我們說類似的知識點,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理解了這么簡單,還應適當的重復性練習與提升,從而熟練掌握。為以后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夠逐步提升。

四、結語

總行所述,筆者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這一問題闡述了在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法”來實現“因材施教”的相關問題,并深入探究了如何將這一問題鉆研到深處。良好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教師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而不斷推進“因材施教”的順利進行,最終促進初中數學的教育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王秀利.以學定教,因材施教——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15.

[2]蔡文兵.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淺談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4-15.

[3]黃忠平.談初中數學因材施教教學方法——分層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10-10.

猜你喜歡
關注學生因材施教初中數學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提高西藏農牧區鄉鎮小學漢語文課堂實效性的幾點建議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關注學生生活學習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