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度”

2018-12-27 10:25張劍波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8年18期
關鍵詞:提問數學課堂重要性

張劍波

【摘要】教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是教師常用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是向學生輸出信息的主要途徑,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任務的完成.課堂提問不僅是數學課堂活動的催化劑,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優化課堂提問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學課堂;提問;重要性;存在的問題;把握提問的“度”

一、引言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也是啟迪學生積極思考的驅動力.教師的“問”和學生的“答”總是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科學的提問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激發學生對知識點的思考和理解.在積極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今天,探索課堂提問的藝術,把握課堂提問的“度”,是值得每位教師認真研討的課題.下面筆者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度”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二、課堂提問的背景

(一)課堂提問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尤為重要.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積極思考,努力探索課堂提問的技巧,充分把握問題的廣度、坡度、難易度和真實度.

1.激發學生的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教學應該立足于學生的認知現狀和認知水平,向學生提供一些感興趣的東西,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如:教授圓錐體的時候,師:學生們都吃過甜筒嗎?生:吃過.師:哪位學生能描述它的形狀?生:上面是圓的,下面是尖的.師:哪位同學能把它畫出來?當學生畫得不太像時,老師立即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錐體,切入了主題.

2.讓學生發現不足

對于一些重要概念,一般水平的學生往往以為自己能復述就算懂了,其實不然.概念是反映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針對概念提出一些題意明確的問題,誘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克服盲目的自滿情緒,這樣對提高學習效率、突破教學難點很有用.特別是在學生一般認為理當如此的地方,可提出與常規看法相悖的問題,展開深入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意識,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誘發學生發散思維,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

3.拓展學生的思路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因此,教師要注意在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心理特征,以“提問”來促進他們的思維,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積極參與課堂實踐,鼓勵學生見仁見智發表各種見解.

4.獲得信息反饋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把輸入信息的結果,通過輸出信息返送回來,并對信息再輸入產生影響,起到調節控制作用,這種過程叫反饋.通過教學提問活動,教師和學生可分別從中獲得對各自有益的反饋信息,以作為進一步調整教與學活動的重要參考.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探明學生知識鏈條上的漏洞和產生錯誤的原因,從而針對每個學生和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切實地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答問,從老師那里獲取評價自己學習狀況的反饋信息,在學習中不斷審視自己,改進自己的學習態度、方式等.

(二)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1.教師提問,忽視學生主體性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數學課,教師大多會采用師生、生生等點、塊、面結合的操練方式.從表面上看,似乎全班學生都參與了課堂教學,但教師點對點提問分布是很不均勻的.在一般公開課、展示課上,學習優秀的學生往往會得到更多的“恩惠”,被教師所點名回答問題的次數明顯高于一般學生.而在家常課中出現重兩頭(優生和差生),輕中等生的情況.座位在前幾排或座位靠中間的學生被提問的次數遠高于其他學生.

2.教師提問,過于隨意

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自主參與、自主體驗和自主學習的過程.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問無目的,隨心所欲,備課時問題未精心設計,上課時隨意發問,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開河,不能滿足于為提問而提問,這樣的隨意提問缺乏主次與前后貫通,容易分散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注意力,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課堂中出現“問而不答”和“啟而不發”的現象.還有些教師提問的語言抽象,不切實際等都不利于學生積極思考,也不利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回答問題的樂趣.

3.教師評價,隨意而不客觀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對學生的答案評價不準確也不及時,缺乏啟發誘導,鼓勵性語言的運用也不到位,而且提問后不注意傾聽學生的回答,要么評價過早,打斷學生的思路;要么評價滯后,錯失恰當的評價時機.比如,有的教師連續叫幾位學生回答同一個問題,但只對個別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饋.還有的教師評價語缺乏表揚性和鼓勵性,僅用“不是”“不對”等評語來批評學生,也有些教師頻繁地使用某種評價形式,如“好”“對”等,也有的老師只說缺點不說優點,或者評價含糊叫學生如墜云霧,摸不著頭腦,有的老師過早地給出答案,代替學生思考或干脆不做評價立刻給出第二個問題,這些例子都是不重視課堂反饋和評價不客觀的表現.

三、把握課堂提問的“度”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是教師向學生輸出信息的主要途徑,是溝通教師、教材和學生三者之間的橋梁和媒介.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教師通過提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精彩而有效的提問能使教學有聲有色,能燃起學生的思維之花,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暢所欲言,言而不盡,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但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把握課堂提問的“度”.

(一)問題設計要有“坡度”

教師要根據不同目標設計相應問題,安排好提問順序,所提問題應該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每次提問都應有助于啟發學生思維,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對舊知識的回顧,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筆者認為,教師設計問題應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提問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突破難點.如:在教“三角形內角和”時,教師讓學生拿出一副三角板,并要求他們分別量出每塊三角板三個角的度數30度、60度、90度和45度、45度、90度,再讓學生把每塊三角板三個角的度數加起來,都是180度,師:這是兩個特殊的三角形,它們的三個內角和都是180度,現在我和你們每人都畫一個任意三角形,它的三個內角和還是180度嗎?學生仍然會去量每個角的度數,但每個學生量的度數都不同,也得不到準確數,他們把三個角的度數加起來結果都不相同,這時老師演示:把三個角剪下來拼在一起,生:拼成了一個平角是180度.這樣由淺入深、引人入勝的提問,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與三角形的大小、形狀無關.

(二)問題難易要有“適度”

一般來講,教學過程是設疑、解惑的過程,最終使學生實現知識和能力的提高.教師設計課堂提問要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過小、過淺、過易的問題,沒有提問的價值.因為學生不假思索即能對答如流,造成表面“積極”與“熱鬧”.雖說參與了,但思維實際上仍停留在低級、單一的水平上,并沒有得到積極的啟發,但是過大、過深、過難的問題,又容易造成有問無答的尷尬局面,并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課堂提問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讓學生唾手可得,應該讓學生跳一跳,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后獲得正確的答案.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勞動取得成果才會感到由衷的喜悅,同時也才會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應該深鉆教材,研究學情,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找準誘發他們思維的興趣點來精心設問、發問.

(三)設計問題要有“廣度”

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一般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樂,思維都得到發展.因此,在設置問題時既要考慮到難度和跨度,同時還應注意到大多數學生的認識水平,所設的問題應能讓大部分學生經過思考可以回答得出,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問題的坡度來增加問題的廣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中各取所需.難度層層加大,可面向由低到高的不同層次學生.此外,教師在課堂上的每一個動作都要面向全體學生.每一個教學活動要使全體學生參加,提問也應如此.每個問題應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給予思考時間后再點目標學生回答.教師的提問只有引起了全體學生的思考,這便是成功的提問.

(四)回答問題要有“真實度”

“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一堂課中教師一個巧妙的提問,常??梢砸幌铝舜蜷_學生思想的閘門,使他們思潮翻滾,奔騰向前,有所發現和領悟,收到“點擊關鍵,一問傳神”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教學的需要出發,恰到好處地進行課堂提問,從而避免出現“假提問”的尷尬場面.

(五)評價反饋要有“適度”

課堂提問要積極評價.課堂提問能鼓勵和督促學生對課程進行及時的消化、認真的復習.在整個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回答做出恰當的評價,有所反饋,切勿對學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或草草了事.學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回答究竟是值得稱贊還是有待改進,甚至應當糾正.教師應該將該回答的真實感受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溫暖地感受到老師在傾聽自己的回答,師生共同融入課堂教學的情景中.教師也應該十分關注學生回答出問題后的成就感.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應當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盡量少指責、少批評.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獲得學習數學成功的體驗.但也要防止不顧學生答案的正確程度而千篇一律的濫用表揚性評價語,應該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客觀的真實評價,在不損傷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甚至可以提出不足或改進意見,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有權威性.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應聽他說完,再給予評價.或許他們的錯誤很有價值,很具有代表性,尤其對基礎差的學生要挖掘積極因素,給予肯定,逐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找回自信,走向成功,學生也可以從教師贊許的目光中得到鼓舞,在愉悅的神情中得到激勵,從而增強了表達的信心.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要明確目的、精心設計、講究藝術、合理安排、抓住那些關鍵點設疑,切忌問題的提出平平淡淡,老話重談.對于學生的回答評價也要恰到好處,鼓勵學生自評互評,在評價過程中要公正、熱情,恰如其分,教師適時給予點撥升華,時刻把握一個“度”字,盡量做到有效提問,取得最佳課堂效果,促進數學課堂教學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猜你喜歡
提問數學課堂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幼兒教育中閱讀的重要性
初中化學課堂個性化有效提問策略
談談提問在高一年級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