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現狀分析

2019-01-06 03:39楊玲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滲透方法道德教育教學策略

摘? ?要:當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提出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改革方向,各學科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科特點滲透道德教育。由于小學語文學科特點,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具有較大空間,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德育,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發展。文章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不足,并就如何更進一步強化德育展開探討,提出了挖掘教材德育元素,提高教師對德育的重視,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家校合作促進德育等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道德教育;教學策略;滲透方法

作者簡介:楊玲,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世紀新都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安徽? 合肥 238000)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035-02

小學是道德教育的起步階段,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具有重要作用。將道德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可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道德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尋找道德教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契合點,促進二者的融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加強德育滲透,切實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不足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項重點工作,應融入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的特點,與其他學科如歷史、思想品德等存在密切聯系,這使其成為開展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能夠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師加以改進。

1. 未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小學語文教材包含了較多與道德教育相關的內容,需要教師深入挖掘并加以利用。然而,部分教師將教學重心完全放在了語文知識的講解上,沒有充分挖掘并利用課文蘊含的德育元素,使得道德教育資源被浪費,語文的道德教育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

2. 教師道德教育意識不強。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過于追求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道德教育意識薄弱。在他們的認知中,道德教育應由思想品德教師負責,與語文教師無關。這種將德育與語文教學粗暴剝離的教育心態和教育理念,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3. 信息技術應用程度較低。小學生的自律能力尚待提高,學習意識較弱、學習能力不強,如果教師沿用講授式教學法,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也會削弱道德教育的效果。道德教育作用于學生的精神層面,只有學生真正接受了德育滲透,才能促進其全面發展。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輔助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有利于直觀化地呈現知識,然而部分教師忽略了信息技術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學生接受程度較低。

4. 家校合作缺失。在小學階段,家庭教育對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具有關鍵性作用,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很難達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部分語文教師將教育范圍局限于學校,忽略了與家庭之間的合作。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存在家校合作渠道不暢、合作方法單一、學校合作意識不強、學生家長教育理念滯后等問題。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方法

1.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較為豐富,包含很多道德教育元素,非常有利于向學生滲透道德教育。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道德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達到道德教育效果。例如,在《升國旗》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粘貼五星紅旗的圖片,為學生講解五星紅旗的意義、內涵等相關內容,讓學生理解五星紅旗的紅色代表革命烈士的鮮血,大星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星代表團結在黨周圍的人民。教師可以拿起一條紅領巾告訴學生,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使學生每次佩戴時都能心存敬意。從課文內容出發,將道德教育融入教學中,不僅可使學生了解更多關于五星紅旗和升國旗儀式的知識,還能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教師還可要求學生畫一面五星紅旗,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深化理解。

2. 提升語文教師的道德教育水平。小學語文教學的道德教育功能是否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與教師自身的道德教育水平密切相關。在小學階段,教師對語文知識的講解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主要渠道,教師的教學態度、言行習慣、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影響。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應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道德教育水平,樹立正確的道德教育理念,以自身的榜樣作用促進學生提升道德素養。例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與道德素養相關的優質圖書作為課外閱讀推薦書目,要求學生補充閱讀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教師也要精心制訂道德教育計劃,合理設計教學方案,保障道德教育的順利展開。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觀念能逐步得到優化,并能主動、積極地參與道德教育工作。

3.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德育中的優勢。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可根據這一特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德育教學的展開。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文字形式的內容轉化成更加直觀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道德教育質量的提升,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的教學為例,由于課文講述的故事背景距離現代小學生較為久遠,學生難以理解故事的背景,這時教師可播放一段紀錄片,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使學生認識到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珍惜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并能將這種感悟在生活中予以踐行。又如,在《特殊的葬禮》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大瀑布不同時期的對比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借此可向學生滲透生態文明理念,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并促使他們在生活中盡自己所能保護環境。

4. 拓寬家校合作路徑。家校合力能夠增強道德教育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家長群組,在群組里與家長進行交流,跟蹤學生的學習、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情況,為家校合作搭建平臺。例如,在教學《母親的恩情》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布置特定的學習任務,如要求學生回到家中為母親洗一次腳、做一次家務、沏一杯茶等,然后讓家長在群組中反饋照片。這樣的活動對學生而言是一次鍛煉和思想的升華,培養了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且必要,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分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研讀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元素,提升自我道德修養,轉變德育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拓展家校合作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徑,優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臣.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

[2] 胡廣生.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入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

[3] 王德娟.論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0).

[4] 豐麗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探析[J].現代教育,2018,(9).

責任編輯 錢 娜

猜你喜歡
滲透方法道德教育教學策略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以“道德教育”為主線的學校德育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德性培養:道德教育的應然選擇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以形思數,以數想形
初中歷史岳麓版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滲透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