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實施方法

2019-01-06 03:39朱登峰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主題閱讀閱讀能力初中語文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前新課改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主題閱讀形式,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增強閱讀教學效果。主題閱讀指圍繞特定主題展開閱讀,突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的主題材料整合能力與指導能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培養其語文閱讀思維能力。文章在闡述主題閱讀基本內涵的基礎上,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從閱讀主題及材料的篩選、指導方法的確定、評價方式的變革和閱讀方法的強化指導等方面切入,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法,希望能夠為優化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題閱讀;閱讀教學;閱讀能力;核心培養

作者簡介:朱登峰,甘肅省鎮原縣廟渠初級中學教務副主任,研究方向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甘肅? 慶陽? 745000)

中圖分類號:G6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115-02

主題閱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主題閱讀,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運用主題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此外,主題閱讀教學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閱讀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精心確定閱讀主題、選擇閱讀材料,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確保主題閱讀教學模式真正發揮其效用,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助力。

一、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主題閱讀是一種針對同一或相似主題,在一定的時間內閱讀大量相關材料的閱讀方法。主題閱讀將同一主題下的多篇材料匯集起來,閱讀方向明確,且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極大地豐富了閱讀內容,避免了零散閱讀造成的知識遺忘和思考不透徹等問題,學生的閱讀在明確的方向和范圍的指導下,避免了閱讀的盲目性,提高了閱讀效率。將主題閱讀運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根據閱讀群體的特點設計個性化閱讀方案,為學生明確閱讀主題和閱讀材料范圍,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鍛煉的機會。主題閱讀因其系統性和內容的集中性,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主題閱讀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筆者認為,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從以下方面切入,確保主題閱讀教學質量。

1. 研讀教材,明確目標及主題范圍。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需要遵循以文本為主的原則。教師應提前研讀教材,依托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閱讀主題和閱讀材料,引導學生認真閱讀主題文章,掌握閱讀材料的基本內涵和字里行間的意蘊,開展深度挖掘,保證學生的閱讀實效。需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時間十分有限,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中進行高效的基礎知識傳授,就要對主題閱讀材料進行科學整合,立足教學目標,滿足學生閱讀需求。為充分發揮主題閱讀效用,教師還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分析主題、搜集素材,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明確主題閱讀教學目標。應以“最近發展區”為理論基礎,為學生設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初中生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均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感性思維仍處于主導地位,理性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的鍛煉與培養。據此,教師要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設定合理的理性思維培養目標,強化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其次,緊扣教材,明確主題、篩選閱讀材料。開展初中語文主題閱讀要緊扣教材,在以教材為基準的前提下有所拓展,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確保閱讀教學效果。最后,在“大語文”觀指導下,制訂較為系統完善的單元教學目標。[1]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主題閱讀,旨在培養學生形成系統、整體的閱讀學習習慣,在系列集中閱讀的過程中拓展學生閱讀視野、積累閱讀素材,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2. 閱讀文本,確定教學方法。一是指導學生綜合閱讀文本,深入思考。教師要對文本進行有效解讀,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幫助學生在主題閱讀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確保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有效對話。二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文本。如介紹文章寫作背景和寫作特點等,輔助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在主題閱讀中,大量的閱讀材料選自經典名著,教師要主動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閱讀輔助材料,若學生有深入閱讀原著的意愿,要予以鼓勵和支持,強化閱讀鑒賞的指導,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和閱讀鑒賞能力。三是進行閱讀拓展,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教師在備課之初可搜集與主題相關文章的學術評論,匯集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寫的文學評論,為學生提供思維發散的機會。學生可以在多樣化的評論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體會展開個性化思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例如,魯迅及其作品研究可謂卷帙浩繁,教師可圍繞閱讀主題和閱讀材料,收集整理相關的研究論點,或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一些魯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文章,為學生的深入思考與探究提供參考。[2]

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生要能夠運用自己的價值觀對事物進行正確判斷。教師要在主題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如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等。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可將主題閱讀材料分為以下類型:①歷史經典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大量涉及民族情感、愛國之情和故鄉之情等內容,這些都是非常優質的閱讀材料,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②社會熱點類。如人際關系、政治熱點、社會事件等相關內容。③道德品質培養類。如誠實、守信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3. 優化評價反饋,開展實踐活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主題閱讀時,教師要注意閱讀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作為閱讀導入,如在教學《月亮上的足跡》一課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從對月球的想象出發,切入文本,與文本形成情感聯結。在完成閱讀后,要優化評價反饋,要求學生把想象的內容描述出來,并進行有效評價。此外,還要根據閱讀教學安排,適時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如《蟬》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搜集整理蟬從生長到死亡全過程的影像資料,或帶領學生實地觀察蟬在某一生長階段的情況,讓學生較為直觀地獲得生活體驗,加深對文章意蘊的理解。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時,要從教材內容出發,明確閱讀主題、精選閱讀材料、強化閱讀方法指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促進其閱讀理解能力與人文素養的提升。在今后的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研讀教材,設置明確的主題閱讀目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主題閱讀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題閱讀的效用,促使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姣姣.由《傅雷家書》走進“家書文化”——基于語文開放性資源開發與運用的主題閱讀教學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8,(8):78-80.

[2] 齊秀娟,周蘭鳳.深入生活實踐,激發語文學習興趣——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8,(33):345-346.

責任編輯 楊 淼

猜你喜歡
主題閱讀閱讀能力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多元互動,開展主題閱讀
初中英語教師開展主題閱讀的實踐分析
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探究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