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的指導策略探析

2019-01-06 03:39范文蘭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情境式教學混齡戶外體育活動

摘? ?要: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社會性成長、身心成長和智力成長,通過明確構建原則、加大活動器材投入、制訂科學育人目標和加大教師業務培訓等手段,構建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情境式教學策略,解決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存在的活動器材投放單一、拓展技能受限、情境模式簡單等問題,充分發揮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情境式教學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情境式教學;戶外體育活動;幼兒園;混齡

作者簡介:范文蘭,福建省松溪縣實驗幼兒園教務主任,研究方向為幼兒體育游戲。(福建? 南平? 353000)

中圖分類號:G613.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129-02

開展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是將年齡相差一歲以上、認知水平不同的幼兒混合在一起進行戶外體育活動。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集運動性、游戲性和教育性為一體,是促使幼兒鍛煉身體、提升幼兒運動協調能力、加快幼兒成長的重要抓手和基本手段。幼兒園教 師可設置動作簡單、操作方便、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促使幼兒在“玩中學、運動中學”。

一、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1. 活動器材投放單一。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一般在室外體育場地進行,受總體場地面積、人均場地面積所限,體育活動器材的投放數量偏少、種類單一,尤其缺少大型的綜合性器械。這導致在開展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時,幼兒可選用器材和可選擇參與的體育游戲偏少,一些幼兒在選擇活動器材時會出現爭搶現象,影響了戶外體育活動的正常秩序和混齡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2. 拓展技能受限?;顒悠鞑耐斗艈我?,導致不同年齡層次幼兒的技能拓展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影響了幼兒拓展攀爬、跑跳、平衡與協調能力,同時削弱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熱情。

3. 教學情境模式簡單。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心理發展水平不同,探索欲望和游戲興趣也有差異,因此,在戶外體育活動情境設置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心理發展需求。但目前部分教師在創設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情境時,未能全面考慮各年齡層次幼兒的心理需求和生長發育需求,導致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的育人效果不佳。

4. 教師未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在組織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時,大多教師采取“示范→投放→活動”的模式,缺乏全程觀察和引導。個別教師不重視活動情境的構建,沒有全面認識到玩與學的促進作用,難以快速適應小跨齡、大跨齡、固定班級和臨時班級的授課環境。

二、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的指導策略

1. 加大支持性材料投放力度,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開展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前,教師要根據戶外場地的面積和位置特點,科學合理地劃定體育活動區域,如固定器材活動區域、移動器材活動區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場地的平面空間和立體空間。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所用器材多為集成型活動器材、組合型器材或套裝器材,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心理接納程度與器材的安全操作的可靠性。幼兒園應選用或制備功能多樣的活動器材,提高器材設備使用率,增強育人效果,如可準備高低、寬窄不同的平衡木,不同型號的球類器材等輔助材料,滿足幼兒活動需要,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得到發展;不能隨意選擇結構簡單、功能單一、無安全保障的器材設備。

例如,在投放“鉆爬”器材時,要考慮小齡幼兒和大齡幼兒在運動技能、運動心理方面的差異,選擇“山洞”、米籮、毛毛蟲鉆洞、板凳等滿足小齡幼兒的活動需要;選擇攀爬類木梯、網梯等滿足大齡幼兒的活動需要。再如,在投放“曲徑通幽”游戲器材時,可為小齡幼兒設置平衡木和小輪胎路,為大齡幼兒設置大輪胎路和梅花樁搖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體育活動需要。

2. 制訂科學合理的育人目標,培養幼兒體育活動能力??茖W合理的育人目標是開展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的重要依據,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明確育人目標,根據目標選用各年齡段幼兒適用器材,可按照小班、中班、大班的劃分,明確幼兒能力培養的階段性目標。如小班階段重點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基礎運動能力,中班階段重點培養幼兒溝通、交流和協作能力,大班階段重點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達能力。要確保育人目標科學、連貫,以利于體育活動實施過程中混齡幼兒相互幫助。

例如,在制訂“輪胎游戲”育人目標時,針對小齡幼兒的運動特點,教師應重點培養其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可組織開展定點攀爬和跨越游戲;根據大齡幼兒的運動基礎,可重點培養其眼手腳協調能力和跑跳能力,如設置滾輪胎往返跑游戲,鍛煉其眼手腳的協調能力,促進跑跳能力的提升。

3. 創設生動的體育活動情境,深化幼兒體育活動感悟?!扒榫场敝械摹扒椤敝傅氖菍W習者的情緒、情感與體驗,“境”指的是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能置身其中的場景。在創設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情境時,教師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幼兒的情感需求、心理需求和生長發育需求,既要促進大齡幼兒的全面發展,又要改進小齡幼兒的群體不足。構建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情境需充分發揮場地和器材的育人功能和潛力,形成生動、活潑、愉快、民主、協調的教學氛圍,形成樂學、愛學、會學的學風,促進幼兒協調發展。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混齡跨度的大小和混齡體育活動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混齡組合方式和活動情境構建方式?;顒臃桨笐獫M足固定班級、臨時性班級和不同跨度混齡的實際需求。

以投擲游戲為例,在進行單手投擲沙包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投擲若干次后會出現參與興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此時教師可以組織混齡幼兒共同參與“正義游戲”,構建“大戰惡魔”的游戲情境,設置若干目標物為“惡魔”,大齡幼兒帶動小齡幼兒共同投擲沙包“擊退惡魔”;教師在活動期間發布“攻擊指令”,指定“攻擊”對象,調動混齡幼兒的參與熱情,實現“玩中學、運動中學”,寓教于樂。又如,“拯救森林”情境式混齡戶外體育活動以幼兒喜愛的動畫片《熊出沒》為背景,能夠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投放了高低、寬窄不一的平衡木、木馬、大型碳化積木、各種球類等體育材料,提高幼兒的跑、跳、爬、拋等體育運動能力。在游戲中由教師扮演砍伐樹木的“光頭強”,增加體育活動難度。該活動要求幼兒團結協作,最終逮住“光頭強”,保護森林。這一游戲可提升混齡幼兒之間的默契度,培養幼兒互相關愛、互相照顧的品質,增強幼兒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進而實現幼兒園情境式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的育人功能: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運動能力、健全幼兒人格。

在組織開展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除了需要完成活動的策劃、組織工作外,還要在活動實施中全程注重觀察、適時指導,借助多種提問方式啟發幼兒思考;通過表揚和鼓勵,營造和諧的師生和同伴關系;通過親身演示、直接參與等形式進行指導,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和參與熱情。在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是主體、幼兒是核心,活動是媒介、硬件是環境,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科學運用各方資源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娟.情景游戲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實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4).

[2] 陳露雅.論幼兒園混齡體育活動及其管理[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3] 趙嶺.創設教學情景:提升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重要策略[J].幼兒教育,2008,(19).

責任編輯 彭思敏

猜你喜歡
情境式教學混齡戶外體育活動
幼兒園戶外混齡游戲的開展
淺談混齡教育
關于語文創新教學方法的研究
試論如何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現狀研究
淺論幼兒計算和幼兒體育教學
巧借戶外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研究
幼兒園戶外區域混齡體育活動實施策略的實踐研究
茶藝課程中情境式教學方法探究
如何利用“混齡角色游戲”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