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工院校學生特點概述及應對措施分析

2019-02-03 09:37孟嘉宇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心理健康

摘要:從職業教育現狀入手,通過研究技工院校學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特征,結合技工院校中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模式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如相關人員要堅持安全管理與心理健康教育并重、注重培養技能型人才、將階段性考核滲透到日常教學中,以供相關研究參考。

關鍵詞:技工院校 學生管理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142-02

當前,站在技工院校學生的角度來看,在學校生活中被灌輸最多的基本是學生手冊中的各項學生管理條例,相關教師注重學生的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卻忽視了教育的初衷。本文通過分析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就未來技工教育中教學與管理發展方向提出思路。

一、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技工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中提出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然而,在中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同時,更需認真審視和分析前進途中出現的問題。

二、技工院校學生特點

1.生源以初中畢業生為主,高中起點學生較少

以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為例,每年招收到的初中起點學生遠多于高中起點學生。初中起點學生年齡小,入校時很多未滿16歲,獨立生活能力差,心理不夠成熟。未成年學生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很多事情須有監護人的監護,故要對其加大管理力度。高中生在招收時相對困難,大多數參加高考過后的學生會選擇本科或者大專就讀,愿意讀技工院校的少之又少。高中起點學生相對成熟,管理力度和空間可由班主任自行掌握,但若初起點和高起點學生用同樣的制度管理會矛盾重重,因此,不同層次學生按不同模式進行分層管理更為科學。

2.學生綜合水平有待提升,奮斗目標不明確

技工院校學生目前以初中畢業生為主,由于學習上基礎知識薄弱,聽不懂課堂上教師教授的內容。這種現狀直接導致了學生接受課堂知識較為困難,如何保證課堂學習效率成為技工學校的一個難題。在生活習慣和個人行為上,部分學生將之前的不良習慣帶進校門,如抽煙、怠惰、不服從管理等,在學生中相互傳播、造成群體危害。心態上,部分家長抱著“讓孩子在學校多關幾年,學不到知識無所謂”的態度,有些學生的想法是“在學?;煲惶焖阋惶臁?,沒有目標。部分學生屬于網癮青年,沉溺在虛擬世界無法自拔。上述問題是技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并且只是諸多問題中的一小部分。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是他們的共性。初中生最直接的目標是考上重點高中,高中生最大的理想是上大學。而技工院校學生的目標呢?理論上,他們的生活目標至少應該是完成學業,畢業后有個好的出路。但事實上,他們很多人往往沒有為一定的目標去奮斗,無所事事,虛度時間。沒有人生追求,導致學生不學習、行為不上進、態度不積極。究其根源,他們心中沒有航向的原因仍然與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關聯,家長沒有對其成長嚴格把關,提出高要求;學生自制力差,同時接觸的人群多為同類型的學生,沒有學習和效仿的榜樣,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埋下隱患。

3.部分學生家庭教育缺失,身心發展受到影響

家庭教育缺失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家庭完整,但因父母工作忙或其他原因,造成對孩子的教育缺失;二是家庭不完整,家長未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經了解,發現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成長在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還有些孩子在父母離異后隨爺爺奶奶生活或者獨自生活。經過訪談式的調查,技工院校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現象較為嚴重。例如甲同學,男,15歲。9歲左右父母離異,爸媽各自建立家庭,該學生獨自居住,由爺爺奶奶照料,父親定時給其生活費。該生在班級中完全無視學校的規定和老師的教育,染發、抽煙、夜不歸宿是表象,本質上是對自己的自暴自棄、輕視自己,他認為“連父母都不管我,我就應該這樣破罐子破摔”。學生本人曾這樣寫道:“我這樣的家庭就該創造出我這樣的爛人?!边@些足以說明,家庭的破碎、父母的拋棄直接導致孩子的身心成長受到嚴重影響,不僅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且在被拋棄的經歷中逐漸形成了自輕自賤的心理,很難改變。這樣的家庭和學生在技工院校屢見不鮮,很大一部分家庭不僅沒有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啟蒙和教育環境,反而給其成長帶來負面影響,這是家庭教育中值得深思的問題。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受教育環境,父母是其第一任也是終生的教師,孩子在幼年和童年的成長經歷直接影響其人格的塑造。

三、技工院校學生管理思路與應對措施

1.安全管理與心理健康教育并重,培養學生樹立信心

在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保障的基礎上,高度重視學生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時刻把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使以人為本的觀念深入教育工作中[1]。針對學生自信心不強的特點,多鼓勵、多鍛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我展示的平臺。諸如文藝表演、技能競賽、學生組織等都是學生培養自信心的平臺。在班主任工作中,尤其注重滲透正確的價值導向,傳播正能量,幫助學生找到奮斗的目標。

2.學生活動重質量,培養技能型人才

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等校園活動項目繁多,但過多的文體活動會令學生輕主業、重副業。同時,由于師生精力有限,太過頻繁的學生活動會降低其質量,不能達到提升學生素質的根本意義。社團方面,娛樂性社團多于技能型社團??刂茢盗?、提升質量,發展優質社團,讓其真正為學生服務,培養人才。在此方面,可以多發展技能類型的社團,利于對接各類技能競賽的社團或興趣小組。在日常訓練中,既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水平,又為競賽輸送種子選手。

3.將階段性考核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由于學生自身原因和學??陀^條件,普遍存在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情況。而真正能夠對學生有制約效果的學習考核辦法卻少之又少。唯一的考核機會是期末考試,學生也可以較為輕松地過關。沒有學習壓力和學習目標,使得其更加不重視學習。那么,如何調動起技工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技工教育中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其一,靈活掌握授課內容和時間分配,將課程核心知識傳授給學生后,多設置學生可以深度參與的動手和訓練環節[2]。其二,設置模塊化考核項目,把期末考試內容按章節或項目分配到階段考核中,這樣可避免學生一學期不重視學習,而期末考試臨時抱佛腳的問題。其三,專業教師針對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解能力不強等問題,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探索嘗試各種授課形式,將教學內容以簡單易理解的方式傳授于學生,方可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結語

嚴格的紀律是教學保障的盾牌,學習是學生的根本,教學是辦學的主旨。針對技工院校學生實際情況,學校不得不采用規訓式的教育方式。然而在嚴格的紀律與繁多的教條面前,仍然有一部分學生不服從管理,紀律章程對他們而言像一紙空文。但若教育僅僅停留在工具性地管束學生和教授其技能的狀態,那只能是一種囚禁或者技能的訓練,而沒有體現出教育更深刻的含義。教育需要的是樹立旗幟,點撥方向,而非僅僅是揮動鞭子。針對技工院校學生文化底子薄、思想導向存在問題的這些情況,最應該做的是喚醒學生的自我成長意識和發展意識。但這種喚醒,不是依靠規定制度讓他們遵守,而是教育者用尊重、耐心和真誠去帶動、影響他們的靈魂,令學生從本質上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指引他們對未來進行理性的思考。

參考文獻:

[1]劉恩來.技工院校高職學生管理策略探索[J].南方農機,2019(16):118.

[2]任海波.制度化與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職學生管理機制[J].中外企業家,2019(19):176-177.

責任編輯:景辰

[作者簡介]孟嘉宇,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助理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專業教學。

猜你喜歡
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淺析“四進”制度對班級管理的意義
關于技工院校學生德育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與研究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網絡化問題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方法的思考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