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時計劃的基本要素分析

2019-02-17 10:40黃慶劉慶
中國學校體育 2019年11期
關鍵詞:要素體育教師課程標準

黃慶 劉慶

課時計劃是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體能、運動能力以及教學內容和場地器材等因素設計的上課方案,同時,課時計劃是具有傳播性的、嚴謹性的,規范的課時計劃能夠正確地引導青年教師的成長。因此,科學地、合理地進行課時計劃的編寫是十分有必要的。隨著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的積累,課時計劃也可以由簡到繁?,F階段在編寫體育課時計劃時,不同的教師有著相同與不同的設計風格及要素,促使課時計劃的編寫呈現出了多樣性。所以,體育教師在編寫課時計劃時要考慮諸多因素。如,教學內容的連續性、教學目標的實效性、教學方法的科學性、教學步驟的可操作性、教學效果的實效性等。同時還要考慮到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體育課的教學更加流暢,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在新課程改革下,編寫課時計劃時,不但要結合教材內容,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鍛煉水平,要求教師創造性地進行課時計劃的設計,最終能夠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術、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一、課時計劃的格式分析

課時計劃作為上課的執行方案,教師作為課時計劃的設計者,課時計劃可以用表格形式或者非表格形式呈現。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格式呈現,課時計劃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內容,都是組成課時計劃的基本要素,也是課時計劃實施或教學策略設計與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教什么、怎樣教與學的核心內容。下面選取了2名一線教師的“同課異構”(市級體育優質課)教案格式(表1、表2)進行對比,也可以看出不同的一線教師教案格式也不固定,有一定的區別,但也有相似之處。

從表1和表2對比來看,2名一線教師編寫課時計劃的格式是不相同的。從表3來看,教師A是按教學過程的順序格式書寫的,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學步驟”要素為主要表現形式,而教師B采用將教學步驟拆分成具體的教學部分進行教授,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為表現形式。同時也可以看出,2份教學設計中由很多要素組成,如,相同的要素有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也有可以靈活設計的班級、時間、課次、場地等要素。

二、教學內容的設置

教學內容的合理設定也是教學設計的主體路線,根據字面理解“教學內容”要素是指依照《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7年版)》]、教學進度以及教材內容的安排,突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編寫“教學內容”要素時則應該體現出適應性和多樣性特征。在進行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清楚地圍繞某一個主題,通過不斷變換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適應性和趣味性,進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體育教師在制訂課時計劃時應清楚課程的主題是什么,并根據體育課程教學的主題確定教學內容的布置和安排。以下是教師A和教師B健美操教案中大眾健美操三套二級(水平五)教學第1次課教學內容的設定對比(“同課異構”),體現出了不同一線教師相同主題、不同教學內容的設定(見表4)。

從表4教學內容的設定中來看,2名教師的內容設置與《課程標準(2017年版)》理念基本相符,因為是“同課異構”,學情和教學進度基本相同。在表4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教師A的教學內容中除了設定了規定的教學內容,還設計了與主教材相符的節奏體語,先進行主教材的教學,然后將主教材的教學效果運用至衍生教材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而教師B先練習了基本步伐,提高學生對基本步伐的熟練程度,再進行主教材的教授,以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完成本課的教學內容??梢钥闯霾煌處熆筛鶕陨淼慕虒W能力及經驗設計教學內容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的編寫分析

編寫教學目標時主要依據《課程標準(2017年版)》、學期計劃、單元計劃等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清楚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規定的學業要求目標等,同時還要清楚多種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及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通過教學手段、方法等將教學內容教授給學生后所要達到預期的學習結果。教師A和教師B教案中根據《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制訂的健美操教學目標以及《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規定的健美操具體的學業水平要求進行了對比,比較2名教師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表5)。

從教學目標的制訂來看,2名教師制訂的目標與《課程標準(2017年版)》是相符的。教師A的教學目標根據其教學內容制訂得較為詳細,如,讓學生學習本課后能夠熟練動作的同時記住動作名稱并能書寫下來,同時還讓學生領做進行展示;對拓展教材也提出了相對應的目標,對教材內容中動作的質量提出了較高的目標。教師B對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多的是針對動作的普及性及完成度和連續性,對動作的具體要求較少。所以,根據教師自己所設定的教學內容難易程度,提出的教學目標不同,難易程度也就不同。

四、教學結構的要素分析

體育課的教學結構一般可分為3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準備部分主要是由課前常規與準備活動構成,根據課的內容帶領學生進行熱身活動,提高學生的肌肉靈活性,降低運動損傷,為正式的教學內容做好準備。如,在水平五健美操教學中,各環節不同教師的設計也是不同的,教師A以“學習基本內容”和“學習拓展內容構成”為主,教師B以“基本部分”呈現。本環節是課程教學的主要環節,主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教授給學生,進而實現課時計劃的目標。在結束部分,教師A以“課課練”和“結束部分”作為結束。教師B以“結束部分”呈現。本環節主要是以放松活動和素質練習為主,可以通過學生的主動放松,使高強度的運動負荷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無論是教師A還是教師B都將教學結構設計得比較有層次,每個部分都體現出了鮮明的特點和功能。3個部分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了體育教學過程,實現了體育教學的功能。

五、基本部分中教學過程要素的編寫分析

基本部分中的教學過程是課時計劃的主要執行環節,反映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2個方面。

教師的“教”是教師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教。如,講解、示范、觀察、語言提示、糾錯等各項活動,都體現了教師的“教”。在要素設計時,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場地器材等各個因素制訂。

學生的“學”是學生根據教師對教學內容所設計的練習方法進行學練的過程。如,觀察、模仿、練習、討論、展示等,合理地設計學生的“學”,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了解一節體育課怎么教、怎么學,就是了解一節課的基本部分的教學過程,有的教師在這一部分用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表述,有的教師也用其他形式表述,如,教學步驟等。無論如何設計都應體現出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此外,還應注意的是每一個教學內容或者每一個練習內容都要有對應的練習時間、練習強度。這些要素的完整性也代表著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體育教師在制訂和設計課時計劃執行要素時,要了解教學內容的具體教學目標,同時還要明確達成課程目標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僅要考慮到教學的方法、手段是否與學生的學習階段、身心狀況相適應,同時還應該將課時計劃編寫為詳細可操作的內容,并且能夠量化便于監督和監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六、小結

綜合分析來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與學的活動這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如,課時計劃若是缺少了教學內容,本節課就會失去了主題,也無法確定教學目標及效果;若缺少了教學目標,就會讓教學內容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教師也無法逐層落實教學內容;班級、人數、課次、場地器材等因素是可隨機調整的,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條件可靈活設計。

課時計劃是一節體育課程實施的重要部分,體育教師對課時計劃的設計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的講解、示范、巡回指導、糾錯等,直接體現了體育課是否以“以學生為主體”“健康第一”的現行課程標準為教學理念。在設計課時計劃時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連續性、教學目標的實效性、教學方法的科學性、教學步驟的可操作性等,以及教學經驗、教學水平、教齡都是影響教師書寫課時計劃的基本要求要素。所以,課時計劃的科學性、準確性、規范性、實效性及合理性應結合體育課現有的教學條件,如,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學設備與器材情況、教學場地的大小等,根據自身實際條件設計教案是完成學校體育教學及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猜你喜歡
要素體育教師課程標準
廣州市教育局邀請專家深入解讀《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
安徽省合肥市中職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現狀調查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配置結構與優化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質量缺口與配強提升
關于開辟版塊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怎樣教更有效
2015年8月債券發行要素一覽表
2015年6月債券發行要素一覽表
“體育教師壓力大”折射了什么
《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中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