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直觀想象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9-03-31 09:26周國標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摘 要:所謂直觀想象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的重點內容。從某種程度上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直接影響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诖?,本文從“立足生活、利用媒體、借助情境、基于習題”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如何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直觀想象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55-02

引 言

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較小,其各方面能力發展尚未成熟,直觀想象能力正處于萌芽時期,具有極強的可塑造性,只要加以細心指導,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從數學學科性質來看,其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切實注重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這樣一來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不得不提的是,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制約,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仍存在諸多不足,如部分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通常采用“灌輸”的教學方式,側重向學生灌輸大量的數學知識,嚴重忽視學生的理解能力,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固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礙了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與提升。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顯然成為每個教師都應深思的重要問題。

一、立足生活,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生活是一個天然的大課堂,就好比浩瀚無邊的“宇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教學法,既能夠引領學生遨游于“數學王國”,培養其直觀想象能力,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強化其生活基本技能。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制定或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利用生活案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總結生活,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時,它旨在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教師可采用生活教學法展開教學。首先,以談話的方式向學生說:“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外觀類似黑板上所畫的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呢?為什么?”以此有效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集中上課注意力。有的學生說出:“老師,我手中的文具盒像長方形;上次媽媽帶我去商場買鞋的時候,我發現鞋盒類似長方形;我手中的橡皮類似正方形;我家里面小凳子的外觀類似正方形……”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評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實物模型,并提問:“同學們,我手中的模型具有哪些特征呢?”最后,再組織學生有序上臺,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拉一拉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接著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講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堂練習(生活作業)。練習內容為:根據已學知識,結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實物模型,思考鞋盒的外觀特征為什么是長方形,而不是正方形?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二、利用媒體,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其特有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并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更重要的是,它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直觀想象力的重要載體。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切實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善于利用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以豐富學生的視覺體驗,發掘其想象能力。

例如,教學“圖形的運動(二)”這一課時,考慮到本節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可以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些優美的軸對稱圖片,即“蝴蝶展開翅膀的情景、京劇面具、臺燈燈罩、天平、楓葉等”,并提問:“這些圖片好看嗎?為什么?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以此引出本節課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利用PPT課件,圖文并茂地為學生講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軸對稱圖形的動態視頻,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并且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最后,引導學生根據媒體中所展示的圖片以及動態視頻思考:“該如何畫出軸對稱圖形?先畫什么,后畫什么?每條線段應該多長?想想還有哪些物體具有軸對稱特征?!比绱艘粊?,既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1]。

三、借助情境,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運用的一種高效且具有實效的育人方法。它的最大優勢就在于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看,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時,往往有賴于教師教學情境的創設。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及教學內容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將情境教學法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此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直觀想象能力,進而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例如,教學“圓柱和圓錐”這一課時,為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創設了有效的直觀情境,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即將課前精心準備的茶葉罐、薯片罐、蛋筒、鉛筆等物體擺放在學生面前。接著,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物體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若將鉛筆的筆尖削掉,它會變成什么形狀?該形狀是什么樣的圓柱呢?為什么?”然后,給予學生3~5分鐘的交流討論時間,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初步培養其直觀想象能力。之后,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解圓柱特征這一知識點時,組織學生動手制作圓柱模型,并在制作過程中以有效的問題情境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圓柱的基本特征,即“圓柱是由幾個面圍成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有這樣的面嗎?為什么?”“圓柱上、下兩個面是什么形狀?大小相等嗎?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最后,再讓學生自愿結合學習小組一起探究這些問題。此時,教師會以朋友身份參與其中,給予學生一定的點撥與提示,進而有效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基于習題,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數學習題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檢驗學生對已學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直觀想象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數學練習題,利用數學習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例如,教學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練習題,即豎式計算題“479+128=?751-206+126=?112+103-88=?378+149+227=?”估算計算題“500-126≈?605-229≈?720-415≈?268+394≈?”在學生計算過程中,教師以479+128=?為例,引導學生結合在“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上所學的計算方法,先從47+12=?開始,讓學生想象479+128=?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直觀想象能力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培養小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尤為重要[2]。因此,數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養,采用多種高效且有效的教學方式滲透直觀想象意識,挖掘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有效達到培養學生直觀想象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丁天玲.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123.

胡秀蘭.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素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71.

作者簡介:周國標(1980.3—),男,浙江紹興人,??茖W歷,小學高級教師。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