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

2019-03-31 09:26龐小梅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教學方法小學數學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更發散的思維,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71-02

引 言

新課程改革中,解決問題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由此可以看出解決問題非常重要。教學過程其實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時,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思維,讓學生找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進行更深的思考和研究,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熟練運用掌握的知識來解決數學或生活上的各種問題。

一、自己動手操作,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教學時應加強引導學生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運用制作模型或者畫圖的方式,將問題更加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問題。這時候,教師要用合理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并教會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還不成熟,不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識,導致學生在學習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科時非常吃力。所以,教師要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用更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時,教師要取長補短,讓學生制作簡單的數學模型,繪制一些簡單的圖畫,將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形象化,讓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易懂。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比如,數學中常見的相遇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繪制圖案,使學生了解運動的方向、速度、時間以及路程之間的關系,熟悉應用題的出題思路,學會尋找數學問題的解決規律,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熱情地學習數學,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增強自信心,可以在解決這種問題時應付自如,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成果[1]。

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打破以前的思維方式,應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積極探索數學中的相關關系。但是解題方法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師應該從自己的教學能力出發,積極地進行引導,先由學生提出解題方法,再由教師總結解題方法,最后將不同的解題方法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選出更好的解題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選出最好的解題思路,掌握各種解題方法,明白方法之間的聯系,利用這種解題思路解決問題。這種多元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策略,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時,不會將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尋找解題思路上,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2]。

三、運用轉化思想解決數學問題

解決數學問題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就是轉化思想。學生學習并掌握新知識,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將原有知識進行轉化,得出結果。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學生能否成功地將知識進行轉化。教師在教學生解決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和經驗,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將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將未知問題轉化成已知問題,將不能解決的問題轉化成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學過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體驗。比如,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等故事都是運用了轉化思想。曹沖稱象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于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借助等量替換法,用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畫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的重量等量,再稱出石頭的重量,將“大物體”轉化為“小物體”,稱出大象的重量。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教給學生一些轉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轉化學習新知識,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并強調這種轉化思想,讓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敏捷,解題思路更加暢通,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3]。

四、利用畫圖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教學數量關系復雜混亂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局限,沒有空間想象力,考慮問題時,如果只依靠學生想象會出現許多問題和差錯,影響問題的解決。如果教師用簡單的圖示直觀表達題意,學生一目了然地就會知道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問題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比如,牛奶店做了買五送二的促銷活動,小紅需要購買210袋牛奶,每袋牛奶1.5元,那么小紅需要付多少錢?教師在教學這類問題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量關系,可以讓學生動筆畫一個簡單的圖式,用圓形代替應該付錢的牛奶,用三角形代替贈送的牛奶,在畫的過程中發現牛奶的周期是7袋。由于問題是應該付多少錢,首先需要求出210袋里有多少個7袋,就可以求出所需要付錢的牛奶的袋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將數學語言用圖形的方式展現出來,從圖形中理解題目中隱藏的數量關系,找到解題方法。這種畫圖的方法,很適合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圖片要比文字更有吸引力。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圖片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畫圖策略對于學生理解題目、整理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有很大的幫助。

五、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現階段,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數學喪失興趣。教師在教學時不應過于機械化、太過古板,使學生對這樣的教學存在抵觸心理,而要改變教學方法,用情境教學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講一些教學案例發散學生思維。由于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講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分析數學問題。例如,可以創設實際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比如,小紅有30元錢,她要去水果店買水果,怎樣才能用最少的錢買到蘋果、香蕉、梨等,讓學生自主思考,互相討論,經過計算得出結果,這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教師還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觀察,得到結論。比如,小明生病了,小芳想要探望,但是去小明家的路有好幾條,她不知道哪條路可以最快到達小明家。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幫小芳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對每一條路徑的計算和觀察,找到最佳路徑。

結 語

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將解決問題融入生活,讓學生有很好的發散思維,找到數學學習的規律,將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王艷玲.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的表現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

王晴晴.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胡瀠予.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7.

作者簡介:龐小梅(1971.3—),女,壯族,廣西靖西人,??茖W歷,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教學方法小學數學
淺談列方程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實錄與反思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兩只想打架的熊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