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9-03-31 09:26郭敏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問題情境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課程與工具性課程,小學數學教師要重點關注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與創造性,引導小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融入課程探究,形成初步的數學知識、數學經驗以及數形表象,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首先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原則進行分析,并對小學數學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進行探討,希望為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科的自主性、能動性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41-02

引 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大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探究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力求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更上一個臺階。創設問題情境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思想被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象,打造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探究氛圍,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獲得探究問題的能力。因此,探討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十分必要。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原則

1.針對性原則

一切教育活動都以學生為主體。在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過程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才是問題探究活動的主體,一切問題情境的創設都要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與學習能力。通常,問題情境創設都是基于新課內容開展的,為了切實提升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投入學習,教師要立足“有效”二字,保證問題情境的針對性。具體來說,問題情境創設應當具有導向性,基于新課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問題創設,引導學生快速融入新課,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結,克服學習障礙,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問題情境的創設還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踮一踮腳”就能找到解決方法,如此才能保持高漲的探究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趣味性原則

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如果一味地以灌輸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學生將無法體會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也將產生畏難情緒,學習效率難以得到提升[1]。小學數學教師要挖掘數學學科中的生動趣味性內容進行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基于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自我認知能力,創設出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與興趣點的問題,以此吸引小學生積極融入問題探究過程。例如,在問題情境創設中,教師可以從小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動畫片、生活經歷出發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確保學生保持高漲的探究興趣,更好地學習數學。

3.層次性原則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名學生在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上都不盡相同。數學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也要遵循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層次地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層次性的問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從基礎認知逐漸向深層次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除此之外,要確保數學問題的銜接性,在循序漸進中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2]。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1.創設實踐性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對于事物具有強烈的探究興趣,樂于動手進行實踐操作。在創設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時,可以基于小學生的實踐特點,創造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帶著好奇心進行問題探究,通過動手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在玩中解決問題,獲得知識。例如,教學“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準備一頁白紙,剪出一個梯形,隨后隨機地將這個梯形剪成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想,隨意進行剪紙操作。學生完成剪紙后,教師向學生提問:“梯形可以剪成各種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我們通過這些已經學過的形狀面積計算相加,是否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積?”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根據教師啟發解決問題,獲得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2.創設豐富的趣味性情境,吸引學生融入探究活動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他們在這一時期思維活躍,喜歡新鮮事物,但自制力有限,難以在同一事物上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谛W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創造一些生動、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氛圍,增加數學學科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究欲望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融入問題探究中來。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愛玩、愛熱鬧、好奇心強的特點,將數學知識與故事、游戲結合在一起。教學“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一內容時,由于這一知識點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同學們帶著小狗去公園草地散步時,當你呼喚小狗時,它是直線跑過來還是會圍著草地轉一圈后再過來?”問題提出后,學生在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小狗是直線向我們跑過來。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用白紙畫出兩點,在兩點之間用直線與曲線進行連接,隨后用一條繩子根據畫出的直線與曲線進行擺放,對比擺放后的繩子長度。由此,學生明白了兩點之間直線短于曲線的道理[3]。

3.創設梯度式的問題情境,使每位學生都獲得進步

針對小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創設梯度式的問題情境,以小學生現有水平為基礎,進行層次性問題設計,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問題探究過程中獲得進步[4]。例如,教學“中括號”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為數字增添符號的問題探究情境。首先,在黑板上寫下10? 2? 3? 7=105,讓學生隨意添加數學符號,只要等式成立即可。很多學生經過簡單運算,可以得出問題的答案。教師在觀察學生的運算結果后,寫出第二個等式:10? 2? 3? 7=28,然后提出相同的問題。運算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小括號這一知識點,并再提出第三個等式:10? 2? 3? 7=200,引導學生運用小括號方法進行計算,由此得出10×2×(3+7)=200,對小括號相關內容進行鞏固。隨后,再引出“中括號”的教學。通過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創設,學生一步步地積極融入問題情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結 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是基于小學生心理特征進行的有效教學方式,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吸引學生的探究興趣,也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提升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問題情境創設原則,不斷探究與實踐問題情境創設策略,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張玉輝.談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策略”教學[J].學周刊,2020(03):57.

周艷.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32.

王蓮芳.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探討[J].學周刊,2019(35):89.

伍淵潑.問題情境設定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9(32):33-34.

作者簡介:郭敏(1986.1—),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學歷,小學二級教師。

猜你喜歡
問題情境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淺議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淺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