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農村地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策略

2019-03-31 09:26龍桂芬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農村地區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樣,學生獲得課外閱讀的渠道也更加多樣化。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而且還應讓他們分享語文閱讀的所得所獲,從而真正讓學生從閱讀中感受文字的語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使他們形成自身獨有的語文學習思維,獲得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農村地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74-02

引 言

在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常常將閱讀的焦點集中在武俠小說或是言情故事上,他們只注重感官性刺激,而不注重從閱讀內容中汲取精神養料。為此,教師可以課本內容為著力點,讓學生在掌握課本內容的前提下,以課本內容為基點,向外延伸,開展相應的語外閱讀,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獲得感,又提升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小學語文閱讀方法,提升語文閱讀水平。

一、巧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課外詩詞學習興趣

游戲教學法的優勢在于,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調動自身儲備的詩詞知識,提升詩詞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小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相關詩詞的搜集和學習,并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提升詩詞教學的質量。

例如,為了提升學生對竹子品格的認知,教師會以游戲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課外詩詞賞析的“切磋”,激發學生的詩詞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詩詞教學效果。實施游戲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古詩進行賞析,即讓學生對古詩中的“竹”的品格以及對竹的描寫手法進行分析,從而真正提升他們的詩詞賞析能力。因此,教師要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劃分小組。小組劃分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既要保證小組實力的均衡性,從而促進整個班級小組合作的協作進行,又要保證同組組員性格以及學習水平的差異性,從而為多角度、全方位的詩詞學習創造條件。第二,創設小組合作目標。教師創設如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梢詫W生說:“你們可在課下搜集與‘竹相關的古詩,從自身學習能力出發,對古詩詞進行全方位的賞析,我會根據你們的賞析角度以及內容進行評價?!薄拔視源筠D盤的方式,確定每個小組的出場順序,給予表現優秀的小組額外的答題機會,以及每人一個漂亮的筆記本?!钡谌?,適時引導。教師運用技術手段和課堂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引導,在提升學生課外詩詞閱讀積極性的同時,讓他們掌握詩詞閱讀方法。第四,展示成果。在游戲過程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冉所在小組的表現。小冉說:“第一首詩,從石竹的對立面感受竹子的自信。畫根竹枝插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雖然一尺讓它高,來年看我掀天力。第二首詩,石成竹背景,感受竹子的拼搏精神。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第三首詩,彰顯‘竹的骨氣。雪壓竹頭低,低頭欲沾泥。一朝紅日起,依舊與天齊?!?/p>

二、規范學生閱讀方法,提升學生課外文章閱讀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可以輔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增強學生語文閱讀的科學性和方向性。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定期對閱讀內容進行復習和充分思考,從而真正地在閱讀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第一,培養“無筆不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邊讀邊畫的形式,開展閱讀,并從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入手,構建各閱讀點之間的連接,從而達到由點到面、由面到體的整體教學效果。比如,指導學生閱讀《老人與?!愤@本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堅持”“希望”的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并運用具體實例進行證實,從而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主人公品格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優良品格,最終獲得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第二,注重思考,詮釋文本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喜歡的角度,閱讀相關內容,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喜歡這部分內容,是文字優美、文字語境吸引人,還是受到文字的精神啟迪,引起自身的某種情愫?讓學生從愛的角度對閱讀內容進行詮釋,真正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情感[1]。

第三,側重培養學生的復習習慣。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于閱讀內容,教師應讓學生像加工蜂蜜一樣不斷思考閱讀內容,時常復習閱讀內容,從不同角度分析閱讀內容,全面、立體地感知閱讀內容。更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閱讀中的留白之處,真正讓學生獲得閱讀之蜜。

通過閱讀,注重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詮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從而讓學生真正從閱讀中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精神實踐的豐盈,以及閱讀的快樂。

三、開展閱讀分享會,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獲得感

除了運用小組合作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授學生閱讀方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外,教師還可以運用閱讀分享會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分享閱讀方法,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2]。

例如,教師可舉辦以“我閱讀,我成長”為題的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在分享過程中獲得閱讀視野的延伸,拓展閱讀方法,增強閱讀獲得感。具體可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制定分享比賽規則。教師對學生說:“只要內容積極向上,大家都可以分享,無論是歷史、散文,還是詩歌、隨筆!”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學生說:“你們分享的內容一定要體現自己的真情實感,要邏輯清晰地進行表達?!钡诙?,挑選閱讀小評委。教師可從本班學生中挑選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評委,積極指出分享者在表達方面的錯誤,增強學生語文表達的規范性。第三,展示學生的分享成果。給筆者印象最深的是小陳的分享內容。他說:“我最喜歡羅斯福在二戰時期的發言——我們唯一害怕的是害怕本身。它是一種難以名狀、失去理智和毫無道理的恐懼。它能夠把人轉退為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第二個句子為:人們總喜歡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填補因為無知而帶來的空白。這兩個句子的共通之處在于,讓人們運用實踐的方式,證實自己的觀點,尤為注重讓人們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進而打開解決困難的大門?!毙W語文教師通過開展閱讀分享會的形式,讓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獲得語文學習的自信,延伸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從而真正地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目的[3]。

結 語

總而言之,在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特閱讀思維和閱讀品位,真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精神的啟迪,增強思維能力,提升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逄海燕.農村地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現代交際,2016(21):179.

陳進.基于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1):56.

顏鳳.小學農村地區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20):92-93.

作者簡介:龍桂芬(1983.12—),女,廣西天等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農村地區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關于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養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進農村地區思想品德課中的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