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學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析

2019-04-08 03:47劉海桃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年30期
關鍵詞:學科知識跨學科學科

劉海桃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新課改的日新月異,出現了不少創新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這些模式的出現無疑給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也帶給教育者全新的教育理念,極大地促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我們發現,很多情況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充當“觀眾”與“聽眾”的角色,是被動的接受者。由此可見,實施新課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將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此,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析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探索學習掌握課本知識的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首要表現,也是其他學習能力的基礎保障。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決定了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筆者認為,這方面能力的開發訓練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1.探索識記知識點、概念的便捷途徑

知識獲取的迅捷性、記憶的持久性和再認再現的準確性,是學習效率的首要體現。每一個知識點、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記憶方法,發現并掌握其規律,合理加工處理知識信息,探究便捷的記憶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率。一方面,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關技巧,供學生借鑒;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能舉一反三,化抽象記憶為形象記憶,針對不同的識記對象,探索最佳的識記技巧,并相互交流。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識內容的基本要領

重大歷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經過、影響幾大段的復雜內容,學生靠死記硬背效率低下。這就需要化復雜為簡單,通過信息的加工重組,提取記憶要素。此外,教師可以借鑒語文科的學習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點詞(動詞或名詞),簡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時,可結合數學的“集合”概念,對各條信息按一定的程序進行分析重組,形成明確的知識框架,便于系統掌握。

3.探索系統地掌握歷史學科知識的方法

歷史的每一部分內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共同構成完整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中,要把零散的知識納入知識體系,進行系統的掌握。一是掌握專題線索,如政治、經濟、文化各大專題,在大專題下又可分為若干個小專題,如政治專題下的政局、制度、政體、政策、階級、民族、對外關系等;經濟專題下的生產力、生產關系、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文化專題下的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各方面等。二是掌握歷史階段特征,要從政治、經濟、文化涉及的諸方面進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學生可參照相關輔導材料中對知識體系的概括,并結合自己的學習特點進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確定層次和隸屬關系,探索出系統掌握歷史學科知識的最佳方法。

二、深化對教材知識的挖掘和聯系

對教材知識的進一步挖掘和聯系,包括學科重點知識的挖掘、學科內知識的聯系、跨學科知識的綜合等。它是學生學習能力強化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近年中考對學生知識能力考查的重點。只有通過對教材知識的深入挖掘和聯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識,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1.深入探究歷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1)歷史原因的探索,從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從主觀原因到客觀原因;從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

(2)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屬性和本質,理解其本質含義。在此基礎上,綜合各方面因素,總結出歷史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如辛亥革命失敗,直接原因是袁世凱篡奪,主要原因包括革命黨人的妥協等方面。根本原因則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社會性質決定了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性。從革命的特點可以分析革命屬于不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從革命的失敗又可以得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道路在中國行不通這一規律性的結論。

2.積極開拓學科內知識的橫向、縱向聯系

歷史學科內知識的綜合能力,是學生建構完整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的關鍵,也是中考命題能力測試的重點。因此,在學習中要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對比和綜合。在橫向聯系上,可尋找同一歷史時期不同區域或不同方面歷史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響,并進一步歸納出這一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征。在縱向聯系上,可尋找同一大專題或小專題所屬的各時期中外歷史相關內容進行聯系綜合,分析其相互關系,比較其異同點,分析其異同的原因、影響,試將各部分知識遷移重組,形成專題線索。以此提高綜合歸納概括能力。

3.探索跨學科知識的滲透和聯系

重視跨學科知識的滲透和跨學科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也是近年來中考能力考查的重點和趨勢。在教學中,應注意指導學生以正在學習的內容為立足點,聯系其他學科中與之相關的知識,進行分析或對比,從多學科的角度,更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識,并能運用綜合知識解答相關問題。如學習到美國西部開發問題,可以聯系到當今中國西部大開發這一時事政治熱點問題,同時又可以聯系中、美兩國西部的地理因素進行比較,從而對中、美兩國西部開發的區別和聯系形成一種正確的認識。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簡單理解為由教師來“解放”學生,而應逐步培養學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應具備較全面系統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而且更為關鍵的是教師要把這些能力通過教與學的契合互動過程,逐步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猜你喜歡
學科知識跨學科學科
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研究
【學科新書導覽】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品讀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學校德育要植根于學科知識的意蘊之中
“超學科”來啦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