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漢代建鼓形制與圖像配置的漢文化意蘊

2019-04-23 03:09李敬民李沁憶
藝術設計研究 2019年1期
關鍵詞:長款畫像石畫像

李敬民 李沁憶

一、引言

建鼓古已有之,行于殷商,盛于兩漢。除《儀禮·大射》《禮記·明堂位》等文獻有明確記載外,較早出土的文物是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里的建鼓。①到了漢代,建鼓被廣泛繪制在石閥、石祠、石槨、石墓、帛絹等器物上,形成具有漢代獨特的畫像藝術——漢畫像。②漢畫像不僅是研究漢代社會各階層生活的重要資料,同時還映射出與當時文化進步相適應的人文景觀。這種景觀既反映了當時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規律,也是華夏文化母題不斷延續的結果。所以李澤厚認為:“在漢代藝術和人們觀念中彌漫的,恰恰是從遠古留下來的種種神話和故事,他們幾乎成為當時不可或缺的主題和題材,而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雹郾疚囊怨P者整理的231幅漢畫建鼓圖④為依據,結合歷史文獻的記載,對漢代建鼓的形制以及建鼓在漢畫中的圖像配置所體現出的文化意蘊展開研究,以祈求教于大方,希望得到專家學者的指正。

二、建鼓形制的漢文化意蘊

1、文獻記錄的漢代建鼓形制

關于“鼓”的字形,郭沫若、唐蘭等古文字學家都有詳細的考證。其中,郭沫若認為:“(壴)乃鼓之初文,象形?!雹莓斒巧檀ü牡脑妥中?。唐氏則引用了徐鍇從金文字認為:“壴,樹鼓之象。屮,其上羽葆也?!雹尢镔痪齽t進一步解釋說:“置鼓于樹立鼓架之上,今之樹鼓依然沿用殷人置鼓之法,其形狀極為明顯,其上從是所飾羽葆,中像冒(蒙)以皮革之鼓面,其下像虡,此乃靜立之鼓也……‘壴’本為一象形字,加手持木棒做擊鼓姿勢,表示此為棒擊樂器,于是則變成象形而兼會意之‘鼓’字?!雹邚纳鲜龉牡淖中沃形覀兛梢粤私庀惹貢r期建鼓的形制及其飾品和擊打方式。而《禮記》則記錄了先秦時期建鼓鼓足、楹柱的形制。如 《明堂位》中云:“‘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懸鼓?!嵭ⅲ骸銥樗淖阋?。楹為之柱,貫中上出也。懸,懸之也?!雹帷短接[·卷五百八十二·樂部十二·鼓》引《大周正樂》也說:“鼓,動也……夏后加之以足,謂之足鼓;殷人貫之以柱,謂之柱鼓;周之懸之,謂之懸鼓。后世復殷制建之,謂之建鼓;高六尺六才,金奏則鼓之?!雹帷短接[》轉引了《通禮義纂》的記載,認為:“‘建鼓,大鼓也。少昊氏作焉,為眾樂之節。夏加四足,謂之節鼓;商人掛而貫之,謂之盈鼓;周人懸而擊之,謂之懸鼓。近代相承,植而建之,謂之建鼓?!雹饪梢?,建鼓在夏商周時期的形制是不同的。到了秦代,其形制逐步趨于相似,只是在其裝飾上有所變化,所以司馬遷說:“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儀禮·卷十六·大射第七》也說:“‘建鼓在昨階西,南鼓’,建猶樹也。以木貫而載之,樹之跗也?!?由此來看,秦代建鼓的裝飾是以“建翠鳳之旗”最為常見。

到了漢代,建鼓上方不僅有羽葆、垂旒、飛翔的鳥翅狀等裝飾,而且鼓楹柱頂端還加設了傘蓋(圖1),并在建鼓的鼓座上加裝了單虎、雙虎、立羊、四象方形等動物形象(圖2),鼓身和鼓面上也開始繪制多種紋樣,這些裝飾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它一定蘊含了極其深刻的文化含義,所以《禮記·郊特牲》云:“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漢代是一個信舞儺祭鬼神的時代,虎祭在當時是一項很重要的祭祀活動。在中國古代,統領二十八宿星象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星,象征著東、西、南、北四方,其中,代表西方靈獸的白虎,不僅主宰著人間的兵戈、戰爭和充滿殺伐之氣的戰神,而且還是古代神話中兇猛無比的西方之神。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時代,各式各樣的虎座,如立虎座、臥虎座、雙虎共頭座就成為建鼓的重要裝飾物,而被繪制在漢代墓室的墓門上或過梁兩側。因此應劭稱:“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建鼓作為祭祀不可或缺的法器,它不僅能幫助靈魂升天,而且它還是驅除鬼魅的利器。

歸納古代文獻所提及的建鼓形制及其圖像配置有一個從簡單形制向復雜形制衍化的過程,其羽葆、虎座等裝飾物的使用,不僅勾畫出沉雄強悍的寫實性畫面,同時也將詭異升仙的幻想世界充分表現了出來。而它“立鼓”“有楹貫中”“有足”及“棲翔鸞”的四個特點,是當時社會生活和審美意識表現的主要方式。

圖1:河南鄭州出土畫像磚中的建鼓圖

圖2:座飾單虎的建鼓

表1:鼓吏體位姿態分類表

圖3:站立姿態的擊打體態,徐州漢畫像藝術館收藏的拜見西王母圖(圖片來源:漢畫展)

圖4:跪坐姿態的擊打體態。四川新都出土的駱駝畫像磚(圖片來源:《漢畫像磚全集》)

2、漢畫圖錄中的建鼓形制

圖5:出土自唐河縣針織廠(圖片來源:《南陽漢代畫像石》圖13·車騎出行)

圖6: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復原圖

圖7:楚國九連墩出土的建鼓

根據上文總結的建鼓形制特點,筆者從目前收集到的數十本漢畫像石、磚圖冊?,以及漢畫展?中挑選出154幅建鼓畫像,并以此為研究對象進行歸納分析(表1:建鼓表演體位姿態分類表)。通過圖像學的超細節觀察,我們認為,敲擊建鼓的鼓吏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擊打方式,即站立姿態的擊打體態(圖3)和跪立或跪坐姿態的擊打體態(圖4)。正是因為鼓吏擊打體態的差異,我們可以分辨出建鼓的形制。根據上表的統計,在漢畫圖像中,建鼓的鼓楹有長款A類和短款B類兩種區別。其中,長款A類建鼓遠多于短款B類建鼓,根據數量的對比,即長款A類有118幅,短款B類有36幅。就建鼓的形制看,長款A類建鼓,形制較為復雜,而短款B類建鼓,形制比較簡單。就建鼓的安放模式看,長款A類建鼓和短款B類建鼓均以平地為主,也有少量安置于瑞獸或車船上的情形(圖5)。就鼔吏的擊打方式看,長款A類建鼓,鼔吏多是站立或舞蹈姿態擊鼓,其體態動作的幅度較大,動作的姿態比較多樣,擊打點也較為豐富,如有擊鼓邊、擊鼓心、擊鼓面、擊鼓楹、擊鼓座等;而短款B類建鼓多是以騎坐姿擊鼓。由于這類建鼓的鼓楹柱較短,鼔吏必須坐地而擊,大大限制了鼔吏肢體的運動幅度,因此其擊鼓方式也較為單一。短款B類建鼓除平地置鼓外,也少量配置在瑞獸背上或車船上的圖像,這類圖像配置受到活動空間的限制,鼔吏擊鼓的肢體不易于大幅度運動,因此,其擊鼓點主要集中在鼓心或鼓面上,偶爾也有擊打鼓楹和擊鼓座的姿態。除去建鼓鼓楹長短的區別,其裝飾的豪華程度也有所區別。長款A類建鼓裝飾程度普遍比短款B類建鼓的裝飾程度高(圖2、圖4);且在裝飾內容上,長款A類建鼓裝飾較為豐富,鼓楹上端飾有緞帶、羽葆、華蓋或者傘蓋等(圖1、圖5、圖9);有些長款A類建鼓在其鼓身上還飾有應鼓、竹竿等(圖9、圖10);在底座的裝飾上有普通的方形底座(圖3),也有狀似龍虎的瑞獸底座(圖2);但在短款B類建鼓裝飾上則相對統一和規模,即鼓楹頂端有單層長形羽葆配合小型傘蓋樣式(圖5)。

3、考古實物的建鼓

圖8:四川彭州寺門擊鼓(圖片來源:《巴蜀漢代畫像集》)

圖9: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收藏的樂舞、車馬圖(圖片來源:漢畫展)

目前已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建鼓實物一共有三處,分別是曾侯乙墓建鼓(圖6)、楚國九連墩建鼓(圖7)以及故宮博物館館藏的清代禮儀性建鼓。由于時間久遠以及建鼓實物的材質因素,出土的建鼓形制比較單一,除北京故宮博物館館藏的清代禮儀性建鼓裝飾有華蓋和鷺鳥外,其余兩座均為基本的建鼓三部分,即底座、鼓身和鼓楹,除此之外并無法提供更多的實證;但是,從出土的三件建鼓實物來看,與前文論述有差異的主要有三點:(1)建鼓的鼓楹長度均屬于前面提到的長款A類建鼓,且目前暫未發現符合短款B類的建鼓形制?;(2)建鼓的底座裝飾除狀似瑞獸的款型外,還有立雕的群龍底座(圖6、圖7);(3)建鼓底座的材質一般以木質或者青銅為主。

綜上所述,建鼓的形制由底座、鼓楹、鼓身以及裝飾物四部分組成,根據不同的功能,其裝飾有三點差別:(1)在鼓身上端、鼓楹頂端,一般裝飾羽葆、綢帶、傘蓋、華蓋等;(2)在鼓身下端,一般裝飾應鼓;(3)底座的裝飾一般為回首狀的龍虎座、單虎、雙虎、立羊、四象方形和立雕群龍形等不同的形制。從建鼓圖形來看,建鼓的鼓楹有長短之分,因此導致鼓吏擊鼓的體態與擊打方式有所差異,有置于平地擊鼓的,有騎于瑞獸擊鼓的,有車上設鼓擊打的,有在行船上置鼓擊打的??傊?,建鼓的形制與圖像配置反映的是當時各社會階層的生活,勾畫出了漢代藝術最深刻的文化意蘊、藝術風格和哲學思想。

三、建鼓圖像配置的文化意蘊

在漢畫像中,建鼓與鼓吏的畫面配置代表著四種不同種類的文化符號記憶。第一種是作為傳遞訊息的符號表征;第二種是作為百戲表演的符號表征;第三種是作為禮儀用具的符號表征;第四種是作為通神乞靈的符號表征。上述四種類型的文化表征,不僅揭示了漢代社會各個階層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不同認知,并將這些認知外化在了漢畫像當中,同時還為我們深入解讀漢代藝術的文化意蘊、藝術風格和哲學思想提供了線索。

1、訊息傳遞

在石閥、石祠、石槨、石墓、帛絹等器物上的漢畫像資料中,擊鼓傳訊是其重要的內容。這類畫像的特點是,鼓吏動作幅度較小,一般是單人擊鼓,建鼓的裝飾較為簡單,且設置于畫面最側邊,其圖像配置和畫面往往以門庭、拜謁、持慧門吏等元素構成(圖8)。如大型類書《太平御覽·第五百八十二卷》中記載:“《風俗通》曰:‘鼓不知誰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萬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抑G之鼓是也,施于府寺,曰朝鼓。在村野,曰枹鼓,枹一作桴?!?又有“《毛詩》曰:‘鄭風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短茣吩唬簭埿靥映星謬L於宮中擊鼓,聲聞於外。玄素叩門請見,極言切諫。承乾乃出宮內鼓,對玄素毀之?!?可見,鼓因其聲大音響的特質,而具有傳遞公共信息的作用。而在上博楚簡《容成氏》中記載:“禹乃建鼓于庭,以為民之有訟告者鼓焉。撞鼓,禹必速出,冬不敢以寒辭,夏不敢以暑辭”?,又有《管子·桓公問》:“禹立諫鼓于朝,而備訊唉?!?以及《漢書·七十七卷》中記載:“林卿既去,北度涇橋,令騎奴還至寺門,拔刀剝其建鼓?!?顏師古將其注作:“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謂植木而旁懸鼓焉??h有此鼓者,所以召集號令,為開閉之時?!?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建鼓具有傳遞訊息,通達告示的功用,作為通訊和傳遞公共信息的工具,為的是“召集號令,為開閉之時”。

2、百戲表演

在漢畫像石磚中,建鼓與鼔吏的畫面常與樂舞、雜技等百戲表演的場景相結合。由于這種類型的漢畫像重在藝術上的表現,因而在其形象的描刻上,鼓吏的動作幅度較大,建鼓多為長款A類的平地擊打型為主,這類畫像多為鼓舞的表演;而短款B類多是為百戲表演伴奏。這類建鼓的裝飾豪華程度較高,其畫面往往由樂舞表演、雜技表演和樂器演奏共同構成;表演人數與表演規模的大小常與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有關(圖9)充分體現出漢代社會不同階層的身份劃分。依據文獻記載,百戲表演中的建鼓具有控制節奏、調節情緒、掌握節拍的功能,是百戲表演的核心樂器之一。所以李昉等人說:“建鼓,大鼓也。少昊氏作焉,為眾樂之節?!瓕熣平鹱嘀摹ü母吡吡?,金奏則鼓之?!?

圖10:嘉祥縣十里鋪出土的樂舞、庖廚圖

圖11:山東藤縣東桑村公社西戶口出土的西王母、講經、樂舞、車馬出行圖(圖片來源:《山東漢畫像石選集》)

除此之外,如前所述,由于擊打建鼓的場地不同,其圖像內容也有所差異。如在行進的車上、船上設置建鼓表演,是對漢代“黃門鼓吹”的一種描述,也是“黃門鼓車”一種變化?!短接[》中對此有過較為詳細的描述:“劉瓛定軍禮曰,鼓吹未知其始也,漢以雄朔,野而有之矣。鳴笳以和簫聲,非八音也。騷人曰,鳴篪吹竽,鼓吹樓車也?!?《隋書·音樂上》也云:“漢明帝時,樂有四品:一曰大予樂,郊廟上陵之所用焉。則《易》所謂‘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者也……三曰黃門鼓吹樂,天子宴群臣之所用焉。則《詩》所謂‘坎坎鼓我,蹲蹲儛我’者也?!?這些文獻明確記載了鼓吹樂的表現形式以及使用建鼓的場景限制。

3、禮儀用具

在長款A類和短款B類的建鼓圖像中,禮儀用建鼓的鼓吏動作幅度大、動作張力十足;建鼓的設置處于畫面的顯要位置,畫面內容豐富、密集;一般會將畫面分為若干層面,表現元素一般會包括宗廟殿庭的庖廚(圖10)和郊丘社祭的車馬出行(圖5)等。從與建鼓畫面組合的常規性元素——庖廚場景來說,其表現的“無非是灶臺、水井、宰牲、犧牲等內容的排列組合,而這一切都是為祭祀為供奉犧牲服務的,也是這些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其中的一個程序”,?真正體現了《漢書·郊祀志》中記載的“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獸,豺獺有祭”?的文化含義,所以說,漢畫中的庖廚場景是對祭祀場景的符號再現。

建鼓作為禮儀用具,在《隋書》中有過詳細描述:“又參用儀禮及尚書大傅……一建鼓在其東,東鼓。東方西向……一建鼓在其北,西鼓。其大射,則撤北面而加鉦鼓。祭天用雷鼓、雷鼗,祭地用靈鼓、靈鼗,宗廟用路鼓、路鼗。各兩設在懸內。又準《儀禮》……共為二十虡。其宗廟殿庭郊丘社并同。樹建鼓于四隅,以象二十四氣……依后周以十二镈相生擊之,聲韻克諧。每镈鐘、建鼓各一人?!?根據上文的論述,可以發現建鼓在禮儀中,具有確定的安置位置;而在祭祀、宗廟等禮儀場合,它又占有重要地位,故而要設建鼓于四隅,郊廟朝會同用之。由此可見,在漢代禮儀中,建鼓的存在是非常莊嚴且不可或缺的禮器。

4、通神乞靈

作為通神乞靈的建鼓,在漢畫像圖像配置中的位置甚為突出,其裝飾格外華麗,有大型羽葆或多層羽葆;畫面內容奇特,同一畫面中多見于瑞獸、羽人、西王母、伏羲女媧等敘事性元素的存在,是一幅連續性敘事的畫面長卷(圖11)。這類畫像從最低層的大型車馬出行,到生活場景的百戲表演,再到仙界的西王母、伏羲女媧以及各類瑞獸等,無不記錄了漢代共有的羽化升仙的完整構想。而在這一構想中,建鼓往往處在畫面最中心的位置,其代表的文化意蘊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四、結論

總體看來,漢畫像主要保存于宗廟壁畫和墓室石刻中。漢畫圖繪的建鼓形制以及圖像配置,均將天、地、人、神、鬼融入到祀、戎、舞、樂、禮的場閾之中,勾畫出一幅沉雄強悍、詭異升仙的幻想世界,承載著漢代藝術最深刻的文化意蘊和藝術風格,也是漢代哲學思想最重要的外化形式之一。

注釋:

①湖北省博物館編:《隨縣曾侯乙墓發掘簡報與論文匯編》,武漢:湖北省博物出版社館,19 7 9年7月,第6頁。該建鼓鼓身長1米,鼓面直徑為0.8米,用一根長桿穿過鼓身,將鼓樹立在青銅跗上。

②朱存明:《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9月,第3頁,原文:“漢畫包括漢畫像石、畫像磚、壁畫、帛畫、漆畫、玉器裝飾、銅鏡紋飾等的圖像資料?!痹摻Y論的提出是朱存明基于常任俠:《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8·畫像石畫像磚·序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第6頁;顧森:《中國漢畫圖典·序言》,浙江攝影出版社,1997年。

③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3月,第116頁。

④《音樂文物大系》中記錄了77幅建鼓圖,《中國畫像石全集》和2018年3~4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漢畫大展”中的154幅建鼓畫像,共計 342幅漢畫建鼓圖。

⑤郭沫若:《卜辭通纂·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二卷·第258片釋文》,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6月,第321-322頁。

⑥唐蘭:《唐蘭全集·六·殷墟文字記·釋壴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1月,第106頁。

⑦四川大學《甲骨文獻集成》工作委員會編:《中國古文字大系·甲骨文獻集成·文字考釋·第十二冊·釋鼓》,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70頁;原載于《中國文字·第三冊》,田倩君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1年4月。

⑧[清]阮元??蹋骸妒涀⑹琛ど稀ざY記·明堂位》,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影印版,第1491頁.

⑨[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2623頁。

⑩[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2625頁。

?[漢]司馬遷 撰,[宋]裴骃 集解,[唐]司馬真 索隱,[唐]張守節 正義:《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7月,第2543頁。

?[清]阮元??蹋骸妒涀⑹琛ど稀x禮·卷十六·大射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影印版,第1028頁。

?[清]阮元??蹋骸妒涀⑹琛ど稀ざY記·郊特牲》,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影印版,第1454頁。

?[東漢]應劭 撰,王利器 校注:《風俗通義·書虎》,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第368頁。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1-8》,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磚全集·1-3》,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年;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編輯部編:《中國音樂文物大系》,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山東漢畫像石選集》,濟南:齊魯書社出版,1982年3月;南陽漢代畫像石編輯委員會編:《南陽漢代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高文編:《四川漢代畫像石》,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2月;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19:繪畫篇18:畫像石畫像磚》,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4月;朱錫祿編:《嘉祥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2年1月;劉恩伯、孫景琛著:《中國漢代畫像舞姿》,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年9月;李林等編:《陜北漢代畫像石》,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龔延萬、龔玉、戴嘉陵著:《巴蜀漢代畫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12月;南陽漢畫館編:《南陽漢代畫像石圖像資料集錦》,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傅惜華、陳志農編:《山東漢畫像石匯編》,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12月;武利華編:《徐州漢畫像石》。

?2018年3月12日~4月9日,由中國漢畫學會承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中國漢畫大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召開,此次大展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漢畫拓片專題展”。

?根據《中國音樂文物大系·湖北卷》以及《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中的記載,曾侯乙建鼓鼓楹通長3.65米,以鼓面圓心處為敲擊點其高度約在1.73米左右;楚國九連墩建鼓鼓楹2.8米,以鼓面圓心處為敲擊點其高度約在1.76米左右,以鼓面圓心處為敲擊點其高度約在1.78米左右。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2623頁。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2625頁。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2623-2624頁。

?葉舒憲:《〈容成氏〉夏禹建鼓神話通釋——五論“四重證據法”的知識考古范式》,民族藝術,2009年第1期,第100頁。

?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編委會,謝浩范、朱迎平譯注:《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管子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679頁。

?[漢]班固,陳煥良、曾憲禮標點:《漢書·卷七十七·蓋諸葛劉邦孫毋將何傳·第四十七》,長沙:岳麓書社出版,2008年3月,第1218頁。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2625頁。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2625頁。

?[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第286頁。

?李國華:《淺析漢畫像石關于祭祀儀禮中的供奉犧牲》,《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第71頁。

?[漢]班固著:《漢書·郊祀志》,陳煥良、曾憲禮標點,長沙:岳麓書社出版,2008年3月,第1270頁。

?[唐]魏徴、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第355頁。

猜你喜歡
長款畫像石畫像
威猛的畫像
山東漢畫像石鋪首銜環魚組合圖式研究
“00后”畫像
漢代畫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畫像
沂南北寨——大型畫像石漢墓
輕薄長衫
長款羽絨服走俏韓國
長款連衣裙 穿出優雅迷人氣質
夠氣場,首先要夠“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