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初探

2019-06-11 03:47張瑞莉
學周刊 2019年18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文言文教育

張瑞莉

摘 要: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留存的主要形式,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之一。學好文言文,有利于學生提升個人修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當前初中文言文教學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學方式傳統,學生基礎薄弱,學習目的不明確等。本文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簡單探討了文言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文言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8-005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04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文化著作的主要存在形式,學好文言文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難度大,考點多,只有掌握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學好文言文。

一、當前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越來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而當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式依舊單一,教學方法老舊,課堂上主要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效果差。教師缺乏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課堂上缺乏互動。因為時間有限、教學內容多、教師耐心不足等原因,講解文言文時教師往往只是泛泛地講解文章意思,一般不會講解文言文的出處,有什么典故等能真正吸引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興趣的內容。文言文本身就是很成熟平淡的語句,較為枯燥,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因此難以靜下心來深入了解文言文。

(二)學生基礎薄弱

語文是一門注重積累的學科,古詩、文言文中的積累更為重要??荚嚂r的課外古詩、文言文解析注重綜合能力的考查,解答這種題更要看平時的積累。語文雖然是九年義務教育中學生從小就接觸的學科,但是大部分學生是初中才正式接觸文言文,古文基礎差、底子薄,學起來更為吃力。

(三)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教師教學目的有偏差

文言文是先人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學習文言文應以陶冶情操,明事達理,提高自身修養為目標。但是學生往往沒有認清學習文言文的真正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避免地以應試教育為主,過于重視考試成績,導致學生文言文學習應試心理嚴重。且文言文本身具有邏輯嚴謹,內容成熟的特點,加上學生對文言文的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缺乏了解,領略不到文言文真正的魅力所在,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沒有主動探索知識的動力,導致文言文教學達不到理想效果。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技巧淺析

(一)以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文言文教學效果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式是教師解釋文章整體意思,然后圈出關鍵詞注釋,重要句子翻譯,學生的學習過程很被動,沒有積極性。而且文言文作為古代文章,其思維方式、表達方法等都與現代文章存在差異,學生在學習時難免會覺得陌生難以理解。因此在講解文言文時,教師可以先講解文章寫作背景,讓學生對文章作者有大致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想要了解文章內容。教師在講解文章的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引申的小典故,既能增添課堂趣味性,又能讓學生積累歷史知識。

(二)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感性認識

文言文內容精練,字字珠璣,抑揚頓挫,中心思想端正,引導學生多多閱讀文言文,對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塑造意義重大。學生剛開始學習文言文時較為吃力,課堂平淡枯燥,不能對文言文形成感性的認識,領略不到文言文真正的魅力所在。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誦讀經典名篇,如劉禹錫的《陋室銘》,白居易的《琵琶行》,體會文言文文字表達的凝練、工整、傳神;背誦詩經篇章,體會文言文信、達、雅的魅力等??此瓶菰锏奈难晕钠鋵嵏星樨S富,文字運用耐人尋味。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誦讀文言文,加強對文言文內涵的體會,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探索欲,從而提高學生修養,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重積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語文是一個注重積累的學科,文言文更是如此,平時文章讀得多對文言文的理解自然就成熟很多。而且考試中沒有學過的文言文解析題更是考驗學生的課下積累與綜合能力,因此學生平時的積累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對學過的字、詞、句子等的總結歸納和分類整理的意識,如果只是見到不會的就記下來,下次見到同樣的字可能還是不會,在考場中遇到沒有學過的文言文還是不會。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文言文中同一個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同一個字在不同句子中的多種含義等都積累下來。隨著時間的增加,學生文言文的基礎越來越扎實,學起來越來越容易,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三、結語

文言文教學取得效果的關鍵是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堅持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對學生誦讀、積累的引導,堅持正確的學習目標,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陳麗華.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討[J].學園,2012(2).

[2]劉小偉.激發學生興趣,展現文言魅力——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思路淺談[J].讀書文摘,2017(4).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教學文言文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興趣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見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