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9-06-11 03:47張巖
學周刊 2019年18期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張巖

摘 要:目前,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出現多次問題,因此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需要多方配合,并編制一系列的政策,為留守兒童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提供便利,以保證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本文從三方面詳細闡述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8-00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053

現階段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較快,且城鎮化發展速度加快,人們向城市集聚,這就導致農村出現大量的留守兒童,這都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的,極度缺少父母的關心與愛護,父母在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缺席,更何談其心理健康教育,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導致心理障礙的出現。隨著教育事業日漸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下鄉支教,為農村的教育事業注入新鮮的血液,有利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意義

兒童時期屬于心智發育與身體成長極為重要的階段,因而兒童心理健康極為重要。一旦兒童的心理遭受自身因素或者是外界因素等的不良影響,就會導致兒童的心理失衡,出現陰暗面,嚴重時兒童的心理與性格等方面均會存在扭曲現象,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教育事業發生改革,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化建設。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創建人,若是出現心理障礙,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導致性格怪異、孤僻,從而影響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因此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極為重要,能夠促使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

1.心理扭曲。留守兒童的成長缺乏親子間的互動與交流,親子間存在距離感。由于留守兒童想要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渴望特別明顯,因此留守兒童往往比較多愁善感與敏感,這也就造成他們成年后,更容易出現自閉、抑郁等,嚴重影響個人的發展。親情缺失導致留守兒童對父母不理解,怨恨父母,嚴重時甚至是仇恨父母,再加上留守兒童與父母間的交流溝通較少,情感交流就更少了,長時間下去會增加留守兒童的生活困惑,極容易造成留守兒童敏感、孤獨、寂寞等消極情緒,極易導致留守兒童誤入歧途,大大增加社會負擔。

2.性格缺陷。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時間外出打工,導致留守兒童無法得到細致、全面的照顧,而兒童時期對于父母照顧的渴望極為強烈,若是不能得到細心呵護的話,就會導致留守兒童出現焦慮、壓抑等不良情緒。兒童時期養成的行為習慣與性格深受周圍親近之人的影響,留守兒童得不到服務的關心與陪伴,也就無法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也就無法引導留守兒童的思想變化與行為習慣,也就導致留守兒童極度缺乏主見和安全感。而整個家庭的老人在承擔養育照顧留守兒童的責任,一味地給予溺愛,養成留守兒童的孤僻、自私的性格。

三、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加強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交流。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可利用游戲獲取留守兒童的信任,讓游戲成為溝通交流的橋梁,以構建友誼,逐漸消除留守兒童的消極心理,再結合書法繪畫展覽、文藝表演等形式增加留守兒童自信心,從而改善留守兒童的人際交流能力。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QQ、微信等通訊方式的普及程度較高,老師能夠利用上述工具把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等傳輸給其父母,讓父母能夠詳細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并讓留守兒童與父母視頻溝通,讓其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與愛護,逐漸消除父母缺位帶來的不良影響。

2.提高社會的重視度。農村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處于薄弱地位,因而整個社會需重視農村教育,以彌補農村教育中的不足,特別是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以保證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我國積極推行大學生下鄉支教的政策,以求通過高素質、思想先進的大學生幫助留守兒童消除心理陰影,解決心理問題。大學生在下鄉支教的過程中,會選擇多樣化的、先進的教學方法,以有利于留守兒童的心理、智力以及思想等的健康成長。

3.政府保障。新農村建設與城市歧視消除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的最主要措施,新農村建設可促使農民工回鄉自主創業,以充分挖掘農村的潛力,這樣就既能夠保證父母賺錢,又能夠讓留守兒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城市不歧視農村兒童,并為其提供優惠,同時實施多種政策為外來人員的安家立業提供方便,以有利于留守兒童預期父母團聚。在戶籍制度改革、返鄉創業等方面,均需要政府的支持與保障,讓留守兒童享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教育資源,切實解決農村家庭遇到的困難,一切為了留守兒童著想與服務,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責所在,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綜上所述,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需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與重視,不僅需要學校與家庭配合,而且還需要政府提供保障,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保障農村兒童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關強,朱國武,王江洋.新希望 ?新構想——撫順市留守、離異家庭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關愛“新希望”項目構想[J].遼寧教育,2017(8).

[2]陳曙,王京瓊.體育參與對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干預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9).

[3]張帆,劉琴,趙勇,等.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8).

猜你喜歡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大學生自殺成因及對策研究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