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持續走紅的原因探究

2019-06-14 09:02位云玲
藝術評鑒 2019年7期
關鍵詞:文化傳承

位云玲

摘要:近年來,由于我國娛樂類綜藝節目的泛濫和同質化現象愈演愈烈,不僅給觀眾造成嚴重的審美疲勞,而且也使我們的社會趨向過度娛樂化。在這種狀況下,一類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的原創綜藝節目以清新的姿態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并成功的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種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以其獨特的節目形式和厚重的文化內涵給觀眾帶來別具一格的視聽盛宴。本文以《上新了!故宮》為例,探究其持續走紅的原因,對我國未來綜藝節目的制作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 ?《上新了!故宮》?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J90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7-0169-03

文化類綜藝節目是以我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為內容,以弘揚和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目的,采用綜藝形式制作并在電視上播出的新型的電視產品。[1]《上新了!故宮》以其極具特色的方式去解讀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在播出之后就迅速引起了一波收視熱潮。隨著節目的持續走紅,不僅使觀眾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別樣魅力和豐富的人文情懷,同時也使人們看到未來中國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美好前景。

一、社會背景:過度娛樂化背景下,受眾對精神文化的渴求

近年來,我國綜藝節目呈現迅猛發展之勢,除了傳統的電視綜藝的熱播之外,新興的網絡綜藝也開始風行,無論是電視綜藝還是網絡綜藝都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節目。然而,我國的電視節目一直以來存在著一種怪象,某個節目播出后,如果深受觀眾喜愛,便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大批雷同的節目。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相親類節目、歌唱選秀類節目、親子真人秀節目,不僅在內容上模仿,而且在形式上都極為相似。除此之外,節目邀請的明星嘉賓也常常是“你方唱罷,我方登臺”,毫無新意,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最終導致嚴重的同質化現象。不僅如此,一些綜藝節目為了追求收視率,一味迎合受眾需求、滿足受眾的好奇心和窺私欲,而過度比拼明星陣容、炒作明星緋聞以及宣揚某些扭曲的理念和價值觀,致使節目內容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在娛樂類綜藝節目的同質化和過度娛樂化現象愈演愈烈的社會背景下,致使觀眾出現嚴重的審美疲勞以及加劇了其內心的空虛和焦慮,從而引起觀眾內心對精神文化的渴求。當一些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的原創綜藝節目出現時,其展現出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空虛和焦慮,并在節目形式上區別于時下流行的娛樂類綜藝節目,所以一經播出,就深入人心。

二、節目的創新:綜藝外衣? 文化內核

時下熱播的文化類綜藝節目,無不是披著綜藝的“外衣”并且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節目內容,在千篇一律的娛樂類綜藝節目中展現出獨特的身姿。所謂的“綜藝外衣”,首先,體現在明星參與節目的形式上?!渡闲铝?!故宮》中由偶像明星鄧倫和實力派演員周一圍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還會邀請一些與故宮有關的經典的影視劇中的角色對相關歷史片斷進行還原。這種文化類綜藝節目邀請明星參與其中,不僅增強了節目的綜藝感,同時也能夠獲得觀眾極高的關注度,從而保證了節目的收視率。其次,節目具備一定的趣味性。觀眾一聽到文化類節目可能就認為一定是枯燥乏味的,而在《上新了!故宮》中,卻帶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聽享受。每期節目都會給出一個關于故宮的文創主題,然后兩位明星文創新品開發員根據給出的主題去故宮一步步探索要開發的文創新品的線索,最后根據這些尋找到的線索聯合著名設計師制作一個文創新品。整個探索的過程就如同探險一般,而且節目突破性的將一些未開放區域首次呈現在觀眾面前,觀眾就可以跟隨明星開發員一起去探尋故宮的歷史秘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這種“探險”的經歷會使觀眾產生一種神秘感,進一步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而且在找到一些有趣的或者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線索時,會進行一些歷史回憶,這些回憶由明星進行演繹或者是插播一些相關的影視片段以及故宮的工作人員和“御貓”的講述。值得一提的是,可愛歡脫的“御貓”這一角色的加入,使節目呈現出一種歡快輕松的感覺,擺脫了文化類節目的嚴肅性和單調性。這種多樣化的展現歷史的方式區別于枯燥、乏味的講述,極大的增強了節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與時下流行的娛樂類綜藝節目不同,文化類綜藝節目大多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依托,深入解讀文化內涵,展現文化之美。所謂“文化內核”在《上新了!故宮》中首先體現在節目以故宮這個蘊含了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遺跡為依托,帶領觀眾重新探索故宮的歷史秘密,打破大家對故宮的刻板印象,讓其“零距離”走進公眾視野。其次是人文情懷的展現。在探索的過程中,并不是僅僅去挖掘一段歷史故事,更有對歷史人物的內心情感的探索和思考。如在節目第五期中,主題是“紫禁城中一位傳奇的母親”兩位明星開發員從字最多的匾額徽音右門進入慈寧宮,迎來寧靜,傳奇母親謎底揭曉——孝莊皇后。在之后的歷史回顧中寧靜再扮孝莊,不僅掀起了觀眾們的一波“回憶殺”,而之后的演繹更展現了她對兒子順治皇帝兩次廢后的愛與無奈以及順治皇帝與董鄂妃凄美的愛情故事。這些內容在讓觀眾了解歷史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豐富的人文情懷。最后,是傳統文化的創新。節目最終的目的是通過對故宮歷史的探尋,打造承載故宮故事的文創產品,創新傳承故宮文化。如“故宮口紅、仙鶴紋樣睡衣“等都是故宮元素與現代產品相結合而打造出的文創新品。這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相結合并產生出新的文化產品,賦予了節目新的文化內涵,使觀眾能夠以新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三、傳播手段: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雙劍合璧

運用互聯網思維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綜藝節目拓展傳播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關鍵途徑。[2]《上新了!故宮》在前期的推廣宣傳和開播之后與觀眾的互動以及后期文創產品的營銷,都充分利用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可以說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雙劍合璧之后的成功產物。節目在北京衛視和愛奇異視頻網站同步直播,開播首日就一舉拿下臺網雙第一的收視率,并且微博主話題閱讀量高達2.8億,網民討論量達200萬,高出同檔期新綜藝節目近一倍,使其迅速成為網絡熱點話題。除了與視頻網站合作、開設節目官方微博和話題等常規手段之外,為了助力上新,提升節目關注度和影響力,實現更加廣泛的參與,采取愛奇異視頻線上專題頁以及線下廣告牌等整傳播手段。并且開展跨界營銷,在抖音和網易云音上同步推出同名主題曲。在節目播出之后,為了增加與觀眾的互動,開通彈幕功能,僅上線一日彈幕量就高達5773條。最成功的便是每期節目都會推出文創新品,并在淘寶開設故宮文創產品旗艦店,雙十一單日搶購達5000件。將觀眾對節目的熱情和關注度從節目本身延伸到與之相關的文創產品,不僅使節目更加具有創意和影響力,更增進了觀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情感。

四、受眾需求: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

“使用與滿足”理論把受眾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是有特定需求和動機并得到“滿足”的過程。人們接觸使用傳媒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需求和社會因素、個人的心理因素有關。[3]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崛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國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也不斷增強,而且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受眾就會較為關注這類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的原創綜藝節目。其次,近年來,娛樂類綜藝節目迅猛發展,一些節目為了吸引受眾,比拼明星陣容、炒作明星緋聞、蹭熱度、制造戲劇沖突等,使我們的社會逐漸陷入過度娛樂化狀態,負面影響凸顯,而且節目的同質化現象愈演愈烈,給受眾帶來了嚴重的審美疲勞,所以當《上新了!故宮》等原創文化類綜藝節目出現時,觀眾就立即被其別具一格的節目樣式以及所蘊含的厚重文化內涵所吸引。

人們收看電視節目的主要動機是娛樂需求?,F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工作壓力等現實問題的不斷增多,人們會本能的對這些問題進行逃避,轉而收看一些低俗、媚俗的娛樂類綜藝節目,久而久之內心就充滿了罪惡感,導致內心缺乏精神支撐。而在《上新了!故宮》等文化類綜藝節目中,不單純的是對文化知識的普及,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娛樂元素,如兩位明星文創開發員、明星嘉賓對歷史片斷的還原、經典影視劇片斷的插播、智能機器人“阿爾法蛋”以及可愛的“御貓”等。多樣化的娛樂手段不僅滿足了受眾對娛樂的需求,而且還習得了一定的文化知識。

五、國家政策的支持

文化類綜藝節目之所以繁榮興盛,當然也離不開我國相關文化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為了促進文化類原創節目的發展,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國相繼頒布了各項政策。從2014 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積極開辦原創文化節目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通知》到2017年發布并實施的《關于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這些政策中都明確提出倡導各廣電機構制作播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從內部加大了對我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促進力量。而且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為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些對于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繁榮興盛都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苗雨露.淺析文化綜藝節目的熱播原因及發展方向[J].傳播力研究,2018,(15):26.

[2]文衛華.讓傳統融入現代.讓經典走進生活——近年來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創新實踐[J].電視研究,2018,(02):11-13.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吳怡醇.傳播學視閾下央視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成功之道[J].新聞研究導刊,2018,(05):25-26.

[5]徐協,張琦.從“使用與滿足”角度看文化綜藝節目的受眾接受心理——以《朗讀者》為例[J].視聽,2018,(01):21-22.

猜你喜歡
文化傳承
論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民間舞蹈的教學
淺談中國民間舞蹈的文化傳承
高校音樂教學在地方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研究
淺談楚文化中漆器圖形紋樣
談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幾點啟示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