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少教多學”的實踐研究

2019-09-10 07:22陳喬英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少教多學初中語文

陳喬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理念,在教學中進一步的滲透,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具有了更多的重視,“少教多學”成為教學中教師重視的教學概念。在語文的教學中,這一理念的實現,需要教師對于學生學習行為進行關注,利用這一階段學生的特殊學習要求以及學習的特點,展開語文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應用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參與思考,在課下階段,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就學習的內容進行主動的總結與學習?;诖?,本文展開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少教多學;教學實踐研究

引言: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這一階段中,學生不僅需要對于基礎的語言文字內容進行學習,也需要結合語文的學習內容,應用閱讀的方式,對于自我的認知結構進行完善,應用文學藝術的學習構建一定的審美能力。這些過程在教師的教學中進行的程度較為有限,學生需要通過自我的學習、理解、思考,完成深化的領悟。因此,在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重視。

一、在課前預習階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初中語文的學習中,隨著學習難度的上升,課本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在不斷的擴大,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內,學生能夠接受的學習內容較為有限,教師需要對于課前預習的階段進行應用,使得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自主學習。

例如,在學習小說節選類型或者是改編類型的文章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于小說的原著進行了解,對于原著的作者,重要人物以及主要的內容能夠準確的認知,應用整體性的認知投射到課本內容的學習中來。在預習時間較為充裕的狀況下,例如長假等,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于原著進行整體的閱讀。此外,教師也可以對于課程的預習進行前期的計劃準備,引導學生在寒暑假階段進行多種課外的閱讀拓展,群文閱讀等。在前期的自我學習以及知識的拓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及時的對于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在其中做到,有來自于文本以及拓展內容的認知,同時,能夠應用自己的拓展,達成對于學習內容的獨立見解,即是能夠有所輸入并且有所輸出。由于閱讀的過程是由學生進行獨立完成的,同時學生的思想總結內容也是根據個人的經驗與理解完成的,因此整個閱讀學習的階段都能夠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1]。

二、在課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參與

在課堂教學的階段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重視其中的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這一階段,是學生能夠對于自我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以及溝通表達的重要階段,學生的表達都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

1、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師生交流的意義不同。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學生需要理解的思想情感內容日趨復雜,由于教師與學生的成長環境,知識結構都不相同,其對于學生的引導一般與學生的學習思考角度不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彼此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尋找到理解的共同點,同時能夠對于自我理解中存在的獨立思考內容有所認知。

在小組的組織模式上,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質以及學習的能力進行組別的劃分,使得在統一小組中學生能夠具有較為相似的分布特征,能夠有善于溝通表達以及協調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在組內展開協調的工作。同時,也需要關注組內每一個成員的發言與學習思維的過程。例如,科普類文章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小組溝通中明確的闡述自己得到的新認知,并且將這種認知與自己在生活中所得的相似認知進行對比,從而總結出課本中的科普文章所具有的獨特意見,明確文章中的論點。學生在歸納總結時,可以把握文章核心內容,并完善自己閱讀的方法,客觀評價自己的整體閱讀,找出不足的地方,還應該學習別的同學優秀的閱讀經驗,取長補短[2]。

2、進行師生之間互問互答的環節

學生在自主學習以及獨立思考之后,將會產生一些較為深刻的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階段中這些問題并不能夠得到較好地解決,因此需要在課堂的集中提問回答環節中,對于學生的這一階段的問題進行關注。在第一階段中,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教師需要對于學生問題進行評價以及解答。在第二階段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中的要點,以及學生自主學習中產生的新的問題,對于學生展開提問。例如,在學習寫景狀物的文章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文章寫作中的語言特點。因此,就需要就類似的文章進行對比,使得學生在觀察兩篇或者多篇文章的過程中,能夠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同之處,就文章的語言風格對比進行提問。

三、在課后的學習階段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的學習與練習

在課后的學習階段中,學生需要就教師布置的作業內容展開自我的學習與練習。教師需要為學生的學習目的進行明確,例如,為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形式與內容都較為精美的文章,進行仿寫的練習等。

在這一階段的作業完成中,教師需要進行積極的參與,對于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以及作業的內容進行全面的監督,及時的對于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使得學生能夠得到鼓勵,或者找出自己的問題。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相對敏感,比較在乎同學、教師對自己的印象評價,身為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發現學生的優點,并給他們鼓勵與肯定,以增強學生的信心[3]。

結束語:

“少教多學”模式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因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理解該模式的內涵,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鼓勵與肯定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學習水平,進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拜生. 初中語文教學中“少教多學”的實踐探究[J]. 學周刊,2019(14):27.

[2]馬穎穎. 初中語文“少教多學”實踐探索[J]. 教育現代化,2018,5(12):364-365.

[3]張進雄. 少教多學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探討[J]. 成才之路,2015(16):98.

猜你喜歡
少教多學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少教多學”與古詩詞教學的整合
“少教多學”在中職計算機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初中語文教師的能力結構簡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