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實踐策略

2019-09-10 21:52李欣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皇冠橡皮泥體積

李欣

摘要: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數學學科的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只有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才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在課堂教學中,有趣的故事可以用來提高課前導入環節的興趣,可以用動手操作增強新課教學環節的趣味性,游戲和競賽可以用來提高鍛煉興趣和鞏固環節,數學文化也可以滲透到拓展和推廣環節中,讓趣味數學輔助傳統教學,最終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

1、設計有趣的故事, 增強導入環節的趣味性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氕h節的主要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過程。講故事是深受兒童歡迎的導入方法之一,有趣的故事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幫助兒童展開思維,豐富聯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很自然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設計了一個唐僧分餅的小故事來導入新課: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處用餐,唐僧把同樣大小的三張餅按照如下方法分給三個徒弟:把第一塊餅平均分成 2 份,取出其中 1 份給八戒;把第二塊餅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 2 份給沙和尚;把第三塊餅平均分成 8 份,取其中的 4 份給悟空。豬八戒一看連呼不公平,說:“猴哥分了 4 份,沙師弟分了 2 份,而我最少只分了一份,這不公平?!苯又埻瑢W們討論唐僧的分餅方法到底公不公平,并通過讓學生通過涂色的方法,比較12、 24和48的大小,從而歸納總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時,我通過講述阿基米德巧測皇冠體積的趣味故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傳說古希臘的一位國王讓金匠給他制作了一項純金皇冠。新皇冠做得十分精巧,重量也與國王給的金子完全相同。但有人向國王告密說皇冠中摻了白銀,于是國王就讓阿基米德測量出皇冠的體積,再確定有沒有摻白銀?;使谑且粋€不規則物體,怎樣才能測量出它的體積呢?這個問題讓阿基米德百思不得其解。一天,阿基米德到浴室洗澡,他一坐進浴缸,就發現浴缸里的水位上升了,他從浴缸中站起來,浴缸里的水位就下降了;再坐下去時,浴缸中的水位又上升了。他突然受到啟發,找到了測量皇冠體積的辦法。阿基米德到底想出了什么辦法,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本節課的內容吧!教學中通過這個故事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們躍躍欲試,積極探索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2、動手操作,增強新課教學環節的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能做工,大腦能思考?!比藗儗W數學不是為了解幾道數學題,或是應付考試,而是用數學來開發智力,培養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程度,必須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索、猜測和發現的環境,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盡量讓學生自己去實踐,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的基礎上,教材中安排了一節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數學活動課。課前,我通過講述烏鴉喝水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出本節課的核心探究問題,布置任務讓孩子們收集橡皮泥、土豆、石塊等不規則物體,并設計活動方案。上課時通過講述阿基米德巧測皇冠體積的趣味故事,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探究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在測量橡皮泥的體積時,有的同學用手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有的同學用自制橡皮泥壓板把橡皮泥壓成長方體,還有的同學把橡皮泥塞入喝藥的杯子中……這些方法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的,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和探究帶來的樂趣。接著我又引導學生用量杯和水來測量土豆的體積,學生在動手量一量、算一算的過程中經歷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過程,體驗排水法的實際運用,培養了小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慢慢感受到原來數學并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一個充滿觀察、實踐、思考和交流的豐富多彩的活動過程,也是一個充滿了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活動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游戲比賽,增強練習環節的趣味性

數學教材中的練習內容比較單調,缺少趣味性,如果能把生活中有趣的數學游戲,經過精心設計后帶到課堂中,一定會讓學生在“玩”中享受到了數學的樂趣。如撲克游戲就是一個取材簡單而又變化無窮的益智游戲。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數的組成時可用撲克游戲來鞏固所學知識。如 10 的組成是以后學習進位加法和“湊十法”的基礎,通過一系列游戲活動掌握 10 的組成非常必要。游戲時老師先出一張牌,例如“2”,如果孩子拿出一張“8”湊成“10”,就算孩子贏了,老師手中的“2”就歸學生;要是湊不成“10”,學生手中的牌就歸老師所有。這個游戲簡單方便,不僅可以和老師一起玩,還可以和同學、家長一起玩。通過幾次游戲,孩子對數的組成都很熟練了以后,還可以利用這個游戲來練習 10 以內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到了高年級,利用撲克魔術來吸引學生探究數學原理的積極性,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學習了“解方程”后,可以師生互動玩以下一個“聽數猜牌”魔術:教師:“老師這里有 A~K 十三張牌,請你任意取一張,把點數默記在心,再把你剛才取的那張牌的點數,乘以3,加上 4,再乘以 5,最后減去 20,然后將結果告訴我。我就可以猜出原來的那張牌是幾?!睂W生一開始不相信老師老師可以猜出來,就抽了一張牌(如 8),并默記在心,然后把牌插入,又洗了幾遍,再交給老師,并算出了結果是 120。老師聽后,不慌不忙地展開了牌,從中挑出 8,高高舉起。學生一看,老師抽出的牌正是自己剛才取得,都非常佩服!學生不相信老師可以猜得這么準,又重新玩了幾次,老師每次都能正確取出學生抽出的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魔術背后秘密的興趣。這時教師再揭示猜數的奧秘,只要能熟練解出以下方程就可以知道抽出的牌是幾了。解:設抽出的數字是 x。(3x+4)×5-20=120方程的左邊化簡后是 15x,只要用學生報出的得數 120除以 15,就可以算出抽出的牌是 8。學生聽后恍然大悟,原來并沒有所謂的魔術,一切都建立在數學計算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也創造出不同的方程來玩猜數游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滲透數學文化,增強知識拓展環節的趣味性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賞析古今中外一些特殊的數學問題,可以開拓知識視野,啟迪思維,增強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時,一方面讓學生用圖形學具剪一剪、拼一拼,把未知的圖形面積轉化成已知圖形的面積進行計算,另一方面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用“出入相補法”驗證《九章算術》中各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知識,體會轉化思想是從古至今行之有效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學習了“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后,還可以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張邱建算經》中的“百錢買百雞”問題,以及明朝程大位《算法統宗》中所載歌謠體算題“百僧分饅頭”等。在學習了“解方程”后,出示中國的“李白打酒”問題,以及古希臘的“丟番圖的墓志銘”,這些算題趣味頗濃,至今還流傳在民間,有些還被國外的數學書所收錄。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睜I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既是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開拓創新,充分發掘和利用各種資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劍.數學家的故事[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

[2]王金鋒.趣味數學故事[M].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皇冠橡皮泥體積
1立方厘米與1立方分米
一汽豐田皇冠陸放
不一樣的皇冠
談擬柱體的體積
借像皮泥
誰的體積大
皇冠
化學問答
海底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