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簡算的思考

2019-09-10 08:55陳尚榮
學業 2019年9期
關鍵詞:豎式筆算算式

陳尚榮

一、簡算,其實不簡單

1、簡算,是對計算過程的一種轉化

對于一個數學問題首先要確定是否需要計算,然后再根據“答案”的性質,確定運用什么計算方法。例如:需要近似答案,則通過估算解決問題;需要精確答案,則通過心算、筆算、計算器或計算機算出答案。簡算通常表現為把“利用筆算”的式子轉化成“利用心算”的式子。把“利用筆算”變為“利用心算”這就是“簡算”。簡算,并不能算一種獨立算法,只是對某些計算過程進行了優化。

說簡算比較簡單,往往是從教師的角度做出的判斷。如果從學生的角度來審視,學生一般覺得用豎式計算更簡單一些。由此來看學生要形成簡算意必須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意識 。

簡算,簡便在哪兒?簡算通常是把不能口算或者心算 (也就是一般需要筆算)的式子,運用運算定律或性質進行轉化,使之能夠口算出結果,這樣的計算過程一般視作簡算。如原先要筆算寫豎式的,現在直接在腦子中算,也能算出得數了。這看起來的確是比原來簡便了 。

如果把簡算與豎式計算(即筆算)進行比較,哪種算法更簡單呢?事實上,不少學生往往不喜歡簡便算法而樂意用豎式計算。難道這是舍簡求繁?和用豎式計算相比,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的過程涉及對算式的觀察判斷、分析思考,這一系列關于是否能簡算、如何簡算,從決策到行動的過程富 有思維含量。而用豎式計算,程序固定,幾乎沒有什么變化,計算過程中只要按順序操作,并且,豎式計算這種算法更具 有普適性,幾乎對所有的式子都適用。

2.簡算,是學生思雄發展的表現

以學生計算8+5為例。第 一 階 段,“合起來數”。他們往往會數出8個實物,然后數出5個實物,接著將 8個實物和5個實物合起來,從“頭”開始數出13個。第二階段,“接著數”。他們會數出8個實物不再從“頭”數起,而是從8開始繼續數5個。第三階段,利用事實計算結果。即在算8+ 5時,先算8加2,繼而再加上3,其過程為 8+5=8+2+3=13。這一過程用到 8+2=10、10+ 3=13這些事實。那學生為何不調用8+3=11、1l+2= l3這些事實呢?學生運用 “湊整”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是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這里所說的高級階段,不僅表現為用“湊整”的方法進行計算,而且表現出對計算方法的優化意識。第四階段學生逐步達 到“自動化”水平,即面對 8+5,會提取記憶直接回答,脫口而出而幾乎未現思考過程.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盡管這個過程中的幾個階段有時難以絕對地劃分,而且對不同學 生來說,各個發展階段所需時間的長短也不同.不過,需要 教師意識到的是,也許在教師看來計算 8+5幾乎應該是一 種自動化的行為,對學生來說,卻是一個較為漫長的發展過程 。

在教師的視野中,能簡算的要簡算,應該成為一種接近 自動化的行為,但對學生來說,是需要發展之后才能達到的。教師看來是一個“平面”的發展要求,對學生而言卻是“立體”的發展結果。教師不能以自己的思維發展水平替代學生的發展水平。簡算意識的形成,是人們自覺求簡意識的體現,其形成具有過程性、階段性,不能一蹴而就。

二、簡算教學 ,有時太簡單

1、簡算教學,應當更全面深入地認識其教學價值

日常的簡算教學,一般未能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認識其價值,往往就簡算教簡算,把簡算教學定位于對運算定律與性 質的鞏固與應用,關注的大多是技能訓練,甚至異化成技巧 的傳授。

整體上看,如前所述,簡算的過程就是將不能口算的過程轉化成能口算的過程。如計算235+198,如果簡算可先用235加上200,這即作出一個假設;接下來要進行調整,原本是加上198,現在加上的是200,多加了2,要減去2,因此其過程為235+198=235+200-2,在這一簡算過程中應了假設、調整的策略。事實上,從策略的角度認識簡算的過程與方法,也可提升學生理解、解釋與應用的水平,避免學生 出現諸如235+198=235+200+2的錯誤。

2.簡算教學,應當由學生自主完成算法的優化

能簡算的題目的呈現,其要求不能都帶有明確的指令性,如類似“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用遞等式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這樣的陳述。是否簡算首先要讓學生有自覺甄別的機會。不可否認,接受 指令進行簡算是學生在學習簡算過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在簡算學習的初期,指令是要的,但簡算教學的進程不能停留于這個階段。學生被指令得太多了,也就逐漸丟失了自主的意識。簡算,不應當成為一種條件反射,而應當是學生思維達到一定的抽象、概括和反省水平之后對算法自然優化的表現。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停留于指導學生如何簡算,要給予學生較為充分的獨立思考、探索算法、交流互動的機會。教師要尊重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的意愿,但不應當讓學生一直停留于他們原有的水平層面。在實際教學 中各個不同的學生呈現不同的算法,即呈現算法多樣化的場景后,教師可組織交流,引導學生比較,實現對算法的優化。算法優化的過程不應該是由教師強制學生完成的。學生是優 化算法的主體,教師要讓學生在交流和比較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原來還可以這樣算”、“這樣算真是巧妙”,從而愿意并主動地應用簡便算法,調整并優化自己的想法。教師要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優化算法的教學,選擇適當的時機,使用適宜的方法,讓多種算法在交流中發生碰撞,在碰撞中呈現聯系,在聯系中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實現優化。也就是說教師應把優化算法變成學生主動建構的學習活動,成為學生自我發展的自覺追求,這一過程也正是學生簡算意識形成的過程。

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理解簡算的必要性,而且關注簡算的合理性,即對簡算算理的理解。教師不能將學生不簡算直接歸因于學生簡算意識不強。如算式273—82—18,也可以寫成算式273一(82+l8),這兩種算法的算理都是學生容易理解的。算式98+265+202和98+202+265的道理也都是學生容易講得通的。在完成算式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常常關注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他們都希望自己能講得清楚、說得明白。又比如88x125,如果計算時寫成8x125x11,這樣算起來簡便。同樣的道理,對于簡算,其計算過程中的道理,也要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學生在簡算時,要增“識”,要有“法”,還要有“理”。因為有“理”,學生對算法的優化才能成為有意義的建構過程。

3.簡算教學,應當以評價促進學生簡算意識的形成

有這樣一個例子,每千克白菜1.8元,1.5千克付多少錢?如果將1.8x1.5轉化成 1.5x2xO.9,然后用乘法結合律算出結果2.7。我傾向于選擇用乘法分配律而不是乘法結合律。具體地說,也就是先算1千克白菜的錢,再算0.5千克白菜的錢,這種簡算的思路更符合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而把1.8x1.5轉化成1.5x2xO.9的算法,是對算式1.8x1.5算法的簡算,是剝離實際問題情境后對裸數據進行簡算,更接近于紙上談兵。在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時,學生的計算過 程往往離不開具體問題情境,因為如前所作出的分析,學生會關注計算過程中每一步算式表示的含義是什么。

猜你喜歡
豎式筆算算式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怎樣做將格子乘法與三位數乘法筆算相結合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減法算式
循理入法 以理馭法
關注教材文本中言語表達的“序”
乘除法豎式內容這樣調整是合理的
弄臟的豎式
怎樣筆算加、減法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擺一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