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詩歌韻律之美

2019-09-10 08:55劉路
學業 2019年9期
關鍵詞:韻律節奏

摘要:詩的韻律與造型是民族語言文化的凝結物,在浩浩蕩蕩的五千年的中國文化長河中中國詩歌的韻律之美尤為突出,中國詩歌的魅力所在就在它的節奏之中.

關鍵詞:節奏;古代詩歌的美麗;語言張力;韻律

一、中國古代詩歌音律感

詩歌,之所以謂之詩歌,是指在它的語言和形式上,所表現出的音律感。正如音樂需要樂器、人聲來表現一樣。詩歌也必須在吟唱中才能發揮它獨特的藝術效果。詩歌的音樂性可以讓詩人“新詩改罷自長吟?!弊屪x者感受到含英咀華,口角噙香,慢慢咀嚼讓人有一種穿越回古代,一覽前朝風光的感覺。

詩歌具有音樂性,是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國古代的詩歌在還沒有成為一個很體系的存在時,是以人們的歌唱來傳唱的,“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保ā抖Y記·樂記》)①對于中國古代詩歌是詩樂共生,在古代,凡是不能配樂詠唱的叫做“詩”,凡是能陪樂詠唱的叫做“歌”;而大部分的詩都能配樂詠唱。所以,“詩”“歌”始終結合在一起。從漢樂府的詩歌到唐朝的格律嚴謹的詩詞,就是人們從音樂中規范出來的詩歌。至于宋詞,元曲,都是詩歌音樂化大眾化的一種衍生。古代詩歌不但“詩中有畫”,而且“詩中有歌”如:在屈原的《楚辭·九歌·湘夫人》中有這樣一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边€有《楚辭·九歌·山鬼》中:“風颯颯兮木蕭蕭?!弊x起來有十足的音律感。作為以詩歌的形式來直接表現的詠樂詩,是演奏技藝、樂器、音色、以及妙悟之心的契合。是音樂的詩性與音樂性的和諧相融。

二、唐代詩歌的音樂感

詠樂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詩經》和《楚辭》,甚至更早,到唐代走向了繁榮的巔峰。

白居易的《琵琶行》被稱作“千古第一音樂詩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水上隱約聽聞琵琶聲,吸引著主人、客人忘歸,“轉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傾訴平生不得意?!雹诼牭门寐曄氲迷娙俗晕业母惺?,忽而感到悲傷 ,再到“此時無聲勝有聲 ”的境界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演奏已結束 ,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里 , 周圍都沒有人說話,似乎都在剛剛的音樂中流連,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這首詞,不僅僅在詩歌音律上富有特色、創造性,最重要的以情感人,詩歌情感聯系當時的音樂和當時的作者心情,以詩歌表達自我情感,又以詩歌表現出藝術上的音律感。在雙重的藝術特色上,表現了高超的藝術特色。

在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十二門前融光冷 ,二十三弦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 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 老魚跳波瘦蛟舞 ?!彼盟囆g手法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是一樣的,都是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具有雙重的藝術感情特色,將詩歌中描寫的音律和詩歌本身所具有的音律感情相互交融。語言節奏音律十分優雅,似乎是能夠聽到當時的樂章和實際的場景。

借樂抒情,借物抒情也是這幾首描寫音樂的詩作的共同特色。它們都運用想象、比喻,引進視覺形象,將無行化為有形,同時具有十足的詩歌音律的美感。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無一不寄托著詩人的情感,將詩歌和音律的美感放在一起。曲折而明朗地表現了他們內心的情感。

對于唐代詠樂詩,受到了當時唐朝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創作氛圍的影響,對于當時的唐朝是一個“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碑敃r的國力強盛,百姓安定。所以詩歌得到了有利的發展。從而形成了獨特飛內容特點和審美風格。

唐代詠樂詩在內容上可以分成對音樂形態進行具體描摹的以及抒情感懷的兩大類。在詩境與樂境的交疊相合中,唐代詠樂詩形成了典雅沖和、清新淡泊、雄奇險絕、蕭瑟凄寒等不同的審美風格。詠樂詩典型體現了中國傳統詩歌的基本特點,它對詩、樂關系的巧妙處理、對詩歌體式內在規定性的尊重、對詩人心性修養的要求等,都可以給中國當代新詩的發展起到有意義的啟示。

三、詩歌韻律

隨著詩歌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體系化的音韻格式,出現了平水韻。由于詩歌進一步的規范化,使得詩歌在節奏感中體現了兩種效應。

首先是聽覺效應。詩歌本來是一種聽覺藝術,它的起點就是唱和聽,而且歸根到底要念(唱)出來讓別人聽。這就要求念(或唱)得清楚明白、悅耳動聽、感人肺腑,亂喊亂叫一通決然達不到目的;它同念一篇文章也不一樣,所以必須有韻律(音韻和節奏)。歌上面的東西,它是與詩歌生命同在的“天籟”。先民們在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到,只有勻稱有節奏的動作才能省力持久;同時又發現,只有把勻稱有節奏的呼吸(或呼喊)跟動作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調節個人體力或協調群體勞動。魯迅先生在《炙門外文談》中所說的“杭育杭育”式的歌謠出現了。后來隨著人類語言的發展,詩歌的應用面越來越廣,詩的韻律也越來越豐富完善起來了。

其次是視覺效應。自從人類發明了記錄語言的文字工具之后,過去那些優美動聽,但又難于流傳保留的詩歌,便用文字記錄下來。寫在紙(秦以前無紙,這里是泛稱)上的詩歌聽不到聲音只能用眼睛看。在沒有妥善科學的記譜方法的情況下,只好讓唱法失傳。我想,這也許是詩歌在“文字造型”上不同于其他文學形式的奧秘。

所以,我認為詩歌格律的韻律要素和造型要素,雖然有所不同,但其實又是緊密關聯的。韻律需要用造型來表現其存在,造型也要為表現韻律服務。純粹做“造型游戲”,于詩歌的發展與創新并無裨益。

四、綜述

綜上所述,雖然說詩歌和音樂是不同的兩個門類,故有神話玄鳥骨尺造就七孔骨笛,就其音律譜寫詩詞,保天下平安。在春秋以后,詩與樂的關系日益疏遠,但是詩歌的音律之美一直存在,加上中國古代詩歌的最重要的審美特征便是抒情性,因此,具有深厚的音律感是自古以來的密切聯系。

參考文獻:

[1]《詩詞曲語詞匯釋》,張相著,中華書局版

[2]《詩詞曲語詞例釋》,王瑛著,中華書局版

[3]《詩文聲律論稿》,啟功著,中華書局版

[4]《詞學概說》,吳丈蜀著,中華書局版

[5]《古代漢語·下冊·附錄》,王力著,中華書局版

注釋:

①《禮記·樂記》 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27頁

②高中語文必修

③《琵琶行》人教版 65頁

作者簡介:劉路(1997.04-),女,漢族,籍貫:江蘇省徐州人,西安美術學院史論系,16級在讀大學生,大學本科,專業:美術學,研究方向:西方美術方向。

猜你喜歡
韻律節奏
大狐猴也懂音樂節奏
書的國度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節奏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輕快漫舞
偶感
寫詩
視唱練耳教學中節奏訓練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