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探究

2019-09-10 22:25楊翠蘭
學業 2019年8期
關鍵詞:實踐探究探究式教學小學數學

楊翠蘭

摘要: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較多參與的是記憶活動,而智力活動卻相對缺乏,缺乏自主獨立思考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嘗試開展探究式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實踐探究

受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往往感到吃力,所以數學被視為小學階段最難的科目,一部分小學生缺乏學習信心。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方法難以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很多學生不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認為數學概念晦澀難懂。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則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因此,數學教師應積極在教學中融入探究式教學方法,基于探究式教學構建多元化課堂,以此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探究式教學的指導原則

1.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現階段,小組合作探究是較為多見的探究學習形式,學生先進行自主思考,再在組內交換意見。在此過程中,教師務必要讓學生在進行充分的獨立思考后進行合作探究,否則在聽取別人意見的同時,極易受到他人觀點的影響,對自身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都會有一定影響。

2.引導學生親身經歷探究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時,不要著急下定結論,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允許他們在實踐中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才是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步驟,個人體驗的收獲遠大于被告知的收獲。

二、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1.提問、追問引導學生思考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思維不清晰、表達不清楚或過于概括的情況,教師應通過提問和追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逐漸的具體化。

2.以困難為切入點,延續探究活動

教師在引導學生根據思路進行探究、實踐操作或推理論證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教師則要發揮自身在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將學生遇到的難點轉化為切入點,加以點撥,引導學生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對探究實現延續。

3.培養學生記錄探究過程習慣

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匯報或寫探究報告時會遇到的問題大約會有兩個,一是寫的過于概括 和簡略;第二則是表述不清。因此,教師要在探究過程前就提醒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隨時進行記錄,保證探究的實效性。記錄探究過程中出現的每一個細節,不僅豐富了探究報告的素材,還能夠引以為用,在之后的學習中,具體環節的操作和想法都可以借鑒前者,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探究式教學的實際應用及反思

在新課標中,小學數學課程內容主要分為了“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和“綜合實踐”四部分,而不同的教學內容所采用的探究教學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數與代數”部分中的“分數乘法”教學中,有涉及到分數乘小數的部分,內容相對簡單,所以適合采用課上的探究式教學。教師根據計算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目標應設置為:理解并掌握分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接著,在經歷探究分數乘小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后,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數學思想,并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分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但關鍵在于學生是否能夠靈活地針對題目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進行熟練地分數乘小數計算。首先,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在觀察中發現即將要學習的算式與之前接觸過的算式有些不同,引導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在之后的探究計算方法過程中實現遷移,如讓學生嘗試計算2.1×1.5 的結果,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解題情況并結合探究教學指導教學原則加以引導,這一步主要是培養學生經歷探究解題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解決方法的能力。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發言,匯報和交流解決的方法,教師不要對學生的交流加以評判,以求最大限度保護每個學生探究問題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然后再讓學生在梳理各種算法時,進行分類和總結,為課堂練習和總結反思做準備。

教師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看起來雖只是在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但卻發揮了重要的主導者作用。在匯報交流解決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對學生的思考狀態進行了了解和掌握,還抓住了學生思維處在活躍狀態下的機會,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為梳理和提煉知識點做好準備。在梳理和提煉知識點的環節中,教師同樣也要運用到對比和優化各種解題方法的形式,來突出地讓學生明確分數乘小數這節知識中的學習重點。

再如,在“圖形與幾何”中的“長方體的認識”一節中,同樣可作為課內探究來進行教學,長方體與正方體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立體圖形中最基本的兩個,教師應通過引導學生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來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這一節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以課堂總結環節為例,教師應將學生匯報交流部分與梳理提煉知識點部分融合在一起,節約教學時間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掌握。如總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特點時,教師要抓住相應知識點,從點、線、面角度來將零散的知識點梳理成知識體系,在課前引導學生嘗試從不同角度來對兩種立體圖形進行探究。其中有的學生采用將長方形卡紙折成紙筒的方式,然后加上兩個底面,構成了長方體;而有的學生則采用了畫平面展開圖的方式。由此可見,學生經由教師的課前引導,在觀察和實踐操作過程中有效地實現了生成,初步地形成了空間觀念。

總之,探究式學習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邏輯推理以及實踐操作等多方面能力,綜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孫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踐探索與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73-74.

[2]徐軍.探究式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設計及實踐研究[J].才智,2017(12):123-127.

[3]金繼堂,范欣欣.論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J].學周刊B版,2014,3:125.

[4]元書興.新課程體系下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學周刊B版,2013,6:103.

[5]李學田.關于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6,9(27):326-328.

猜你喜歡
實踐探究探究式教學小學數學
探究式科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高中化學習題課探究式教學設計的研究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實踐探究
探究式教學法在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
要將探究式教學融入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之中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