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如何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漫談

2019-09-10 01:55熊曉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法制教育法律意識語文教學

熊曉

摘要:在現代法治社會,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學生學習法律知識顯得越來越重要。課堂是培養學生的法律知識的重要陣地。初中時期的學生是養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文章就作為初中教師,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展開論迷,旨在不斷增強初中學生的法律意識,為祖國培養更優秀健康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法律意識;法制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65-01

前言:初中語文知識的作用是教會學生懂得做人,學會感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根據學生的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努力挖掘語文課本中關于法律意識的文章,通過合理的方式滲透給學生,讓學生懂得什么是正義、什么的丑惡,幫助學生樹立衡量是非的標尺,使學生成為一個知法、守法、護法的合格公民。

1.了解學生法制教育的需求.確定教育的范圍

初中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法律需求,明白哪些法律知識是適合初中學生學習的,哪些法律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保護自己。初中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心理上日漸成熟,但是由于存在叛逆心理和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識,很難很好的利用法律知識進行自我保護。這就要求教師向學生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不以大欺小,做出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增加保護自己的能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初中學生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做法,例如:由于處于青春叛逆期,學生普遍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在校園中可能存在打架斗毆以及以大欺小、拉幫結派等行為;或者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學生可能會做出一些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比如偷竊等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向學生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對于有這方面缺失的同學可以及時改善,沒有的學生也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在不斷完善學生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時刻謹記不要違反法律法規,同時增強學生利用法律知識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

2.合理引申教材中的法制資源,引起學生重視

課堂是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的主陣地,作為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過程中要緊密聯系初中語文課本。初中語文課本中文章的選集大多是就有哲理和教育意義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教材中文章的引申,通過引申教材中的法律知識,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讓學生全面的掌握課文,更重要的是文章可以作為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的案例,通過文章的引申,學生可以直觀的學習到相關的法律知識,這比起枯燥的給學生讀一些法律條文起到的作用要大很多。

例如教師在講述“論語”時,關于物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可以向學生普及不要做一些雞鳴狗盜的事,要引導學生成為善于幫助他人,勇于學習雷鋒精神的好學生;又如教師在講解林杏子的“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時,教師要向學生引申生命的寶貴,讓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到不傷害他人的生命,保護好自己的生命,讓學生對生命產生敬畏的心理。通過這些文章,學生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的法律知識,達到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目的。

3.在生活中滲透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

培養學生的法律知識僅僅在依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在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滲透,從而達到增強學生法律意識的目的,初中學生有必要掌握一些有關于生活中存在的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學習必要的法律知識。初中生在遇到危險之后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作為教師要責任增強學生的自保能力,這樣做可以更好的保護學生的安全,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教師還要交給學生如何做到防詐騙,在遇到詐騙的行為是應該如何做,這些必要的法律知識可以很好的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詐騙也越來越猖獗,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如何辨別這些詐騙信息,以及在遇到詐騙人員時,教給學生首先要鎮定,與詐騙分子進行周旋,及時脫離詐騙分子的視線范圍,在確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報警,以此來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再如學生在上下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社會中的閑散人員的威脅時,學生要及時地利用法律知識來維護自己的權利。通過這些課外知識的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系統的培養了學生自身安全相關的法律知識。

4.組織法律知識競賽.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

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僅僅依靠教師的灌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法律知識,以此來達到在語文中對學生滲透法律知識的最終目的。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求勝心理來引導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自主學習,有效的法律知識競賽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學生自己進行自主的學習才能更好的學好法律知識,通過這種學習模式學生不僅僅是學習到了應有的法律知識,使自己的權利得到了保證,另一方面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也起到了很好的幫助。

作為學校和教師,可以定期舉辦法律知識競賽來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對于在競賽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可以由學校辦法一定的獎勵和證書,以此來肯定學生的努力和付出。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定期舉辦法律知識交流會或者是關于法律知識的黑板報,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通過這一些列的活動,學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相關度的法律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

5.結語

初中學生正是汲取知識,武裝自己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知識來幫助學生武裝自己;作為學生自己本身,也應該去自主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王晨.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32):174.

[2]鄭瑤.淺談法制教育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J].速讀(下旬),2015,(6):43-44,45.

[3]婁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道德法制意識[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11):109-109.

[4]秦奮.將法制教育融入初中語文課堂[J].考試周刊,2014,(9):40-41.

猜你喜歡
法制教育法律意識語文教學
法治意識融入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策略探究
加強高中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對策
遏制校園暴力須重視法制教育
論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提高法律意識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