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94例臨床觀察

2019-10-21 07:05劉小平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

劉小平

【摘 ?要】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94例臨床療效。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中西醫結合治療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47例:未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單一應用西醫藥)與實驗組(47例:中西醫結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持續給藥4周后總有效率(97.87%)明顯高于對照組,其給藥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4.26%)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一西醫藥治療效果。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圖分類號】R256.3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136-01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胃腸功能性疾病,該病患者胃腸道內鏡檢查在排除胃腸器質性病變基礎上伴有上腹部疼痛、腹脹、暖氣、食欲不振等胃腸不適癥狀,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伴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壓力的加大與生活節奏的加快,該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其臨床根治難度大[1]。本次研究為論證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價值,比較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47例單一行常規西醫治療患者與47例中西醫結合治療患者預后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47例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27例)女(20例)比例為27:20,年齡在23歲至63歲,中位年齡為(45.22±1.12)歲,病程在1年至4年,平均病程在(2.21±0.12)年。對照組47例患者一般資料如下:男(26例)女(21例)比例為26:21,年齡在22歲至65歲,中位年齡為(45.25±1.14)歲,病程在1年至5年,平均病程在(2.25±0.14)年。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驗證,P值大于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本次研究參考我國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相關內容,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內鏡排除胃腸器質性病變,患者均持續6個月出現腹脹、早飽、腹脹等癥狀,所有患者均功能性消化不良確診。此外本次研究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相關內容,所有患者脘腹脹滿、惡心、噯氣的同時伴有脅肋脹痛、大便不爽、食欲不振、脈弦等肝胃不和證,患者符合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診斷標準,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參與本次研究前服用其他治療性藥物或有胃腸外科手術史患者。(2)排除未遵循醫囑用藥患者。(3)排除臨床診療資料不全或中途放棄治療的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構椽酸莫沙必利片、嗎丁啉等常規西藥治療,其中枸櫞酸莫沙必利每次口服5 mg,tid。嗎丁琳每次口服給藥10 mg,tid,持續給藥4周為一個療程。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給藥基礎上聯合基礎上加用健脾疏肝湯治療,健脾疏肝湯基本組方如下:白術5g、茯苓10g、柴胡15g、郁金10g、砂仁15g、白芍15g、陳皮15g、枳殼15g、炒山楂10g、甘草5g(選自《徐兆祥方》)。上述藥物清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溫服100mL,持續給藥4周為一個療程。

1.4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給藥治療3個療程預后情況,若患者臨床癥狀以及中醫肝胃不和證均消失則表示治愈,若患者臨床癥狀以及中醫肝胃不和證均明顯改善則表示治療有效,若患者臨床癥狀以及中醫肝胃不和證均未明顯改善則表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等于治愈率與有效率的和。

(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給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系統處理相關數據,(%)表示的數據用χ2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給藥治療3個療程預后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給藥治療3個療程治愈例數、有效例數均明顯多于對照組。

2.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具體情況如下:實驗組給藥治療期間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分別發生1例、1例,共有2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對照組給藥治療期間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分別發生3例、4例,共有7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26% VS 14.89%),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經χ2檢驗5.0143,P<0.05。

3 討論

功能消化不良的發生與精神心理、胃腸功能障礙以及胃酸分泌異常均有密切的聯系,莫沙必利以及嗎丁啉屬于臨床常用要,莫沙必利與嗎丁啉均可促進胃排空,但是西醫藥在應用的過程中其不良反應發生率高[2]。功能性消化不良與中醫“痞滿”疾病較為相似,本病病位在脾與胃,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其中脾主轉化,胃主受納。肝主疏泄,肝氣郁結可橫逆乘脾犯胃,從而影響脾胃運化[3]。

健脾疏肝湯方中以柴胡為君,柴胡性味芳香,善于疏肝解郁,方中郁金在助柴胡行氣解郁,方中柴胡與郁金共為君藥,陳皮在理氣的同時可燥濕化痰,砂仁在行氣的同時可溫中化濕,白芍具有柔肝止痛的作用,積殼可寬中理氣,白術可健脾益氣,陳皮、砂仁、白芍、白術、枳殼與砂仁共為臣藥。炒山碴為佐藥,具有消食消痞、和胃祛瘀的作用。甘草為使藥,可緩和諸藥藥性,諸藥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的作用[4]。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給藥治療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鄧紅英.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 (4):74-76.

[2] 徐奎.中西醫結合治療脾胃濕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臨床觀察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20):68.

[3] 丁洪匯.中西醫結合治療對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重疊患者腸道微生態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8,30(12):1437-1439.

[4] 韓榮燕,呂康,劉樹麗,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診治進展[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4(4):809-812.

猜你喜歡
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臨床效果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效果觀察
胃粘膜中降鈣素基因相關肽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性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
香砂六君子湯加味結合中醫推拿調治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中西醫治療腫瘤相關性貧血的研究進展
柴枳理中湯治療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皮炎的效果及臨床優勢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初步評定
奧美拉唑聯合西沙必利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