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校課后體育課市場化

2019-10-21 08:33陸丹吉郭恒濤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市場化課外俱樂部

陸丹吉 郭恒濤

【摘要】:自民國開始,中國學校體育課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而其達到效果卻差強人意,最直觀的現象是我國學生體質連續30年下降。學校體育最基本的要求“促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無法得到保證,學校體育課的改革勢在必行。

近年來,大量專家學者對體育課的改革提出寶貴意見,包括引進國外先進的理念、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進行體育課程結構改革等等,效果依然不盡如人意。我國學校體育課需要結合一條新的道路。

1、學校課后體育課市場化的含義

體育市場化是指體育資源由計劃配置向市場配制的根本性轉變,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體育組織行為、體育組織環境、政府職能等一系列經濟關系與上述轉變相適應的過程,其實質是在體育資源配制中市場機制作用不斷增強的過程。

學校課后體育課市場化指學校將在本校進行的課后體育課“松綁”,具體操作為將課后體育課,即陽光體育運動時間段的體育課外包給有資質的體育俱樂部,由俱樂部根據其實際情況、配合學校政策、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安排學生們的課后體育課,課后體育課市場化是推動課后體育課走向成熟和豐富的一種有效的經濟運行方式。

2、我國學校課后體育課的現狀

范立仁、顧美蓉等對全國的中學生課后體育活動的調查顯示,我國約有86%的學生能夠不同程度地參加課后體育活動,但強度和時間明顯不足。黃德春,葉丹等對安徽省中學生課后體育活動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學校課后體育活動質量難以保證,而且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其他關于學生課后體育活動的報告大多都顯現出消極的結果。

可見,雖然學生對于參加體育活動是非常喜歡的,但由于受到體育環境的影響。當政策和環境發生變化,學生的課后體育活動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3、課后體育課市場化優勢分析

我國對體育課程指導思想做了多次變化,從“終身體育”到“快樂體育”再到如今的“陽光體育”。一直在變的指導思想,不變的是學生下降的體質。

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指普天之下蕓蕓眾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體育課出現的種種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沒有足夠的利益促使學校體育課的發展。故,課后體育課市場化勢在必行。

3.1增加學生的運動項目選擇

學生大都有自己運動偏好,而體育課學習的運動項目由課程大綱規定。體育課所達效果一般,究其原因,學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沒有以學生的興趣為依據進行分班。

將課外體育課外包給校外專業俱樂部,將極大的豐富學生對運動項目的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俱樂部。以興趣為主劃分的學習團體,有助于保持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運動技巧的主觀能動性。

3.2減少學校在體育方面的開支

將體育課外包給俱樂部,能極大緩解學校的經濟壓力。首先,俱樂部使用學校場地進行授課,學校收取一定的管理費,能夠緩解學校在維護體育場地方面的經濟壓力。其次,當社會上大力發展一項新的運動時,學校不需要采購新設備、聘請專門人員開展新項目,有專業的俱樂部開展這項運動。專業俱樂部擁有專業的教練,使學生能夠對運動項目進行有效的練習和提高,加深學生對該運動的理解。

3.3推動校際之間的交流

中國的中小學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學校與學校之間缺乏交流。很多成型的俱樂部,在學期中會承接多個學校的課外體育課程,配合學校的課外課程進度,俱樂部為了自身的發展,會積極主動組織或帶領學生參加俱樂部組織的校際比賽。通過比賽,學生得以同外校同齡人交流,校際間的交流也更多元,俱樂部自身的發展也會有更多可能性。

學生通過參加比賽,在比賽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訓練中,積極主動的投入,不斷提升自我。同時,通過比賽中還能發掘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為國家隊選材提供更多優質運動員。

3.4促進各階段學校體育的銜接

在中國,學生在校學習分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個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方面機能逐漸發育完成,接受能力也逐漸增加,學習的運動技巧的難度也呈幾何式上升。但是我國的體育課難度并沒有隨著學習階段的上升而提高。我國的體育課處于一種斷層的狀態,每個階段學習的體育知識沒有連貫性,運動技術的學習僅僅停留在基礎階段。小學階段學習過體操的前滾翻動作,當學生進入大學后依然在學習。

俱樂部以發展體育運動為唯一目標,將其所有的精力和資金都投入到專項體育運動中。在進行課后體育課授課時,學生不以年齡、學齡分班,只會以學生運動能力和性別分組進行訓練。學生只需要專注于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俱樂部會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其進行訓練規劃。

學校是獨立的個體,其發展具相對獨立性。而俱樂部是校外組織,他們的發展不受單個學校的約束。一個專業的籃球俱樂部可以與多個學校進行合作,即使學生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只要初中的籃球教學依舊是與俱樂部合作,學生便可以繼續對籃球深度學習。

4、總結

2014年,我國體育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各類體育市場化轉型隨之加速,為各體育俱樂部進校園提供契機。學校課外體育課市場化是將社會資源-體育俱樂部引進學校之舉,是利用社會資源發展學校體育運動、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一舉多得之舉動。

在大力推行“陽光體育運動”的大背景下,綜合學校、學生及俱樂部各方利益,將課后體育課市場化運作將會是行之有效的解決各方矛盾的措施。

【參考文獻】:

【1】楊年松.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體育產業化、體育市場化及其相互關系[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01):19-21+25.

【2】郭海玲. 中學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認識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梁樞.市場化轉型背景下體育社會組織改革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5,36(01):108-112.

作者簡介:陸丹吉(1988),女,研究生在讀,湖南師范大學,體育教學

猜你喜歡
市場化課外俱樂部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淺議農村資產評估體系的構建
互聯網+背景下的黃梅戲市場化運作模式研究
偵探俱樂部
偵探俱樂部
偵探俱樂部
偵探俱樂部
取經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