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

2019-10-21 14:05黃建軍黃嬌
中國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關鍵詞:中國特色話語權高等教育

黃建軍 黃嬌

[摘要]深入推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創新,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對于推動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增強中國高等教育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進而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義。應當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關鍵詞]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弊鳛樗季S的外衣,話語體系是廣泛存在于人類交往實踐中的語言實踐,是承載一個國家或民族思想狀況、精神面貌和價值觀念的符號化的復雜系統。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在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發展過程中按照一定的邏輯與規則形成的一套符號化的有機話語機構整體,是一定高等教育理念、內容、方法和實踐的具體表征,傳遞著一定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我國高等教育正經歷著深刻的結構性轉型,在此過程中,深入推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創新,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意義重大。

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精尖專門性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和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使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全面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對于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推動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增強中國高等教育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進而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戰略性意義。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包括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多個方面,其中,話語體系建設作為高等教育系統性要素之一,也必須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作出一定的調適,實現相應的轉變,這樣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劇烈變遷,才能發揮協同效應,推動整個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就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本身而言,它不僅僅在言說高等教育,事實上還承載著高等教育所內含的目標、價值、理論和實踐,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對于整個高等教育體系而言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高等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結構性要素,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教育現代化的實現離不開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構建。

其次,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提升中國高等教育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的現實需要。馬克思認為,話語中充滿神秘的力量。法國后現代主義學者??抡J為,權力是話語運作的無所不在的支配力量,當然,話語的真理和力量并不在于說些什么,而在于誰在言說和如何言說,即誰掌握話語權。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中,誰就擁有決定社會輿論走向和事物發展方向的能力。毋庸置疑,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和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下,在與世界各國爭奪高等教育領域話語權的過程中,我們仍處于守勢地位,西方學術話語體系一定程度上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話語權。

最后,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增強文化軟實力和堅定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眻远ㄎ幕孕?,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堅定文化自信既彰顯出必要性,也凸顯出迫切性。話語是文化的生動展現,一定的話語體系內含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體系、民族精神和發展理念,它是民族內核的外在表征和綜合反映,因而我們需要有中國特色話語體系來展示我們的文化,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優勢轉化為理論優勢和話語優勢,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梢哉f,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就是為了實現知識的獨立和學術上的獨立,在世界范圍內構建中國高等教育的理論框架和言說范式,以我們特有的話語體系展現中國高等教育,彰顯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

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難點

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既是社會發展所累積起來的歷史性課題,也是教育現代化所面臨的現實性課題,更是提升高等教育話語權和堅定文化自信要解決的時代性課題。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構建并非一蹴而就,它與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和變革存在緊密的互動關系。因而,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一個系統和復雜的過程。事實上,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就一直在嘗試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話語體系,但由于社會的轉型和時代的變遷,在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具體和現實的問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進一步被提上日程。我們只有在揭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構建難點的基礎上,才能夠對癥下藥,最終藥到病除。

第一,“自說自話”的問題。所謂“自說自話”,指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過程中的“懷古銘志”的傾向。持此觀點者突出強調“中國特色”,以自我為中心,力圖構建與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沒有交叉的另一套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人仍然持有門戶之見,對于西方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采取排斥的態度,認為中國高等教育和西方高等教育在核心信念上存在根本的差異,即西方高等教育注重科學,而中國高等教育注重人文,這種文化信念上的差異是不可調和的,因而反映在高等教育話語之上也具有不可通約性,所以我們應該建立與西方完全相異的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實際上,這種“自說自話”的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只會阻礙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與融合,使我們失去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強調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庇纱丝梢?,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中也需要對照、借鑒世界先進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經驗,不能夠“關起門來搞建設”。

第二,“食洋不化”的傾向。就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而言,在其話語體系的構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國際化和本土化之間的碰撞問題。如果說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中“自說自話”是本土化的極端化,那么“食洋不化”則是國際化的極端化。所謂“食洋不化”指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過程中過度西化的傾向,主要表現為對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概念和理論等盲目引進,未曾消化吸收,使中國高等教育成為西方高等教育的應聲蟲。這對于我們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有百害而無一利。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庇^照現實,我們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過程中應當避免系統照搬和盲目引進的問題。

第三,“話語滯后”的癥結。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高等教育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事實上是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社會經濟的不斷變遷而不斷構建的生成性過程,因而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構建具有一定的受動性。從時間序列上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先于話語的構建,但高等教育話語體系作為高等教育的言語表達和社會發展的言語表征,應當具有一致性,緊隨時代的步伐,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目前,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事實上落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速率,呈現出一定的“話語滯后”。這種“話語滯后”實際上也反映出我們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過程中缺乏一定的主體自覺和問題意識。具體而言,一方面,沒有從主觀層面認識到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多停留在自發層面而非自覺層面。另一方面,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過程中缺乏創新精神和問題意識,導致我國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未能全面反映現實中的問題,出現了高等教育發展與話語言說體系之間的失衡。

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基本方略

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既要立足中國又要放眼世界,既要把握當下又要放眼未來,要善于把握國際教育和中國教育的新趨勢、新變化和新特點,從實際出發,從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出發,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弘揚中國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從而增強中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體而言,我們應該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基本方略,著力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

首先,不忘本來,彰顯中國特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我們必須從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積淀和現實發展入手,進行本土化構建。一方面,我們應該從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中尋找滋養。要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就需要直面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特別要從改革開放40年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中尋找經驗教訓。另一方面,要實事求是,緊密聯系本土實際,結合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具體國情進行本土化構建。不可否認,西方高等教育相對于中國高等教育而言具有先發優勢,我們應當借鑒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些理念、方法和話語表述,但我們更應該注重凝練本土高等教育發展理念,系統總結我國社會主義辦學實踐,高揚中國高等教育的民族性和主體性,彰顯高等教育的中國特色與民族特性。

其次,吸收外來,拓寬國際視野。當代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只有在相互交流和借鑒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才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從世界范圍看,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構建與發展事實上經歷著一個動態的延續過程,即主流話語體系形成——學習借鑒主流話語體系——主流話語體系的本土化構建——本土化話語體系的對外傳播。我們應當積極吸收借鑒西方高等教育的話語表述方式,與國際接軌,拓寬國際視野,不能閉門造車。值得注意的是,借鑒吸收國外高等教育的話語表述方式,并不是要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照搬照抄,而是要進行本土化的構建,經消化吸收再進行創新,在學習西方的同時彰顯出自身特色。

最后,面向未來,把握時代脈搏。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要把握時代脈搏,體現創造性、前瞻性和時代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中國社會面臨著深刻的轉型與調整,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中國高等教育也進入到新的時空背景之中,面臨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和新的問題,這就需要高等教育改革繼續深入推進,從而對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的構建提出新的要求。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過程中,要有問題意識,勇于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要學會從高等教育實踐中推進話語體系創新,要轉時態、轉語態、轉狀態、轉心態,聚焦真問題,勇于面對人民和媒體聚焦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并以深刻的理論自覺將這些問題吸納到高等教育話語體系之中,形成具有原創性和前瞻性的教育理論,指導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推動高等教育不斷發展。

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話語體系是一項極具復雜性、民族性和發展性的系統工程,對于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提升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我們應該直面構建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融合各種資源,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中國特色話語權高等教育
話語權是一種暴力
陳年凡客創始人
爭衡·重塑·掌控
賈康:“中國特色”的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中國特色”的低速電動車
話語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