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適合兒童的方式激活傳統文化

2019-11-06 06:41張艷彭蘇華陳雯雯
人民教育 2019年21期
關鍵詞:兒童視角課程整合

張艷 彭蘇華 陳雯雯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中存在碎片堆砌,缺乏整體設計;止于儀式,缺少浸潤體驗;生硬灌輸,缺少人文涵養等現實困境,其根源在于對傳統文化教育中“兒童”這一核心要素的忽視。要從兒童出發,與兒童一起研究,通過完善和優化課程體系,豐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課程內容,創新各類課程的實施樣態,形成適合兒童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兒童視角;課程整合

[作者簡介]張艷,江蘇省徐州市大馬路小學校校長;彭蘇華,江蘇省徐州市大馬路小學校教科室主任;陳雯雯,江蘇省徐州市大馬路小學校副校長(江蘇徐州,221000)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為學校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徐州市大馬路小學以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培養龍的傳人——徐州十所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校本行動》為依托,從課程架構、實施路徑等方面展開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旨在用適合兒童的方式激活傳統文化,從而實現“活的文化”當代表達,貫通古今,融入童心,最終形成突出地域文化特征的傳統文化教育行動范本,培養“龍的傳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小學為何遭遇瓶頸

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度成為關注的熱點,許多地區、學校開展了眾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透過轟轟烈烈的表象,卻也發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所面臨的諸多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上突破、碎片堆砌,缺乏整體設計。

課程門類孤立化、教育內容碎片化、教學設計隨意化、教學時間不固定的情況普遍存在。同時,小學階段有六年時間,學生的年齡跨度大,認知水平差距大,對課程體系的要求特別高。沒有明確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序列,學生的學習就沒有一定的體例可循,導致低齡高難度、高齡低難度,或是出現重復學習的現象。

第二,注重形式、止于儀式,缺少浸潤體驗。

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時間節點往往離不開“儀式”的存在。但現實的情況是:一些學校在設計儀式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外在的形式,例如身著漢服、點上朱砂、鞠躬行禮等。至于為什么采用這樣的形式,儀式之前的前置課程以及儀式之后的延展課程還沒有建立起相關的聯系,甚至僅僅限于儀式當時的形式操作,缺少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與活動體驗的遞進式設計。

第三,方法機械、生硬灌輸,缺少人文涵養。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窄化為吟誦經典,把成人認為有用的東西強加于兒童身上,違背兒童學習的認知規律,兒童只能被動地記憶那些晦澀難懂的詩詞古文。復雜拗口的背誦內容,機械灌輸的教育形式,不僅沒有實現以文化人的本真目的,反而讓兒童在內心產生了抗拒心理。

以上三種現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對傳統文化教育中“兒童”這一核心要素的忽視。兒童是有民族文化之根之魂的人。兒童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將兒童需要與國家課程有效整合,架構起完整有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體系?課程又應該以怎樣的方式走進兒童?這一系列追問引發我們更加深入思考“兒童”,與“兒童”一起研究,從兒童的視角開展探索實踐。

從兒童出發,探尋激活傳統文化的有效路徑

從兒童出發,意味著在不增加兒童負擔的前提下吸引兒童主動融入、參與設計。為此,學校確立了“傳統文化與兒童生長規律的契合”“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融合”這兩個課程架構的原則,圍繞國家課程,在現有課程體系上進行整合、重組、勾連、互動,形成了涉及學科滲透、文化主題課、社團選修課程以及實踐活動課程四個模塊的課程體系。

(一)圍繞課程目標,細化、具化素養目標及知識能力目標

根據《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精神,項目提出培養“龍的傳人”的課程目標,并圍繞這一目標將其細化落實,從“人格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三個維度梳理了學生發展的素養目標(見表1),并結合“經典閱讀”“文化常識”“技能技藝”三方面內容研制課程體系的知識能力目標(見表2)。四個模塊形成合力,均指向學生素養的達成。

在總目標統領下,我們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依據學情細化適應徐州地區小學各年級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知識能力目標,形成每個學期的各學科滲透教學目標、文化主題課目標、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二)與“兒童”一起研究,豐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最終指向的是“兒童”的成長與發展。因此,課程的架構與實施離不開“兒童”主體性的參與。強調與“兒童”一起研究,是以更貼近兒童、更注重實踐、更契合兒童生活經驗的方式尋求課程內容的不斷優化。

1.學科滲透

在不增加學生負擔,不額外增設課程門類的前提下,依據學情改造或利用原有的學科課程體系,將傳統文化因子與課程要素進行整合、重組,從而構建新型課程文化。

以語文課程為例。學生學習《三打白骨精》一課,發現古典名著中與“三”字有關的故事很多,“三借芭蕉扇”“三探無底洞”“三顧茅廬”“劉姥姥三進大觀園”“三氣周瑜”“三英戰呂布”等;還有的學生提出很多作品中的“三”字現象,“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由此,依據學生的發現確立了“有趣的三”專題學習,引導學生從“三之內涵”“三之文化”“三之原理”等方面開展研究。這是以教材文本為原點開展的整合性學習,是由“一篇文章”到“一種文化”的輻射性學習。與兒童一起研究,從兒童的興趣點出發,將傳統文化教育的基本內容融入學科學習當中,使得課程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讓兒童形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體多維的整體認識。

2.文化主題課

設計文化主題教學的七個模塊——“風流人物”“九州風景”“傳統故事”“藝術符號”“節日習俗”“文學瑰寶”“科技之光”,通過篩選徐州地方文化資源,聚焦名家名篇、經典名言、文化意象、文化活動,組成文化主題單元。由閱讀傳統文化名篇到發現文化符號的意義,再到用文字表達所思所感,形成了一個聚焦主題的完整環路,使兒童在漸進的內容設計中獲得對傳統文化的全面感受與理解。

3.社團選修課程

學校在調研學生、家長需求的基礎上,在選擇性課程中增加了傳統文化教育的門類。從橫向來看,各年級的類別相同、領域相同,主要包括書法、圍棋、傳統美術技藝等八個類別;從縱向來看,又體現出一定的進階性。以“經典誦讀”為例,從詩詞的啟蒙到小古文的感受,再到國學經典的熏陶,層層遞進,進階延伸。其他的傳統技藝類、學科拓展類等課程也依照這種思路設計。

4.實踐活動課程

我們將學校歷史與地方人文環境等多元文化進行整合,構建起開放的適宜學生體驗探究的場景,從而增強學生的“在場感”,保證“認同感”,提升“獲得感”,彰顯“創新性”。2018年秋季,學校開展了以“行走徐州”為主題的文化尋根實踐活動;2019年3月,又設計了以“醉美徐州”為主題的文化新徐州之旅。充分挖掘徐州地域文化,整合地方文化資源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相遇,融合傳統文化于現代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跨越時空的魅力。

(三)凸顯兒童的實踐體驗,創新課程實施樣態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是知識的講解、文字的記憶,而應是培育文化精神,滋養文化情懷,實現文化引領。學校以學生的“實踐體驗”為核心,以教師的輔助為支持,以豐富的地域文化為支撐,創新傳統文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親切真實的場景中,經由具體活潑的活動體驗,實現對傳統文化的自主建構。

1.學科滲透“三途徑”

堅持以“國家教材為內容,整合滲透為路徑,學科學習為主體,價值引領為目標”的原則,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增加指向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目標,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情,恰當地挖掘和開發相關內容,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增加體驗感受的活動。通過導入激趣、學中探究、課后拓展三種途徑,落實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科學習中的滲透。

2.文化學習“四環節”

以“文化讀本為依托,地方文化為主體,體驗探究為方式,培育情感為目標”的原則開展文化主題課的教學實踐探索,初步構建了“場景創設—活動體驗—探索反思—自主建構”的四個學習環節。

3.選修實施“五路徑”

以“個人興趣為基礎、發展特長為目標、動手實踐為要義、弘揚民族精神為旨歸”的原則開展社團選修課程的實踐探索,形成了學生問卷調研、教師課程申報、學生網絡選課、教師過程記錄、學校流程監控等多個環節的實施路徑。

4.實踐活動“12模型”

在地點選擇、活動主題、活動方式等方面突出文化要素的挖掘、學生主體的參與、活動形式的創新,體現年段素養目標的進階發展,初步形成了“實地考察、挖掘內涵(教師)—自主研習、初步感知—分組合作、確定主題—實地研學、實踐體驗—交流分享、共享收獲”的活動設計流程,形成了12個比較成熟的活動模型。

聚力合作,為兒童打開互聯、開放的學習空間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聯的時代,萬物互聯,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生活與學習、課程與活動等處處充滿互聯。因此,需要將學校教育的系統性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的潛在性結合起來,聚力合作,發展共贏。

學校與徐州博物館共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基地,在調研學生感興趣的博物館話題的基礎上,為學生定制《“古彭尋蹤”徐博文化使者進校園學期系列課程》。第一期課程以徐州歷史文化為主線,重點講述徐州歷史和漢文化遺存,兼顧考古、文保、博物館學等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兵器大揭秘、漢代徐州的城、古人“食尚”生活、俑偶的留言等14個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講師團陣容強大,匯聚淮海地區一流的考古、歷史學家和博物館專家。每周一次課,以“在場”與“線上直播學習”結合的方式,確保全校學生參與。利用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已成為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所在。

同時,學校與徐州市歌舞劇院共同建立京昆藝術傳習基地,成為徐州市首家京劇進校園的學校,戲曲梅花獎得主李雪梅成為傳習基地指導教師,京劇教學已經走進了音樂學科的課堂,從欣賞到演唱、表演,京劇成為音樂課程的一部分。徐州萬通醬園也成為學校的體驗研習基地,為兒童的實踐活動課程提供了空間和資源基礎。

總之,從兒童出發,用適合兒童的方式激活傳統文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調的是對課程資源的整合,學習空間的優化,以及對兒童實踐體驗的關注。當優秀傳統文化與兒童生活、兒童經驗和兒童興趣形成有效對接,就更易于形成一種積極的情感定向。積極的情感定向將會引領兒童主動去了解、體悟并認同傳統文化背后蘊含的價值內涵,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感受和認同。

本文系江蘇省前瞻性項目《培養龍的傳人——徐州十所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校本行動》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施久銘

參考文獻:

[1]楊和平.傳統文化教育的瓶頸,怎么破[N].《光明日報》,2018-12-29(05).

[2]成尚榮.兒童立場[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25.

猜你喜歡
兒童視角課程整合
尊重兒童視角 生成個性閱讀
“基于兒童”的幼兒園環境創設
別樣的童年,一樣的童真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整合的探索
孩子像石頭一樣孩子像石頭一樣
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以兒童的視角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
從兒童出發,構建生態化語文課堂
淺思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與基礎學科的互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