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英語課堂觀察的實踐探索

2019-11-14 11:30劉雪花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課堂觀察實踐研究小學英語

劉雪花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重要階段,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入手,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在發揮學生潛能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創新?;诖吮疚尼槍πW英語課堂觀察實踐進行了簡要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觀察;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172-01

前言

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要從做好教育創新入手,結合新課改發展優勢,在整合教育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通過對英語課堂進行觀察,以此來掌握學生特點,保證教學設計的合理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進行小學英語課堂觀察實踐的意義

在教育改革中明確提出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對開展英語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課程實施中就要求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正確認識到開展英語教學的意義所在,在吸收與創新方法的基礎上來完善教育模式,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通過進行實踐與反思,不僅可以提升自身專業性,同時也可以滿足英語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形成正確教育觀念,在明確教育目標的基礎上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習效果[1]。

二、小學英語課堂觀察實踐探究

1.運用探究性問題。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想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組織學生在聽課中掌握知識點,保持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首先,在教學中就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整合教學內容。想要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就要激發出學生的思考欲望,讓學生在思考中產生出疑問,從而在探究中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就是要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入手,在明確主題思想與內容中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獲取知識中掌握知識點,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探究性問題能夠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加之這一階段學生存在著較強的好奇心,所以使用探究式教學法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找準教育契機,選擇適合學生進行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索與研究中掌握新知識,提高學生的榮譽感與成就感。只有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才能掌握英語知識點。如學生在學習After school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從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入手,向學生展示出開放性問題,并要求學生在綜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來解決存在的問題:Who do you like best?What else can we do after school?等問題中由于并沒有固定的答案,所以也就可以更好的啟發學生的思維,確保學生思維視野的開放性。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向學生提出生成性問題,如在組織學生欣賞Cartoon time動畫前就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預測,并向學生提出生成性問題,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經驗來說出相應的對話句型,確保學生能夠正確使用英語。

最后,在教學中還要做好語音教學,通過先指導學生字母發音,然后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在結合自身記憶的基礎上來回答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為學生營造出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延伸教育內容,確保學生知識層面的有效提升,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

2.開展小組合作教學。

小組合作作為一種高效的教育方法,對學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加之合作過程有著群體性的特點,所以也就可以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在合作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有真正激發出學生的合作積極性,才能讓學生保持學習主動性,才能展現出學生的主體性。但是也應當要明確的是,小組合作并不是沒有具體目標的,所以在合作前就要觀察學生,掌握學生的水平與能力,給學生設計出合作目標,讓學生在合作中產生出合作意識。為了實現合作目標,就要求學生要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在合作中產生出思考欲望,發表自己的看法。當個別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也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在相互幫助中解決存在的問題。只有加強各小組之間的合作,才能讓學生在探討中掌握知識點,才能實現共同發展目標。當學生出現意見不一致時也要指導學生借鑒其他同學的看法,在聽取他人意見的基礎上來掌握英語知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有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如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出Peter家人的活動,然后要求學生猜測其喜好。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向學生展示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實現語言的有效輸入與輸出。

3.保證教學活動的層次性。

英語有著工具性的特點,而小學英語教學則需要從培養學生英語素養與滿足學生思維發展需求入手,做好教育創新工作,保證教育的邏輯性,滿足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因此在教育中就要從教學活動出發,確保各環節的合理性,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確保教育的有效開展,滿足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如在教學中教師就要組織學生在限定時間內說出不同的句型,并設計出獎勵機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做好活動環節設計,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在復習原有知識的同時掌握句型結構。只有提高各環節的邏輯性與層次性,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才能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得到發展[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就要從課堂觀察出發,結合現階段教育改革特點,在做好教育創新的基礎上來找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做好課堂設計工作,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學習環境,保持學生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青.小學英語課堂觀察的實踐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14,(34):53-54.

[2]曲春亮.趙寧.小學英語課堂觀察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0,(02):14-17.

[3]李潔.淺談課堂觀察對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考試,2015,(29):45-46.

猜你喜歡
課堂觀察實踐研究小學英語
高職教學“課堂觀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數學“課堂觀察”教學有效性初探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