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植于數學素養表達的小學數學詩意課堂教學策略及結構分析

2019-11-26 12:59梁玲霞
文理導航 2019年36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數學素養

梁玲霞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構建以數學素養表達的詩意教學課堂模式,要求教師啟發學生的思維與智慧去探索數學這門學科的奧秘,進而用數學方式探索世界,詩意是一種完美的生存狀況,也是教育最終的目標與歸宿,核心素養教育的實質是培養學生具備社會發展需要、能夠適應終身發展所必備的品質與關鍵的能力?;诖?,本文將對數學素養表達的小學數學詩意課堂的相關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數學素養;小學數學課堂;詩意課堂

通過小學數學的教學培養,必須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與學習中得以有效的成長與發展。數學素養將伴隨學生一生,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這是必不可少的素養能力。因此,如此的數學素養必定具備高度的關聯性,為了滿足學生自身成長與社會的發展需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具備數學的思維模式與文化意識,進而構成了數學素養,而詩意課堂的教學策略有利于對數學素養的培養,通過詩意的課堂模式,學生能夠感知到數學的優美,體會到數學思維的魅力,激發學生充分開啟心智探索數學的奧秘,用數學的眼光溫暖整個世界。

1.根植于數學素養表達的小學數學詩意課堂的相關思考

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狀況分析來看,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行為將影響到整體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具體的教學行為受到了數學教師自身教學觀念的影響,并對課堂教學產生了間接影響,特別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強調數學自身的科學性,對思維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具有嚴格的限制,進而對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審美能力等進行了抹殺。因此,詩意數學課堂教學通過模糊性的詞匯、教師啟發性的引導,能夠讓學生見之前數學學習中所未見、聞之前數學教學中所未聞。由此可見,根植于數學素養下小學數學詩意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向是要通過數學邏輯講道理的行為,培養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不打退堂鼓,即承認規則的存在,但又嘗試打破規則限制的努力。在詩意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解放,精神能夠得到放松,使得數學為學生的智慧與心靈搭建一座貫通的橋梁??梢哉f,在數學詩意的教學模式下,消除了學生以往對待數學這門學科的冰冷心境。通過詩意的數學課堂模式,能夠將完整的數學存在形式展現給學生,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意向,將課堂與學生的生活相連接,使學生能夠從新的方向探尋自我發展。根植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詩意課堂,能夠更好地培養數學的育人價值與關鍵能力,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情境將數學自我消化與吸收,培養學生嘗試用數學的方法看待認識世界,能夠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更加了解認識世界。

2.根植于數學素養表達的小學數學詩意課堂教學策略

科學主義的教學思維模式經常將教學的目的視為教學結果,好比是一座已經樹立在遠處的燈塔,教師的教學目的就是帶領學生向燈塔前行,但是,燈塔并不是數學科學的本質,燈塔是教師與課程專家為學生搭建的,他們不需要考慮燈塔的遠近,也無需考量未到達燈塔時,能否自身搭建一座燈塔,因為他們沒有在具體的任務實施過程中的當事人。詩、雅、頌;賦、比、興,中國的詩詞歌賦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與文學素養,小學數學教師在以詩意的模式為學生構建數學課堂時,可以喚醒學生自身的“詩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心靈去發現數學的美,讓學生以自身的邏輯去建造并探尋數學秘密,讓學生帶著數學的思維去溫暖生活。

2.1以詩意的形式提供給學生用數學思維探索世界的機會

課堂伊始,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大象分香蕉》的故事,管理員把一根香蕉平均分給兩只大象吃,大象覺得少,管理員就把兩只香蕉分給四只大象吃,大象還是嫌少,管理員又將四根香蕉分給八只大象吃,大象們依舊嫌少,最后,管理員給了大象八根香蕉,但要分給十六只大象吃,大象十分高興。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列出了等式1:2=2:4=4:8=8:16。數學課的目的不是研究大象也不是研究香蕉,而是通過《大象分香蕉》的故事,引入課堂教學內容:總數÷份數=平均數,這就是詩意數學課堂的作用。以上是學過的舊知識,為引出新知識,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些數字,學生可以發現其中的規律,在分子與分母同時乘以一個數時,分數依舊相等。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學生認知不周全之處,體現了詩歌中的那句“欲語還羞”的意蘊,讓學生探尋數學的真相。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分子與分母同時除以一個數時等式還成立嗎?讓學生自行探索思考,那么,當分子與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0時,等式依舊成立嗎?提出這些問題讓學生自行對結果進行思考。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自行思考,就好像是詩歌的藝術點到為止。教師通過敘物的方式帶給了學生思考的動力,及時抽身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

2.2以詩意方式提供給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推理整個世界的可能

在蘇教版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習相遇問題時,可為學生舉如下例子:小明與小紅兩人各在學校的左右兩端,三者間成一條直線,每天早上兩人同時從家出發,四分鐘后在學校門口相遇,那么兩人的家距離多少米?已知小明每分鐘走60米,小紅每分鐘走50米。對此,學生能夠列出60x4+50x4,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還可以想到第二種解題方法(60+50)x40。如果教師的教學到此為止,也僅僅只培養了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解題方法而已,教師可以用詩意的課堂模式,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相關問題,讓學生通過探索與推理來探究數學真理。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果小明與小紅放學時,同時從學?;氐礁髯约抑?,小明每分鐘走60米,小紅每分鐘走50米,那么四分鐘后,兩人之間相距多少米?也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小明與小紅是在圓環形的跑道上跑步,兩人背靠背出發,反向奔跑,小明每秒鐘跑5米,小紅每秒鐘跑4米,40秒鐘后二人相遇,問環形跑道的長度??梢钥闯?,已經由相遇問題變為了相背問題,直線也變為了曲線,但所求依舊是兩人的路程之和,解題方法不變,可以說,鍛煉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詩意課堂教學中,借用詩意的方式為學生營造數學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忘記死記硬背的數學知識,通過觀察分析與推理的方式,提升數學探索能力及認知能力,讓學生不用套用機械的數學公式與數學概念學習,而是通過探索感知數學魅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曉萍,陳六一.根植于數學素養表達的小學數學詩意課堂教學策略及結構[J].教育科學論壇,2017(28):46-50

[2]陳六一.詩意數學課堂:內涵、策略與結構[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7(6):32-36

[3]徐正洲.自主——數學學習的本質與詩意所在——淺談自主學習的內涵、特征及實施[J].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11(6):54-55

[4]周兆倫.詩意教育的內涵特征及構成要素[C].師陶學刊,2018(1)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數學素養
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應用分析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數學素養提升途徑分析
關于當下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方案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有效預習,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