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課前演講培養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2020-03-12 16:41梁惠賢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途徑核心素養

梁惠賢

摘? 要: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由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構成。為有效利用課前演講活動培養初中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需要明確歷史課前演講內容,加強與歷史課程內容的連接性,引導學生應用多樣化的課前演講方法,提升課前演講的吸引力,構建多元化的演講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前演講的積極性。

關鍵詞:課前演講;初中歷史;核心素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24-01

引言

歷史學科是初中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課程教學期間,學生需要對古人的智慧、經驗進行學習,在歷史課程中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韻味。為此初中歷史教師可嘗試利用課前演講活動培養初中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拓展初中生的知識視野。

一、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內涵

核心素養是促進學生未來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初中生進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初中歷史教師的責任與義務,為此初中歷史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內涵,促進初中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

(一)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是指解釋人類社會歷史的客觀基礎以及發展規律的歷史觀及方法論。研究歷史的最終目的是為更加接近歷史真相,因此只有培養初中生唯物史觀,才能幫助初中生在歷史學習期間始終保持思考的客觀性。如講述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在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同時,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進行辯證性看待,既要了解資本主義制度的積極作用,也要了解其中的負面影響。

(二)時空觀念

時空觀念主要是指在特定時間與空間聯系下,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思維意識。任何一件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著相對應的發生時間與發生地點,只有培養學生時空觀念,學生才會具備將歷史事件還原至歷史框架的能力,對于整個歷史事件發生的意義全面掌握。如英國及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時間、性質以及背景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回歸歷史事件本身時,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戰爭本身的殘酷性,而跳出歷史情景框架時,學生也能對該事件的歷史意義轉變為現實意義,從而培養初中生愛國精神以及珍愛和平的思想。

(三)史料實證

史料實證是指對以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借助可信度較高的史料對歷史進行真實性重現的方法及態度。對學生進行史料實證核心素養培養時,讓學生對史料具備清晰辨別的能力,繼而對歷史事件形成完整、正確的認知。如在搜索古代歷史資料演講時,需要了解到當時的史官為了維護皇權,在進行歷史記錄時存在一定的欺騙性,因此在歷史文獻資料探究學習時需要辯證性看待。

(四)歷史解釋

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于歷史事件進行理性的分析判斷以及客觀性評判的態度以及方法。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期間,需要對學生進行歷史解釋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由于當下的時代發展、教學發展與當時的標準情況存在極大的差異,因此不能以當代人的思想評判歷史事件,而是需要站在歷史角度,結合當時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對歷史事件進行評判。

(五)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指在進行歷史學習探究期間,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文追求,加強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責任感與使命感。我國由古至今,家國情懷貫穿于整個歷史發展脈絡之中,也是初中生進行歷史探索的必備人文核心素養。我國的歷史文化中不僅包含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承載了國家民族的精神文化。如《萬里長城》、《四大發明》、《多彩唐詩》等內容的演講,既可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也可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我國歷史文化,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二、利用課前演講培養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

在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對初中生進行綜合素養培養是一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初中歷史教師可在日常教學中靈活應用課前演講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歷史知識課程學習參與度。

(一)明確歷史課前演講內容

學生學習興趣的存在源于已有知識的分享以及對新知識的探索,為了培養初中生的課前演講能力,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彈性發展空間,讓學生基于興趣點進行歷史研究。第一,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向學生推薦與新課演講內容相關的紀錄片以及書籍,在史料的廣泛收集下,幫助初中生不斷修正自身的錯誤史實認知,讓學生能夠主動找出歷史疑點并解決。第二,在鼓勵學生適當拓展演講內容的同時,也要確保演講內容與學習內容的銜接性,拓展歷史教材教學資源,借助學生的課前演講內容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

(二)應用多樣化的課前演講方法

多樣化的課前演講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為此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及影音資源提升學生的課前演講水平。為了提升學生課前演講的魅力,教師可鼓勵學生將演講內容與PPT相結合,根據自己的需求配有圖片、視頻等資料,進行脫稿演講。此外也可鼓勵學生在演講過程中適當配以音樂,或是采取提問、板書的形式增加與其他學生的互動,增加課前演講活動的趣味性。

(三)構建多元化的演講評價機制

初中歷史教師需要設置多元化評價標準,從演講形式、演講時間、演講內容以及演講儀態方面進行評價。同時需要多元化的評價對象,除小組評價,自我評價,還有教師評價,及時點評演講的優點和不足,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提升演講質量的同時,激發學生參與課前演講的積極性。

結語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開展課前演講活動,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新課的內容,在培養、發展初中生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能深入培養初中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調動學生歷史知識學習的能動性,強化初中生對于歷史問題評析能力以及歷史事件、人物的客觀評價能力,促進初中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艷.無須“說教” 初中歷史課也能滲透家國情懷——以部編八年級歷史教材為例[J].名師在線,2020(33):71-72.

[2]劉亞南.淺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09.

【注:本文為廣州教育學會2019年教育科研課題“課前演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KTLX1201930295)】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清?初級中學,廣東? ?廣州? ?510800)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途徑核心素養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