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2020-03-12 22:16黃均奎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引導心理健康學生

黃均奎

摘? 要: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班主任是這個基層單位的組織者,是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管理者及引導者。班級管理是以班級為單位的一切教育活動及教師一切教育職能的總和。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育人的成功與失敗。班主任的工作,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傾注了滿腔的“愛心、關心、耐心”,以培育社會需要創新人才為宗旨。

關鍵詞:學生;引導;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25.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62-01

一、換位思考,抓好班風建設

所謂“換位”就是指 一個人應設身處地從他人的地位、年齡、知識所處的環境等方面去理解和處理事情。我們在教育學生時,經常會說:“你那樣做,有沒有考慮過他人的感受呢”? 這其實是要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替他人著想,學會客觀地看待問題?;叵胱约鹤鰧W生的時候,我們曾不滿老師不理解我們的感受,訓斥或體罰我們,喜歡那些能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凡事冷靜處理,能靜心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學生心理需求的老師。教育應該以人為本,要明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我們不能用對敵的辦法對待學生,不要訓斥體罰學生,不要孤立地看待學生,要用愛心勸導來感化學生。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學會客觀的對待問題。采用普遍問題,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集體教育;個別問題,個別談心,個別教育。

二、師生平等,創設育人環境

有把學生看成是平等的人,學生的發展離不開許多人的指導與幫助,但是每一個學生卻是自我發展的主人,把學生看成是平等的人,這是人本的核心。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與學生平學交往,遇到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思想問題,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自己擺在與學生車的位置上。要多替學生著想,進行“換“換位思考”和"換位分析”,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從學生的內心感受出發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換位思考”中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如果我們至今仍然擺著老師的架子,不能夠與學生平等地交流,那么師生的心理距離將越來越遠,更談不上會有好的教育效果。學生心理是一個無比絢麗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片有待開發或進一步開墾的土地,教師應視之為教育資源和財富,加以開發和利用。環境是培育人才的“溫床”,讓孩子在“溫床”的熔爐里成長,充分弘揚個性,逐步充實智力,完善人格,使其全面發展。組織以班干部為核心。利用班干部管理學生,模范帶頭,讓班干部學會管理。培養班干部的組織能力、號召能力、凝聚力和管理能力。

三、引導自律,規范育人

鼓勵是一種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是一種使人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源泉??突f:“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揚和鼓勵?!泵總€人都需要善意的贊美。對于學生而言,老師的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之河;老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使學生自尊、自律、自強,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積極探索,積極創新。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贊揚學生前進過程里的每一點進步,若對學生的進步視而不見,則會扼抑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古人云: "無規不成方圓”,依據《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或根據實際制訂管理細節,落實到各位班干部中,監督、幫助他們完善班級紀律及常規工作?!爸v明道理,說明意義,引導學生自律,互相約束,激發學生內心的“善性”,讓學生明白人生吃三種苦:1.吃生活的苦,希望孩子有擔當,明事理知感恩,讓孩子懂得人間的疾苦;2.學習的苦,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社會的苦,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3.教養的苦,心里有他人,眼中有規矩;達到規范學生行為的目的,使班級秩序文明。

四、風范感人,心靈溝通

孟子云: "其身正,不令則從”,班主任的德才風范學識無不影響學生班集體的觀念的形成。一個心理不健康,態度偏激的班主任不可能帶出一個好的班集體。一個全身心投入教育,無私奉獻,傾情摯愛,待人處事寬厚仁慈的班主任,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使整個班級充滿朝氣。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育人,班主任在與學生的溝通中,要以情為重,這個情就是教師熱愛學生之情。唐代詩人白居易云:“動人心者莫去先乎情?!扒楦惺前嘀魅握Z言符號傳遞信息的重要內容之一,班主任要說服學生、感化學生.必須講究語言的感召力,把握好語言的情感。唯有熾熱的感情、真摯的語言,才能使學生感到可親可信。且學生覺得老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那么,他們就會敞開心扉.把內心的秘密向老師傾訴。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感情淡漠,甚至討厭呵斥、挖苦,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敬而遠之,或心生憤恨,這樣就很難有效地轉變學生的思想了。對學生偶爾出現的問題,用愛心感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學生談心。并與家長聯系,及時告知,尊重學生家長,與家長齊抓共管,促使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五、識才育才,教育平等

培育品學兼優人才,我善于發現“苗子”,然后因材施教,對他們高標準、嚴要求,及時指出不足,揚長避短,促使他們優中更優?!敖逃降?,均衡發展”是我國的教育宗旨。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學生是在發展的,發展就有“早熟”與“遲熟”。我們應該把學生看成平等的人,要師生“平等”,二要生生“平等”。對于“遲熟”生(即后進生),我們不能丟包袱。因此,后進生的轉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難點,也是較頭痛的一項重要工作。突破這難點,是做好班級管理的關鍵。我充分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并且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胸懷愛心,關心,耐心的同時,采用了“心理溝通,換位思考、愛心感化、表揚鼓勵、情理并重"方法,取得成效。我“偏愛”后進生,用換位思考,愛心感化,拉近與后進生的距離,感情與道理相融,巧勁與恒心并用。堅持做到反反復復不急躁,問題嚴重不嫌棄。

通過不斷實踐,研究學生心理,努力提高施教藝術,才能與學生之間搭起相互信任的橋梁,走進學生的心里,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教育才能更有成效。

(作者單位:紫金縣九和鎮五一小學,廣東? ?河源? ?517000)

猜你喜歡
引導心理健康學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趕不走的學生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學生寫話
網絡時代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象的引導
細細品味課堂語言 輕松享受教學過程
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散打教學中的應用
精心引導,實現學生語言積累多點突破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