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

2020-05-08 08:43江鷺欣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大學生

【摘 要】 蘇霍姆林斯基曾談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盵1]也就是說教育最后要達到的的指向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不再依賴外在因素,通過自身的自學能力及時掌握不斷變化的新知識。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日新月異,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己經成為了時代變革對于個人知識素養的要求,成為評價創新性人才的重要指標。故而如何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問題,在時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 自主學習 能力養成

20 世紀以來,伴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盲不再是指不認識文字的人,而是指不會學習的人,因此,高等教育除了傳授知識和培養技能以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起傳統的教育中,學生一味地接受知識,缺少獨立探索學習的能力而言,自主學習是更符合時代要求的學習方式。一方面,教師要運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將傳統的言傳身教的講授方式逐漸轉變為引導學生能夠參照自身知識水平和現實社會情境,對知識進行自主建構。另一方面,作為學習者,自主學習不僅是單純地能主動進行學習,它的外延是學習者能通過自主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因此,自主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未來社會的學習信念。

一、問題提出

(一)時代的變革

隨著互聯網+成為知識社會的新形態,加快了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進一步優化了社會資源配置,也為個人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空間。傳統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利用互聯網通信平臺創造著新的社會生態,也使人們的知識思維、生活方式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

第一,知識總量持續性擴張,知識更新的周期也在不斷縮短,對于個人而言,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信息時代下,就必須不斷地擴充自我的知識儲備。然而傳統的課堂講授知識、課后通過題海鞏固知識的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現當今大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教育界需要更新的學習理念,如何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能獨立思考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二,隨著信息通信技術、互聯網平臺的優化升級,電腦、電子書閱讀器、智能手機等電子通訊設備的普及和形式多元化,人們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去搜尋相應的知識信息,當前的學校教育己經無法完全滿足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通過網絡線上的多媒體遠程教學的形式使人們對于知識的學習不再受到時空的阻隔,給學習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可能。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一個階段和一個節點,它是人類長期積累而來的知識結晶,而教育在科技發展中扮演著中介的角色,即將知識轉化成現有生產力和提高社會再生產,加強資源利用的效率。

(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從哲學的范疇來說,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多元集合體,天生就是不同的。反映在學習中,每個人接受知識的方式,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不可能讓所有學生有相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速度。而解決這一問題的補充形式就是加強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狀態,自主地、能動地去形成一套富有個性特點的學習計劃。在將來的社會學習中,面對知識的更迭,他們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

另一方面,學生也不必再完全依賴于傳統的知識機械記憶,自主學習提倡的是改變固有的模式,可以通過實驗、實踐等方式對知識有重新的認識,更有利于個體加深理解記憶。靈活多變地去記憶不同的知識。

(三)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曾經提到:“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p>

對于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整個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在素質教育施行多年后的現在,我們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力的培養是否已經完善到位還未能評估。未來素質教育的中心內容,依然是要圍繞著如何樹立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理念、正確運用學習策略而展開。

二、“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學習首先在學習前需要有較高動機水平,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其次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機動性地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監督和調控,作出調整。最后是這樣的學習狀態形成一個長期的學習方式,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具有主觀能動性,主動制定計劃去學習,不再依賴于教師主導下被動地接受傳授的知識。

自主學習是指個體在學習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內在品質,是學習者自身能主動、自覺、獨立地進行學習活動。學習者自身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具備一定的學習策略,對于整個學習的過程充滿興趣。在學習前可以明確學習目標、知道學習重要性、有較高的內在動機。學習中注重知識的聯系性和調整好學習策略,終將知識達到內化運用的學習效果。這一個系列的過程就可以視作是自主學習的系統過程。

三、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現實考察的結果

本文的現實考察是基于對15名福建省F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訪談以及個別觀察。訪談結果主要是考察學生對于自身自主學習能力是否能夠客觀評價以及現有狀態下達到的認知程度,還有對于教師工作的具體實施情況了解、教師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引導在學生方面的體驗。本文對現實訪談考察的結果作現狀呈現:

總的來說,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是相對良好。通過與大學生的深入交談后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這部分主動性較高的學生對專業學習有興趣,有較高的內在驅動力。同時學習上有計劃性,制定的計劃詳細且周全,符合自身能力所能完成的范圍。但是雖然學習上有明確的計劃性,但部分學生在計劃的執行力上缺乏可持續性。對學習內容的選擇傾向于實用性較強的科學技術類知識,對于人文社科知識的涉獵較少。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常常將時間荒廢在網絡之中,例如購物、電視娛樂、打游戲等活動上,占有課余自主學習的時間。另外,大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普遍較低,缺少對于自我的反思。

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導。大學的課堂多數還是如同填鴨式的教學,學生處于被支配的地位,單方面地接受知識,這樣一方面教師得到的學生反饋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學生無法從情感上對于學習產生認同,不利于深入學習挖掘知識。

(二)基于現狀的分析

自主學習能力作為當前評價大學生基本素質中的一項指標,也是社會發展對于每個大學生提出新的要求,是終身學習理念得以實踐的前提條件。為了探究實際的教學下,作為對象主體的學生自主學習策略運用的情況如何?本文就現實考察的現狀作如下的分析:

一方面,高等教育給予學生在學習選擇的空間過于狹隘,學生在進入高等學府后學習方式依舊沿襲著高中階段的路徑。獨立之思考,自由之精神,乃大學精神之根本。高等教育不應只以投入和產出作為培養模式,追求立竿見影的利益效果。大學教育的內涵不在于能為現實社會帶來直接的物質回報,依靠于物質創造的成果來標榜自己教育成功的大學教育,有悖于大學教育的內涵和精神。高等教育最為本質的使命應該是通過教育去引導個人去發現探索問題,通過重新定位自我和認識社會,激發出超出自己之前認知范圍的能力和思想,發揮主觀力量,推動社會不斷向前進步。在這基礎上,使學生逐漸意識到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使這部分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逐漸由被動學習開始轉變學習方式,學會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究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中的學習收獲,而是逐步具備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能力,勇于創新。

另一方面,對于個人來說,大學是一個復雜的多元融合體,是對未來職業生涯的一個準備階段。而在進入大學后,每個人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行為能力有所差異,因而需要個體自覺地自主學習的方式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期在競爭中能夠樹立自我的核心競爭力。其次,大學期間接受的知識面更將寬廣,在沒有升學壓力的支持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知識的方向。在廣泛學習的情況下,提升學習能力,對于未來在面對更多需要學習情境的狀況下可以提供經驗和能力上的幫助。再者,大學生逐漸擺脫對于傳統課堂的依賴,更多地靠個人的探索實踐去獲取知識,而不再囿于書本和課堂,進一步強化自我創新的思維品質和實踐能力。最后,不僅學生需要轉變觀念,教師同樣要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教師的教學目標、內容可以更加開放,更有助于師生間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形成終身學習的新理念。

四、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影響因素

(一)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剛進入高校的學生由于初、高中時期教育的限制,進入大學后仍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盡管大學教育提倡自主學習,但是受制于周圍的復雜環境,加之學生的自我認知、個人定位模糊,當前高校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尚未能充分進行。具體問題如下:

第一、學生尚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沒有在根本上意識到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具體表現就是內在動機不足,沒有主動去學習的意識。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及時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監督和自我調控,改變學習方式。在我國高考制度下,高考成為了絕大多數對于未來選擇的最佳途徑,家長往往會將個人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其結果便導致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變小。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后無所適從,加上對于專業的迷茫和抵抗,對于學習中的成就動機也就慢慢消退,逐漸變得被動、消極。在課堂中基本上不參與,不會主動預習,課后的作業也就草草了事,對于各種考試往往依賴于市場中現成的參考教輔,最明顯的就算是大學各種考證的熱潮。在對資源利用上不足還表現在對于學校圖書館利用率低,學生在校極少進入圖書館,對于自己專業的了解也僅僅停留于課堂中的一知半解。

第二、自控能力薄弱。通過對于特定群體大學生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并長期處于大學生群體當中的生活體驗來看,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一方面,由于大學輕松自由的氛圍,導致學生對于自我的約束力降低,常常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在應付學習考試。另一方面,在面對環境的不同誘惑的時候,學生常常出現意志力不強的表現。學習無法堅持,不能有效地去支配業余的時間,時間管理策略上不夠合理,進而影響到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第三、傳統奴性教育觀,壓抑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萌發。在我國長期的教育發展中,雖然考試制度、學制、教學方式上都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但傳統教育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有著絕對的權威性,缺乏對于學生主動學習開展學習活動能力的培養。有的學生有了自主學習意識,但是囿于教師的絕對權威,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久而久之便會養成思維的惰性,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性缺乏。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多、互動少,教學依舊還是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套路,缺少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主動學習精神的培養,長此以往就會壓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影響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的原因分析

本文在對于現實的考察、訪談后,結合許多學者的研究后,針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倒退”的現象,將從內外部原因去總結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的因素。

1.內部因素

(1)主體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和方法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首先在目標上學生無法樹立一個適合自己的正確目標,在一開始就是失去了引導自己的航向標。所以,對于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習者而言,首先就是能夠準確定位自我,制定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并且在學習中實時進行自我監控、不斷調整,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

(2)內在驅動力不足

內在驅動力是指可以讓自己不斷前進,逐漸實現自我價值的動力。而內在驅動力的高低主要還是依賴于自己對于奮斗目標的定義。當下大學生奮斗目標有以下幾種:獎學金、各種等級資格考證、盡早入黨、考取研究生、出國深造、找工作等。而根據奮斗目標的不同,學生的自我驅動力也會有不同的變化,例如談到考研,由于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和面對廣泛的競爭,所以學生往往會表現出自覺的自主學習,并且可以克服一切困難,體現個體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自主學習可以體現長期性。而對于奮斗目標較為短期的學生而言,例如考證,期末考等。其動機水平往往并不高,表現出來的內在驅動力只在短時間內達到較高水平,對于自我期望并不高??偟恼f來,學習動機上明確了,內在驅動力就會越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高,學習成效就越好;反之,學習動機模糊不清,內在驅動力較低,在學習上則表現為敷衍了事、意志力容易動搖、缺乏決心、一遇到困難就可能變得畏畏縮縮,自然學習效果也就不會好。

(3)歸因方式

根據歸因的區分,可分為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不同的歸因方式會對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反思、學習動機產生不一樣的影響。有的同學會將自己的成績好歸因為自己的努力,是自己夜長期努力拼搏才能取得的成果,像這樣將成功歸因于個體的能力突出、付出才有回報,就可以增強個體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的同學一旦考試成績不好不好就將其歸因于自己運氣不佳,考題偏、難怪。這種將失敗歸因于外部,是運氣的好壞和壞境的影響所導致結果,如果取得成功則會使學生產生僥幸心理,失敗了總是有各種可以為自己開脫的理由,無論成敗都會讓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無法對學習積極性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2.外部因素

(1)學校環境

“鐵飯碗”的就業觀念在當下大學中間或多或少都起著影響的作用。大部分學校的管理都顯得不夠靈活和人性話。例如考勤制度是學習有效管理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制度的泛化,學校行政管理部門、院系管理部門,輔導員和班主任再到學生會無不用這種方式制約學生,甚至大多考勤都無關學習,無法使學生自主學習的養成得到有效的支持幫助。還可能造成的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管理不受自己掌控,影響學習的規劃,導致自主學習意識信念受到消磨。學校校園文化,大學精神,培養理念等軟實力的存在,在對學生學習認知,自我驅動上都有著不可量化的作用,在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訓練上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教學模式的固化

教學計劃安排的一統性,在側面約束了學生自己支配的學習時間。在當下的教學模式中,大部分學生基本上都是采取課堂教學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教育成本,但教師在課堂上卻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個性的學習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規劃無法自由施展,這種客觀存在即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是勢在必行的。學生無法有效利用時間,自我的學習計劃常常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是此教學模式下存在的一個問題。

五、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教”的方面

1.改進課堂教學模式,革新教育理念

學習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引下主動學習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心理的自由,舒適,以及自我責任感?!耙詫W生為中心 ”的教育理念正體現了 “一切為了學生 、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追求。具體來說就是要明確“學生發展優先 ”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正確認識學生,尊重每個鮮明個體的個性,因材施教。實際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自身對于學生導學的作用,但是,同時不可以忽略配合講授知識,這里的講授不再是傳統的滿堂課精細講解,而是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反饋,有重點有摘選地點撥啟發,解答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清除自主學習中存在的障礙。

2.完善教學管理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學生的教學管理方式,教學評價模式對學生學習目標的具有相當意義的導向作用。而鑒于大學的開放性,很大一部分學生的目標模糊,只顧眼前利益,例如獎學金,入黨資格。并將它作為學習的奮斗目標。因此需要評價方式多元化,不讓利益驅使個體去學習,幫助個體端正學習的意義。此外,還應注意校園文化的營造,即校風學風。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

3.強化學?;A硬件建設,為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良好的學習條件有助于學習動機的強化,更好地使學生學習,所以無論是校園硬件的配置還是軟文化的營造,都應與學校的培養計劃相配合?,F有的教學設施硬件要與教學活動一同相互配合共同為學生能主動學習而服務。此外,大學作為一個區域內學術文化的集中點,擁有豐富的科研資源。而大學所攜帶的資源應該給予學生更多開放的自由度,強化資源的有效利用價值。

(二)“學”的方面

1.重視職業生涯規劃,引導自主學習目標確立

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是對于每個在未來準備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大學生的要求。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不僅要對自身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合理定位,還有借助自身專業的指導,根據現實情況與時俱進地修正自己的職業奮斗目標。從而更加明確自身努力的方向,明確興趣取向,增加學習的責任感。職業生涯的規劃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養成更有計劃性,和系統的過程。有利于漸進式地探索自我,發展自我,反思自我。對于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因而在學習方面需要加強對于如何做好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從而更加明晰自主學習的目標。

2.明確學習目標,強化自我監控

學習目標有長有短,合理安排時間,按部就班地逐步以小見大對學習目標進行合理有效的學習,可以避免學習的盲目性。有了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之后,更為重要的就是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能進行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我約束。自我監控是個體對自我的認知,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直接反映到學習的效果中。所以大學生在制定可行計劃后,更重要的是強化自我監控的和激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這樣才能是學習效率、效果有質的提高。

3.增強自主學習的意志

學習意志力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個表現。學習不僅僅需要天賦智商和一時的熱情,還要有長期堅持的毅力和決心,也就是我們說的學習意志。學習一方面依賴于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但這并不是決定性的,學習意志是決定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能否有延續性和發展性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能決定個體學在習中的將一切困難逐漸突破,不斷獲取自我效能感,從而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尤其對于大學知識的學習,僅僅憑記憶是遠遠不夠大。需要分析問題,解決實際。這時候就需要個體自主學習能力,并能進行長期性的探索。而學習意志就是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因此,個體要有遠大的目標志向、以及對自身的專業要求,才能有更高的求知欲,有更強大的意志作為支持。

4.改善歸因方式,引導學生樹立學習責任

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者是他人產生的行為的推論過程。歸因方式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學習者自身的動機、心情、及完成學習任務的意志。學生對于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中對自己做出內部和外部正確的歸因,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于學生的引導性,增加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動機,在情感上得到了充實,學生逐漸也會對學習有興趣,自己想學、樂學、好學。此外,還有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責任感,注重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地提升,而不再是被壓制的,受牽制的學習機器。

【注 釋】

[1] [前蘇聯] 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譯:《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參考文獻】

[1] 金龍. 教育公正新解——重構社會轉型期教育公正觀[D]. 2005.

[2] 龐維國. 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3] 陳紹英.自主學習視域下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與詞匯量相關性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11):142-146.

作者簡介:江鷺欣(1993-),男,漢族,福建廈門人,碩士研究生,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成人高等教育學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