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

2020-07-06 01:20劉薩仁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劉薩仁

摘要:話語是信息的一種載體,所謂“話語”是人們說出來或寫出來的語言。人用話語構建著意義世界,用話語來構筑權力和維護社會關系等,將個人與社會聯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指在一定的社會主導意識形態指導下,在特定的話語語境中,教育者運用一定的話語方式,與受教育者進行溝通交流的語言符號。它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旨在向被教育者灌輸特定的思想,而話語作為溝通的信息載體,對教育實效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話語的轉換旨在增強話語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更新與完善是一個思想和行動聯動的過程,理論升級要通過實踐落到實處。而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還有很多未盡之處等待著人們去開發和探索。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話語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實現階級統治維護社會秩序完善人的精神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在一定階級利益的政治觀點思想現念和道德規范的指引下,能夠促進受教育者的思想發展符合一定社會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從現有水準向應有水準的提高和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話語的形式建構教育主體間的交往關系,并通過話語內容的傳遞促使話語雙方進行有序有效的交流溝通、理解和認同,使受教育者的行為實踐與教育者所秉持的教育目標達成一致。進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支撐。它不僅反映社會歷史、社會制度、文化價值和思維模式,而且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不斷發展,作為其表達方式的話語體系也應該隨之進行創新發展,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發展完善的必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語體系在新的時代環境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的必然。

一、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現實基礎和學科基礎。這些基礎性條件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品和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當代哲學、語言學、政治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現實基礎主要分兩個方面,在物質基礎方面: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奠定;在實踐基礎方面:由思想政治教育在長期發展中已形成的理論話語和實踐話語體系奠定。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學科基礎由來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基本形成了學科發展范式,學科發展形成的理論成果和人才儲備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提供了學術支撐,由此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學科基礎。

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歷史考察

(一)新民族主義革命時期

在當時革命和戰爭的主題下,中國共產黨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環境中反帝反封建,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因此,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主要傾向于政治動員,用話語表達革命性、對立性的宣傳鼓動與意識形態的灌輸。側重于統一號令和統一行動,話語的內容與形式相對來講比較單一,自由度相對較小。

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來說,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都側重于政治動員。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單一的意識形態灌輸使以綱領或文件為主導的話語類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難以擺脫政治化的表達。

(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開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三大改造完成之后。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這一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從革命斗爭開始轉向經濟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有了新的形式與內容,革命化和激進的話語表達需要逐漸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

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在“左”的思想指導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一切正確的觀點和做法都被當做封、資、修加以批判。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體系也由激進進而走向癲狂的狀態。以鼓吹“階級斗爭”和“個人崇拜”為標志性的“革命話語”成為了主流話語。教育方法上形式主義泛濫,采取粗暴訓斥、游行示威、大會宣誓、口頭表忠心等工作方法,表面上聲勢浩大,實際上效果很差。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內容也完全拋棄了“實事求是”的原則。掌權派高舉“大紅旗”的口號,表白“自己最忠于毛主席”,對毛主席關于“要文斗不要武斗”“ 要團結不要分裂”“抓革命促生產”的指示,卻置之不理,不予貫徹執行。許多文章、報告、演講都大量引用毛主席語錄,大肆頌揚代替理論學習。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必須為經濟發展服務擺脫政治性,話語的表達要以趨于平和,融入生活實際為主。如果單一地追求話語形式和內容的革命化,必將走向極端,給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不可預估的災難。

(三)改革開放新時期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新形勢新局面,各地各部門努力探索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與方法,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話語。2000年,江澤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是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薄霸绞前l展經濟,越是改革開放,越要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边@次講話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有話語的綱領性文件。黨的十六大以后,先后頒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關于進- 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把青少年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重要內容。

改革開放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逐步具有開放性和多元性。我們黨的一些政治綱領和國家政策以經濟話語的方式內化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去,并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接受認可。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經歷了從疾風驟雨式的激烈運動到左右搖擺的放任迷茫,逐步變得更加成熟,開始理性思考自身的發展規律與體系。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也從表層走向了深入。

三、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當代語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外語境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外語境,就是指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整個社會大背景。其中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語境要素及由此結成的利益格局和關系格局。經濟、政治、文化形成的互動體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意義及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的發展具有制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互相滲透與影響,本土與外來、傳統與現代、先進與落后的思想觀念在激蕩和斗爭中博弈。相應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表達的方式也會發生變化。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不能再停留于傳統的話語模式,要主動去吸收和借鑒世界各民族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豐富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資源。

全球化為學習和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成功經驗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安定的政治環境。在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需要處理好全球化與本土化的關系,既符合國際形勢的發展要求,又要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創新和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內語境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不僅受到外在社會語境的制約,還受到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話語發展困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理論自覺的規約,這種內在的邏輯機制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內語境。如果說外語境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意義的大前提,內語境就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意義的小前提。外語境決定并規范著內語境,內語境則是外語境的具體化與精確化。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要遵循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和發展規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要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才能發揮出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可以把理論現實與實際相結合,促進受教育者自覺加強德性的養成。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推進,已經成為全球化時代、信息化社會的時空境遇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發展的新要求,也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自覺的新契機與新路徑。

四、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趨勢

(一)思想政治教育發育發展趨勢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創新性發展是與時俱進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需求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國際化、大眾化、生活化、和多元化等特點與發展趨勢日益明顯。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國際化發展既是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走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發表的百余次重要講話中,其喜聞樂見的話語講透了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哲理,用富有民族性、時代性的平易近人的生活用語,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同人民日常生活的“無縫”銜接。

近10年來,我國公共話語發展迅速,逐漸向全社會輻射,向國外拓展,成為民間話語場的新常態。實現了官方話語與民間話語場域、現實話語與虛擬話語場域、傳統媒體話語與數字媒體話語場域、國內話語與國際話語場域互動和融合的全面轉型。它們是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實現話語體系創新的寶貴材料。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是一個開放的、與時俱進的話語體系,多元化的話語形式將隨著實踐不斷推進而日益豐富。

(二)思想政治教育發育發展應處理好的若干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正確處理好國際視野與民族特色、對內宣傳與對外傳播、大眾性與學理性、現實性與虛擬性、理論推進與實踐應用這幾對辯證關系,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現代性發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感召性和感染力,至關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這一詞匯本身源自中國,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產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存在于各個國家和民族,并且以民族特有的形式和內容作用于各民族的生存發展。隨著中國的日益開放與國際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掌握需要解決對內說服力和對外影響力兩方面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始終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的整個過程。加強理論研究,不僅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內涵、本質、話語的生產和傳播規律,而且要圍繞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時代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在把握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和新動向,借鑒國內外其他學科的話語研究成果,回應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現實問題的基礎上,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理論發展。

五、結語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是推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再次強調指出,發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作用,要注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要善于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這項工作要從學科建設做起,每個學科都要構建成體系的學科理論和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被確立為一級學科并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增強自身話語體系建設?如何打造富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中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話題。面對國際國內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面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內在需要,我們必須盡快把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提上重要日程。

參考文獻:

[1]吳瓊、紀淑云.《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語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變革》.[J].《求實》.2010年第10期.

[2]鄭永廷.《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特點與研究前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3]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4]邱柏生、董雅華.《思想政治工作學新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5]吳瓊.《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