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家庭引發的心理問題干預

2020-07-06 01:20周曉娜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原生家庭心理問題輔導員

周曉娜

摘要: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塑造和心理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原生家庭引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和應對措施是輔導員做好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基礎。

關鍵詞:原生家庭;心理問題;大學生;輔導員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高發,大學生自殺事件頻頻曝光,使得大學生心理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心理健康篩查也成為高校新生入學后的常項工作。進入大學后,學生擺脫了長期適應的集中和高強度管理模式,獲得了更多自主權,也需要更加獨立,長期積攢的心理問題和負面情緒也容易隨之爆發。根據每年的新生心理篩查結果,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逐年提升,輔導員需要花費更多精力開展心理輔導。在開展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我發現超半數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由原生家庭引發。本文將對其中一個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并對原生家庭引發的心理問題干預進行總結。

一、案例背景

在我所帶學生中,小田是由原生家庭引發心理問題的較為典型的案例。小田是一名翻譯專業的女生,入學時就表現的比較內向、自閉,與班里同學溝通較少,上課也不積極,有時會有逃課的現象,經常在宿舍玩游戲,大一學年有多門掛科。為了進一步了解該生的情況,幫助其解決學業問題,我主動約該生進行談話。剛開始談話時,我針對小田的學業情況詢問了她一些常規問題,如是否按時上課,是否對專業感興趣等。但我在談話過程中發現,小田極其內向,不善表達,面對所有問題基本都是笑而不答或者點頭、搖頭,沒有一句完整的表達。談話過程中,我感覺小田對家庭問題較為敏感,當問到與父母關系是否良好時,小田低頭不語,甚至開始抽泣。通過觀察,我發現小田對家庭問題極其敏感,對于家庭情況避而不答。為了更好地了解小田面臨的困擾,我與小田的父親取得了聯系。

通過了解得知,小田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為了賺錢養家,小田的父母在其小的時候就在外打工,小田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與父母關系疏遠。小田家中還有一個正在上初中的弟弟。小田自小比較乖巧,學習努力,成績優異。但在高中時,小田的母親選擇離家出走,對小田的打擊很大,小田開始不愿與人交流,與父親的交流也更少了。加之小田家里較為重男輕女,她長期受到忽略,不被關心和關注,與家人的關系也逐漸惡化。在與小田父親通話時,他表示自己一直在外打工辛苦賺錢,沒有很好地陪伴孩子成長,與孩子一直交流不多,關系不親密。小田母親離家出走后,她更加排斥與自己交流。

二、原生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019年,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讓原生家庭的話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原生家庭對于孩子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對于原生家庭的研究也是心理問題治療臨床研究的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基礎。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家庭環境中,孩子會從父母行為和關系中獲取個體經驗,然后逐漸內化成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相處模式和應對機制。因此不良的家庭環境、不當的教育方式或家長關愛缺失,使孩子不斷接收錯誤信息,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小田作為留守兒童,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家里重男輕女,加之母親的離家出走,讓小田遭受了多重打擊。父母關愛的缺失讓她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被拋棄的,因而漸漸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對周圍的人和事變得冷漠,甚至充滿敵意,現在就連之前跟自己關系親近的姑姑,她也拒之門外,經常拒絕接聽姑姑的電話。此外,從小田的闡述中得知,她認為周圍的同學把她當成一個怪異的人,她與同學也沒有共同話題,因此漸漸與周圍同學疏遠。所以小田經常將自己沉溺在游戲中的虛擬世界,盡量避免與舍友和同學溝通。同時,游戲提供的虛擬交友方式讓她感覺這樣與他人交流更為自在。家庭變故是小田自我封閉、逃避現實的根源,感受不到現實世界的溫暖和關愛使小田始終走不出陰影。

三、如何幫助學生走出原生家庭的陰霾

首先,學生問題源于家庭,家庭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對于家庭不健全的學生,應該深入了解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幫助其分析和直面家庭問題。輔導員應積極與學生的家人取得聯系,保持溝通,因為家庭是問題的癥結,所以只有家人正視問題,從觀念和行動上做出改變,積極應對,才能從根本上解開學生的心結。我與小田的父親定期進行聯系,與其溝通小田的現狀,探討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多次交流后,小田的父親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對于小田的問題也不再逃避,決定認真對待,用自己的切實行動彌補小田缺失的關愛,同時,他表示會利用假期時間,帶小田找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為她做心理輔導,幫助小田解開心結。

其次,輔導員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和關愛。家庭遭遇變故的學生往往敏感、自卑,介意別人問及自己的家庭情況,因此在與學生談話過程中,應尊重學生,多一些理解、關心和鼓勵,盡可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引導學生積極傾訴。我會定期給小田發信息,對小田進行情感補償,讓她切實感受到我對她的關心,并且取得她的信任。我會每月與小田面對面約談兩次。由于小田比較敏感,為保證隱私,盡量選擇在人少的地點約談。每次談話時,為了消除小田的緊張感,拉近與她的距離,首先我會跟她進行日常寒暄和聊一些輕松和她感興趣的話題,并借以引申到主題。小田首先呈現出來的是學業問題,但根源卻是不良的家庭成長環境導致的心理問題,所以每次咨詢最終都會聚焦小田和家人的關系。經過多次談心談話,小田也慢慢敞開心扉,愿意談及與家人的問題。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我與小田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從最開始和小田溝通時,她只字不語,到后來慢慢愿意傾訴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小田也在努力接受和改變,而且她也同意不再拒父親于千里之外,決定利用假期時間向父親傾訴一下自己內心的想法。

再者,充分發揮朋輩輔導的作用。雖然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較多,但畢竟時間和頻率有限,需要通過更為親密的關系關注和幫扶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生面對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彼此之間要相處四年,同學關系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學生而言,因為基本都住校,同宿舍同學的相處時間是最長的,舍友之間的關系對于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和情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像小田這樣缺乏家庭關愛的學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情感缺失,班里同學的關心和舍友之間的親密關系則是讓學生感受溫暖的重要方式。為了讓小田更多地感受到關愛,我跟小田班里的班委和她的舍友進行了溝通,希望他們能更多地關心小田,班里同學也都很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給了小田很多幫助。小田后來反饋,大家對她也很關心,上課、考試都叫著她一起,她從最開始感覺不自在,到后來也慢慢融入大家,有心事也愿意傾訴。

此外,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因家庭產生心理問題

的學生,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父母關愛或肯定和認可,因此經常會呈現出消極和自我否定的現象。小田家里重男輕女,而且父母從小就很少陪伴,導致她嚴重自卑和自閉,認為自己一事無成,對生活也缺乏信心。為了幫助小田走出家庭的影響,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愛,我為小田制定了幫扶方案,讓她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其共同描繪生活的美好藍圖,以此幫助她培養積極的心態,減少消極、否定的自我體驗,使她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自暴自棄,對生活充滿希望。

缺少家庭關愛、內心比較封閉的學生,往往習慣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與人交往有安全區域,一旦別人與其稍微親近,就會產生畏懼心理,開始退縮。小田也有同樣的情況。由于缺乏最親近的人的關愛,小田對于親密關系有些畏懼,不愿與他人深入接觸。對于這種情況,輔導員應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對于學生的表現給與充分的理解,在交談過程中也不宜操之過急。此外,對于因家庭造成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制定長期幫扶方案,全方位、多角度、持續撫平學生心理創傷。雖然小田現在有所轉變,但仍然有自閉傾向,不容易接受別人的好意,與他人仍有距離感。小田內心的自閉是長時間形成的,僅靠一時的溝通、關心并不能對幫助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想徹底幫她走出陰影,換一種心態面對人生,需要與其家人、朋友、甚至是專業人士協作,幫助她疏導負面情緒,彌補缺失的關愛,讓她重拾信心。家庭對于學生造成的傷害可能是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造成的,所以輔導員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崔穎.高校輔導員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J].改革與開放,2015年14期.

[2]韋春華.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探討[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畢清波.大學生原生家庭引發的心理危機干預——輔導員工作案例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年.

猜你喜歡
原生家庭心理問題輔導員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試論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形成及婚姻觀的影響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活動中的有效實施研究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從投射性認同角度談原生家庭對個體親密關系的影響
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響,幫助孩子走向陽光
“有為”也應“有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