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問題調研報告及對策研究

2020-07-06 11:27朱靜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心理素質調研心理健康

朱靜

摘要:在數據和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開放程度大大加大,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也隨之越來越突出,因此,也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尤其是在經濟文化教育欠發達的西部地區。本文以網上調查問卷、面對面訪談等形式進行的數據分析為基礎,較為詳細的闡述了西部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旨在為研究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問題的學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質;調研

前言

近來,高校死傷事件頻發,比如:北大才子殺母案件、復旦大學室友投毒事件、南昌航空大學宿舍腐尸事件等等這些事件的發生,無外乎生活中的瑣事或是一直在心里積壓沒能及時解決而造成的。而這一切原因的披露,使人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質加大了關注。原國家教委曾經對12.6萬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和測試,發現每年因考試失敗、生活受挫、感情失戀、人際沖突等原因自殺者達數十人之多,除此之外,發現存在心理障礙者高達20.3%。多種多樣的原因困擾著大學生,但由于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其產生的原因在事件中所占的比例也會有所不一樣,本文將會采用類比的方法,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分析西部高校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問題。

1.調查對象及基本概況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的全體學生,采取隨機抽樣調查,借助問卷星的形式進行問卷發放,得到大部分同學的鼓勵和支持。本次問卷有效收回497 份,其中,男生 261 份,女生 236 份。調查對象涵蓋大一至大四各個年級的學生,各年級分布較平衡,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分析價值,具體人數和相應的比例如表1所示。

同時,考慮到調查問卷在某些問題上有些欠缺,因此,也采取了面對面深度訪談調查,訪談目的是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部分細節問題。

2.調查分析及建議

2.1我校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及建議

從小到大,人際關系每時每刻在我們身邊圍繞著我們,那么人際關系主要分為哪些類別呢?許多學者提出了各自的觀點,筆者認為與大學生緊密聯系的則屬學者張宏文(1996)提出的:陌生(strange)、相識(acquaintance)、朋友(friend)、愛侶(lover)。

據調查顯示,大學生對于在交朋友的初心是功利還是情感的選擇中,93.88%的同學選擇的是情感,只有6.12%的同學選擇功利,由此看來,大部分同學在交友方面具有著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除此之外,我們不得不關注大學生室友之間的關系情況,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室友能像家人一樣相互照顧、關心,大四占比35.69%,大三占比23.65%,大二占比23.65%,大一占比17.01%,很明顯可以看出,大一學生在處理宿舍關系水平要遠遠低于其他年級。

由此筆者認為,學校應該將心理教育重點放在大一新生上。對于西部大一新生來說,這是他們首次長時間長距離離家,同時又要面臨新的環境,新的班集體,心中難免有一些不安全感,而在這時,室友便是步入大學很重要的一種人際關系。因此,學校應及時教育大一學生要學會容納他人,互相體諒,避免以自我為中心,同時,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可對部分同學進行定期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生活,除此之外,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將作息時間,大體生活習慣相同的同學們分配到一個宿舍,以減少不必要的爭吵。

2.2我校大學生應對情緒處理問題及建議

情緒處理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方面常遇見的情況,也是事件突發的主要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有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根據調查問卷顯示,當自己處于低谷或難過傷心時,33.67%的同學會選擇自己默默承受,25.51%的同學會選擇尋找朋友或家人的幫助,40.82%的同學會選擇自己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可見,大部分同學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但仍舊有一部分人選擇默默承受,如果總是這樣,日積月累,過度獨自承受會壓抑大學生,不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健康發展。

在訪談中,對于解決自己情緒的具體的措施,一部分同學選擇聽音樂,尤其是自己喜歡的音樂來尋找共鳴;除此之外,有的同學選擇踢足球、打籃球、跑步等運動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更有一部分人選擇通過玩游戲、看網絡小說、看電影等,通過網絡緩解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問題。

筆者認為,學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上課、開講座、組織玩游戲等方式引導學生采取科學的有效的方法及時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同時,學校也應該進一步重視和加大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

2.3戀愛與異性交往問題及建議

戀愛或與異性交往問題一直困擾著老師家長以及學生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也就越來越顯著,如何更好的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也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工作。

據調查結果顯示,23.1%的大二學生、25.9%的大三學生、21.7%的大四學生都選擇了戀愛挫折教育,都高于大一,由此可以看出,大二至大四的同學們更應該接受戀愛方面的教育;除此之外,有44.1%的大一學生和39.6%的大二學生表示需要在與異性交往的問題中尋找幫助。

筆者認為,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可以分開重點進行引導,比如,對于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來說,可以加強異性交往方面的問題,而對于大三和大四的學生來說,可以引導如何正確對待戀愛關系,如何理性面對戀愛中的挫折。

2.4對未來規劃問題及建議

從選擇步入大學的那一刻起,學生們就要真正學會為自己負責,可是,現實卻總是不盡人意,在對未來規劃是否清晰的問題中只有22.45%的學生表示清晰,在訪談中,很多人表示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同時又由于自己在西部上學,一定程度上,各方面所享受的資源要低于東部地區的大學生,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學生自己內心的一種自卑感,同時,部分同學表示,畢業之后回到東部在學歷上會面臨一種地域上的歧視問題。

面對西部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學生本身來講,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學會正確的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除此之外,應該對自己的學校滿懷信心,可以多多與老師或優秀的學長學姐交流。

(2)從學校方面來講,學校應努力提高自己的軟硬實力,提高自身的品牌力量,采取各種方式豐富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學校也應該注重引導教育學生如何正確快速的確定自己的人生規劃,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和學生對自己學校的信心。

(3)從社會方面來講,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政府部門,都應該倡導地域之間的公平性,以學生自身所積累的能力和實力作為評判標準。

同時,除了以上陳述的幾個典型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問題外,我們仍舊面對其他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問題,如何更有效的解決,避免悲劇的發生,需要我們各方面的努力。當然,面臨一些共性的問題,筆者建議:

(1)學校須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高心理教學課堂以及心理講座

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對其加強規范化和系統化[1];同時加強心理咨詢中心的師資力量,在心理課堂上以學生心理剖析為主要教學理念,尋找恰當的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心理瓶頸[2]。

(2)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應及時準確的跟進學生工作,同時可以組建心理委員

團隊,具體到班級甚至是個人,在心理輔導的方式上更加多元化。

(3)發揮心理社團和朋輩輔導團隊的作用,學生自己服務自己,自己組織自

己,自己管理自己,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在校園中設立匿名秘密樹洞或者匿名交流,讓同學們有勇氣更好的面對自己心理存在的問題,更好的認識自己。

(4)借助網絡科技,設立網上心理信箱,開展網上預約心理咨詢,推廣相關

微信公眾號或微博,普及相關心理小知識。

3.結語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康關系到他們是否健康成才,他們是否健康成才有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3]從總體上來說,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水平是較為良好的,對于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只要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找到正確有效的的解決方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水平會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梁麗波.越濤.李悅馨.徐瑞劍.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全素質的研究[J].探討與研究.

[2]張秋月.談心理健康課程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創新教育.2018.

[3]劉韻清.關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

猜你喜歡
心理素質調研心理健康
本期話題:如何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南方周末讀者調研
淺談心理素質課程的重要意義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幼兒心理素質與良好行為習慣、問題行為的關系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地方高校學生干部心理素質提升探析
近半月以來機構調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來機構調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